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 孟子
【学习目标】
1. 掌握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学习文言词法和常见文言句式。
2.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比喻和寓言故事等形象说理的方法。
3. 了解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浩然之气”思想的进步性和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
重点:学习本文说理逻辑严密、生动形象的特点。
难点:认识两文中“义”与“气”的关系;理解文章表现的“性善论”思想。
【阅读指津】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奉为“亚圣”。
(二)孟子思想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攻伐争霸,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迂阔,脱离实际,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和弟子万章等著《孟子》七篇。
(三)关于《孟子》
孟子的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现存七篇,261章。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是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和形象化的寓言陈述事理,论辩是非;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极大。
(四)课文解读
中心主旨:
《鱼我所欲也》形象地阐述了如何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赞扬了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人要有“浩然之气”,着重阐释了“养浩然之气”的“至大至刚”的意义及与“义”之间的依存关系,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不存功利之心。
艺术手法:
《鱼我所欲也》行文流畅,论证严密;举例设喻,生动形象;对比排比,气势恢弘。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用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形象说理,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
【基础练习】
1. 孟子,名 字 , 时期邹县人,是继 之后 家学派代表人物。课文选自《孟子· 告子上》,其中包括有两个成语,它们分别是 , 。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不为.苟得也( )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 ③为.宫室之美( ) ④一箪.食 ( ⑤蹴.尔而与之( ) ⑥乞人不屑.也(
3.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解释。
A. 故患有所不辟也( ) B.乡为身死而不受 (
C.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穷.则独善其身 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B. ①故不为苟得.也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②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D.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呼尔而与.之
5. 请用“/”为下列各句做适当的朗读停顿。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6. 翻译句子: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③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 ) ))
7. 选出对《鱼我所欲也》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B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C .“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 .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8.《鱼我所欲也》重点论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9.《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气”与《鱼我所欲也》的“义”有什么关系?找出文中的话加以分析。
10.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和《鱼我所欲也》说明方法有什么不同?请加以分析。
【迁移拓展】
孟子论得天下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
①②③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
④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
⑤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
【注】
①兽之走圹:走,奔向;“圹”通“旷”,旷野。
②“爵”:通“雀”,鸟的一种。
③鹯zh ān :一种像鹞鹰的猛禽。
④艾:即陈艾,常用于针灸疾病,存放时间越久,疗效越好。
⑤其何能淑,载胥及溺:引自《诗经∙大雅∙桑柔》。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1. 下面这句话“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是从上文中抽出来的,请将它还原到本来的位置上。
应插在“ ”之后,“ ”之前。
2. 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
B. 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C.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D.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3. 对“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现在天下的君王中有哪个能够行仁政的,那么其他诸侯就会统统被他驱逐掉。
B. 现在各国君主中如果出现一位好君主,那么其他诸侯就会服服帖帖听他驱使指挥。
C. 现在天下的君王中如果有一位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其他诸侯就会主动帮助他驱赶人民归附。
D. 现在各国的君王中如果有哪位愿意施行仁政的,那么其他诸侯的不仁做法,实际上都是替他驱民归附。
4. 说出下面两个比喻的本意。
①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②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姓不想要的却强加在百姓身上,百姓想要的却从不满足,这样必定失去民心,继而失去天下。
B. 要得天下,必得其民;要得其民,必得其心;要得其心,就一定要顾及百姓的需求。
C. 不施仁政,便如同驱赶百姓;实施仁政,百姓便蜂拥而至。这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没有仁德的君王,是不可能得到天下的。
D. 引用《诗》,是为了说明平常立志行仁的重要性。
6. 本文采用了譬喻说理的方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请举一例简要分析。
【基础练习】答案
1. 名轲,字子舆 战国 孔子 儒家 舍生取义 揠苗助长
2. ①wéi,动词,做,干。②wù,动词,厌恶。③wèi,介词,为了。④dān 名词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⑤cù 动词 用脚踢。⑥xi è 动词 认为值得,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3.A. 辟,同“避”,躲避;B. 乡,同“向”,从前,过去;C. 得,同“德”,感谢恩惠;
D. 辩,同“辨”,辨别。
4.C (A ①不得志;②困窘、困境。B ①得到,求得;②同“德”,感谢恩惠。C ①②不仅仅。D ①同“欤”,表疑问,句末语气词,吗;②给,动词。)
5.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6. ①(有人)对优厚的俸禄不区别是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②现在为了(我)认识的困窘贫乏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万钟的俸禄)。
③(这种气)是内心集聚了正义生成的,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获取的。
7. (C )
8.《鱼我所欲也》重点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一问题。第一段首先用鱼与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的问题。接着以“生亦我所欲”和“死亦我所恶”这两组句子先正面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再以“如使„„”和“使„„”这两个假设复句作反面论证(假言推理)。最后在两个“由是”推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非独„„贤者能勿丧耳。”
第一段是严密的逻辑推理,第二段则是用事实证明。先以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再列举了另一种人,他们不辨别礼义就接受万钟俸禄,并严正批判了这种不义的行为,也是一正一反,得出“此之谓失其本心”的结论。
9.文中有几句关键的话谈到“气”与“义”的关系:
①“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说明“气”一定要得到“义和道”的配合辅助,否则就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儿气衰力竭。
②“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说明“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动就可以获取它的。
③“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指一定要在心中有集义这件事而不要停止,内心不要忘记,不要用外力帮助它成长。强调“浩然之气”的培养,不是从外界着手能寻觅到的,最重要的是在内心积累和培养“义”。
以上分析,可见“浩然之气”与“义”之间的关系:“浩然之气”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义”,不要停止,不要忘记。内心真正有了“义”,才可能有浩然之气。
10.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靠人内心长期积累“义”所形成的,不要靠外力帮助它成长。这个道理十分抽象。但孟子在文末讲了一个“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就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使读者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鱼我所欲也》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这个比喻,说明生和义不可得兼,人们要舍生取义。舍生取义本是个比较艰深难懂的道理,孟子打个比方,用日常生活中浅显明白的事例来引出中心观点,既使语言生动活泼,又让道理深入浅出,让人易于接受。
【迁移拓展】答案
1. 还原在“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之后;“得其心有道”之前。
2.B (B 句“之”为结构助词“的”。其余三句的“之”均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D (A 句错在“统统被他驱逐掉”;B 句错在“好君主”“听他驱使指挥”。C 句错在“主动帮助他”。)
4. ①人民归附能行仁政的国君,出于自然,本性。
②现在的国君要想行仁政、王天下,时间还是足够的。
5.C (这对比是为了说明实施仁政的重要性,而不是仁德的君王的重要性。行仁政就能得民心,得民心就能得天下。)
6. 如:老百姓归服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百姓对于仁德的向往。
如: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吃鱼的水獭;替森林把鸟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暴政只能驱逐百姓,只能让暴君失去民心,从而突出了实施仁政的重要意义。
【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向仁,如同水往下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
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就终身得不到。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上说:‘那如何做得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孟子》二章 孟子
【学习目标】
1. 掌握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学习文言词法和常见文言句式。
2.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比喻和寓言故事等形象说理的方法。
3. 了解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浩然之气”思想的进步性和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
重点:学习本文说理逻辑严密、生动形象的特点。
难点:认识两文中“义”与“气”的关系;理解文章表现的“性善论”思想。
【阅读指津】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奉为“亚圣”。
(二)孟子思想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攻伐争霸,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迂阔,脱离实际,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和弟子万章等著《孟子》七篇。
(三)关于《孟子》
孟子的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现存七篇,261章。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是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和形象化的寓言陈述事理,论辩是非;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极大。
(四)课文解读
中心主旨:
《鱼我所欲也》形象地阐述了如何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赞扬了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人要有“浩然之气”,着重阐释了“养浩然之气”的“至大至刚”的意义及与“义”之间的依存关系,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不存功利之心。
艺术手法:
《鱼我所欲也》行文流畅,论证严密;举例设喻,生动形象;对比排比,气势恢弘。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用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形象说理,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
【基础练习】
1. 孟子,名 字 , 时期邹县人,是继 之后 家学派代表人物。课文选自《孟子· 告子上》,其中包括有两个成语,它们分别是 , 。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不为.苟得也( )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 ③为.宫室之美( ) ④一箪.食 ( ⑤蹴.尔而与之( ) ⑥乞人不屑.也(
3.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解释。
A. 故患有所不辟也( ) B.乡为身死而不受 (
C.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穷.则独善其身 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B. ①故不为苟得.也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②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D.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②呼尔而与.之
5. 请用“/”为下列各句做适当的朗读停顿。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6. 翻译句子: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③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 ) ))
7. 选出对《鱼我所欲也》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 .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B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
C .“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D .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8.《鱼我所欲也》重点论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9.《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气”与《鱼我所欲也》的“义”有什么关系?找出文中的话加以分析。
10.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和《鱼我所欲也》说明方法有什么不同?请加以分析。
【迁移拓展】
孟子论得天下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
①②③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
④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
⑤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
【注】
①兽之走圹:走,奔向;“圹”通“旷”,旷野。
②“爵”:通“雀”,鸟的一种。
③鹯zh ān :一种像鹞鹰的猛禽。
④艾:即陈艾,常用于针灸疾病,存放时间越久,疗效越好。
⑤其何能淑,载胥及溺:引自《诗经∙大雅∙桑柔》。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1. 下面这句话“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是从上文中抽出来的,请将它还原到本来的位置上。
应插在“ ”之后,“ ”之前。
2. 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
B. 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C.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D.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3. 对“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现在天下的君王中有哪个能够行仁政的,那么其他诸侯就会统统被他驱逐掉。
B. 现在各国君主中如果出现一位好君主,那么其他诸侯就会服服帖帖听他驱使指挥。
C. 现在天下的君王中如果有一位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其他诸侯就会主动帮助他驱赶人民归附。
D. 现在各国的君王中如果有哪位愿意施行仁政的,那么其他诸侯的不仁做法,实际上都是替他驱民归附。
4. 说出下面两个比喻的本意。
①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②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姓不想要的却强加在百姓身上,百姓想要的却从不满足,这样必定失去民心,继而失去天下。
B. 要得天下,必得其民;要得其民,必得其心;要得其心,就一定要顾及百姓的需求。
C. 不施仁政,便如同驱赶百姓;实施仁政,百姓便蜂拥而至。这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没有仁德的君王,是不可能得到天下的。
D. 引用《诗》,是为了说明平常立志行仁的重要性。
6. 本文采用了譬喻说理的方法,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请举一例简要分析。
【基础练习】答案
1. 名轲,字子舆 战国 孔子 儒家 舍生取义 揠苗助长
2. ①wéi,动词,做,干。②wù,动词,厌恶。③wèi,介词,为了。④dān 名词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⑤cù 动词 用脚踢。⑥xi è 动词 认为值得,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3.A. 辟,同“避”,躲避;B. 乡,同“向”,从前,过去;C. 得,同“德”,感谢恩惠;
D. 辩,同“辨”,辨别。
4.C (A ①不得志;②困窘、困境。B ①得到,求得;②同“德”,感谢恩惠。C ①②不仅仅。D ①同“欤”,表疑问,句末语气词,吗;②给,动词。)
5.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6. ①(有人)对优厚的俸禄不区别是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②现在为了(我)认识的困窘贫乏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万钟的俸禄)。
③(这种气)是内心集聚了正义生成的,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获取的。
7. (C )
8.《鱼我所欲也》重点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这一问题。第一段首先用鱼与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的问题。接着以“生亦我所欲”和“死亦我所恶”这两组句子先正面阐明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再以“如使„„”和“使„„”这两个假设复句作反面论证(假言推理)。最后在两个“由是”推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非独„„贤者能勿丧耳。”
第一段是严密的逻辑推理,第二段则是用事实证明。先以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再列举了另一种人,他们不辨别礼义就接受万钟俸禄,并严正批判了这种不义的行为,也是一正一反,得出“此之谓失其本心”的结论。
9.文中有几句关键的话谈到“气”与“义”的关系:
①“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说明“气”一定要得到“义和道”的配合辅助,否则就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儿气衰力竭。
②“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说明“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动就可以获取它的。
③“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指一定要在心中有集义这件事而不要停止,内心不要忘记,不要用外力帮助它成长。强调“浩然之气”的培养,不是从外界着手能寻觅到的,最重要的是在内心积累和培养“义”。
以上分析,可见“浩然之气”与“义”之间的关系:“浩然之气”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义”,不要停止,不要忘记。内心真正有了“义”,才可能有浩然之气。
10.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靠人内心长期积累“义”所形成的,不要靠外力帮助它成长。这个道理十分抽象。但孟子在文末讲了一个“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就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使读者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鱼我所欲也》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取熊掌这个比喻,说明生和义不可得兼,人们要舍生取义。舍生取义本是个比较艰深难懂的道理,孟子打个比方,用日常生活中浅显明白的事例来引出中心观点,既使语言生动活泼,又让道理深入浅出,让人易于接受。
【迁移拓展】答案
1. 还原在“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之后;“得其心有道”之前。
2.B (B 句“之”为结构助词“的”。其余三句的“之”均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D (A 句错在“统统被他驱逐掉”;B 句错在“好君主”“听他驱使指挥”。C 句错在“主动帮助他”。)
4. ①人民归附能行仁政的国君,出于自然,本性。
②现在的国君要想行仁政、王天下,时间还是足够的。
5.C (这对比是为了说明实施仁政的重要性,而不是仁德的君王的重要性。行仁政就能得民心,得民心就能得天下。)
6. 如:老百姓归服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百姓对于仁德的向往。
如: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吃鱼的水獭;替森林把鸟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暴政只能驱逐百姓,只能让暴君失去民心,从而突出了实施仁政的重要意义。
【译文】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
人民向仁,如同水往下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
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就终身得不到。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于死亡。《诗经》上说:‘那如何做得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