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的功效与作用

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昆布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昆布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名称】:

昆布

【英文名】:

Kelp

【拼音】:

Kūn Bù

【别名】:

江白菜、纶布、海昆布

【药材类别】:

菌藻类

【性味】:

咸;寒;无毒。

①《吴普本草》:酸咸,寒,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

归肝、胃、肾经。

①《要药分剂》:入胃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经。

【入药部分】:

为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裙带菜的叶状体。

【产地和分布】:

山东、辽宁、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有分布或人工养殖。

【形态特征】:

1.昆布藻体橄榄褐色,干后为暗褐色。成熟后革质呈带状,一般长2-6m,宽20-50cm,在叶片中央有两条平行纵走的浅沟,两沟中间较厚的部分为“中带部”,厚度约2-5mm,两侧边缘渐薄,且有波状皱褶,叶片基部楔形,厚成阶段则为扁圆形,下有一圆柱形或扁圆形的短柄,长5-15cm,柄和叶片内部均由髓部、皮层及表皮层组成。在外皮层内有粘液腔,腔内有分泌细胞,可分泌粘液至叶体表面,构成胶质层,使藻体粘滑而起保护作用。髓部由许多藻丝组成,藻丝细胞一端膨大呈喇叭管状。藻体幼龄期叶面光滑,小海带期叶片出现凹凸现象。一年生的藻体叶片下部,通常即能见到孢子囊群生长,呈近圆形斑块状;二年生的藻体几乎在全部叶片上都长出孢子囊群。固着器为叉状分枝的假根所组成。孢子成熟期秋季。

2.黑昆布藻体暗褐色至深褐色,革质,高30-100cm或更多。叶状体扁平宽大,中部稍厚,自其两侧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裂片长舌状或更长一些,略有皱,边缘一般均具粗锯齿。叶柄茎状,呈圆柱形或略扁,长4-12cm,直径3-8mm。藻体的皮层细胞中有粘液腔道作环状排列,为1-2层。髓部由不定走向的喇叭管丝组成。游孢子囊群于成熟的叶状体中央部分和侧生的裂片表面形成。固着器由二叉式分枝的假根组成。孢子囊初夏形成,孢子秋季成熟。

3.裙带菜藻体黄褐色,软革质,高1-2m,宽50-100cm,叶状体扁平,中部有明显隆起的中肋,两侧渐薄柔软,形成多数羽状裂片,或呈大小不齐的缺刻,但无锯齿。叶面上散布许多黑色小斑点,为粘液细胞向表皮的开口处。成熟时,在下面叶柄两侧生有木耳状重叠褶皱的孢子叶,粘滑肉厚,其上密生孢子囊。叶柄下端为叉状分枝的假根所组成的固着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①《食疗本草》:下气,久服瘦人。

②《品汇精要》:妊娠亦不可服。

③《医学入门》:胃虚者慎服。

【昆布的功效与作用】:

消痰软坚;利水退肿。主瘰疬;瘿瘤;噎膈;(疒颓)疝脚气水肿。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①《别录》: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痿疮。

②《药性论》:利水道,去面肿,去恶疮鼠瘘。

③《本草拾遗》:主颓卵肿。

④崔禹锡《食经》:治九瘘风热,热瘅,手脚疼痹,以生啖之益人。

⑤《本草通玄》:主噎膈。

⑥姚可成《食物本草》:裙带菜,主女人赤白带下,男子精泄梦遗。

⑦《玉楸药解》:泄水去湿,破积软坚。清热利水,治气臌水胀,瘰疬瘿瘤,癫疝恶疮,与海藻、海带同功。

⑧《现代实用中药》:治水肿,淋疾,湿性脚气。又治甲状腺肿,慢性气管炎,咳嗽。

【附方】:

①治瘿气结核,癳癳肿硬:昆布一两(洗去成味)。捣罗为散。每用一钱,以绵裹于好醋中浸过,含咽津觉药味尽,即再含之。(《圣惠方》)

②治颈下卒结囊,渐大欲成瘿:昆布、海藻等分。末之,蜜丸如杏核大,含,稍稍咽汁,日四、五。(《肘后方》)

③治瘿气初结,咽喉中壅闷,不治即渐渐肿大:槟榔三两,海藻二两(洗去咸),昆布三两(洗去咸水)。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

④治气瘿,胸膈满塞,咽喉项颈渐粗:昆布二两(洗去咸汁),通草一两,羊靥二具(炙),海蛤一两(研),马尾海藻一两(洗去咸汁)。上五味,蜜丸如弹子,细细含咽汁。忌生菜、热面、炙肉、蒜、笋。(《广济方》昆布丸)

⑤治膈气噎塞不下食:昆布(洗净,焙,末)一两,桩杵头细糠一合,共研。用老牛涎一合,生百合汁一合,慢煎入蜜搅成膏,与末杵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含化咽下。(《圣济总录》昆布方)

⑥治气,膀胱急妨,宜下气:昆布一斤,白米泔汁浸一宿,洗去咸味,以水一斗,煮令向熟,擘长三寸、阔四、五分,仍取葱白一握,二寸切断擘之,更合熟煮令昆布极烂,仍下盐、酢、豉、糁调和,一依臛法,不得令咸酸,以生姜、橘皮、椒末等调和,宜食粳米饭、粳米粥,海藻亦依此法,极下气,大效,无所忌。(《广济方》昆布臛法)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昆布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昆布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名称】:

昆布

【英文名】:

Kelp

【拼音】:

Kūn Bù

【别名】:

江白菜、纶布、海昆布

【药材类别】:

菌藻类

【性味】:

咸;寒;无毒。

①《吴普本草》:酸咸,寒,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

归肝、胃、肾经。

①《要药分剂》:入胃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经。

【入药部分】:

为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裙带菜的叶状体。

【产地和分布】:

山东、辽宁、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有分布或人工养殖。

【形态特征】:

1.昆布藻体橄榄褐色,干后为暗褐色。成熟后革质呈带状,一般长2-6m,宽20-50cm,在叶片中央有两条平行纵走的浅沟,两沟中间较厚的部分为“中带部”,厚度约2-5mm,两侧边缘渐薄,且有波状皱褶,叶片基部楔形,厚成阶段则为扁圆形,下有一圆柱形或扁圆形的短柄,长5-15cm,柄和叶片内部均由髓部、皮层及表皮层组成。在外皮层内有粘液腔,腔内有分泌细胞,可分泌粘液至叶体表面,构成胶质层,使藻体粘滑而起保护作用。髓部由许多藻丝组成,藻丝细胞一端膨大呈喇叭管状。藻体幼龄期叶面光滑,小海带期叶片出现凹凸现象。一年生的藻体叶片下部,通常即能见到孢子囊群生长,呈近圆形斑块状;二年生的藻体几乎在全部叶片上都长出孢子囊群。固着器为叉状分枝的假根所组成。孢子成熟期秋季。

2.黑昆布藻体暗褐色至深褐色,革质,高30-100cm或更多。叶状体扁平宽大,中部稍厚,自其两侧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裂片长舌状或更长一些,略有皱,边缘一般均具粗锯齿。叶柄茎状,呈圆柱形或略扁,长4-12cm,直径3-8mm。藻体的皮层细胞中有粘液腔道作环状排列,为1-2层。髓部由不定走向的喇叭管丝组成。游孢子囊群于成熟的叶状体中央部分和侧生的裂片表面形成。固着器由二叉式分枝的假根组成。孢子囊初夏形成,孢子秋季成熟。

3.裙带菜藻体黄褐色,软革质,高1-2m,宽50-100cm,叶状体扁平,中部有明显隆起的中肋,两侧渐薄柔软,形成多数羽状裂片,或呈大小不齐的缺刻,但无锯齿。叶面上散布许多黑色小斑点,为粘液细胞向表皮的开口处。成熟时,在下面叶柄两侧生有木耳状重叠褶皱的孢子叶,粘滑肉厚,其上密生孢子囊。叶柄下端为叉状分枝的假根所组成的固着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①《食疗本草》:下气,久服瘦人。

②《品汇精要》:妊娠亦不可服。

③《医学入门》:胃虚者慎服。

【昆布的功效与作用】:

消痰软坚;利水退肿。主瘰疬;瘿瘤;噎膈;(疒颓)疝脚气水肿。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①《别录》: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痿疮。

②《药性论》:利水道,去面肿,去恶疮鼠瘘。

③《本草拾遗》:主颓卵肿。

④崔禹锡《食经》:治九瘘风热,热瘅,手脚疼痹,以生啖之益人。

⑤《本草通玄》:主噎膈。

⑥姚可成《食物本草》:裙带菜,主女人赤白带下,男子精泄梦遗。

⑦《玉楸药解》:泄水去湿,破积软坚。清热利水,治气臌水胀,瘰疬瘿瘤,癫疝恶疮,与海藻、海带同功。

⑧《现代实用中药》:治水肿,淋疾,湿性脚气。又治甲状腺肿,慢性气管炎,咳嗽。

【附方】:

①治瘿气结核,癳癳肿硬:昆布一两(洗去成味)。捣罗为散。每用一钱,以绵裹于好醋中浸过,含咽津觉药味尽,即再含之。(《圣惠方》)

②治颈下卒结囊,渐大欲成瘿:昆布、海藻等分。末之,蜜丸如杏核大,含,稍稍咽汁,日四、五。(《肘后方》)

③治瘿气初结,咽喉中壅闷,不治即渐渐肿大:槟榔三两,海藻二两(洗去咸),昆布三两(洗去咸水)。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

④治气瘿,胸膈满塞,咽喉项颈渐粗:昆布二两(洗去咸汁),通草一两,羊靥二具(炙),海蛤一两(研),马尾海藻一两(洗去咸汁)。上五味,蜜丸如弹子,细细含咽汁。忌生菜、热面、炙肉、蒜、笋。(《广济方》昆布丸)

⑤治膈气噎塞不下食:昆布(洗净,焙,末)一两,桩杵头细糠一合,共研。用老牛涎一合,生百合汁一合,慢煎入蜜搅成膏,与末杵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含化咽下。(《圣济总录》昆布方)

⑥治气,膀胱急妨,宜下气:昆布一斤,白米泔汁浸一宿,洗去咸味,以水一斗,煮令向熟,擘长三寸、阔四、五分,仍取葱白一握,二寸切断擘之,更合熟煮令昆布极烂,仍下盐、酢、豉、糁调和,一依臛法,不得令咸酸,以生姜、橘皮、椒末等调和,宜食粳米饭、粳米粥,海藻亦依此法,极下气,大效,无所忌。(《广济方》昆布臛法)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 昆布的功效与作用 1
  • 昆布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昆布图片昆布是什么昆布和海带的区别昆布的功效与作用昆布附方昆布的副作用昆布的做法 性寒:味咸:归胃.脾经. 功效软坚,行水.治瘰疬,瘿瘤,噎膈,水肿,睾丸肿痛,带下.禁忌脾胃虚寒蕴湿者忌服. 提到昆布,可能很多人都觉 ...查看


  • 昆布功效和作用
  • 昆布 (<吳普本草>) [異名]綸布(<吳普本草>),海昆布(<山東中藥>). [來源]為海帶科植物海帶.或翅藻科植物昆布.裙帶菜的葉狀體. [植物形態]①海帶 多年生大型褐藻,植物體成熟時成帶狀,長可達 ...查看


  • 昆布的功效
  • 昆布的功效 [来源]为海带科植物海带的叶状体.山东.辽宁.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有分布或人工养殖.夏.秋季采收,一般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性味:咸,寒. ①<吴普本草>:"酸咸,寒,无毒." ②<本草再 ...查看


  • 蜈蚣的药用功效与作用(1)
  • BTV养生堂 蜈蚣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时间:2011年11月23日来源:养生堂 作者:百科全说 BTV养生堂蜈蚣的药用功效与作用:蜈蚣大家比较熟悉,中国成语里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说."百足之虫", ...查看


  • 现代女医解读古代女医 (六)| 什么是疮. 痈.疬.缠腰疬?
  • 别以为带状疱疹是啥新鲜病,wuli允贤就曾经用针灸与药汤治疗过患过此病的富家女. 今天继续由曹田梅老师为大家奉上女医谈女医系列. 这是最后一期哦 第九案:缠腰疬的富家女先灸再服药汤 这是一位被庸医治坏了的小姑娘. 原文 一富家女年一十二岁, ...查看


  • 海带的营养价值功效及食用禁忌
  • 海带,又名昆布,叶片似宽带,梢部渐窄,一般长2-4米,宽20-30厘米(在海底生长的海带较小,长1-2米,宽15-20厘米).海带通体呈橄榄褐色,干燥后变为深褐色.黑褐色,上附白色粉状物.海带素有"长寿菜"." ...查看


  • 小茴香的功效
  • 小茴香的功效 小茴香味辛.性温,具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气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茴香油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现将小茴香治疗6种常见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溃疡病属虚寒者 这类慢性溃疡病患者多面色泛白少光泽 ...查看


  • 海带的营养价值
  • 海带的营养价值,海带的功效与作用,海带护发 说起护发的食物,可能你知道得很多,例如能令头发乌黑的黑芝麻,能令毛发生长的生姜,或者是能令头发闪亮的核桃等.但你知道食物护发的全能冠军是谁吗?它就是海带,营养专家认为,经常食用海带不但能补充身体的 ...查看


  • 海带的吃法
  • 海带的介绍和做法 国外专家调查发现,海带对女性来说,不仅有美容.美发.瘦身等保健作用,还能辅助治疗乳腺增生. 海带,又名纶布.昆布,是一种大型食用藻类,以叶宽厚.色浓绿.无枯黄叶者为上品.研究发现,海带之所以具有缓解乳腺增生的作用,是由于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