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质资料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全国地质资料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尚 武

1.前言

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查投入生产出的唯一直接产品,是广大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和历史记录,具有来源广泛、种类多样、数量巨大、成本高昂以及应用领域广大、潜在价值巨大等特点,是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合理利用以及地质调查、矿产勘查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十分广泛的社会需求。

近两年来,国家和部、局对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文档汇交格式》等一系列法规标准。与此同时,在资料信息化总体思路的指导下,资料数字化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也在“国土资源大调查”、“数字国土工程”项目中得到了立项。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资料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全国地质资料馆是国家级地矿行业的专业资料馆,收藏积累了自二十世纪初以来我国及我国周边国家的地质资料9.3万种。其中包括1905年以来外国学者在我国进行地质调查时形成的英、法文资料,以及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编写的报告及论著。保存了解放

后国家投入三千多亿元地勘经费,经上百万地质工作者辛勤工作数十年而取得的大量地质资料。

全国馆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始于1995年,到目前为止,在标准建设、基础数据库、电子文档汇交、业务管理系统以及社会化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如下一些工作。

(1)法规及标准

z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试行)(数字国土工程工作标准

SZ1999002 2001)

z 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试行)(数字国土工程工作标准

SZ1999001 2000)

z 成果地质资料目录著录要求

(2)基础数据库

①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

将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及其他一切重要的地质资料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地质资料信息系统,对于抢救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取得的海量地质资料信息,进一步理顺信息渠道,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封锁和垄断,提高全社会获取与利用地质矿产资源数据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就是通过对现有纸介质地质资料进行扫描,经过编辑修改、光盘存储等处理,形成光栅化数据,最终实现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其目的一是便于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社会化服务,二是有利于地质资料长期、安全地保存。到目前为止,已经解决

了资料数字化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如大型地质图件输入精度、图件拼接技术、旧蓝晒图的消蓝技术、数据压缩技术、资料在光盘存储后的组织以及图像文件快速浏览等。建立了整个资料数字化的生产流程,制订了一整套与之相应的生产规范和标准。1997年12月向全国31个省(区、市) 地质资料部门进行了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开始规模化进行图文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工作。同时,还开发出适用于地质资料数字化存储和服务的软件系统,以解决数字化资料的利用和服务问题。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开发了查询服务系统,开展了异地查询试验,初步建成了电子阅览室,多数省已开展此项工作,同时全国馆和全国其它资料馆藏机构利用数字化资料还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复制和利用服务。截至2004年底,全国已累计完成15000余种资料的数字化工作,数据量988GB ,占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的18.5%,馆藏数量及数字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馆馆藏地质资料情况

数量 占总数的 数字化资料 占总数的

(种) 百分比 数量(种) 百分比

区域调查 5717 6.1 4169 31

海洋地质调查 101 0.1 42 0.3 矿产勘查 54407 58.1 6088 45.4

水工环勘查 8275 8.8 913 6.8

物化遥勘查 11588 12.4 571 4.3

地质科学研究 13477 14.4 1586 12

其 他 89 0.1 19 0.2 合 计 93654 100 13388 100 类 别

经过多年的努力,资料数字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目标相比,数字化工作进度缓慢,目前仅仅只完成了馆藏资料的少部分,而且按目前进度计算,完成剩余资料的数字化还需要30多年,这远

远无法满足社会对数字资料的巨大需求。

②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

建设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是以实现馆藏资料日常管理工作的主流程信息化为重要目标而建设和实施的,其主要目的是完成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的采集、编目,建立目录数据库和检索网络系统,从而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质资料的重要信息,改善服务质量,扩大资料利用范围和共享程度。该数据库也是为全国资料目录中心的建设做数据准备,最终目标是形成以全国地质资料馆为中心、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地质资料目录检索系统。

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符合《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行业标准的要求,提供了较强的数据录入、管理和服务功能,具有可任意对报告类别、题名、编著者、工作程度等18个数据项进行单一或组合检索查询以及空间检索和模糊查询的能力。经过多级严格的质量检查,已采集9.3万余种地质资料的目录数据。目前,该数据库已经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上为社会提供地质资料的目录查询服务,全国大部分省(区、市) 的资料馆藏目录数据库也已经提供网上服务。

(3)电子文档的汇交

为了推进地质资料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地质资料的数字化问题,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工作,制订了《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鼓励汇交人汇交数字化地质资料。全国地质资

料馆藏为此制订了相应的电子文档接收、保管和服务一系列的规范和办法,验收了大量所汇交的电子文档、数据库、软件等,并利用这些数据提供了社会服务。截止到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已接收的电子文档数量有1121种,数据量达200GB 。而且,随着此项工作的推进,将有大量的电子文档、数据库、软件等海量地学数据将源源不断地向国家汇交。

(4) 服务系统

①地质资料查询服务系统

为了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数字资料的信息服务,全国馆进行了地质资料查询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其目标就是要以地质资料数据的标准化和数字化为基础,以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网络化为手段,以实现资料管理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为最终目标, 为实现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该项目立足于全国地质资料馆电子阅览室,通过建设现代化查询服务系统,简化资料借阅的复杂过程,保护地质报告的原件,方便阅者利用资料。同时,探索利用WebGIS 技术和浏览器/服务器方式发布地质资料的技术方案及可行性,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角度探索资料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提高资料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该系统目前已在全国地质资料馆电子阅览室对外提供服务,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异地检索试验,利用地调局的网络平台,成功地进行了远程网上数字资料的查询和浏览工作。

(5) 业务管理系统

目前,在地质资料的业务管理系统方面已完成了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地质调查成果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资料管理数据库等几个系统的建设工作。这些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于提高资料馆管理部门藏机构的内部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未来与展望

①完成“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基础数据的建设工作,计划到2010年底,累计完成5万种馆藏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完成馆藏重要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并通过网络开展数字化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

②开展英文版“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的研制和建设工作,先期提供公益性资料目录的网上服务。

③建设数字资料馆,建成资料信息服务和共享系统,全面提高资料数据等信息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地质资料的网络化、社会化服务。

展望未来,全国地质资料馆将在资料信息化总体方针的指引下,以“资料管理法制化、馆藏机构和馆藏管理标准化、资料数字化、资料管理和社会服务网络化”为建设目标,走“数字资料馆”的道路,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为社会提供地质资料的共享服务,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全国地质资料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尚 武

1.前言

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查投入生产出的唯一直接产品,是广大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和历史记录,具有来源广泛、种类多样、数量巨大、成本高昂以及应用领域广大、潜在价值巨大等特点,是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合理利用以及地质调查、矿产勘查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十分广泛的社会需求。

近两年来,国家和部、局对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相继出台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文档汇交格式》等一系列法规标准。与此同时,在资料信息化总体思路的指导下,资料数字化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也在“国土资源大调查”、“数字国土工程”项目中得到了立项。这些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资料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全国地质资料馆是国家级地矿行业的专业资料馆,收藏积累了自二十世纪初以来我国及我国周边国家的地质资料9.3万种。其中包括1905年以来外国学者在我国进行地质调查时形成的英、法文资料,以及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编写的报告及论著。保存了解放

后国家投入三千多亿元地勘经费,经上百万地质工作者辛勤工作数十年而取得的大量地质资料。

全国馆地质资料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始于1995年,到目前为止,在标准建设、基础数据库、电子文档汇交、业务管理系统以及社会化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如下一些工作。

(1)法规及标准

z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试行)(数字国土工程工作标准

SZ1999002 2001)

z 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试行)(数字国土工程工作标准

SZ1999001 2000)

z 成果地质资料目录著录要求

(2)基础数据库

①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

将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及其他一切重要的地质资料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地质资料信息系统,对于抢救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取得的海量地质资料信息,进一步理顺信息渠道,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封锁和垄断,提高全社会获取与利用地质矿产资源数据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就是通过对现有纸介质地质资料进行扫描,经过编辑修改、光盘存储等处理,形成光栅化数据,最终实现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其目的一是便于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社会化服务,二是有利于地质资料长期、安全地保存。到目前为止,已经解决

了资料数字化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如大型地质图件输入精度、图件拼接技术、旧蓝晒图的消蓝技术、数据压缩技术、资料在光盘存储后的组织以及图像文件快速浏览等。建立了整个资料数字化的生产流程,制订了一整套与之相应的生产规范和标准。1997年12月向全国31个省(区、市) 地质资料部门进行了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开始规模化进行图文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工作。同时,还开发出适用于地质资料数字化存储和服务的软件系统,以解决数字化资料的利用和服务问题。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开发了查询服务系统,开展了异地查询试验,初步建成了电子阅览室,多数省已开展此项工作,同时全国馆和全国其它资料馆藏机构利用数字化资料还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复制和利用服务。截至2004年底,全国已累计完成15000余种资料的数字化工作,数据量988GB ,占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的18.5%,馆藏数量及数字化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馆馆藏地质资料情况

数量 占总数的 数字化资料 占总数的

(种) 百分比 数量(种) 百分比

区域调查 5717 6.1 4169 31

海洋地质调查 101 0.1 42 0.3 矿产勘查 54407 58.1 6088 45.4

水工环勘查 8275 8.8 913 6.8

物化遥勘查 11588 12.4 571 4.3

地质科学研究 13477 14.4 1586 12

其 他 89 0.1 19 0.2 合 计 93654 100 13388 100 类 别

经过多年的努力,资料数字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目标相比,数字化工作进度缓慢,目前仅仅只完成了馆藏资料的少部分,而且按目前进度计算,完成剩余资料的数字化还需要30多年,这远

远无法满足社会对数字资料的巨大需求。

②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

建设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是以实现馆藏资料日常管理工作的主流程信息化为重要目标而建设和实施的,其主要目的是完成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的采集、编目,建立目录数据库和检索网络系统,从而方便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地质资料的重要信息,改善服务质量,扩大资料利用范围和共享程度。该数据库也是为全国资料目录中心的建设做数据准备,最终目标是形成以全国地质资料馆为中心、面向全社会服务的地质资料目录检索系统。

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符合《地质资料档案著录细则》行业标准的要求,提供了较强的数据录入、管理和服务功能,具有可任意对报告类别、题名、编著者、工作程度等18个数据项进行单一或组合检索查询以及空间检索和模糊查询的能力。经过多级严格的质量检查,已采集9.3万余种地质资料的目录数据。目前,该数据库已经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上为社会提供地质资料的目录查询服务,全国大部分省(区、市) 的资料馆藏目录数据库也已经提供网上服务。

(3)电子文档的汇交

为了推进地质资料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地质资料的数字化问题,国土资源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工作,制订了《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鼓励汇交人汇交数字化地质资料。全国地质资

料馆藏为此制订了相应的电子文档接收、保管和服务一系列的规范和办法,验收了大量所汇交的电子文档、数据库、软件等,并利用这些数据提供了社会服务。截止到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已接收的电子文档数量有1121种,数据量达200GB 。而且,随着此项工作的推进,将有大量的电子文档、数据库、软件等海量地学数据将源源不断地向国家汇交。

(4) 服务系统

①地质资料查询服务系统

为了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数字资料的信息服务,全国馆进行了地质资料查询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其目标就是要以地质资料数据的标准化和数字化为基础,以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网络化为手段,以实现资料管理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为最终目标, 为实现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该项目立足于全国地质资料馆电子阅览室,通过建设现代化查询服务系统,简化资料借阅的复杂过程,保护地质报告的原件,方便阅者利用资料。同时,探索利用WebGIS 技术和浏览器/服务器方式发布地质资料的技术方案及可行性,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角度探索资料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提高资料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该系统目前已在全国地质资料馆电子阅览室对外提供服务,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异地检索试验,利用地调局的网络平台,成功地进行了远程网上数字资料的查询和浏览工作。

(5) 业务管理系统

目前,在地质资料的业务管理系统方面已完成了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地质调查成果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资料管理数据库等几个系统的建设工作。这些管理系统的建立,对于提高资料馆管理部门藏机构的内部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未来与展望

①完成“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基础数据的建设工作,计划到2010年底,累计完成5万种馆藏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完成馆藏重要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并通过网络开展数字化地质资料的社会化服务。

②开展英文版“全国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的研制和建设工作,先期提供公益性资料目录的网上服务。

③建设数字资料馆,建成资料信息服务和共享系统,全面提高资料数据等信息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地质资料的网络化、社会化服务。

展望未来,全国地质资料馆将在资料信息化总体方针的指引下,以“资料管理法制化、馆藏机构和馆藏管理标准化、资料数字化、资料管理和社会服务网络化”为建设目标,走“数字资料馆”的道路,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为社会提供地质资料的共享服务,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关文章

  • 发展研究中心
  •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于2002年7月18日正式成立.加挂"全国地质资料馆"的牌子.负责管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国土资源部十三陵培训中心. 发展研究中心隶属于国土资源部,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正局级直属事业单位,承 ...查看


  • 国土资源报数字报: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 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2014年4月10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第59号 <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4月10日国土资源部第2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 ...查看


  • 工程地质论文一
  • 工程地质小论文 摘要:工程地质学是20世纪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地球科学.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 ...查看


  •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2003年1月3日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土资源部负责全国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据国 ...查看


  • 国土资源部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 [时效性]:现行有效 [颁布日期]:2012-03-20 [生效日期]:2012-03-20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颁布机构]: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11年,我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 ...查看


  • 地质灾害的相关材料
  • 自然科学界的定义 简称地灾.[1]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 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 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 ...查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规范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专业规范 长安大学 2005年12月28 一.总 则 (1) 自教育部1998年颁布本科基本专业目录和引导性专业目录以来,传统的地质工科已归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个大的学科,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必须作了一些大的调整 ...查看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技术业务发展"十二五"规划
  • 一.前   言 未来5年,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地质环境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 ...查看


  •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法初探
  • 2008年第2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I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法初探 张进德m.田 磊2,赵慧2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2.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100081) 摘要:以省为单元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凋查与评估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