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中班绳子玩法的教学策略

  绳子是我们常见的日常用品,也是经常被用来玩或者是健身的用具。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体发展情况,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可以利用常见的绳子做游戏。在指导幼儿玩绳子的活动过程中尝试运用了一些方法与技巧,使幼儿了解绳子,会玩绳子,爱玩绳子。

  关键词:绳子;幼儿园中班;玩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我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教师,无论是自己还是学校都在积极的利用身边各种材料投入日常活动中,虽然我们都想了很多的办法,也动手制作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是用起来依然显得很匮乏。无意之中看见路边一些小孩子玩毛线,就突然想到,我们可以利用常见的绳子来作为幼儿园活动的一种材料,绳子不仅常见还很灵活,从谈话活动中也了解到,幼儿对绳子的了解也很零散和片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为此,我和几位中班同事合作决定把绳子的玩法(仅仅适合幼儿园中班)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之一。

  本以为,绳子是日常用品,随处可见,幼儿也不陌生,想来是很容易完成教学的,但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才发现绳子的多种玩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幼儿缺乏基本的兴趣。由于老师注重了动作的训练,忽略了游戏的趣味性,幼儿拿着绳子三分钟的热度以后就不管了,自己散开去玩,绳子丢在一边。

  二、教师缺乏专业性的体育知识。在指导幼儿练习玩绳子的时候,无从下手,使得教师没有成就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家长的沟通工作做得不够。很多家长也对绳子的了解不够,总认为孩子玩绳子很危险,跟老师配合的默契度不够高,甚至提出疑义,甚至是拒绝。

  四、好高骛远到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实践中,感觉很简单的的一个玩法幼儿为什么就完不成呢,焦急、生气随之而来,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家庭环境、性别等个体差异。

  绳子的玩法是幼儿园健康领域中的一个内容。能够一物多玩的绳子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还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我们针对以上的问题,经过反复的思考、学习、研究、探讨,重新做了一个有关绳子多种玩法在幼儿园中班的实践活动,重新制定了有关幼儿园中班绳子玩法的教学策略。

  首先,我们做了一个有关绳子的调查。采取了问卷法和谈话法,深入了解幼儿、家长、老师对绳子的认识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大家基本上对绳子的了解不全面,也不系统。

  其次,欣赏、了解绳子。老师、家长、幼儿的团结和合作,共创以绳子为主题的环境。我们创设了一个绳子的商店,里面装满了我们合作小组师生收集的大量绳子实物、图片来了解绳子的种类和用途。通过各种渠道的收集汇总,才发现绳子真是个大家族,比如有塑料绳、草绳、尼龙绳、毛线绳子、麻绳、纸绳、钢索绳子、艺术绳子、棉线绳子等等。发现绳子的用途也很多,主要分为捆绑物品、健身、游戏、攀登探险、编制衣物等。这样就营造了有关玩绳子的浓浓氛围,丰富相关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我们老师还查阅了各种有关绳子玩法的资料,比如《神奇的绳子》、《绳子打结方法》、《跳绳大全》、《结绳技巧》等书籍,浏览网页有关古今中外绳子玩法的内容,走访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调查他们的不同玩法。比如有常见的跳绳、打绳结、拔河、装饰品等等,男女老少皆用。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绳子真奇妙!

  最后,适合幼儿园中班绳子玩法的实践活动。我们在众多的绳子玩法中精心挑选出适合幼儿园中班孩子玩的几种玩法,比如有左右进行跳、踩尾巴、穿珠子或者是鞋、打电话(土电话)等,针对这些方法通过幼儿的不断实践,总结出适合幼儿园中班孩子绳子玩法的实践研究。在这个阶段,我们教师还要注意是什麽呢?

  1、老师的主导性,幼儿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题、是核心,要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不能随意下结论是对是错,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2、玩法的循序渐进性。在绳子的多种玩法中,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家庭环境的不同,会出现难易度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差异,思维的不同。虽然尽可能的使幼儿都能会玩,但是必须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一步步提升。比如用绳子串珠子,同样多的珠子男孩儿就比女孩子要慢一点,珠子串好以后做出不同的造型对幼儿的难度就更大。

  3、老师的激励性。幼儿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在幼儿园,老师就是爸爸妈妈,是孩子的天,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会让幼儿兴奋一天,也可能垂头丧气一天,甚至是更长时间,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老师适时的表扬与激励会更增强幼儿的信心,也会促进师生的感情,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健康,也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活动实践。

  4、幼儿、家长、教师的默契配合。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不是哪一个方面能够独立完成的,特别是玩绳子这样的动作性活动,他需要幼儿、家长、教师三方的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我们和家长多交流沟通,才能够知道幼儿的发展情况,以便更好的调整活动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教育实践中采取有效措施,从而达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5、活动的整合性。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与练习,他们能够比以前会玩、爱玩、知道一物多玩,玩得更好,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绳子的玩法进行整合,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单独玩、集体玩、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比赛等。

  教学策略是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技术手段三方面的集成,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实施于教学过程的整体方案。由于教学策略的在应用中具有灵活性和调控性,他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在使用这一策略的时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也会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积累总结出更合适的相应的教学策略。

  

  

  绳子是我们常见的日常用品,也是经常被用来玩或者是健身的用具。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体发展情况,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可以利用常见的绳子做游戏。在指导幼儿玩绳子的活动过程中尝试运用了一些方法与技巧,使幼儿了解绳子,会玩绳子,爱玩绳子。

  关键词:绳子;幼儿园中班;玩法;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0

  我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教师,无论是自己还是学校都在积极的利用身边各种材料投入日常活动中,虽然我们都想了很多的办法,也动手制作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是用起来依然显得很匮乏。无意之中看见路边一些小孩子玩毛线,就突然想到,我们可以利用常见的绳子来作为幼儿园活动的一种材料,绳子不仅常见还很灵活,从谈话活动中也了解到,幼儿对绳子的了解也很零散和片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为此,我和几位中班同事合作决定把绳子的玩法(仅仅适合幼儿园中班)作为我们的教学内容之一。

  本以为,绳子是日常用品,随处可见,幼儿也不陌生,想来是很容易完成教学的,但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才发现绳子的多种玩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幼儿缺乏基本的兴趣。由于老师注重了动作的训练,忽略了游戏的趣味性,幼儿拿着绳子三分钟的热度以后就不管了,自己散开去玩,绳子丢在一边。

  二、教师缺乏专业性的体育知识。在指导幼儿练习玩绳子的时候,无从下手,使得教师没有成就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家长的沟通工作做得不够。很多家长也对绳子的了解不够,总认为孩子玩绳子很危险,跟老师配合的默契度不够高,甚至提出疑义,甚至是拒绝。

  四、好高骛远到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实践中,感觉很简单的的一个玩法幼儿为什么就完不成呢,焦急、生气随之而来,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家庭环境、性别等个体差异。

  绳子的玩法是幼儿园健康领域中的一个内容。能够一物多玩的绳子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度,还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我们针对以上的问题,经过反复的思考、学习、研究、探讨,重新做了一个有关绳子多种玩法在幼儿园中班的实践活动,重新制定了有关幼儿园中班绳子玩法的教学策略。

  首先,我们做了一个有关绳子的调查。采取了问卷法和谈话法,深入了解幼儿、家长、老师对绳子的认识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大家基本上对绳子的了解不全面,也不系统。

  其次,欣赏、了解绳子。老师、家长、幼儿的团结和合作,共创以绳子为主题的环境。我们创设了一个绳子的商店,里面装满了我们合作小组师生收集的大量绳子实物、图片来了解绳子的种类和用途。通过各种渠道的收集汇总,才发现绳子真是个大家族,比如有塑料绳、草绳、尼龙绳、毛线绳子、麻绳、纸绳、钢索绳子、艺术绳子、棉线绳子等等。发现绳子的用途也很多,主要分为捆绑物品、健身、游戏、攀登探险、编制衣物等。这样就营造了有关玩绳子的浓浓氛围,丰富相关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我们老师还查阅了各种有关绳子玩法的资料,比如《神奇的绳子》、《绳子打结方法》、《跳绳大全》、《结绳技巧》等书籍,浏览网页有关古今中外绳子玩法的内容,走访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调查他们的不同玩法。比如有常见的跳绳、打绳结、拔河、装饰品等等,男女老少皆用。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绳子真奇妙!

  最后,适合幼儿园中班绳子玩法的实践活动。我们在众多的绳子玩法中精心挑选出适合幼儿园中班孩子玩的几种玩法,比如有左右进行跳、踩尾巴、穿珠子或者是鞋、打电话(土电话)等,针对这些方法通过幼儿的不断实践,总结出适合幼儿园中班孩子绳子玩法的实践研究。在这个阶段,我们教师还要注意是什麽呢?

  1、老师的主导性,幼儿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题、是核心,要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老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幼儿,不能随意下结论是对是错,这样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2、玩法的循序渐进性。在绳子的多种玩法中,由于幼儿的个体差异、家庭环境的不同,会出现难易度的不同,接受能力的差异,思维的不同。虽然尽可能的使幼儿都能会玩,但是必须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一步步提升。比如用绳子串珠子,同样多的珠子男孩儿就比女孩子要慢一点,珠子串好以后做出不同的造型对幼儿的难度就更大。

  3、老师的激励性。幼儿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在幼儿园,老师就是爸爸妈妈,是孩子的天,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会让幼儿兴奋一天,也可能垂头丧气一天,甚至是更长时间,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老师适时的表扬与激励会更增强幼儿的信心,也会促进师生的感情,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与健康,也有利于今后的教学活动实践。

  4、幼儿、家长、教师的默契配合。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不是哪一个方面能够独立完成的,特别是玩绳子这样的动作性活动,他需要幼儿、家长、教师三方的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我们和家长多交流沟通,才能够知道幼儿的发展情况,以便更好的调整活动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教育实践中采取有效措施,从而达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5、活动的整合性。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与练习,他们能够比以前会玩、爱玩、知道一物多玩,玩得更好,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绳子的玩法进行整合,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单独玩、集体玩、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比赛等。

  教学策略是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技术手段三方面的集成,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实施于教学过程的整体方案。由于教学策略的在应用中具有灵活性和调控性,他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在使用这一策略的时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也会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积累总结出更合适的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关文章

  •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过河
  • 设计意图: 体育活动室内有一根拔河用的绳子,这是当年为亲子运动会购置的.孩子们对这根又粗又长的绳子很好奇,经常上前拉拉.摸摸.后来,我们将绳子放到操场上,孩子们开心极了,围着绳子跳来跳去,创造了许多不同的玩法.根据中班幼儿活泼好动.乐意接受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欢乐宝宝逛果园
  • 设计思路: 球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器械之一,它的特性的会滚动,能弹跳,有着很多种的玩法,不仅能发展走.跑.跳.平衡.爬等动作,而且还能帮助幼儿积累运动经验,提高运动能力.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班幼儿很喜欢玩球,特别是大球 ...查看


  • 自制玩具--拖拉油瓶车
  • 自制玩具--拖拉油瓶车 自制玩具--拖拉油瓶车 [制作材料]:油瓶.绳子.各类广告纸.水彩笔等. [制作方法]:将油瓶洗净,然后请孩子用广告纸剪下自己喜欢的图案或绘画自己喜欢的画面贴于油瓶外,最后将绳子套在油瓶口上即可拖拉. [活动方法]: ...查看


  • 民间体育游戏
  • 民间体育游戏 幼儿民族艺术教育研究专项任务 单 位:邹平县台子镇中心园 组 长:张立春 副组长:朱晓东 成 员:刘翠花 李荣玲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主体的来源 主题教育目标预设 主题思考网络预设 ...查看


  •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欢乐宝宝
  • 设计思路: 球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器械之一,它的特性的会滚动,能弹跳,有着很多种的玩法,不仅能发展走.跑.跳.平衡.爬等动作,而且还能帮助幼儿积累运动经验,提高运动能力.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班幼儿很喜欢玩球,特别是大球 ...查看


  •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看谁投得远
  • 一.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在刚接触投掷活动时,往往投.挥.抛不分.本活动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尝试三种不同的方法,再从中提取投掷的动作要领,进行理解与练习.同时,教师对投掷动作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投掷的两个要素:出手角度与力度.在这基础上,教师围 ...查看


  • 幼儿园大班户外活动游戏策略
  • 我园进行了专题探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力求将我园户外活动的组织工作落到实处,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提供充足的材料.空间,为幼儿户外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首先是为幼儿准备活动的大量材料.除了应购置的一些用具,我们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因地 ...查看


  • 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祥案及反思
  • 中班科学活动:会动的玩具 扬中市八桥中心幼儿园 严兰芳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加活动,探索启动玩具的不同方式. 2.乐意与同伴交往,体验和他人分享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汽车.飞机等各种惯性玩具.发条玩具.电动玩具,并讨 ...查看


  • 自制绳圈的多种玩法
  • 浅谈自制绳圈的多种玩法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 弥补日常幼儿体育器械种类偏少.玩法单一的不足,教师要发挥奇 思妙想,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开发出大量的自制体育器械, 其中自制绳圈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就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