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组40例病人制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计划。结果 40例病人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病人术后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是患者康复的有利保障。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1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岁,导致关节置换原因:股骨颈骨折35例,股骨头缺坏死5例,平均住院16天。   2护理   2.1术后护理常规   (1)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的术后护理常规:术后去枕平卧位6h,给予鼻导管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病人进行床旁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征变化情况,每30mi~1h观察1次并记录,注意观察患肢手术切口渗血情况,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折叠,不可过度牵拉,以免脱出。引流管要低于引流口,若切口敷料渗血渗液较多,而引流管内无引流液流出,说明引流不畅,应立即查明原因,保持引流通畅,24小时后若无引流液便可拔管;(2)术后疼痛护理: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剧烈疼痛不仅使患者感到痛苦,而且引起失眠,因此,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有重要作用,要合理使用镇痛剂,目前临床应用微电脑自控镇痛技术对术后疼痛有显著的效果,在使用镇痛泵期间,要密切注意病人对麻醉的反应;(3)预防便秘:术后6h后进流质饮食,如稀饭、鱼汤、鸡汤,不宜进甜食,引起腹部胀气,不利于消化。嘱病人多饮水,积极为病人消除引起便秘的原因,腹部进行顺时针环状按摩,以利于大便的排出。   2.2术后并发症   (1) 预防感染: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手术切口敷料干燥;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对有痰不宜咳出的老年病人应给予雾化吸入,每日两次,并定时拍背排痰;做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每日做会阴部护理两次,定时开放导尿管,观尿色、量及性质,争取早日拔管。(2)预防褥疮:对于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患肢均应穿丁字鞋,术后不宜翻身,骨突处易发生褥疮,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侧卧可致切口受压、疼痛,翻身不当可致髋关节脱位,针对这种情况,给患者两肩胛部放海绵垫,用71/2号橡胶外科手套装入容积为1/2温度为38~42℃的水,打上结,用毛巾包裹放在患者的骶尾部及踝部、膝部。保持皮肤及床单元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浴两次。(3)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髋关节术后常见且高危的并发症,术后常规给予抗凝药物保持血液流动性,如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进行双侧踝部活动、股四头肌收缩等练习,术侧肢体抬高(略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回流;鼓励患者多饮水,避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4)预防脱位:髋关节脱位可发生在术后即刻搬运过程或术后10~12周内[1]。术后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并给予垫枕抬高。两大腿之间放一软枕,丁字鞋外固定,避免髋关节内收或外旋,防止两腿交叉,有规律地练习屈伸下肢,移动患者时,动作要轻、稳,用双手将髋部水平托起,预防髋关节脱位[2]。   2.3康复训练   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踝关节背伸、跖屈、股四头肌的收缩舒张等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一般指导病人每天做2~3组,每组重复20次,逐渐递增至40次。脚趾屈曲与背伸运动指导病人每个动作保持10秒,重复20次,每天2~3组。术后2~3天,行髋外展并增加髋、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当股四头肌肌力足够强时,可开始练习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运动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抬高≤30°,保持时间10秒开始逐渐增加到20秒。同时进行深呼吸。练习的频率和强调一般为每间隔1~2小时,练习5~10分钟,以自己不感觉十分疲劳为度。鼓励患者自主活动双上肢,屈伸腕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肩关节等活动。术后3~4天可以做起,进行轻度屈髋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限定在半小时之内。术后5~7天从坐位过渡到下床,病人先在床上做起,没有头晕等症状后,在床边坐下,先下健肢再下患肢,双手要把持床沿,逐渐下床。无头晕心悸等症状后再开始在床边扶保双拐站立10秒,每天2~3次。术后7~13天可扶双拐下地行走,健腿先迈,患腿跟进,拐杖随后。锻炼时有人在旁扶助,防止跌倒。术后14天,扶双拐出院。   3出院指导   (1)患者在活动时屈髋不能超过90°,不坐矮凳,不做下蹲动作;(2)不做盘腿动作及二郎腿,站着洗淋浴,不过渡内收或外旋下肢。;3)扶双拐2月后视病情改为扶单拐,单拐1月后改为手拐;(4)6周之内以仰卧和行走为主,尽量减少坐位,每天坐位不超过半小时;(5)坐位时两腿分开,尽量坐有扶手的凳子,终生不要蹲位入厕;(6)避免作剧烈运动及挑台重物;(7)按医嘱定期复查,术侧髋关节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      参考文献   [1]丁宁,骨科康复护理.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   [2]孙旭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中国乡村医药,2006;2(13):2.

  【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组40例病人制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及康复训练计划。结果 40例病人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病人术后进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制订康复训练计划,是患者康复的有利保障。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1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岁,导致关节置换原因:股骨颈骨折35例,股骨头缺坏死5例,平均住院16天。   2护理   2.1术后护理常规   (1)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的术后护理常规:术后去枕平卧位6h,给予鼻导管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病人进行床旁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征变化情况,每30mi~1h观察1次并记录,注意观察患肢手术切口渗血情况,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折叠,不可过度牵拉,以免脱出。引流管要低于引流口,若切口敷料渗血渗液较多,而引流管内无引流液流出,说明引流不畅,应立即查明原因,保持引流通畅,24小时后若无引流液便可拔管;(2)术后疼痛护理: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剧烈疼痛不仅使患者感到痛苦,而且引起失眠,因此,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有重要作用,要合理使用镇痛剂,目前临床应用微电脑自控镇痛技术对术后疼痛有显著的效果,在使用镇痛泵期间,要密切注意病人对麻醉的反应;(3)预防便秘:术后6h后进流质饮食,如稀饭、鱼汤、鸡汤,不宜进甜食,引起腹部胀气,不利于消化。嘱病人多饮水,积极为病人消除引起便秘的原因,腹部进行顺时针环状按摩,以利于大便的排出。   2.2术后并发症   (1) 预防感染: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手术切口敷料干燥;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对有痰不宜咳出的老年病人应给予雾化吸入,每日两次,并定时拍背排痰;做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每日做会阴部护理两次,定时开放导尿管,观尿色、量及性质,争取早日拔管。(2)预防褥疮:对于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患肢均应穿丁字鞋,术后不宜翻身,骨突处易发生褥疮,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侧卧可致切口受压、疼痛,翻身不当可致髋关节脱位,针对这种情况,给患者两肩胛部放海绵垫,用71/2号橡胶外科手套装入容积为1/2温度为38~42℃的水,打上结,用毛巾包裹放在患者的骶尾部及踝部、膝部。保持皮肤及床单元清洁,每日用温水擦浴两次。(3)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髋关节术后常见且高危的并发症,术后常规给予抗凝药物保持血液流动性,如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进行双侧踝部活动、股四头肌收缩等练习,术侧肢体抬高(略高于心脏)以利于静脉回流;鼓励患者多饮水,避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4)预防脱位:髋关节脱位可发生在术后即刻搬运过程或术后10~12周内[1]。术后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并给予垫枕抬高。两大腿之间放一软枕,丁字鞋外固定,避免髋关节内收或外旋,防止两腿交叉,有规律地练习屈伸下肢,移动患者时,动作要轻、稳,用双手将髋部水平托起,预防髋关节脱位[2]。   2.3康复训练   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踝关节背伸、跖屈、股四头肌的收缩舒张等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一般指导病人每天做2~3组,每组重复20次,逐渐递增至40次。脚趾屈曲与背伸运动指导病人每个动作保持10秒,重复20次,每天2~3组。术后2~3天,行髋外展并增加髋、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当股四头肌肌力足够强时,可开始练习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运动以主动为主,被动为辅,抬高≤30°,保持时间10秒开始逐渐增加到20秒。同时进行深呼吸。练习的频率和强调一般为每间隔1~2小时,练习5~10分钟,以自己不感觉十分疲劳为度。鼓励患者自主活动双上肢,屈伸腕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肩关节等活动。术后3~4天可以做起,进行轻度屈髋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限定在半小时之内。术后5~7天从坐位过渡到下床,病人先在床上做起,没有头晕等症状后,在床边坐下,先下健肢再下患肢,双手要把持床沿,逐渐下床。无头晕心悸等症状后再开始在床边扶保双拐站立10秒,每天2~3次。术后7~13天可扶双拐下地行走,健腿先迈,患腿跟进,拐杖随后。锻炼时有人在旁扶助,防止跌倒。术后14天,扶双拐出院。   3出院指导   (1)患者在活动时屈髋不能超过90°,不坐矮凳,不做下蹲动作;(2)不做盘腿动作及二郎腿,站着洗淋浴,不过渡内收或外旋下肢。;3)扶双拐2月后视病情改为扶单拐,单拐1月后改为手拐;(4)6周之内以仰卧和行走为主,尽量减少坐位,每天坐位不超过半小时;(5)坐位时两腿分开,尽量坐有扶手的凳子,终生不要蹲位入厕;(6)避免作剧烈运动及挑台重物;(7)按医嘱定期复查,术侧髋关节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      参考文献   [1]丁宁,骨科康复护理.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0.   [2]孙旭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中国乡村医药,2006;2(13):2.


相关文章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体会
  • 中图分类号:R473.6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30287.h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0)-05-0061-01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患疗效肯定,已 ...查看


  •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 摘要:全膝关节置换术适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面的肿瘤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严重关节面的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手术效果比较理想,我科自2006年8月至2010年5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58例,取得了理想疗效,能缓减关节的疼痛.矫正关节畸形. ...查看


  • 全髋关节术后护理论文
  • 全髋关节术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37-0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 )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髋关节成形术,能达到解除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及调整双下肢长度等 ...查看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 [摘要] 目的 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年期间14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总结. 方法 术前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加强营养, 配合医生作好术前准备, 术后针对人工关节置 ...查看


  • 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 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摘要]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护理过程主要分为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术前准备.术前用药等.术后护理主要包括术后急性期的护理.术后功能锻炼期的康复护理.步 ...查看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 [摘要]目的 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护理和康复锻炼经验.方法 让28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重点学习把握各种锻炼方法,以提高肌力,术后加强护理,预防并发证,并于术后当天即开始循序渐进加强功能锻炼.结果 28例中无一例 ...查看


  • 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 [关键词] 股骨头:置换术: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28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448-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股骨头置换术已 ...查看


  •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护理论文
  •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术后护理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精心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37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人给予科学全面的护理.结论 通过术后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 ...查看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
  • 1727 宫产病例,应用米索前列醇配伍钙剂,产后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O.05):产后出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lmin阿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梁明娟等嗍研究结果相似.米索前列醇配伍钙剂预防高危产妇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