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

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

南通市世纪新城幼儿园

徐海林

在新《纲要》的学习与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创设基于教育内容的环境教育,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讨论,从而促进幼儿向期望的方向发展。《纲要》强调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帮助我们理解“为谁创设环境,创设什么样的环境”及“怎样创设幼儿园的环境”问题。 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是幼儿个别化、自主化的活动方式。小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从情感上讲也十分需要老师的一对一教育。因此,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这种以个别教育为主的区角活动正适应了这种需要。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的活动应该以生活为轴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因而,我们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体验的主题活动内容。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区角活动,努力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自主活动,在比较宽松、随意的氛围中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探索环境

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区角活动要能够达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要为其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孩子们可以充分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方式、游戏时间,教师以表扬、鼓励和帮助为主,以商量的口吻提出想法和建议。同时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应避免活动材料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为孩子提供的材料份量轻、体积小、颜色鲜艳、形状奇异、种类多、数量多、材料的放置高度按照孩子们的视线为标准,墙面上贴一些孩子与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创设一个温馨的氛围,使教室拥有家的气息,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在这个“小天地”里,教师按照各个区域活动的特点,将娃娃角(娃娃家、扣钮扣、挂衣服、晾袜子等)、动脑筋(套盒、拼图、手套、鞋子等)、小巧手(剥桔子、切水果、切黄瓜、喂食、穿珠、夹夹子等)、搭建(大插片、垒高)等操作性游戏活动安排在一边,而将易产生干扰的区域活动,如做做玩玩讲讲(撕纸、粘贴、图书等)、听听看看讲讲(听录音或看图书等)安排在教室的另一边,减少不同活动对幼儿之间的影响,使他们尽可能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

二、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区角活动常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人生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孩子六岁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要继续增高,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是在有条不紊的生活活动中受熏陶而自然形成的,常规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孩子发展本身的一种需求。在活动中,孩子的活动不仅不受到约束,而且能在一定范围内更加愉快,更加自由,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强。 区角活动的时间原来安排在下午,在实际幼儿活动中,我们调整在上午来园时间,这样使早上来园活动和区角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每天孩子来园的时候也就成了他参加区角活动的时候。这样的时间安排使得幼儿一开始就能自主的选择活

动内容,减少了集体听老师交代和要求的时间,让幼儿每天都能很自然的进入区角活动。当幼儿多次经历了这样的活动安排,并知道活动的内涵后,便不再依赖于教师,变被动等待教师的安排为主动投入区角活动。每天早上我们都能看到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自己独立的走进活动区,自主的进行活动。就如我们工作中常常碰到,有的孩子早上来园时还要哭上几声,但一走到教室门口,看见伙伴们都在玩时,也就自主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三、为幼儿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

个体差异造成孩子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别,又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教育和环境的不同,孩子的需求也不同。区域活动要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教师适时、适度、适量地投放不同层次活动材料是关键。材料是孩子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孩子建构知识的依托。孩子就是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因此材料是促进孩子发展的载体。

第一,材料投放应该有其目的性。材料投放的目的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把握孩子的基本特点,考虑材料对孩子的基本适宜性,并以孩子的阶段培养目标(长程目标和方向目标)为主要依据,同时,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孩子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要。对于小班孩子而言,一些提高手指小肌肉灵活性和动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培养就较适宜放在区角活动中。因为2~3岁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尽可能提供各种机会发展大、小肌肉的动作,有利于孩子们充分发挥这方面的潜能,从而促进身心整体发展。比如,我在区角里提供木珠、鞋带、吸管、玻璃线,让孩子进行穿木珠、穿吸管的练习,提高手眼协调性;提供雪花片、调羹,让孩子掌握拿调羹的正确方法;提供衣服架子,让孩子练习拉拉链和扣纽扣,提高生活服务能力;提供拼图玩具,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思维等等。

区角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指一个目标只能与一种材料对应。比如说为了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性,我们为孩子提供了穿木珠、穿吸管、等材料。这样做就达到了一个目标通过许多材料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同样一种材料也能够为达成多项目标服务,如提供给孩子一些袜子,既可以让孩子进行翻袜子,提高生活能力,又能让他们卷袜子,提高手眼协调性,还可以让他们配对,提高分类能力。

因此,教师要将孩子的发展目标与这些材料的教育功能较确切地对应起来,有目的引导幼儿进入到区角活动中,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使幼儿逐步接近预定的目标。同时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区角内的多种教育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第二,材料投放的丰富性,而丰富性体现在材料数量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能够让孩子在操作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添加和改变等方面。小班的孩子尤其喜欢模仿,他们有时会因为同伴操作材料的新奇有趣,而产生对该材料的操作欲望、这时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供幼儿活动使用,以保证幼儿的操作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同样幼班的孩子喜欢单独操作,因此我们在为孩子准备操作区的材料时,每个筐里放一份操作材料,并多准备几份相同的,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单独的操作,又照顾了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

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体育活动环境,用自然、无毒、无害材料为幼儿设置了钻、爬、攀登、平衡、翻滚等锻炼的大、中、小型活动设施是孩子们的最爱;室外活动器械、玩具材料种类丰富、数量充足,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

使用,如:小班的“纸板飞盘”、中班的“旺仔罐推车”、“飞镖”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方便易行,为了保持大中型体育活动器械安全、卫生、整洁,幼儿园每天有专人检查,并有记录。而且我们还有效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和乡土材料,制成了各种教玩具,如“纸球”、“稻草绳”等。

第三,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预先作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对于孩子而言,年龄越小,存在的差异就越大。因此给小班孩子提供的材料更应直观地体现出由简到繁、有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不同层次。

小班区角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学得轻松,没有任何压力,无论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幼儿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获得了许多能力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

四、家园共建,扩展幼儿环境教育空间

幼儿园虽然是孩子生活的主要阵地,但是周围环境及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同样不容忽视。因而在开展环境教育中,我们还积极争取家长们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如发动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创作评比活动,我们规定比赛的主题是让幼儿充分挖掘现有的乡土资源,以及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能够体现田园特色。本次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每一件作品都闪烁着孩子们的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变废为宝”的道理,而且充分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体验了与父母合作的乐趣及创造作品带来的成就感。我们还把部分的获奖作品放在幼儿园的“田园小屋”及大厅、楼梯展示台上进行公开展示交流,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来。

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蓝,是幼儿的需要,是他们切身关心的事。环境的布置只有通过幼儿的大脑和双手,才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认识,也更加爱护。的确,《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儿童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 幼儿是独立、发展着的个体,他们是活动的主人,他们更是幼儿园环境的主人,是他们赋予了环境以生命。

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创设

南通市世纪新城幼儿园

徐海林

在新《纲要》的学习与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创设基于教育内容的环境教育,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讨论,从而促进幼儿向期望的方向发展。《纲要》强调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就帮助我们理解“为谁创设环境,创设什么样的环境”及“怎样创设幼儿园的环境”问题。 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是幼儿个别化、自主化的活动方式。小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从情感上讲也十分需要老师的一对一教育。因此,对于小班孩子而言,这种以个别教育为主的区角活动正适应了这种需要。陈鹤琴先生提出:“幼儿的活动应该以生活为轴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因而,我们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体验的主题活动内容。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区角活动,努力创设适宜的区角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自主活动,在比较宽松、随意的氛围中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探索环境

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区角活动要能够达到促进孩子的发展,首先要为其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孩子们可以充分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方式、游戏时间,教师以表扬、鼓励和帮助为主,以商量的口吻提出想法和建议。同时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应避免活动材料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为孩子提供的材料份量轻、体积小、颜色鲜艳、形状奇异、种类多、数量多、材料的放置高度按照孩子们的视线为标准,墙面上贴一些孩子与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创设一个温馨的氛围,使教室拥有家的气息,使孩子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在这个“小天地”里,教师按照各个区域活动的特点,将娃娃角(娃娃家、扣钮扣、挂衣服、晾袜子等)、动脑筋(套盒、拼图、手套、鞋子等)、小巧手(剥桔子、切水果、切黄瓜、喂食、穿珠、夹夹子等)、搭建(大插片、垒高)等操作性游戏活动安排在一边,而将易产生干扰的区域活动,如做做玩玩讲讲(撕纸、粘贴、图书等)、听听看看讲讲(听录音或看图书等)安排在教室的另一边,减少不同活动对幼儿之间的影响,使他们尽可能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

二、帮助幼儿建立合理的区角活动常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人生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孩子六岁前培养成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要继续增高,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 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是在有条不紊的生活活动中受熏陶而自然形成的,常规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孩子发展本身的一种需求。在活动中,孩子的活动不仅不受到约束,而且能在一定范围内更加愉快,更加自由,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明显增强。 区角活动的时间原来安排在下午,在实际幼儿活动中,我们调整在上午来园时间,这样使早上来园活动和区角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每天孩子来园的时候也就成了他参加区角活动的时候。这样的时间安排使得幼儿一开始就能自主的选择活

动内容,减少了集体听老师交代和要求的时间,让幼儿每天都能很自然的进入区角活动。当幼儿多次经历了这样的活动安排,并知道活动的内涵后,便不再依赖于教师,变被动等待教师的安排为主动投入区角活动。每天早上我们都能看到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自己独立的走进活动区,自主的进行活动。就如我们工作中常常碰到,有的孩子早上来园时还要哭上几声,但一走到教室门口,看见伙伴们都在玩时,也就自主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三、为幼儿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

个体差异造成孩子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别,又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教育和环境的不同,孩子的需求也不同。区域活动要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教师适时、适度、适量地投放不同层次活动材料是关键。材料是孩子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孩子建构知识的依托。孩子就是在不断的、主动的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取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的,因此材料是促进孩子发展的载体。

第一,材料投放应该有其目的性。材料投放的目的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把握孩子的基本特点,考虑材料对孩子的基本适宜性,并以孩子的阶段培养目标(长程目标和方向目标)为主要依据,同时,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孩子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要。对于小班孩子而言,一些提高手指小肌肉灵活性和动手能力,培养生活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培养就较适宜放在区角活动中。因为2~3岁是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尽可能提供各种机会发展大、小肌肉的动作,有利于孩子们充分发挥这方面的潜能,从而促进身心整体发展。比如,我在区角里提供木珠、鞋带、吸管、玻璃线,让孩子进行穿木珠、穿吸管的练习,提高手眼协调性;提供雪花片、调羹,让孩子掌握拿调羹的正确方法;提供衣服架子,让孩子练习拉拉链和扣纽扣,提高生活服务能力;提供拼图玩具,锻炼孩子的耐心和思维等等。

区角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指一个目标只能与一种材料对应。比如说为了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性,我们为孩子提供了穿木珠、穿吸管、等材料。这样做就达到了一个目标通过许多材料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同样一种材料也能够为达成多项目标服务,如提供给孩子一些袜子,既可以让孩子进行翻袜子,提高生活能力,又能让他们卷袜子,提高手眼协调性,还可以让他们配对,提高分类能力。

因此,教师要将孩子的发展目标与这些材料的教育功能较确切地对应起来,有目的引导幼儿进入到区角活动中,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使幼儿逐步接近预定的目标。同时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区角内的多种教育作用,进一步提高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第二,材料投放的丰富性,而丰富性体现在材料数量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能够让孩子在操作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添加和改变等方面。小班的孩子尤其喜欢模仿,他们有时会因为同伴操作材料的新奇有趣,而产生对该材料的操作欲望、这时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供幼儿活动使用,以保证幼儿的操作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同样幼班的孩子喜欢单独操作,因此我们在为孩子准备操作区的材料时,每个筐里放一份操作材料,并多准备几份相同的,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单独的操作,又照顾了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

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体育活动环境,用自然、无毒、无害材料为幼儿设置了钻、爬、攀登、平衡、翻滚等锻炼的大、中、小型活动设施是孩子们的最爱;室外活动器械、玩具材料种类丰富、数量充足,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

使用,如:小班的“纸板飞盘”、中班的“旺仔罐推车”、“飞镖”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方便易行,为了保持大中型体育活动器械安全、卫生、整洁,幼儿园每天有专人检查,并有记录。而且我们还有效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和乡土材料,制成了各种教玩具,如“纸球”、“稻草绳”等。

第三,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是指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时,能够预先作思考: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孩子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向目标迈进。对于孩子而言,年龄越小,存在的差异就越大。因此给小班孩子提供的材料更应直观地体现出由简到繁、有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不同层次。

小班区角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学得轻松,没有任何压力,无论是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弱的幼儿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热情。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获得了许多能力范围内的经验和知识。

四、家园共建,扩展幼儿环境教育空间

幼儿园虽然是孩子生活的主要阵地,但是周围环境及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同样不容忽视。因而在开展环境教育中,我们还积极争取家长们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如发动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创作评比活动,我们规定比赛的主题是让幼儿充分挖掘现有的乡土资源,以及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能够体现田园特色。本次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每一件作品都闪烁着孩子们的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变废为宝”的道理,而且充分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体验了与父母合作的乐趣及创造作品带来的成就感。我们还把部分的获奖作品放在幼儿园的“田园小屋”及大厅、楼梯展示台上进行公开展示交流,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来。

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蓝,是幼儿的需要,是他们切身关心的事。环境的布置只有通过幼儿的大脑和双手,才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认识,也更加爱护。的确,《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儿童是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 幼儿是独立、发展着的个体,他们是活动的主人,他们更是幼儿园环境的主人,是他们赋予了环境以生命。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方案
  • 苟江镇中心幼儿园区角环境创设 评比活动方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 ...查看


  • 幼儿园区角创设评价表
  • 苟江镇中心幼儿园区角创设评价表 班级: 项 目 指 时间: 标 分 1.各个区角设置符合幼儿园要求,并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区角有标识,标识明显有特色.有创意. (10 分) 区 角 设 置 40 分 2.区角墙体设置操作性强.(10 分) ...查看


  • 幼儿园区角建设之我见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儿园区角建设之我见 作者:刘小英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5年第02期 摘 要:区角是幼儿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它是幼儿园 ...查看


  • 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设计
  • [关键词] 幼儿园:区角活动:概念:目标: 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68―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 ...查看


  • 浅议幼儿园区角活动
  • 区角活动是指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它是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尤其是活动材料的投放而实现的.它是人为创设自然 ...查看


  • 环境创设培训心得
  • 篇一:学习环境创设心得体会 学习 环境创设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幼儿园环 境创设,我觉得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不 容置疑,现就幼儿 园环境创设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在环境创设中,只 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 ...查看


  • 浅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 浅论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 -区角环境创设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摘要:幼儿园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查看


  •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 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一.理论依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 < ...查看


  • 科学活动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渗透
  • 摘 要: 要在幼儿园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必须为幼儿创设丰富宽松的探索环境,为幼儿的科学活动配置充足的物质条件,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将科学探索活动隐藏在区域游戏中时,孩子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