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或活动过程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有条理地写下来。
2、指导学生懂得欣赏,学会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并能对同学的习作提出合理的建议。
3、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等思维能力。
导写重、难点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中受到的启示,为学生今后的探索播下兴趣的种子。
教学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搜集资料、亲身实践等方式了解大自然,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游戏激趣,揭示主题
游戏:开火车、排字卡
师:玩个游戏好不好?先开个火车!(出示字卡)谁来把这几个字排一排,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大自然的启示)
过渡:你看,刚才开火车时还毫不相干的几个字,一排列就变成了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其实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这样,就是把一个一个的文字有顺序地而排列而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这种文字游戏吧!
二、回顾活动,交流发现
1、围绕主题,交流感受
我们先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来聊一聊吧!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和我们课后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你对大自然有怎样的认识?请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的感受!
2、回顾活动,交流发现
是啊,大自然是那么美丽,它绚丽多彩;它又是那么神奇,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在这两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探索,收获了许多新的发现和启示。在这次活动中,你们有哪些有趣的发现,也说给大家听一听吧?说之前,请大家静静地想一想,把脑海中的文字先排一排,想好了再到小组内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师:xx同学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她先介绍xx,再介绍了xx,最后介绍了xx,介绍得十分清楚,感觉很真实。我们说话写文章就要这样。
师:看来,xx同学不仅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还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他能从蚂蚁身上受到启发,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们要像他这样不但自己能有所启发,还能使别人有所启迪。
师:XX同学的探索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如果你能把XX也说一说,肯定更加有趣,更吸引人。
……
小结:大家说的这些实在是太有趣了。你看,有的同学发现了动物奇特的本领,有的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奥妙,还有的观察到了神奇的自然现象,每个同学都有收获,可是没办法,时间有限,不能让大家一一介绍了,要不我们就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吧!(板书:写自己想说的话)
三、整理思路,确定写作内容
(课件出示)
1)可以写自己的发现。
2)也可以把活动的经过或心得写下来
点拨:现在,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还没有来得及说的话有顺序地用文字记录下来,你可以把它写成像《蝙蝠与雷达》一样的说明文,也可以写成像《自然之道》那样的记叙文,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写成想象作文,看谁写得最有趣、最吸引人。写完后读一读,再给它加上一个简洁、新颖的题目的题目!要知道,好文章就是从题目开始的。
四、快速行文,一气呵成
1、学生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
2、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习作点评)
一、习作展示,指导修改
师:作文写完了不要着急着交,(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谁会读?什么意思呢?文章写好后要不厌其烦地修改。写罗嗦了要删掉,写干巴了要补充,所以说,好文章其实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自己的作文,看老师是怎么帮他们修改的。
(生展示习作,教师指导修改。)
二、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1.出示评价表,自查自改。
点拨:同学们,改作文是要靠自己读的,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问题了。下面大家自己一边读,一边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改完后,在我们的习作评价表中,进行自我评价。
五星要求
写字整洁
没有错别字
标点符号正确
条理清楚
语句通顺
大胆想象
内容有趣
题目简洁、
新颖、有趣
自我评价
☆☆☆☆☆
☆☆☆☆☆
☆☆☆☆☆
☆☆☆☆☆
☆☆☆☆☆
同伴评价
☆☆☆☆☆
☆☆☆☆☆
☆☆☆☆☆
☆☆☆☆☆
☆☆☆☆☆
家长评价
☆☆☆☆☆
☆☆☆☆☆
☆☆☆☆☆
☆☆☆☆☆
☆☆☆☆☆
教师评价
☆☆☆☆☆
☆☆☆☆☆
☆☆☆☆☆
☆☆☆☆☆
☆☆☆☆☆
2.邻座交流、相互欣赏
1)交流作文,互相修改。
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想想它好在哪里,把理由写在旁边。在你觉得些的不太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旁边写上你的建议。
2)同伴评价。
3、个性展示台。学生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
记得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别人作文里的不是没有亮点,而是缺少发现亮点的眼睛,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同学的亮点了?
4、出示下水文,指导评价。
真好,欣赏也是一种享受,懂得欣赏,也就收获了快乐!老师也把上次看到日晕的情景记下来了,大家读一读,看看老师可以得几颗星。
三.布置作业
誊写习作,家长点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
还不够。”文章是需要反复修改的。大家回家后,把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一提意见,写几句评语,结合同学和家长的建议,修改之后再誊写下来,相信你的文章将会更加精彩。
四、回顾总结
诗人能从长江流水看到岁月的消逝,从月圆月缺中看到世事沧桑,我们生活在这大自然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事与物,只要我们热爱大自然、细心观察、用心感受,一定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这次习作我们写完了,但我们的发现不会结束,如果你从明天开始,坚持每天记下一个你的发现,十年,二十之后,那就是成千上万个发现。到那时,你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将无法想象,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或活动过程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和心得有条理地写下来。
2、指导学生懂得欣赏,学会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并能对同学的习作提出合理的建议。
3、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等思维能力。
导写重、难点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中受到的启示,为学生今后的探索播下兴趣的种子。
教学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搜集资料、亲身实践等方式了解大自然,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游戏激趣,揭示主题
游戏:开火车、排字卡
师:玩个游戏好不好?先开个火车!(出示字卡)谁来把这几个字排一排,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大自然的启示)
过渡:你看,刚才开火车时还毫不相干的几个字,一排列就变成了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其实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这样,就是把一个一个的文字有顺序地而排列而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这种文字游戏吧!
二、回顾活动,交流发现
1、围绕主题,交流感受
我们先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来聊一聊吧!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和我们课后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你对大自然有怎样的认识?请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的感受!
2、回顾活动,交流发现
是啊,大自然是那么美丽,它绚丽多彩;它又是那么神奇,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在这两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探索,收获了许多新的发现和启示。在这次活动中,你们有哪些有趣的发现,也说给大家听一听吧?说之前,请大家静静地想一想,把脑海中的文字先排一排,想好了再到小组内说一说。
1)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师:xx同学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她先介绍xx,再介绍了xx,最后介绍了xx,介绍得十分清楚,感觉很真实。我们说话写文章就要这样。
师:看来,xx同学不仅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还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他能从蚂蚁身上受到启发,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们要像他这样不但自己能有所启发,还能使别人有所启迪。
师:XX同学的探索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如果你能把XX也说一说,肯定更加有趣,更吸引人。
……
小结:大家说的这些实在是太有趣了。你看,有的同学发现了动物奇特的本领,有的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奥妙,还有的观察到了神奇的自然现象,每个同学都有收获,可是没办法,时间有限,不能让大家一一介绍了,要不我们就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吧!(板书:写自己想说的话)
三、整理思路,确定写作内容
(课件出示)
1)可以写自己的发现。
2)也可以把活动的经过或心得写下来
点拨:现在,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还没有来得及说的话有顺序地用文字记录下来,你可以把它写成像《蝙蝠与雷达》一样的说明文,也可以写成像《自然之道》那样的记叙文,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写成想象作文,看谁写得最有趣、最吸引人。写完后读一读,再给它加上一个简洁、新颖的题目的题目!要知道,好文章就是从题目开始的。
四、快速行文,一气呵成
1、学生自主写作,独立完成作文。
2、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习作点评)
一、习作展示,指导修改
师:作文写完了不要着急着交,(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谁会读?什么意思呢?文章写好后要不厌其烦地修改。写罗嗦了要删掉,写干巴了要补充,所以说,好文章其实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自己的作文,看老师是怎么帮他们修改的。
(生展示习作,教师指导修改。)
二、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1.出示评价表,自查自改。
点拨:同学们,改作文是要靠自己读的,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问题了。下面大家自己一边读,一边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注意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改完后,在我们的习作评价表中,进行自我评价。
五星要求
写字整洁
没有错别字
标点符号正确
条理清楚
语句通顺
大胆想象
内容有趣
题目简洁、
新颖、有趣
自我评价
☆☆☆☆☆
☆☆☆☆☆
☆☆☆☆☆
☆☆☆☆☆
☆☆☆☆☆
同伴评价
☆☆☆☆☆
☆☆☆☆☆
☆☆☆☆☆
☆☆☆☆☆
☆☆☆☆☆
家长评价
☆☆☆☆☆
☆☆☆☆☆
☆☆☆☆☆
☆☆☆☆☆
☆☆☆☆☆
教师评价
☆☆☆☆☆
☆☆☆☆☆
☆☆☆☆☆
☆☆☆☆☆
☆☆☆☆☆
2.邻座交流、相互欣赏
1)交流作文,互相修改。
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想想它好在哪里,把理由写在旁边。在你觉得些的不太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旁边写上你的建议。
2)同伴评价。
3、个性展示台。学生展示本次习作中的“亮点”。
记得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别人作文里的不是没有亮点,而是缺少发现亮点的眼睛,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同学的亮点了?
4、出示下水文,指导评价。
真好,欣赏也是一种享受,懂得欣赏,也就收获了快乐!老师也把上次看到日晕的情景记下来了,大家读一读,看看老师可以得几颗星。
三.布置作业
誊写习作,家长点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
还不够。”文章是需要反复修改的。大家回家后,把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一提意见,写几句评语,结合同学和家长的建议,修改之后再誊写下来,相信你的文章将会更加精彩。
四、回顾总结
诗人能从长江流水看到岁月的消逝,从月圆月缺中看到世事沧桑,我们生活在这大自然中,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事与物,只要我们热爱大自然、细心观察、用心感受,一定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这次习作我们写完了,但我们的发现不会结束,如果你从明天开始,坚持每天记下一个你的发现,十年,二十之后,那就是成千上万个发现。到那时,你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将无法想象,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