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引入】
2013年1月4日,兰考县城关镇袁厉害的弃婴收养所发生火灾,7名弃婴在火灾中死亡。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部门立即启动问责机制,8日,已有6名相关责任人被停职检查。
【事件呈现】
1986年,袁厉害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门前摆摊。一个兔唇男婴刚出生就被遗弃在医院厕所,快要死了,医院付给袁厉害20元钱,让她将男婴“处理”掉。结果这个孩子并没有死,成为她收养的第一个弃婴。25年来,她收养的弃婴超过100个,大多是病残婴儿,这些弃婴有的是被亲生父母偷偷放在她家门口的,有的是医院送给她的,还有的是警察送来的。“1·4”火灾事故前,与袁厉害一起生活的弃婴共有34人,男孩21名,女孩13名,其中病残儿童16名。
袁厉害只是普通妇女,没有能力抚养这么多弃婴。由于收养弃婴她出了名,一些生了病残儿的父母宁愿将孩子送给她也不愿送给民政部门。当地民政部门尽管知道她的收养不合法,还是默许了,并且给她本人和其中部分孩子办了低保,儿童节,一些部门偶尔还会上门慰问,送些钱物。
袁厉害的收养所只能给予弃婴最低的生活需求,不让他们冻死、饿死而已。很多患有多种疾病的重度残疾儿根本得不到治疗,只有患有心脏病和兔唇的弃婴,才能做手术,因为手术免费。在她收养的100多名弃婴中,有40多个孩子因得不到治疗,在一年内就死去了,很多孩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字,自然也无人过问。
周围人将袁厉害称之为“爱心妈妈”。一位捡垃圾的老太太,曾受袁厉害委托代养其中患病较严重的孩子,她对记者说:“如果没有袁厉害,孩子早死了。就是给钱,也没人愿意养这些残疾孩子。”一位姓常的大爷告诉记者:“袁厉害心地善良,要不是她,这些孩子早就死了。像我们这么大岁数的人,真看不得这些可怜的孩子,但只有她坚持下来了。”
也有人视袁厉害为拿孩子骗低保、卖钱的“魔鬼”。 “魔鬼”不外两方面:一是借收养弃婴骗取低保,兰考县民政部门确实也给20名孩子办理了农村低保,目前每季度发放低保金共5520元。二是靠卖孩子牟利,理由是袁厉害曾经将孩子“送人”,收一些“奶粉钱”。
【评论摘录】
1.飞驰动车:孩子们可怜,袁厉害可敬,政府部门可悲!爱心妈妈自1989年收养孤儿和弃婴约100名左右,兰考县民政局竟然说袁收养弃婴是为了牟利,如果把这些弃婴放到这些政府官员家里让他们养,也让他们“谋点儿利”试试,看看他们的“爱心”能坚持多久!
(摘自 “新浪微博”)
2.肖占军:我们单位有个弘德家园,收养了200多名孤儿,也一直不能合法化。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合法化了,当地有关部门就要按法律规定承担补助费用。
( 摘自“新浪微博”)
3.大庆网络广播电视:遗弃、残疾,冬日里的一场大火带走了7个幼小的生命;责任、服务、监管,大火过后,生命面前我们不能只顾自己清白;100多个弃婴,25年收养,她的行为路人皆知,媒体关注;25年,当地民政又在做什么?兰考,一场大火烧出了什么?
(摘自“腾讯微博”)
4.阿里二世:尽管2007年兰考县民政局已认定袁厉害属于违法收养,但直至事故发生时仍未执法。政府在收养制度中的缺位,寄养制度中的逐利,造成了孤残儿童事故再次发生,难以避免。
(摘自“新浪微博”)
5.高压氧王泳医师:兰考县“1·4”火灾事故情况通报公布后引发社会和媒体广泛批评。新华社刊文称,兰考火灾通报文风怪诞,出现领导“高度重视”“重要批示”“亲赴现场”等字样,这场事故显然成为有关领导的功劳簿。谈到袁厉害个人收养弃婴时,通报尽显冷酷无情——不见当地政府对残疾弃儿的责任担当,却历数袁厉害不符合收养条件。
(摘自“新浪微博”)
【针刺文一】
兰考火灾背后的无力与无奈:
政府急于撇清责任
周劼人 黄 艳 甘 泉
火灾发生后3天,原因尚未查明,问题尚未解决,当地干部的责任,就差不多撇清了。
事故发生当天,兰考县民政局有关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就“迫不及待”地介绍,“根据收养法规定,袁厉害并不具备收养资格”。之后,更表示要力争“从源头上杜绝非法的民间收养行为”。当然,他们也进行了“自我批评”,悲情十足地称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错在对民间弃婴收养行为“监管不力”,错在对袁厉害“爱心之举”的“默许”。
从火灾发生到回应,时间不超过12小时;从舆论关注到召开发布会,不超过36小时。这绝对算得上“反应及时”。经历过这几年中国式“网络问政”的历练,地方政府在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突发事件上,也算有了一点“进步”。
回应快,行动也快。网民们发现,袁厉害作为“脱不了干系”的相关人,已被当地警方控制。还有位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站出来头头是道地分析说,一经收养,袁厉害就对这些孩子负有保证人身安全的义务,她很可能被追究过失致人死亡罪,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此时的网民,对这样的“雷厉风行”完全不买账。
他们发现所谓不推卸责任的地方政府,在但凡涉及自身问题时,总选择一些轻飘飘、无关痛痒的词语。而说到25年来收养弃婴孤儿的袁厉害时,却始终离不开“非法”二字。
网友“吴有水律师”无疑是冷静的,他说“对着抚养法条例来对,她是违法了。可正是因为她的违法行为,使数十名弃婴免遭死亡。”
被疯狂转发的微博说出网友心声:一个摆地摊的农妇,干了民政、卫生、福利院、妇联、红十字会的事情,现在却要顶上非法的罪名,什么世道!
在汹涌的民意面前,眼尖的记者注意到,县民政局副书记李美娇在5日接受采访时,将“非法收养”悄悄地改成了“私自收养”。
太着急了! 事情发生不久,兰考县告诉媒体,目前和袁厉害共同生活的孩子共有34人,除了8名火灾中的死伤者,其余10个孩子都被安置在了开封市儿童福利院。34-10-8=16!学过小学数学的人都会问,那剩下的16个孩子呢?
这时兰考县才发现数学题算错了。急急忙忙地澄清,和袁厉害共同生活的孩子确实是18人,34人是两年前的统计。李美娇解释说:“太过匆忙,所以出现了偏差。”
真的太着急了吗?网友们翻出了两年前媒体多次报道袁厉害收养孤儿时,兰考县有关部门曾郑重其事地做出回应,当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弃婴孤儿权益的做法,并言之凿凿地要“提高袁厉害所扶养孤儿的生活质量”。但两年过去了,“着急”的兰考县为什么还是让悲剧发生了呢?更长远地看,袁厉害收养孤儿的行为已经持续了25年,四分之一世纪,这段时间里,“着急”的兰考县有关部门又做了什么呢?
原来,当地政府着急的是自己的帽子、自己的面子。无论是25年来的漠视、两年前的措施,还是这几日的种种回应、表态,他们最着急的,是怎么撇清自己的责任,保住自己的位子。
“老百姓关注的是地方政府怎么把问题解决掉,而地方政府关心的是怎么把老百姓的‘关注’解决掉!”这条微博,大概为兰考县的“着急”做了最精当的注脚。
然而,4日清晨那场大火的原因,居然至今没有查明,甚至连初步原因都没有透露。
都 穷
但愿迟迟不披露火灾原因的背后,不是在算计哪一种原因对政府部门影响最小。
到今天,不管当地政府在袁厉害收养弃婴的事情上做了多少文章,显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25年来,兰考人民医院出来的弃婴很多都在袁厉害手里活了下来,大的已经结婚生子,小的会吊在她脖子上亲她。在那些最困难的日子里,她是怎么走过来的?
她没有固定工作,1998年最困难时甚至没有房子住,就搭了个砖头棚做小生意,大人孩子都窝在里头。靠着卖大碗茶、烧饼、水果、油条,她和逐年增多的养子养女们勉强糊口。
“自己条件不好,把孩子养得不好。”回顾这些年,袁厉害愧疚地说。郑州阳光义工组织负责人王秦朗曾介绍,虽然不少人在帮袁厉害,当地政府逢年过节也会送去一些奶粉,甚至帮袁厉害的孩子们解决了户口问题、办了低保,但照顾这么多孩子还是相当吃力。“尿不湿已经完全湿透粘在小屁股上,除了咳嗽、眼部有病,还有拉稀的迹象”,还有记者看到“除了吃馍,厨房的大缸里腌着胡萝卜、土豆。”
有网友说,归根到底这是一个“穷人爱护穷人、草根救助草根”的故事。
“我就是想让孩子能活命……不管他们,他们就会死”,这是火灾发生后第二天深夜,袁厉害对新华社记者说的。生活在中国的人可以肯定,这是一句大实话。
为什么?因为25年来兰考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一直没有福利院,而邻近的开封市福利院不接收开封以外的弃婴。因此,1993年袁厉害抱着孩子被挡在了开封市福利院门外。无奈的她只能继续收养弃婴孤儿的“非法行为”。
随便打量一下现在的袁厉害,也能看出她这些年的艰难和吃力。这几天,袁厉害一直穿着一件红色棉衣,领子破了,齐下巴的头发明显许久没有理过。失去孩子的惊慌失措与她那狼狈的穿着,暴露了这位母亲的辛酸与贫穷。只是,比袁厉害更“穷”的似乎是兰考县政府,至少他们看起来哭穷哭得很厉害。
在悲剧发生前后,人们总能听到当地官员说,“兰考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几十年都没有能力建福利院。他们说得“情真意切”,不管老百姓信不信,反正他们自己已经信了。
网友“道在明明”提出一个问题:在救助孤儿这件事情上,“兰考县再穷,能比袁厉害更穷吗?”
不少人对于兰考的印象依旧停留在电影《焦裕禄》的镜头里,但如今去兰考走走,就会发现已经变样了:政府大楼修高了,道路修宽了,气派的别墅也有了。25年来,这些是兰考县看得见的发展与变化,但是还有看不见的“变化”。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好干部焦裕禄曾奋斗过的地方,兰考建起了焦裕禄精神纪念馆。但正如新华社5日发表的评论,当地一些多次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干部,实在“愧对焦裕禄”。焦裕禄拖着病体在不到3年时间里找到了种泡桐治风沙妙方,带领群众初步实现粮食自给;而今天,当地一些干部竟把弃婴收养存在的问题一拖25年,直到一场大火夺去了孩子们的生命。
穷,显然只是推脱责任、避重就轻的借口。
“公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政府倒成了旁观者。”新华社6日的一条评论,被众多网民顶起。
也许袁厉害的一句话可以给焦裕禄些许安慰:“有多大力量,就用多大力量。”她在说她自己,但网友们却想把这句话挂到国家级贫困县兰考县政府的门楣上去。
这毋庸置疑是个悲剧,有人被父母遗弃,有人葬身火灾,有人失去孩子。
但毫无疑问,这还会是指向未来的一个疑问、一份无奈:如果是弃婴,是否会在没有官方救助的同时,也没了来自民间的“非法收养”?如果是一个读者,是不是会因为袁厉害的遭遇而放弃行善?如果是兰考政府,在把脏水泼向善良的人们后,还如何期望得到来自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帮助?
事情过去3天后,“已经没有一分钱”的袁厉害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非法收养”弃婴与孤儿;事情过去4天后,兰考县民政局和城关镇的6个一般干部被问责停职检查。这显然是中国网民早就预料到的结果。
但事情到此为止了吗?人们等待着看兰考的表现,看袁厉害和袁氏孤儿未来的命运……
(摘自“新华网”)
假如焦裕禄遇到袁厉害
李泓冰
提起豫东黄河故道的兰考,国人往往想到一个光辉的名字——焦裕禄,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县委书记。而今,兰考却和另一个名字难解难分——袁厉害。
兰考冬天里的一把火,夺走了袁厉害收养的7个孤残孩子的生命,举国为之心痛。媒体在对这桩惨剧寻根究底:袁厉害25年收养超过100个孩子,究竟合不合法?惨剧发生,是慈善之痛还是政府之失?其实,整件事情未必那么复杂。收养法很明晰,民政救助制度亦有规定,甚至当地的领导干部都坦承袁厉害“不完全具备收养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兰考出事了,责任人或许不仅仅是那位不识字的中年妇女。
请允许我们遥想一下,假如焦裕禄遇到袁厉害和她收养的孤残儿童,会发生什么?袁厉害作为“爱心妈妈”驰名久矣,收养行为持续25年,尽管条件极差,却连当地110碰到弃婴都往她这里送。因此,当地主要领导没有理由不知道其人其事。“焦裕禄”碰到“袁厉害”的几率,是很高的。
当年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对兰考百姓感情深厚,忍受肝癌之痛率领全县抗击自然灾害,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逢年过节,他专往贫困户家里钻,他对一位卧病在床的老大爷说,“我是你的儿子”。有人要装修他的办公室,他说:“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兰考面貌还没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连想也很危险。”他还说:“党把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可以肯定,如果焦裕禄遇到袁厉害,不管是建福利院,还是向周边地区求助,都肯定不会让这些孩子们处于生活的窘境甚至险境。
假如焦裕禄遇到袁厉害,对于她的爱心善行,固然可能赞许,但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或许更会从自身社会管理的水平反思问题。既然“不完全具备收养条件”,袁厉害的收养应不应该被“默许”?如果一个并不宽裕的家庭能收养100多个弃婴和孤儿,为何社会管理者承担不起抚养的责任?
“默许”与“放手”的背后,是对政策上一些有风险“灰色地带”的放任,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相关部门法律意识的淡薄。不能因为是“爱心行为”,就可以不遵守法律规范。调查显示,袁厉害的收养行为,在兰考不是个案。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规范相关制度,即便“财政乏力”,即便有低保支持,也应在法律的界限内行事,这才是对爱心最大的保护,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面对逝去的生命,当地政府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是不是应该像“人民的好儿子”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面对弱势群体,是不是也应该像焦裕禄那样感到“羞耻和痛心”?更重要的是,时代场景转换,要当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为民、务实的精神,也不仅仅是敬业、奉献的品质,同样需要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
兰考已经表示,要在全县进行拉网式排查,要建好社会福利中心,要规范民间收养。凋零的生命之花无法再次开放,但亡羊补牢之举,或许能告慰这些幼小的生命,告慰黄河故道上前辈楷模的英灵。
(摘自“人民网”)
【话题引入】
2013年1月4日,兰考县城关镇袁厉害的弃婴收养所发生火灾,7名弃婴在火灾中死亡。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部门立即启动问责机制,8日,已有6名相关责任人被停职检查。
【事件呈现】
1986年,袁厉害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门前摆摊。一个兔唇男婴刚出生就被遗弃在医院厕所,快要死了,医院付给袁厉害20元钱,让她将男婴“处理”掉。结果这个孩子并没有死,成为她收养的第一个弃婴。25年来,她收养的弃婴超过100个,大多是病残婴儿,这些弃婴有的是被亲生父母偷偷放在她家门口的,有的是医院送给她的,还有的是警察送来的。“1·4”火灾事故前,与袁厉害一起生活的弃婴共有34人,男孩21名,女孩13名,其中病残儿童16名。
袁厉害只是普通妇女,没有能力抚养这么多弃婴。由于收养弃婴她出了名,一些生了病残儿的父母宁愿将孩子送给她也不愿送给民政部门。当地民政部门尽管知道她的收养不合法,还是默许了,并且给她本人和其中部分孩子办了低保,儿童节,一些部门偶尔还会上门慰问,送些钱物。
袁厉害的收养所只能给予弃婴最低的生活需求,不让他们冻死、饿死而已。很多患有多种疾病的重度残疾儿根本得不到治疗,只有患有心脏病和兔唇的弃婴,才能做手术,因为手术免费。在她收养的100多名弃婴中,有40多个孩子因得不到治疗,在一年内就死去了,很多孩子还没来得及取名字,自然也无人过问。
周围人将袁厉害称之为“爱心妈妈”。一位捡垃圾的老太太,曾受袁厉害委托代养其中患病较严重的孩子,她对记者说:“如果没有袁厉害,孩子早死了。就是给钱,也没人愿意养这些残疾孩子。”一位姓常的大爷告诉记者:“袁厉害心地善良,要不是她,这些孩子早就死了。像我们这么大岁数的人,真看不得这些可怜的孩子,但只有她坚持下来了。”
也有人视袁厉害为拿孩子骗低保、卖钱的“魔鬼”。 “魔鬼”不外两方面:一是借收养弃婴骗取低保,兰考县民政部门确实也给20名孩子办理了农村低保,目前每季度发放低保金共5520元。二是靠卖孩子牟利,理由是袁厉害曾经将孩子“送人”,收一些“奶粉钱”。
【评论摘录】
1.飞驰动车:孩子们可怜,袁厉害可敬,政府部门可悲!爱心妈妈自1989年收养孤儿和弃婴约100名左右,兰考县民政局竟然说袁收养弃婴是为了牟利,如果把这些弃婴放到这些政府官员家里让他们养,也让他们“谋点儿利”试试,看看他们的“爱心”能坚持多久!
(摘自 “新浪微博”)
2.肖占军:我们单位有个弘德家园,收养了200多名孤儿,也一直不能合法化。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合法化了,当地有关部门就要按法律规定承担补助费用。
( 摘自“新浪微博”)
3.大庆网络广播电视:遗弃、残疾,冬日里的一场大火带走了7个幼小的生命;责任、服务、监管,大火过后,生命面前我们不能只顾自己清白;100多个弃婴,25年收养,她的行为路人皆知,媒体关注;25年,当地民政又在做什么?兰考,一场大火烧出了什么?
(摘自“腾讯微博”)
4.阿里二世:尽管2007年兰考县民政局已认定袁厉害属于违法收养,但直至事故发生时仍未执法。政府在收养制度中的缺位,寄养制度中的逐利,造成了孤残儿童事故再次发生,难以避免。
(摘自“新浪微博”)
5.高压氧王泳医师:兰考县“1·4”火灾事故情况通报公布后引发社会和媒体广泛批评。新华社刊文称,兰考火灾通报文风怪诞,出现领导“高度重视”“重要批示”“亲赴现场”等字样,这场事故显然成为有关领导的功劳簿。谈到袁厉害个人收养弃婴时,通报尽显冷酷无情——不见当地政府对残疾弃儿的责任担当,却历数袁厉害不符合收养条件。
(摘自“新浪微博”)
【针刺文一】
兰考火灾背后的无力与无奈:
政府急于撇清责任
周劼人 黄 艳 甘 泉
火灾发生后3天,原因尚未查明,问题尚未解决,当地干部的责任,就差不多撇清了。
事故发生当天,兰考县民政局有关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就“迫不及待”地介绍,“根据收养法规定,袁厉害并不具备收养资格”。之后,更表示要力争“从源头上杜绝非法的民间收养行为”。当然,他们也进行了“自我批评”,悲情十足地称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错在对民间弃婴收养行为“监管不力”,错在对袁厉害“爱心之举”的“默许”。
从火灾发生到回应,时间不超过12小时;从舆论关注到召开发布会,不超过36小时。这绝对算得上“反应及时”。经历过这几年中国式“网络问政”的历练,地方政府在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突发事件上,也算有了一点“进步”。
回应快,行动也快。网民们发现,袁厉害作为“脱不了干系”的相关人,已被当地警方控制。还有位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站出来头头是道地分析说,一经收养,袁厉害就对这些孩子负有保证人身安全的义务,她很可能被追究过失致人死亡罪,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此时的网民,对这样的“雷厉风行”完全不买账。
他们发现所谓不推卸责任的地方政府,在但凡涉及自身问题时,总选择一些轻飘飘、无关痛痒的词语。而说到25年来收养弃婴孤儿的袁厉害时,却始终离不开“非法”二字。
网友“吴有水律师”无疑是冷静的,他说“对着抚养法条例来对,她是违法了。可正是因为她的违法行为,使数十名弃婴免遭死亡。”
被疯狂转发的微博说出网友心声:一个摆地摊的农妇,干了民政、卫生、福利院、妇联、红十字会的事情,现在却要顶上非法的罪名,什么世道!
在汹涌的民意面前,眼尖的记者注意到,县民政局副书记李美娇在5日接受采访时,将“非法收养”悄悄地改成了“私自收养”。
太着急了! 事情发生不久,兰考县告诉媒体,目前和袁厉害共同生活的孩子共有34人,除了8名火灾中的死伤者,其余10个孩子都被安置在了开封市儿童福利院。34-10-8=16!学过小学数学的人都会问,那剩下的16个孩子呢?
这时兰考县才发现数学题算错了。急急忙忙地澄清,和袁厉害共同生活的孩子确实是18人,34人是两年前的统计。李美娇解释说:“太过匆忙,所以出现了偏差。”
真的太着急了吗?网友们翻出了两年前媒体多次报道袁厉害收养孤儿时,兰考县有关部门曾郑重其事地做出回应,当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弃婴孤儿权益的做法,并言之凿凿地要“提高袁厉害所扶养孤儿的生活质量”。但两年过去了,“着急”的兰考县为什么还是让悲剧发生了呢?更长远地看,袁厉害收养孤儿的行为已经持续了25年,四分之一世纪,这段时间里,“着急”的兰考县有关部门又做了什么呢?
原来,当地政府着急的是自己的帽子、自己的面子。无论是25年来的漠视、两年前的措施,还是这几日的种种回应、表态,他们最着急的,是怎么撇清自己的责任,保住自己的位子。
“老百姓关注的是地方政府怎么把问题解决掉,而地方政府关心的是怎么把老百姓的‘关注’解决掉!”这条微博,大概为兰考县的“着急”做了最精当的注脚。
然而,4日清晨那场大火的原因,居然至今没有查明,甚至连初步原因都没有透露。
都 穷
但愿迟迟不披露火灾原因的背后,不是在算计哪一种原因对政府部门影响最小。
到今天,不管当地政府在袁厉害收养弃婴的事情上做了多少文章,显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25年来,兰考人民医院出来的弃婴很多都在袁厉害手里活了下来,大的已经结婚生子,小的会吊在她脖子上亲她。在那些最困难的日子里,她是怎么走过来的?
她没有固定工作,1998年最困难时甚至没有房子住,就搭了个砖头棚做小生意,大人孩子都窝在里头。靠着卖大碗茶、烧饼、水果、油条,她和逐年增多的养子养女们勉强糊口。
“自己条件不好,把孩子养得不好。”回顾这些年,袁厉害愧疚地说。郑州阳光义工组织负责人王秦朗曾介绍,虽然不少人在帮袁厉害,当地政府逢年过节也会送去一些奶粉,甚至帮袁厉害的孩子们解决了户口问题、办了低保,但照顾这么多孩子还是相当吃力。“尿不湿已经完全湿透粘在小屁股上,除了咳嗽、眼部有病,还有拉稀的迹象”,还有记者看到“除了吃馍,厨房的大缸里腌着胡萝卜、土豆。”
有网友说,归根到底这是一个“穷人爱护穷人、草根救助草根”的故事。
“我就是想让孩子能活命……不管他们,他们就会死”,这是火灾发生后第二天深夜,袁厉害对新华社记者说的。生活在中国的人可以肯定,这是一句大实话。
为什么?因为25年来兰考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一直没有福利院,而邻近的开封市福利院不接收开封以外的弃婴。因此,1993年袁厉害抱着孩子被挡在了开封市福利院门外。无奈的她只能继续收养弃婴孤儿的“非法行为”。
随便打量一下现在的袁厉害,也能看出她这些年的艰难和吃力。这几天,袁厉害一直穿着一件红色棉衣,领子破了,齐下巴的头发明显许久没有理过。失去孩子的惊慌失措与她那狼狈的穿着,暴露了这位母亲的辛酸与贫穷。只是,比袁厉害更“穷”的似乎是兰考县政府,至少他们看起来哭穷哭得很厉害。
在悲剧发生前后,人们总能听到当地官员说,“兰考是个国家级贫困县”,几十年都没有能力建福利院。他们说得“情真意切”,不管老百姓信不信,反正他们自己已经信了。
网友“道在明明”提出一个问题:在救助孤儿这件事情上,“兰考县再穷,能比袁厉害更穷吗?”
不少人对于兰考的印象依旧停留在电影《焦裕禄》的镜头里,但如今去兰考走走,就会发现已经变样了:政府大楼修高了,道路修宽了,气派的别墅也有了。25年来,这些是兰考县看得见的发展与变化,但是还有看不见的“变化”。
作为新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好干部焦裕禄曾奋斗过的地方,兰考建起了焦裕禄精神纪念馆。但正如新华社5日发表的评论,当地一些多次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干部,实在“愧对焦裕禄”。焦裕禄拖着病体在不到3年时间里找到了种泡桐治风沙妙方,带领群众初步实现粮食自给;而今天,当地一些干部竟把弃婴收养存在的问题一拖25年,直到一场大火夺去了孩子们的生命。
穷,显然只是推脱责任、避重就轻的借口。
“公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政府倒成了旁观者。”新华社6日的一条评论,被众多网民顶起。
也许袁厉害的一句话可以给焦裕禄些许安慰:“有多大力量,就用多大力量。”她在说她自己,但网友们却想把这句话挂到国家级贫困县兰考县政府的门楣上去。
这毋庸置疑是个悲剧,有人被父母遗弃,有人葬身火灾,有人失去孩子。
但毫无疑问,这还会是指向未来的一个疑问、一份无奈:如果是弃婴,是否会在没有官方救助的同时,也没了来自民间的“非法收养”?如果是一个读者,是不是会因为袁厉害的遭遇而放弃行善?如果是兰考政府,在把脏水泼向善良的人们后,还如何期望得到来自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帮助?
事情过去3天后,“已经没有一分钱”的袁厉害表示,自己以后不会再“非法收养”弃婴与孤儿;事情过去4天后,兰考县民政局和城关镇的6个一般干部被问责停职检查。这显然是中国网民早就预料到的结果。
但事情到此为止了吗?人们等待着看兰考的表现,看袁厉害和袁氏孤儿未来的命运……
(摘自“新华网”)
假如焦裕禄遇到袁厉害
李泓冰
提起豫东黄河故道的兰考,国人往往想到一个光辉的名字——焦裕禄,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县委书记。而今,兰考却和另一个名字难解难分——袁厉害。
兰考冬天里的一把火,夺走了袁厉害收养的7个孤残孩子的生命,举国为之心痛。媒体在对这桩惨剧寻根究底:袁厉害25年收养超过100个孩子,究竟合不合法?惨剧发生,是慈善之痛还是政府之失?其实,整件事情未必那么复杂。收养法很明晰,民政救助制度亦有规定,甚至当地的领导干部都坦承袁厉害“不完全具备收养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兰考出事了,责任人或许不仅仅是那位不识字的中年妇女。
请允许我们遥想一下,假如焦裕禄遇到袁厉害和她收养的孤残儿童,会发生什么?袁厉害作为“爱心妈妈”驰名久矣,收养行为持续25年,尽管条件极差,却连当地110碰到弃婴都往她这里送。因此,当地主要领导没有理由不知道其人其事。“焦裕禄”碰到“袁厉害”的几率,是很高的。
当年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对兰考百姓感情深厚,忍受肝癌之痛率领全县抗击自然灾害,群众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逢年过节,他专往贫困户家里钻,他对一位卧病在床的老大爷说,“我是你的儿子”。有人要装修他的办公室,他说:“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兰考面貌还没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连想也很危险。”他还说:“党把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没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过安居乐业的生活,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可以肯定,如果焦裕禄遇到袁厉害,不管是建福利院,还是向周边地区求助,都肯定不会让这些孩子们处于生活的窘境甚至险境。
假如焦裕禄遇到袁厉害,对于她的爱心善行,固然可能赞许,但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或许更会从自身社会管理的水平反思问题。既然“不完全具备收养条件”,袁厉害的收养应不应该被“默许”?如果一个并不宽裕的家庭能收养100多个弃婴和孤儿,为何社会管理者承担不起抚养的责任?
“默许”与“放手”的背后,是对政策上一些有风险“灰色地带”的放任,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相关部门法律意识的淡薄。不能因为是“爱心行为”,就可以不遵守法律规范。调查显示,袁厉害的收养行为,在兰考不是个案。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规范相关制度,即便“财政乏力”,即便有低保支持,也应在法律的界限内行事,这才是对爱心最大的保护,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面对逝去的生命,当地政府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是不是应该像“人民的好儿子”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面对弱势群体,是不是也应该像焦裕禄那样感到“羞耻和痛心”?更重要的是,时代场景转换,要当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为民、务实的精神,也不仅仅是敬业、奉献的品质,同样需要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
兰考已经表示,要在全县进行拉网式排查,要建好社会福利中心,要规范民间收养。凋零的生命之花无法再次开放,但亡羊补牢之举,或许能告慰这些幼小的生命,告慰黄河故道上前辈楷模的英灵。
(摘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