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尔萨斯与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脉承关系

捅要凯恩斯提出的刺激有效需求以保证充分就业的思想与马尔萨斯需求原理有直接的脉承关系;而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则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尔萨斯稳定通货需求管理思想的影响。马尔萨斯经济思想对西方经济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稳定通货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有效需求萨伊定律非生产性消费“单一规则”稳定通货 许多人对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了解,是因为他的人口理论。实际上,马尔萨斯的一般经济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决不在人口理论之下。诸如,马尔萨斯关于供给、需求与成本共同决定价值的思想成为后来新古典学派均衡价格的先导;他的有效需求理论成为凯恩斯有效需求理想的直接来源;他的需求管理思想对当代西方经济学仍有启示作用。 一、马氏理论与凯氏理论的内在联系 众所周知,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石。而关于有效需求的最基本原理却是来源于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19世纪初的英国已经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海外市场广阔。以李嘉因为代表的乐观主义者忽略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现条件,认为产品的市场(即销路) 没有任何问题。而马尔萨斯却透过英国海外市场扩展的表面现象,认识到资本对市场的依赖性,并预见资本主义生产将由于市场的限制而发生经济危机。因而,他最早站出来反对“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马尔萨斯敏锐地发现,萨伊法则是据弃货币的因素而把经济现象看成物物交换。马尔萨斯认为,货币不是单纯的流通媒介,同时也是储蓄手段。他认为,如果消费者不将手中货币马上购买货物、而是大事储蓄,则供给就未必等于需求,生产物也就可能出现滞销。虽然马尔萨斯承认社会发展有赖于节约即资本积累,但又主张,过分节约的习惯会导致对生产物有效需求的减退,进而引发全盘性的不景气。这种观点被100年之后的凯恩斯所接受。凯恩斯曾借用“蜜蜂寓言”来证明马尔萨斯的观点,得出节约未必是一种美德的结论。他认为当前经济的不景气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有关。其中之一就是人们的“消费倾向”呈现递减的规律。所谓消费倾向递减就是指消费者用于消费部分的支出的增长幅度小于收入本身的增长幅度。这是造成人们对消费品需求相对缩小的基本原因。这与马尔萨斯的意见如出一辙。 实际上,在对待“萨伊定律”的态度上,凯恩斯与马尔萨斯并无二致。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了3500万的失业人口。包括凯思斯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对“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萨伊定律的翻版提出了质疑。凯恩斯认为传统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石“萨伊定律”已不再起作用了。储蓄不会自然转化为投资,供给不再自行创造需求。他认为,造成资本主义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不能消化日益增加的商品供给量。另外,资本家预期的投资边际率低下,造成了投资需求的减少。这势必造成厂商减少产量,排斥工人。马尔萨斯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的含义虽有些差别,但他们都是在批判和否定萨伊定律的前提下提出有效需求理论的。正是基于这一点,凯恩斯视马尔萨斯为自己理论的先导而大加赞扬。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两人在经济思想上的内在联系。 [!--empirenews.page--]那么,什么是有效需求呢? 马尔萨斯曾说道:“商品的有效需求就是一种能满足商品供给的自然和必要条件的需求,„„它是需求者在实际情况下为了使所需商品能够不断地获得足够供给而必须支付的代价。,6由此可见,马尔萨斯所谓有效需求是指供给与需求保持一致时的需求。这时候,需求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保持继续生产所支付的生产成本相一致。 在有效需求的条件下,供给等于需求。这时候市场是呈现均衡状态,即无供给不足,又无生产过剩。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我认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与马尔萨斯的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在凯恩斯看来,有效需求不仅包括消费需求,并且还包括投资需求。 马尔萨斯有效需求理论的阐述和运用主要见于他的经济增长理论。必须注意的是马尔萨斯增长理论的重心是在需求一端。在谈到财富的增长时,马尔萨斯认为,财富和价值是不同的概念。财富是指对人类必要的、有用的物品,是被人们占有的生活必需品。价值是指人们对所生产出来的种种物品的需求愿望和购买能力。财富的增长取决于财富的生产和价值的分配。而价值的分配能够造成消费和需求的增加。所以,·财富

的增长问题可以归结为生产和消费或生产和需求的问题。只有生产和需求平衡,才能使财富得以增长。他认为,就财富的生产来说,有三大有利因素,即“资本的积累、土地的肥力和节约劳动的新发明9e 。这三大因素能够便利生产、扩大供给。但是它们与需求没有关系,不能对需求提供刺激。如果增大的供给量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需求增加,生产最终将受到限制。也就是说,以上这些因素必须在需求的刺激下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发展。“为了使生产能力充分发生作用,似乎还必须有其他的因素,这就是不受阻碍的对全部产品的有效需求。”⑦在这里,他特别强调资本家的生产动机问题。他认为,由于社会产品分配不当,资本家没有足够的动机去继续生产。实际上,对生产动机的研究,就是对产品的市场需求的研究,也就是对剩余价值实现问题的研究。如果市场不够大(即有效需求不足) ,就会造成产品过剩,发生生产过两危机。马尔萨斯的这种用有效需求不足解释经济危机的观点被后人凯恩斯所完全接受并加以发展和完善。对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有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那就是“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衰萎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家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过低(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这样,资本家就没有进行投资的愿望和动机。他们二人对资本动机都进行研究,表明他们找到了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共同原因。 资本主义为什么会产生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如何才能增加有效需求呢? 马尔萨斯着眼于有效需求在各阶级之间的分布。他认为社会需求是由于资本家阶级、劳动阶级和不生产阶级(主要指地主阶级) 的需求构成的。“资本家的气质是节约而不是消费。”④在通常情况下,资本家具有把收入消费到很高程度的能力,但往往没有这种意愿,因为有效需求包括购买力和购买愿望,而购买力与购买愿望并非成正比例。⑥所以,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相对有限。那么,劳动者阶级呢? 马尔萨斯认为劳动者虽有消费意愿,却没有增加消费的能力。“从影响人类的一般动机来说,劳动阶级方面的消费能力决不能单独地激励资本的运用。”⑥资本家对机器的投资,生产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的货物,但如果劳动者不得不放弃消费,那么就无从形成对这些增加货物的需求。因此,资本家与劳动者都无法制止萧条。那么从何处获得足够的需求以实现过剩的产品呢? 马尔萨斯的结论是必须有一个相当大的阶级,他们愿意也能够消费掉比他们所生产的数量更多的物质财富。这个阶级就是非生产性阶级。马尔萨斯认为,在财富的增长过程中,只从事消费而不生产的阶级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在他的需求管理政策中,有一条就主张:“使社会中占适当比例的一部分人从事于私人服务,或者可能以其他方式提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而不直接参与产品的供给。”⑦有这样一批人参与消费,就能使产品数量的增加足以抵销其价格的下跌而有余。因而,要增加非生产性阶级(包括地主、官吏、牧师等) 的收入,以期增加社会需求量。 [!--empirenews.page--]马尔萨斯的这种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受到了凯恩斯的特别垂青。为了治理萧条,拯救市场,凯恩斯也提出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增加个[1][2]下一页 人消费以提高对消费品的需求;第二,实行通货膨胀以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资;第三,用政府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凯恩斯强调,在所有政策中最行之有效的是扩大政府的开支。他说:“„„故我觉得,要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的境地,唯一办法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②凯恩斯指出,政府投资必须是非生产性的支出,即举办公共工程,这样才能尽量消化社会消费品。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凯恩斯与马尔萨斯一样,在如何增加需求的问题上,并不主要依赖于资本家与劳动者个人消费的增加,而是主要依赖于非生产性部门消费量的增加。他们都对非生产性部门在制服萧条、增加社会需求中的作用寄予厚望。 马尔萨斯与凯恩斯的需求理论既有内在联系也有重大区别。如前所述,马尔萨斯把人们的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等) 直接看成有效需求的组成。凯恩斯进步的地方在于他舍弃微观内容而创立了宏观经济理论,区别了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并对投资与储蓄这一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可惜的是马氏受时代的局限而不能研究这个问题。经济学家克莱因说得好:“如果马尔萨斯能对投资与储蓄方程决定有效需求这一命题,作更彻底地分析,将没有凯恩斯革命,只有马尔萨斯革命。”

⑧ 但是,凯恩斯却一再闯入马尔萨斯曾警告过的禁区。后文将叙述,马尔萨斯曾把通货膨胀和滥发国债视为危险的工具而加以反对。而凯恩斯却认为,在大萧条时期,只有靠人为的通货膨胀才能刺激投资,又只有靠发行公债才能弥补财政赤字。也许凯恩斯以为这是经济萧条时的权宜之策,而这一观点却被凯氏的追随者们推向了极端。此项政策实施的后果,就是西方经济的“滞胀”顽症。它正在动摇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界的统领地位。二、马氏理论与弗氏理论的内在联系 在马尔萨斯的需求管理思想中,有一个重要思想,那就是关于稳定通货的思想。 马尔萨斯认为货币除了具有便利经济运行的各种职能,如价值尺度和流通媒介胚能对财富的累积和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他认为纸币的发行是一种重要的需求管理方法,是国家从宏.观上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马尔萨斯辩证地分析了发行纸币的作用。他说适当地增加纸币,不仅能在一定时期内增加社会购买力,创造消费需求,而且能够提供新的借贷机会,适当地刺激社会生产。当经济萎缩,国家财政处于困境的时候,货币的贬值以及它所引起的信用的便利,必然能鼓励资本家增加投资的兴趣,使经济很快走向康复。但是,他又强调纸币必须以其代表的铸币为基础,纸币的发行如脱离其价值承担者,则必然带来经济的灾难性波动。增加通货所给予经济的刺激只能是暂时的,如果由发行通货所带动的资本不能顺利地转化为收入,“那么,资本家所获得的巨大生产能力,在固定收入所有者所拥有的减低了的购买力上发生作用,结果必然会造成比现在更严重的商品过剩”⑩。所以,从长远发展考虑,有效的增长途径是稳定地使纸币与纸币所代表的铸币保持等价,除了受贵金属价值波动的影响外,不受其他波动的影响。马尔萨斯这种纸币以贵金属为基础的货币思想在他同时代的货币理论中是最具科学性的。 [!--empirenews.page--]货币理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细心的人们能够发现,马尔萨斯的货币思想甚至折射到现代货币主义者身上,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产生重要影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挥舞自由竞争的旗帜时,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否认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而是重复了马尔萨斯关于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的主张。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此人非常重视马尔萨斯提出的国家控制货币发行量的观点。他认为,货币是唯一重要的因素,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商品和劳务的生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变动。即适当的货币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弗里德曼又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更是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货币的供应必须与货币的需求相一致。如果供应超过需求,则物价上扬。在他看来,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作为凯恩斯学派的反对者,他提出了“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以否定凯氏的宏观财政政策。所谓“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而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唯一因素支配的货币政策。他说:“我始终强调一个不变的、既定的货币数量增长率比之准确变化的增长率数值更为重要。”⑦弗里德曼认为,从长远来看,稳定的货币背景是经济发展和稳定所不可缺少的前提,而要得到稳定的货币背景,就应实行稳定的货币量增长率。这样,人们就有可能在一个稳定的货币背景的条件下形成预期,价格机制便能充分发挥其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他认为现时经济的高通货膨胀率是因为货币数量的增长超过了生产的增长。因而,实行“单一规则”,即货币量的稳定增长既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又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最佳方案。马尔萨斯则认为增加货币量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只能是暂时的,而其对经济造成的恶果却更为严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单一规则”中有着马尔萨斯稳定通货思想的影子。 与稳定通货思想有关的,马尔萨斯还提出削减国家债务的思想。他认为国债对就业及经济增长方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为国债可以转化为相当的有效需求。比如,政府可利用国债举办公共工程。但是若长期大举国债对经济是有害的。因为国家的支出虽然扩大,但消费者的购买力却相对减少b 市场的需求也不见得就会增加。另外,国债增高会加剧货币币值的不稳定,这会对经济有所冲击。所以,马尔萨斯主张,从长远来看,应逐步减少国债,不应长期靠举债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思想和主张对后人有很大影响。当西方经济进入“滞胀”两难境地时,凯恩斯学派的反对者们用来批驳凯恩斯主义宏观财政政策的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是马尔萨斯稳定通

货思想和削减债务思想的复制品。 三、马氏的稳定通货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凯恩斯虽自称是马尔萨斯的追随者,却无视马氏稳定通货与削减国债的经济思想。凯恩斯的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的措施曾把萧条的资本主义拯救复活,创造了奇迹。但凯恩斯的追随者们也正是沿用这种宏观经济政策将资本主义经济又推到了“停滞膨胀”的窘境。人们现在很难再发现高通货膨胀率与高经济增长率之间有替代关系。当前西方国家经济的现状正好从反面证明当年马尔萨斯的预见性。这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个很好的借鉴。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些年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但可以说,高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增加投资需求和通货膨胀基础上的。不可否认,一定的通货膨胀率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从长远角度看,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未必能转换。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以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前车之鉴,必须谨防将国民经济引入“滞胀”局面。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西方国家的“滞胀”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如何治理通货膨胀,防止经济的过度膨胀,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empirenews.page--]马尔萨斯有效需求理论是为了论证经济增长的。他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和需求的关系,而又把重点放在需求一端。实际上,他在这里谈到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他认为资本家只注重积累而忽视消费,最终将阻碍生产的发展。所以在积累与消费之间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经济关系。这些经济观点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个启示。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比例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成败。积累基金的过度增长或消费基金的过度增长都将是有害的。而二者要保持何种比例关系,这是人们在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必须不断加深认识的课题。

捅要凯恩斯提出的刺激有效需求以保证充分就业的思想与马尔萨斯需求原理有直接的脉承关系;而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则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尔萨斯稳定通货需求管理思想的影响。马尔萨斯经济思想对西方经济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稳定通货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有效需求萨伊定律非生产性消费“单一规则”稳定通货 许多人对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了解,是因为他的人口理论。实际上,马尔萨斯的一般经济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决不在人口理论之下。诸如,马尔萨斯关于供给、需求与成本共同决定价值的思想成为后来新古典学派均衡价格的先导;他的有效需求理论成为凯恩斯有效需求理想的直接来源;他的需求管理思想对当代西方经济学仍有启示作用。 一、马氏理论与凯氏理论的内在联系 众所周知,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石。而关于有效需求的最基本原理却是来源于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19世纪初的英国已经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海外市场广阔。以李嘉因为代表的乐观主义者忽略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现条件,认为产品的市场(即销路) 没有任何问题。而马尔萨斯却透过英国海外市场扩展的表面现象,认识到资本对市场的依赖性,并预见资本主义生产将由于市场的限制而发生经济危机。因而,他最早站出来反对“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马尔萨斯敏锐地发现,萨伊法则是据弃货币的因素而把经济现象看成物物交换。马尔萨斯认为,货币不是单纯的流通媒介,同时也是储蓄手段。他认为,如果消费者不将手中货币马上购买货物、而是大事储蓄,则供给就未必等于需求,生产物也就可能出现滞销。虽然马尔萨斯承认社会发展有赖于节约即资本积累,但又主张,过分节约的习惯会导致对生产物有效需求的减退,进而引发全盘性的不景气。这种观点被100年之后的凯恩斯所接受。凯恩斯曾借用“蜜蜂寓言”来证明马尔萨斯的观点,得出节约未必是一种美德的结论。他认为当前经济的不景气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有关。其中之一就是人们的“消费倾向”呈现递减的规律。所谓消费倾向递减就是指消费者用于消费部分的支出的增长幅度小于收入本身的增长幅度。这是造成人们对消费品需求相对缩小的基本原因。这与马尔萨斯的意见如出一辙。 实际上,在对待“萨伊定律”的态度上,凯恩斯与马尔萨斯并无二致。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了3500万的失业人口。包括凯思斯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对“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萨伊定律的翻版提出了质疑。凯恩斯认为传统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石“萨伊定律”已不再起作用了。储蓄不会自然转化为投资,供给不再自行创造需求。他认为,造成资本主义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不能消化日益增加的商品供给量。另外,资本家预期的投资边际率低下,造成了投资需求的减少。这势必造成厂商减少产量,排斥工人。马尔萨斯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的含义虽有些差别,但他们都是在批判和否定萨伊定律的前提下提出有效需求理论的。正是基于这一点,凯恩斯视马尔萨斯为自己理论的先导而大加赞扬。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两人在经济思想上的内在联系。 [!--empirenews.page--]那么,什么是有效需求呢? 马尔萨斯曾说道:“商品的有效需求就是一种能满足商品供给的自然和必要条件的需求,„„它是需求者在实际情况下为了使所需商品能够不断地获得足够供给而必须支付的代价。,6由此可见,马尔萨斯所谓有效需求是指供给与需求保持一致时的需求。这时候,需求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保持继续生产所支付的生产成本相一致。 在有效需求的条件下,供给等于需求。这时候市场是呈现均衡状态,即无供给不足,又无生产过剩。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我认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与马尔萨斯的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在凯恩斯看来,有效需求不仅包括消费需求,并且还包括投资需求。 马尔萨斯有效需求理论的阐述和运用主要见于他的经济增长理论。必须注意的是马尔萨斯增长理论的重心是在需求一端。在谈到财富的增长时,马尔萨斯认为,财富和价值是不同的概念。财富是指对人类必要的、有用的物品,是被人们占有的生活必需品。价值是指人们对所生产出来的种种物品的需求愿望和购买能力。财富的增长取决于财富的生产和价值的分配。而价值的分配能够造成消费和需求的增加。所以,·财富

的增长问题可以归结为生产和消费或生产和需求的问题。只有生产和需求平衡,才能使财富得以增长。他认为,就财富的生产来说,有三大有利因素,即“资本的积累、土地的肥力和节约劳动的新发明9e 。这三大因素能够便利生产、扩大供给。但是它们与需求没有关系,不能对需求提供刺激。如果增大的供给量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需求增加,生产最终将受到限制。也就是说,以上这些因素必须在需求的刺激下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发展。“为了使生产能力充分发生作用,似乎还必须有其他的因素,这就是不受阻碍的对全部产品的有效需求。”⑦在这里,他特别强调资本家的生产动机问题。他认为,由于社会产品分配不当,资本家没有足够的动机去继续生产。实际上,对生产动机的研究,就是对产品的市场需求的研究,也就是对剩余价值实现问题的研究。如果市场不够大(即有效需求不足) ,就会造成产品过剩,发生生产过两危机。马尔萨斯的这种用有效需求不足解释经济危机的观点被后人凯恩斯所完全接受并加以发展和完善。对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有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那就是“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衰萎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家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过低(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这样,资本家就没有进行投资的愿望和动机。他们二人对资本动机都进行研究,表明他们找到了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共同原因。 资本主义为什么会产生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如何才能增加有效需求呢? 马尔萨斯着眼于有效需求在各阶级之间的分布。他认为社会需求是由于资本家阶级、劳动阶级和不生产阶级(主要指地主阶级) 的需求构成的。“资本家的气质是节约而不是消费。”④在通常情况下,资本家具有把收入消费到很高程度的能力,但往往没有这种意愿,因为有效需求包括购买力和购买愿望,而购买力与购买愿望并非成正比例。⑥所以,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相对有限。那么,劳动者阶级呢? 马尔萨斯认为劳动者虽有消费意愿,却没有增加消费的能力。“从影响人类的一般动机来说,劳动阶级方面的消费能力决不能单独地激励资本的运用。”⑥资本家对机器的投资,生产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的货物,但如果劳动者不得不放弃消费,那么就无从形成对这些增加货物的需求。因此,资本家与劳动者都无法制止萧条。那么从何处获得足够的需求以实现过剩的产品呢? 马尔萨斯的结论是必须有一个相当大的阶级,他们愿意也能够消费掉比他们所生产的数量更多的物质财富。这个阶级就是非生产性阶级。马尔萨斯认为,在财富的增长过程中,只从事消费而不生产的阶级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在他的需求管理政策中,有一条就主张:“使社会中占适当比例的一部分人从事于私人服务,或者可能以其他方式提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而不直接参与产品的供给。”⑦有这样一批人参与消费,就能使产品数量的增加足以抵销其价格的下跌而有余。因而,要增加非生产性阶级(包括地主、官吏、牧师等) 的收入,以期增加社会需求量。 [!--empirenews.page--]马尔萨斯的这种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受到了凯恩斯的特别垂青。为了治理萧条,拯救市场,凯恩斯也提出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增加个[1][2]下一页 人消费以提高对消费品的需求;第二,实行通货膨胀以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资;第三,用政府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凯恩斯强调,在所有政策中最行之有效的是扩大政府的开支。他说:“„„故我觉得,要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的境地,唯一办法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②凯恩斯指出,政府投资必须是非生产性的支出,即举办公共工程,这样才能尽量消化社会消费品。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凯恩斯与马尔萨斯一样,在如何增加需求的问题上,并不主要依赖于资本家与劳动者个人消费的增加,而是主要依赖于非生产性部门消费量的增加。他们都对非生产性部门在制服萧条、增加社会需求中的作用寄予厚望。 马尔萨斯与凯恩斯的需求理论既有内在联系也有重大区别。如前所述,马尔萨斯把人们的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等) 直接看成有效需求的组成。凯恩斯进步的地方在于他舍弃微观内容而创立了宏观经济理论,区别了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并对投资与储蓄这一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可惜的是马氏受时代的局限而不能研究这个问题。经济学家克莱因说得好:“如果马尔萨斯能对投资与储蓄方程决定有效需求这一命题,作更彻底地分析,将没有凯恩斯革命,只有马尔萨斯革命。”

⑧ 但是,凯恩斯却一再闯入马尔萨斯曾警告过的禁区。后文将叙述,马尔萨斯曾把通货膨胀和滥发国债视为危险的工具而加以反对。而凯恩斯却认为,在大萧条时期,只有靠人为的通货膨胀才能刺激投资,又只有靠发行公债才能弥补财政赤字。也许凯恩斯以为这是经济萧条时的权宜之策,而这一观点却被凯氏的追随者们推向了极端。此项政策实施的后果,就是西方经济的“滞胀”顽症。它正在动摇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界的统领地位。二、马氏理论与弗氏理论的内在联系 在马尔萨斯的需求管理思想中,有一个重要思想,那就是关于稳定通货的思想。 马尔萨斯认为货币除了具有便利经济运行的各种职能,如价值尺度和流通媒介胚能对财富的累积和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他认为纸币的发行是一种重要的需求管理方法,是国家从宏.观上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马尔萨斯辩证地分析了发行纸币的作用。他说适当地增加纸币,不仅能在一定时期内增加社会购买力,创造消费需求,而且能够提供新的借贷机会,适当地刺激社会生产。当经济萎缩,国家财政处于困境的时候,货币的贬值以及它所引起的信用的便利,必然能鼓励资本家增加投资的兴趣,使经济很快走向康复。但是,他又强调纸币必须以其代表的铸币为基础,纸币的发行如脱离其价值承担者,则必然带来经济的灾难性波动。增加通货所给予经济的刺激只能是暂时的,如果由发行通货所带动的资本不能顺利地转化为收入,“那么,资本家所获得的巨大生产能力,在固定收入所有者所拥有的减低了的购买力上发生作用,结果必然会造成比现在更严重的商品过剩”⑩。所以,从长远发展考虑,有效的增长途径是稳定地使纸币与纸币所代表的铸币保持等价,除了受贵金属价值波动的影响外,不受其他波动的影响。马尔萨斯这种纸币以贵金属为基础的货币思想在他同时代的货币理论中是最具科学性的。 [!--empirenews.page--]货币理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细心的人们能够发现,马尔萨斯的货币思想甚至折射到现代货币主义者身上,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产生重要影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挥舞自由竞争的旗帜时,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否认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而是重复了马尔萨斯关于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的主张。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此人非常重视马尔萨斯提出的国家控制货币发行量的观点。他认为,货币是唯一重要的因素,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商品和劳务的生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变动。即适当的货币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弗里德曼又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更是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货币的供应必须与货币的需求相一致。如果供应超过需求,则物价上扬。在他看来,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作为凯恩斯学派的反对者,他提出了“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以否定凯氏的宏观财政政策。所谓“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而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唯一因素支配的货币政策。他说:“我始终强调一个不变的、既定的货币数量增长率比之准确变化的增长率数值更为重要。”⑦弗里德曼认为,从长远来看,稳定的货币背景是经济发展和稳定所不可缺少的前提,而要得到稳定的货币背景,就应实行稳定的货币量增长率。这样,人们就有可能在一个稳定的货币背景的条件下形成预期,价格机制便能充分发挥其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他认为现时经济的高通货膨胀率是因为货币数量的增长超过了生产的增长。因而,实行“单一规则”,即货币量的稳定增长既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又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最佳方案。马尔萨斯则认为增加货币量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只能是暂时的,而其对经济造成的恶果却更为严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单一规则”中有着马尔萨斯稳定通货思想的影子。 与稳定通货思想有关的,马尔萨斯还提出削减国家债务的思想。他认为国债对就业及经济增长方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为国债可以转化为相当的有效需求。比如,政府可利用国债举办公共工程。但是若长期大举国债对经济是有害的。因为国家的支出虽然扩大,但消费者的购买力却相对减少b 市场的需求也不见得就会增加。另外,国债增高会加剧货币币值的不稳定,这会对经济有所冲击。所以,马尔萨斯主张,从长远来看,应逐步减少国债,不应长期靠举债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思想和主张对后人有很大影响。当西方经济进入“滞胀”两难境地时,凯恩斯学派的反对者们用来批驳凯恩斯主义宏观财政政策的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是马尔萨斯稳定通

货思想和削减债务思想的复制品。 三、马氏的稳定通货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凯恩斯虽自称是马尔萨斯的追随者,却无视马氏稳定通货与削减国债的经济思想。凯恩斯的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的措施曾把萧条的资本主义拯救复活,创造了奇迹。但凯恩斯的追随者们也正是沿用这种宏观经济政策将资本主义经济又推到了“停滞膨胀”的窘境。人们现在很难再发现高通货膨胀率与高经济增长率之间有替代关系。当前西方国家经济的现状正好从反面证明当年马尔萨斯的预见性。这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个很好的借鉴。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些年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但可以说,高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增加投资需求和通货膨胀基础上的。不可否认,一定的通货膨胀率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但从长远角度看,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未必能转换。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以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前车之鉴,必须谨防将国民经济引入“滞胀”局面。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西方国家的“滞胀”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到来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如何治理通货膨胀,防止经济的过度膨胀,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empirenews.page--]马尔萨斯有效需求理论是为了论证经济增长的。他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生产和需求的关系,而又把重点放在需求一端。实际上,他在这里谈到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他认为资本家只注重积累而忽视消费,最终将阻碍生产的发展。所以在积累与消费之间应当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经济关系。这些经济观点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个启示。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比例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成败。积累基金的过度增长或消费基金的过度增长都将是有害的。而二者要保持何种比例关系,这是人们在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必须不断加深认识的课题。


相关文章

  • 政治经济学经典名著导读
  • 政治经济学经典名著导读 <资本论>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宏编巨制.全书共分四卷.前三卷是理论部分,研究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总形态,构成了一个以资本和剩余价值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第四卷&l ...查看


  • 经济学从入门到精通必读的120本经典书籍
  • 经济学从入门到精通必读的120本经典书籍来源: 民大经院的日志 1.亚当·斯密:<国富论> 2.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北京.商务印书馆 3.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查看


  • 经济思想史的读书笔记
  • 经济思想史的读书笔记 一.重商主义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初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商业支配产业,流通支配生产,商业资本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产业资本,这些客观决定了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必然是一种代 ...查看


  • 经济学必读经典著作(核心版)
  • 经济学必读经典著作(核心板) 十大经济学名著: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导读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 ...查看


  • 告别凯恩斯理论迎来侧供给改革
  • 原作:龚蕾 萨缪尔森在经典著作经济学中,第一页就以图表方式介绍了历史经济学派.西方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观点或分析方法,投资者可以通过其了解世界经济与科技文化,为发展经济服务,这些理论没有对错,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为研究经济学方便,对具有相似学术 ...查看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经济学发展简史 虽然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经济活动,但是那时人们只有一些朴素的经济思想.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人们关注的是作为生产单位的家庭,如奴隶主庄园或封建主庄园的经营管理,那时的经济学可以称为家政经济学. 经济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逐 ...查看


  •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期末考试题(答案)
  • 通货膨胀: 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 ...查看


  • 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经典著作
  • 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经典著作 46位大经济学家 38本经济学名著 <国富论>亚当•斯密 <人口原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让•巴蒂斯特•萨伊 <政治经济学及 ...查看


  • 经济学主要流派归纳
  • 现代经济学流派归纳 凯恩斯经济学 一.定义 指凯恩斯在<通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的理论.不包括凯恩斯追随者补充.修改和发展了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起始于凯恩斯经济学. 二.学术渊源 1. 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