中国古代史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0)
注:朝代沿革并不需要同学们准确记忆,列在此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阶段特征
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乱世,秦汉以来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国家长期分裂,战乱频繁,腐朽的士族制度形成并充分发展。
民族关系:本阶段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其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经济:均田制度开始成为主要的土地制度。
文化:本阶段中国科技文化继续发展,超越秦汉,继续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知识梳理
一、政治
(一)三省体制的逐步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二)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官标准。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因此他们往往不注重才能。而才能出色但出身低微的人则很难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种制度已无法继续。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以武力统一黄河流域。但北魏政权文化落后,制度草率,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为巩固统治,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先后进行改革
2.措施
①冯太后的改革: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设立三长制。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移风易俗,通过易服色,讲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改籍贯等措施,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意义
推动北方经济迅速恢复与繁荣,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促进民族大融合。
二、经济
(一)农业
1.耕作技术: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2.水利灌溉: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二)手工业
1.冶铸业:南北朝出现灌钢法。
2.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三)经济政策和制度
1.均田制
①时间:公元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均田令。
②措施: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③作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无主荒地,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兼并;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转化为定居的农耕居民。
2.租调制
①措施:北魏颁行与均田制相适应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②作用:改变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政府收入。
三、文化
(一)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连年战乱,民生痛苦,因此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泛传播。
(二)农学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记录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广泛,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三)文学
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四)艺术
1.书法:魏晋时期,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中国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楷书、行书、草书臻于成熟。书法大家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
2.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留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等佳作。
重难点内容分析
1、何为民族融合?
同学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会接触民族融合的概念,什么是民族融合呢?现在为各们现学梳理如下:
(1)定义:
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2)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如西晋时,北方五族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内迁。
②阶级因素:统治者对各族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或歧视,引起各族人民反抗,如西晋和前秦的民族压迫。在反抗统治者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促进了融合。
③经济因素: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或汉族拓展边疆,加强了民族的交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3)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
第一,民族迁徙、杂居相处和相互通婚。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第二,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融合加速。
第四,中央政权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唐代的民族政策,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如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
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4)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作用与意义
①开发了边疆地区,拓展了疆域。
②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了汉族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③创造和丰富了民族文化。
④促进中华民族总体发展,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是鲜卑、女真、蒙古,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与人口的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或主导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中国古代史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0)
注:朝代沿革并不需要同学们准确记忆,列在此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阶段特征
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乱世,秦汉以来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国家长期分裂,战乱频繁,腐朽的士族制度形成并充分发展。
民族关系:本阶段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其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经济:均田制度开始成为主要的土地制度。
文化:本阶段中国科技文化继续发展,超越秦汉,继续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知识梳理
一、政治
(一)三省体制的逐步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二)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官标准。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因此他们往往不注重才能。而才能出色但出身低微的人则很难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种制度已无法继续。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以武力统一黄河流域。但北魏政权文化落后,制度草率,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为巩固统治,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先后进行改革
2.措施
①冯太后的改革: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设立三长制。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移风易俗,通过易服色,讲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改籍贯等措施,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意义
推动北方经济迅速恢复与繁荣,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促进民族大融合。
二、经济
(一)农业
1.耕作技术: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2.水利灌溉: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二)手工业
1.冶铸业:南北朝出现灌钢法。
2.制瓷业: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三)经济政策和制度
1.均田制
①时间:公元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均田令。
②措施: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③作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无主荒地,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兼并;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转化为定居的农耕居民。
2.租调制
①措施:北魏颁行与均田制相适应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②作用:改变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政府收入。
三、文化
(一)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连年战乱,民生痛苦,因此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泛传播。
(二)农学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记录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广泛,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三)文学
出现《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四)艺术
1.书法:魏晋时期,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中国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楷书、行书、草书臻于成熟。书法大家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
2.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留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等佳作。
重难点内容分析
1、何为民族融合?
同学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会接触民族融合的概念,什么是民族融合呢?现在为各们现学梳理如下:
(1)定义:
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2)出现民族大融合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如西晋时,北方五族为躲避战乱大规模内迁。
②阶级因素:统治者对各族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或歧视,引起各族人民反抗,如西晋和前秦的民族压迫。在反抗统治者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促进了融合。
③经济因素: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或汉族拓展边疆,加强了民族的交流,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3)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
第一,民族迁徙、杂居相处和相互通婚。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秦朝时内地人民迁徒到河套;中原人民迁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等等。
第二,联合斗争。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使民族联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融合加速。
第四,中央政权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唐代的民族政策,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如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
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4)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作用与意义
①开发了边疆地区,拓展了疆域。
②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了汉族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③创造和丰富了民族文化。
④促进中华民族总体发展,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是鲜卑、女真、蒙古,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与人口的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或主导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