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眼里的"德"

事 穆王 ;当今 天子 也没 有忘记 其祖 父 、  

父 亲的 大德 , 勉励 自己。 伯太 师帮 助 自  

重要 的道德规范而 出来 。何 为 “ ”? 德  

也许历 方鼎能给我 们一些答案 。历方鼎 

己 日夜遵 行 先 祖 的美 德 ,续 行 先祖 的 

事 业 , 祖先 的美 德泽 被后世 子 孙 。 使 师  载祝 福 天子 ,并 以伯 太 师 的行 为规 范 

为西 周早期青铜 器 , 现收藏 于上海博物  馆 。 内壁铸 有铭文 4 1 字 , 器 行 9 其铭 日 :  

“ 历肇对元德 , ( 友 唯刑 , 考 孝) 作宝尊彝 ,  

其用夙 夕将享 。 ”吴铭先 生对 此铭文 有  精辟的论述 。   肇 , 尔雅 ・   释言 :“ ,敏也 。  肇 ” 汉 书 ・东 方 朔 传 :“ 行而 不 敢 怠  敏

也。 ”颜师 古注 :“ ,勉也 。 敏 ”勉 即努  力的意 思 。对 ,( ( 广雅 ・ 释诂 四 :“ , 对  

自己 , 以先 祖之 德侍奉 臣保 天子 。 师载  为 了感 谢 周王 的 美德 ,铸 造 了这 件 祭  祀祖 父的 大鼎 ,放在 父 亲的宗 庙里 。   师载 鼎铭 文中有7 处说 到 “ , : 德” 如   “ 用乃孔德 ” 引正 乃辟安德 ” 肇淑先 王  “ “

德 ” 弗忘公上 父胡 德 ’‘ 由先祖 烈德 ” “ ’溥 ‘  

“ 孙子一任 皇辟懿德 ”“ 用厥烈祖介德 ”  ,

可 以说全 铭贯穿着 “ 德”的思 想 。这 件 

扬也 。 ( ”( 逸周 书 ・ 祭公  “ 文武大勋 , :扬   弘成 康 昭考 之 烈 。 ”扬 即 弘扬 的意 思 。   元 ,《 韵 ・ 广 元韵 :“ ,大也 。  书 ・ 元 ”   酒诰  有 “ 德”一语 与本铭 相 同 ,元  元 德即 大德 。 书 ・   毕命 :“ 文王武 王  惟

鼎是研究 西周 “ ”这 一观念的发展 最  德

有价值 的例证 。   “ 用乃孔 德” 孔德 ”即美 德 ,“ ,“ 安 

德 ”‘ ‘ 王德 ”“ 胡德 ”“ 烈德 ”‘ 德”“ ‘ 懿 介  德 ”等都是大德 、美德 的意 思。只是 古 

人 为了不使一词重 复出现 , 用同义词  而 或近 义词替换 。 一篇 铭文 中 “ ” 德   字 反复 出现 了 7次 ,可 见周人 对  “ ”的崇 尚。 德  

敷 ( )大德 于天 下 。  诗 ・ 布 ” 小雅 ・ 谷 

风 :“ 我大德 ,思 我小怨 。  忘 ”

孝字 在金文 中像子 承老之形 , 表示 

周人之 “ ” 德 ,就是孝 顺父母 ,   友爱 兄弟 ,并 身体 力行 ,成 为 

个人 自觉行 为 

“ 德”在商代 卜 中巳 出现 , 辞   作 “ ,没有底心 ,与 “ ”字  值” 直 通, 并没有完全具 备 “ 外德于 天 ,  

内得于己”(说 文解字  的道 德  ( 《 )

含义 。 西周 ,“ ”才作为一 个  至 德

历 方 鼎 

器 (

)从早 到 晚  鼎

煮 肉献 祭 。 一个 “ 夙 

夕将 享 ” ,戛 然 而 

止 ,意 犹 未尽 。 历  的用心 ,突 出举足 

轻 重 的主干— — 大 

德 、孝 友 。平 实 的 

史 墙 盘 

结 尾 ,却 给人 异峰  陡起之 感 。1 7 年  96

养老 。 由孝顺父母 , 申为美德之 统称 。 引   买 簋  其用追 孝于朕皇祖帝考 。 :“ ”传  世 典籍 多有 “ 孝友 ”一语 。( ・ ( 小雅 ・ 诗   六月 : 侯谁 在矣 , 仲孝友 。 仪 礼 ・ “ 张 ”   士冠礼  孝友时格 。 :“ ”注 :“ 善父母为  孝 , 兄弟为友 。 “ 善 ” 孝友唯刑 ” 刑 , 尔  , ( ( 雅 ・ 释诂 上  刑 ,法也 。  礼记 - :“ ” 礼  运  刑 仁讲让 ,示 民有常 。 :“ ”郑玄注 :  

“ 刑犹则也 。 刑即法则 的意 思 。 孝友唯  ” “

刑” ,以 孝 友 为法 则 。  

1 2月扶 风 庄 白 1 号窖 藏 出土 的史墙 盘 

铭 文 中就有 : 孝 友史 墙 , 夜不蒙, “ 夙 其 

日蔑 历 。 就 是说 , ” 追求 大德 ( 孝友 ) 即  

的墙 ,不论 白天还 是 夜 晚 ,从 不敢 懈  怠 。先秦 思想 家孟 子 日 :“ 吾老 以 及  老 人之 老 ,幼吾 幼 以及人之 幼 。 ”推 己及 

人 , 先 自己必 是楷模 , 的心 中就 有  首 历

这 样 的标杆 吧 。  

儒家创始人孔子以西周社会 为理 想 

社会。 他说 :“ 如有 用我者 , 吾其 为东 周  乎 ?”“ 东周 ” 的意思 是 : 西周社会 在  使 东方再现 。 周实行原本意 义上的封 建  西 制 ,较秦 以后的君主专 制 , 方上有 更  地 多 的 自主权 。为 了 维系 庞 大 的封 建 国 

历方 鼎 首 句 写历 的 人 生追 求 ,努  力弘 扬 大德 ,五字 中第一 字 就介 绍 作  器者 自己的 私名 “ ” 历 ,整 篇 铭辞不 见  第二 人 。 反复 诵读 铭辞 , 扬 大德舍 我  显 其谁 的形 象 跃 然纸 上 。次 句 写 大德 的 

内涵 , 为大 德? 孝顺 父母 , 何 友爱 兄弟  是法 则 。这 就 把 大德 的人 生 追 求落 到 

家 ,西 周 的思 想 家们 大 力 提倡 以德 治 

国 。德 ,尤其是 大德 ,为社会所广泛 推  崇 。 人之 “ ” 就是孝 顺父母 、 爱  周 德 , 友

了实 处 ,既 有 宏观 把 握 ,又 有具 体 运  作 。 文的第 一个 字是 历 自己的名 , 铭 名  后的 话 都是 他 要 身体 力行 去 做 的 。他 

说 的 无 论是 大 德还 是 孝友 ,都 不是 拿 

兄弟 , 并身体 力行 , 为个人 自觉行 为 。 成  

德政的实行 ,使君 与臣、上下 级 、贵 族  与平 民关 系都 相对和谐 。  

来教 训 别人 的 。末 句 写历 要 用 所作 礼 

作者 单位 : 宝鸡 市考 古

研 究 所 

事 穆王 ;当今 天子 也没 有忘记 其祖 父 、  

父 亲的 大德 , 勉励 自己。 伯太 师帮 助 自  

重要 的道德规范而 出来 。何 为 “ ”? 德  

也许历 方鼎能给我 们一些答案 。历方鼎 

己 日夜遵 行 先 祖 的美 德 ,续 行 先祖 的 

事 业 , 祖先 的美 德泽 被后世 子 孙 。 使 师  载祝 福 天子 ,并 以伯 太 师 的行 为规 范 

为西 周早期青铜 器 , 现收藏 于上海博物  馆 。 内壁铸 有铭文 4 1 字 , 器 行 9 其铭 日 :  

“ 历肇对元德 , ( 友 唯刑 , 考 孝) 作宝尊彝 ,  

其用夙 夕将享 。 ”吴铭先 生对 此铭文 有  精辟的论述 。   肇 , 尔雅 ・   释言 :“ ,敏也 。  肇 ” 汉 书 ・东 方 朔 传 :“ 行而 不 敢 怠  敏

也。 ”颜师 古注 :“ ,勉也 。 敏 ”勉 即努  力的意 思 。对 ,( ( 广雅 ・ 释诂 四 :“ , 对  

自己 , 以先 祖之 德侍奉 臣保 天子 。 师载  为 了感 谢 周王 的 美德 ,铸 造 了这 件 祭  祀祖 父的 大鼎 ,放在 父 亲的宗 庙里 。   师载 鼎铭 文中有7 处说 到 “ , : 德” 如   “ 用乃孔德 ” 引正 乃辟安德 ” 肇淑先 王  “ “

德 ” 弗忘公上 父胡 德 ’‘ 由先祖 烈德 ” “ ’溥 ‘  

“ 孙子一任 皇辟懿德 ”“ 用厥烈祖介德 ”  ,

可 以说全 铭贯穿着 “ 德”的思 想 。这 件 

扬也 。 ( ”( 逸周 书 ・ 祭公  “ 文武大勋 , :扬   弘成 康 昭考 之 烈 。 ”扬 即 弘扬 的意 思 。   元 ,《 韵 ・ 广 元韵 :“ ,大也 。  书 ・ 元 ”   酒诰  有 “ 德”一语 与本铭 相 同 ,元  元 德即 大德 。 书 ・   毕命 :“ 文王武 王  惟

鼎是研究 西周 “ ”这 一观念的发展 最  德

有价值 的例证 。   “ 用乃孔 德” 孔德 ”即美 德 ,“ ,“ 安 

德 ”‘ ‘ 王德 ”“ 胡德 ”“ 烈德 ”‘ 德”“ ‘ 懿 介  德 ”等都是大德 、美德 的意 思。只是 古 

人 为了不使一词重 复出现 , 用同义词  而 或近 义词替换 。 一篇 铭文 中 “ ” 德   字 反复 出现 了 7次 ,可 见周人 对  “ ”的崇 尚。 德  

敷 ( )大德 于天 下 。  诗 ・ 布 ” 小雅 ・ 谷 

风 :“ 我大德 ,思 我小怨 。  忘 ”

孝字 在金文 中像子 承老之形 , 表示 

周人之 “ ” 德 ,就是孝 顺父母 ,   友爱 兄弟 ,并 身体 力行 ,成 为 

个人 自觉行 为 

“ 德”在商代 卜 中巳 出现 , 辞   作 “ ,没有底心 ,与 “ ”字  值” 直 通, 并没有完全具 备 “ 外德于 天 ,  

内得于己”(说 文解字  的道 德  ( 《 )

含义 。 西周 ,“ ”才作为一 个  至 德

历 方 鼎 

器 (

)从早 到 晚  鼎

煮 肉献 祭 。 一个 “ 夙 

夕将 享 ” ,戛 然 而 

止 ,意 犹 未尽 。 历  的用心 ,突 出举足 

轻 重 的主干— — 大 

德 、孝 友 。平 实 的 

史 墙 盘 

结 尾 ,却 给人 异峰  陡起之 感 。1 7 年  96

养老 。 由孝顺父母 , 申为美德之 统称 。 引   买 簋  其用追 孝于朕皇祖帝考 。 :“ ”传  世 典籍 多有 “ 孝友 ”一语 。( ・ ( 小雅 ・ 诗   六月 : 侯谁 在矣 , 仲孝友 。 仪 礼 ・ “ 张 ”   士冠礼  孝友时格 。 :“ ”注 :“ 善父母为  孝 , 兄弟为友 。 “ 善 ” 孝友唯刑 ” 刑 , 尔  , ( ( 雅 ・ 释诂 上  刑 ,法也 。  礼记 - :“ ” 礼  运  刑 仁讲让 ,示 民有常 。 :“ ”郑玄注 :  

“ 刑犹则也 。 刑即法则 的意 思 。 孝友唯  ” “

刑” ,以 孝 友 为法 则 。  

1 2月扶 风 庄 白 1 号窖 藏 出土 的史墙 盘 

铭 文 中就有 : 孝 友史 墙 , 夜不蒙, “ 夙 其 

日蔑 历 。 就 是说 , ” 追求 大德 ( 孝友 ) 即  

的墙 ,不论 白天还 是 夜 晚 ,从 不敢 懈  怠 。先秦 思想 家孟 子 日 :“ 吾老 以 及  老 人之 老 ,幼吾 幼 以及人之 幼 。 ”推 己及 

人 , 先 自己必 是楷模 , 的心 中就 有  首 历

这 样 的标杆 吧 。  

儒家创始人孔子以西周社会 为理 想 

社会。 他说 :“ 如有 用我者 , 吾其 为东 周  乎 ?”“ 东周 ” 的意思 是 : 西周社会 在  使 东方再现 。 周实行原本意 义上的封 建  西 制 ,较秦 以后的君主专 制 , 方上有 更  地 多 的 自主权 。为 了 维系 庞 大 的封 建 国 

历方 鼎 首 句 写历 的 人 生追 求 ,努  力弘 扬 大德 ,五字 中第一 字 就介 绍 作  器者 自己的 私名 “ ” 历 ,整 篇 铭辞不 见  第二 人 。 反复 诵读 铭辞 , 扬 大德舍 我  显 其谁 的形 象 跃 然纸 上 。次 句 写 大德 的 

内涵 , 为大 德? 孝顺 父母 , 何 友爱 兄弟  是法 则 。这 就 把 大德 的人 生 追 求落 到 

家 ,西 周 的思 想 家们 大 力 提倡 以德 治 

国 。德 ,尤其是 大德 ,为社会所广泛 推  崇 。 人之 “ ” 就是孝 顺父母 、 爱  周 德 , 友

了实 处 ,既 有 宏观 把 握 ,又 有具 体 运  作 。 文的第 一个 字是 历 自己的名 , 铭 名  后的 话 都是 他 要 身体 力行 去 做 的 。他 

说 的 无 论是 大 德还 是 孝友 ,都 不是 拿 

兄弟 , 并身体 力行 , 为个人 自觉行 为 。 成  

德政的实行 ,使君 与臣、上下 级 、贵 族  与平 民关 系都 相对和谐 。  

来教 训 别人 的 。末 句 写历 要 用 所作 礼 

作者 单位 : 宝鸡 市考 古

研 究 所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的殷纣王真的是暴君吗
  • 殷纣王是中国暴君的典型,这似乎已成千古定案.早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就将他的人品列为下下. 在正史.笔记.戏曲.小说中,随处可见殷纣王荒淫残虐的记载. 如"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观其心&qu ...查看


  • 25中国系列 - "打工者"秦人成为渭河平原新主人
  • 周人决定东迁至河洛地区从战略上来看是正确的,因为作为天下的共主,只有将政治中心设在中原核心区,才能够将影响力更为有效的幅射至各边缘地区. 从这一点上看,周人似乎是吸取了商人的教训.对于商人来说,放弃河洛地区的据点,将政治重心放回到黄河以北是 ...查看


  • 吕蒙正不喜计人过
  • 吕蒙正不喜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②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jié)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 ③悔不穷问.蒙正曰:&qu ...查看


  • 中华文明为何是没有信仰的文明
  • 中华文明为何是没有信仰的文明 一 中华文明的特点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三个唯一": 第一代文明中,唯一存留下来延续至今的: 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 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 这里,显然需要解释. ...查看


  • 美文.小品文与随笔--从文体命名看周作人的文体选择
  • 210 年 5月 1 苏教江育学学报院 (社科会) 学 Jun lf i g Iust o d ct nt(oi clec )o ra a o stue f u a So ac Sien nJ n iE i M a2 1 , y0 1 第 ...查看


  • 试论_诗经_的文化精神
  • 第24卷 2006年6月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TAIYUANINSTITUTEOFEDUCATIONVol.24Jun.2006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王峰1,孙艳平2 (1.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1 ...查看


  • 晁福林先生总结春秋时期礼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
  • 晁福林先生总结春秋时期礼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 在周代,养老礼还与很多饮食礼仪相关,<礼记·王制>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可见,周人通过兼用燕礼.飨礼.食礼等不 ...查看


  • 二十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很高兴象水一样,与人相互亲爱的人很高兴象山一样.有智慧的人是活动着的,与人相互亲爱的人是安详静谧的.有智慧的人 ...查看


  • 历史手抄报:周人崛起
  • 季历之时,商周关系开始密切,<后汉书·西羌传>载:古公亶父传位季历,季历不仅与商联姻,娶妻商室,还被商王文丁封为"牧师",成为商王朝在西方最为重要的一位方伯,所以季历在甲骨文中有时又称公季.周此时已是商朝属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