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官员回应反腐热点话题引关注

2012-03-04 23:38:00

核心提示:历年两会中,与反腐倡廉有关的话题都会受到媒体和网民的格外关注,今年两会伊始,相关话题再受关注。3月3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就“三公”经费、官员财产申报、“情妇反腐”等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出相关表态。在官员财产申报问题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师韩德云已经连续6年提交建议,呼吁加快官员财产申报办法的出台。今年全国“两会”,他再次向全国人大提交有关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书面建议。

“三公”经费公开解决公务接待费问题

【问答摘录】

问:有人认为公车改革的措施缺乏约束性和强制性,您怎么看?

马馼:公车改革现在在我们国家,应该说任务量比较大。前一段已经进行了清理,把按照现行政策违规的那一部分公车数量拿了出来。下一段改革有一个整体设计的问题,据我了解正在积极地做。

问:公务接待费居高不下,有没有进一步解决措施?

马馼:解决公务接待费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三公”经费公开。现在有些不太好公开,就是因为公务接待费比较高,所以,提出公开要求,大家会非常认真。

问:关于“三公”经费,有没有一些约束性或者强制性措施?

马馼:“三公”经费的公开会积极推进。我看到了大家的意见,认为我们已经公开的还不够详尽,还不够透明,还有一些单位可能还没有公开。

问:会不会规定地方政府必须公开“三公”经费?

马馼:我想会有比较大的推进。

【舆情综述】

3月3日,光明网刊发了报道《中纪委副书记:反腐依靠社会力量 重视网络相关信息》,就三公消费、官员财产申报等问题采访了马馼。当日及4日,该报道共被媒体及网站转载或摘编报道271次,多数媒体在转载时均对报道标题做了修改,以突出不同的关注重点,其中,23篇报道中出现了“三公”字眼,如“地方政府三公公开将出详规”、“进一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等。

在网民评论方面,新浪微博有相关信息230条,新浪网转载报道后有490人参与,跟帖131条。多数网友均对三公经费公开表示支持,并认为十分必要,如新浪微博网友“裕隆太后”称,“三公”经费及时公开,是各级政府的应尽义务,并非是群众有要求,政府作回应,公开成恩施!新浪微博网友“李寒枫2011”也称,“如果确实是因公接待的费用较高,民众也能理解,关键是你没有公开,哪些是必要的接待,哪些是借接待来大吃大喝,哪些是假公济私呢?本来权力就是人民赋予的,为何面对人民的质疑却一再推诿?”另有一些网友对三公经费公开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如新浪微博网友称“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开也没有人信。”还有网友则表示,公开不是关键,相应的惩治措施应该跟上,少数网友对三公经费能否公开持悲观态度,调侃称“三公经费公开时,家祭毋忘告乃翁”。

官员重大事项报告是财产申报的基础

【问答摘录】

问:关于官员财产公布进展怎么样?

马馼:我们已经进行了两次官员重大事项报告,在第一次做了一个很重要的汇总和评估,对这些问题进行如实申报,是官员财产申报的重要基础。

问:更高级别官员财产公布有没有一个时间表?具体会到哪一级官员的财产公开?

马馼:现在公开的是副处级以上,但要说更进一步你认为的官员申报制度,我想那是一个法制,不是我能够解决的。

【代表提案】

已经连续6年提交建议,呼吁加快官员财产申报办法的出台的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出台还是很乐观。称去年,中纪委首次在回复中明确表示,将尽快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进程。从目前趋势看,相关部门对这个制度的立法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

韩德云认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系统推进,其本意在于让财产的变化在阳光下运行。问题的核心是要找一个起点:从哪个级别、多大范围、以哪种方式进行公开申报,而不要搞成审查制度。申报不是关键,公开才是关键,不管是哪个制度,有公开才有监督,他认为,在操作层面,是可以探索的,比如公布房产,有人担心危及个人隐私,但可公布房产面积、种类,而不涉及具体地址,或附加特定条件才能启动更详细的查询。

【舆情综述】

3月4日,《齐鲁晚报》刊发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第七次提“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就官员财产公开一事采访了韩德云,该报道当日被多家媒体转载123次。绝大多数网友对韩德云的提案表示赞成与支持,也有网友对公示制度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做了分析。腾讯网上海市网友“决平”称:“官员财产申报公开连续提了六年,为何不能实施?因为有人反对,如实申报,就会暴露他们的不明财产;不如实申报,今后查实了也是死路一条;制订政策的人中这些人是否占了一定比重?否则实施这样有利反腐的措施,为何阻力重重?”腾讯网大同市网友“智者”也称:“现在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官员的财产都可能超出了自己的正常收入,腐败文化的蔓延和群体腐败的普遍,可能是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最大障碍。”

还有网友对这一制度是否能够起到遏制腐败的效果表示担忧,腾讯三明市网友“丝雨”即认为:“提案是很好,广大的民众是支持的。但能起到多少效果就很难说。有不正当收入官员的财产是不会将自己真实的财产公布于众,让民众监督的。他们也许会按照要求公开合法、经得起监督的财产。而不会公开经不起监督的违法、或灰色的收入部分,而那些非法的、灰色的收入一般的民众也是很难查得到的。”此外,人民网还刊发了评论《人大代表当有“耐心”精神》,对韩德云连续六年提案的“耐心”精神表示肯定,称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说话,应该耐心倾听群众意见,耐心参与各种讨论,耐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一步一步的进行,才能最终取得理想效果,这个耐心精神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值得提倡。

不赞成“情妇反腐”之说

【问答摘录】

问:对官员“裸官”情况有没有具体的调查?

马馼:有汇总。从官员来讲,第二次的申报已经是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我想会有比较好的结果。

问:民间有种说法是“情妇反腐”、“妻子反腐”,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马馼: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吸引眼球。反腐依靠社会力量,大家都支持,我们也非常重视,尤其是对网络上有关信息的发布,也认真地进行了调查。但是,我不太主张说什么“情妇反腐”,如果反腐都靠情妇,现在取得不了这么大成绩。

【舆情综述】

媒体及网民对“反腐靠情妇”这一说法的关注要高于之前的两个热点。3月3日至4日,将“情妇反腐”作为关键词放入标题中的报道共有211篇,标题多为《监察部部长马馼:反腐靠情妇取得不了这么大成绩》、《中纪委副书记:不同意“反腐靠情妇”说法》等,截至4日15时,腾讯网转载新闻后有跟帖689条,网易转载新闻后有33678人参与讨论,跟帖65条。此外,新浪微博中也有相关信息382条。

多数网友均表示了对反腐事业的支持,称反腐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希望国家在反腐败方面不要手软,否则会出大问题。也有网友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所谓“情妇反腐”是具有一定作用的,不单单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如新浪微博网友“神经刀飞天猫”称:“情妇以外的人很难掌握贪污腐败真凭实据,只有情妇反水才能给贪官致命一击!”网友“冬趣春睐999”也认为,情妇反腐对当前的反腐有积极作用,否则许多大案会不了了之,会遭遇官官相护,老百姓的举报会石沉大海。

2012-03-04 23:38:00

核心提示:历年两会中,与反腐倡廉有关的话题都会受到媒体和网民的格外关注,今年两会伊始,相关话题再受关注。3月3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就“三公”经费、官员财产申报、“情妇反腐”等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出相关表态。在官员财产申报问题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师韩德云已经连续6年提交建议,呼吁加快官员财产申报办法的出台。今年全国“两会”,他再次向全国人大提交有关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书面建议。

“三公”经费公开解决公务接待费问题

【问答摘录】

问:有人认为公车改革的措施缺乏约束性和强制性,您怎么看?

马馼:公车改革现在在我们国家,应该说任务量比较大。前一段已经进行了清理,把按照现行政策违规的那一部分公车数量拿了出来。下一段改革有一个整体设计的问题,据我了解正在积极地做。

问:公务接待费居高不下,有没有进一步解决措施?

马馼:解决公务接待费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三公”经费公开。现在有些不太好公开,就是因为公务接待费比较高,所以,提出公开要求,大家会非常认真。

问:关于“三公”经费,有没有一些约束性或者强制性措施?

马馼:“三公”经费的公开会积极推进。我看到了大家的意见,认为我们已经公开的还不够详尽,还不够透明,还有一些单位可能还没有公开。

问:会不会规定地方政府必须公开“三公”经费?

马馼:我想会有比较大的推进。

【舆情综述】

3月3日,光明网刊发了报道《中纪委副书记:反腐依靠社会力量 重视网络相关信息》,就三公消费、官员财产申报等问题采访了马馼。当日及4日,该报道共被媒体及网站转载或摘编报道271次,多数媒体在转载时均对报道标题做了修改,以突出不同的关注重点,其中,23篇报道中出现了“三公”字眼,如“地方政府三公公开将出详规”、“进一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等。

在网民评论方面,新浪微博有相关信息230条,新浪网转载报道后有490人参与,跟帖131条。多数网友均对三公经费公开表示支持,并认为十分必要,如新浪微博网友“裕隆太后”称,“三公”经费及时公开,是各级政府的应尽义务,并非是群众有要求,政府作回应,公开成恩施!新浪微博网友“李寒枫2011”也称,“如果确实是因公接待的费用较高,民众也能理解,关键是你没有公开,哪些是必要的接待,哪些是借接待来大吃大喝,哪些是假公济私呢?本来权力就是人民赋予的,为何面对人民的质疑却一再推诿?”另有一些网友对三公经费公开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如新浪微博网友称“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开也没有人信。”还有网友则表示,公开不是关键,相应的惩治措施应该跟上,少数网友对三公经费能否公开持悲观态度,调侃称“三公经费公开时,家祭毋忘告乃翁”。

官员重大事项报告是财产申报的基础

【问答摘录】

问:关于官员财产公布进展怎么样?

马馼:我们已经进行了两次官员重大事项报告,在第一次做了一个很重要的汇总和评估,对这些问题进行如实申报,是官员财产申报的重要基础。

问:更高级别官员财产公布有没有一个时间表?具体会到哪一级官员的财产公开?

马馼:现在公开的是副处级以上,但要说更进一步你认为的官员申报制度,我想那是一个法制,不是我能够解决的。

【代表提案】

已经连续6年提交建议,呼吁加快官员财产申报办法的出台的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出台还是很乐观。称去年,中纪委首次在回复中明确表示,将尽快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进程。从目前趋势看,相关部门对这个制度的立法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

韩德云认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系统推进,其本意在于让财产的变化在阳光下运行。问题的核心是要找一个起点:从哪个级别、多大范围、以哪种方式进行公开申报,而不要搞成审查制度。申报不是关键,公开才是关键,不管是哪个制度,有公开才有监督,他认为,在操作层面,是可以探索的,比如公布房产,有人担心危及个人隐私,但可公布房产面积、种类,而不涉及具体地址,或附加特定条件才能启动更详细的查询。

【舆情综述】

3月4日,《齐鲁晚报》刊发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第七次提“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就官员财产公开一事采访了韩德云,该报道当日被多家媒体转载123次。绝大多数网友对韩德云的提案表示赞成与支持,也有网友对公示制度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做了分析。腾讯网上海市网友“决平”称:“官员财产申报公开连续提了六年,为何不能实施?因为有人反对,如实申报,就会暴露他们的不明财产;不如实申报,今后查实了也是死路一条;制订政策的人中这些人是否占了一定比重?否则实施这样有利反腐的措施,为何阻力重重?”腾讯网大同市网友“智者”也称:“现在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官员的财产都可能超出了自己的正常收入,腐败文化的蔓延和群体腐败的普遍,可能是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最大障碍。”

还有网友对这一制度是否能够起到遏制腐败的效果表示担忧,腾讯三明市网友“丝雨”即认为:“提案是很好,广大的民众是支持的。但能起到多少效果就很难说。有不正当收入官员的财产是不会将自己真实的财产公布于众,让民众监督的。他们也许会按照要求公开合法、经得起监督的财产。而不会公开经不起监督的违法、或灰色的收入部分,而那些非法的、灰色的收入一般的民众也是很难查得到的。”此外,人民网还刊发了评论《人大代表当有“耐心”精神》,对韩德云连续六年提案的“耐心”精神表示肯定,称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说话,应该耐心倾听群众意见,耐心参与各种讨论,耐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一步一步的进行,才能最终取得理想效果,这个耐心精神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值得提倡。

不赞成“情妇反腐”之说

【问答摘录】

问:对官员“裸官”情况有没有具体的调查?

马馼:有汇总。从官员来讲,第二次的申报已经是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我想会有比较好的结果。

问:民间有种说法是“情妇反腐”、“妻子反腐”,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马馼: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吸引眼球。反腐依靠社会力量,大家都支持,我们也非常重视,尤其是对网络上有关信息的发布,也认真地进行了调查。但是,我不太主张说什么“情妇反腐”,如果反腐都靠情妇,现在取得不了这么大成绩。

【舆情综述】

媒体及网民对“反腐靠情妇”这一说法的关注要高于之前的两个热点。3月3日至4日,将“情妇反腐”作为关键词放入标题中的报道共有211篇,标题多为《监察部部长马馼:反腐靠情妇取得不了这么大成绩》、《中纪委副书记:不同意“反腐靠情妇”说法》等,截至4日15时,腾讯网转载新闻后有跟帖689条,网易转载新闻后有33678人参与讨论,跟帖65条。此外,新浪微博中也有相关信息382条。

多数网友均表示了对反腐事业的支持,称反腐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希望国家在反腐败方面不要手软,否则会出大问题。也有网友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所谓“情妇反腐”是具有一定作用的,不单单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如新浪微博网友“神经刀飞天猫”称:“情妇以外的人很难掌握贪污腐败真凭实据,只有情妇反水才能给贪官致命一击!”网友“冬趣春睐999”也认为,情妇反腐对当前的反腐有积极作用,否则许多大案会不了了之,会遭遇官官相护,老百姓的举报会石沉大海。


相关文章

  • 案例分析之网络反腐
  • 案例分析之网络反腐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梅婷婷 [1**********]4 案例 2012年,网络反腐可谓风生水起.格外耀眼. 人称"表哥"的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因在车祸现场"微笑"引起网 ...查看


  • 官员的达摩克利斯剑
  • 中国官员2.0危机 这是一个得益于更开放的互联网技术,人人都可以成为发言人,博客.播客.网络社区等深入影响现实社会的网络时代. 如果说,奥巴马是一个有别于传统的2.0总统,因为网络为他提供了举足轻重的吸引献金与选票的平台,那么,我们也可以说 ...查看


  • 实名举报的春天到了?
  • 7月29日11点48分,<新快报>记者刘虎通过其新浪实名认证微博举报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称其任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期间在处理国企改制事宜上涉嫌渎职.随后,国家工商总局称获悉此事,但未作出回应.当日下午5点多,刘虎微博 ...查看


  • 2013年最新新闻事件评论
  • 人民日报:"死猪漂浮"引发生态反思 沪苏浙环保部门3年前还曾签署过<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合作协议>.然而,从死猪漂浮事件暴露的问题来看,建立畅通而有效的区域联动机制,依然任重道远. 面对"跨界 ...查看


  • 盘点2011年笑掉大牙的"低智能"官场现形记
  • 盘点2011年笑掉大牙的"低智能"官场现形记 1.聪明小偷,傻子官太太(小偷成为贪官的克星) 据<西安晚报>报道,山西第一国企高管.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白培中家中被盗,其妻报案谎称被抢300万.但是, ...查看


  • 11名贪腐高官被判死刑立即执行
  • 反腐十年"三清"之路对于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中央专门发文制约 反腐是十八大期间最引人瞩目的字眼之一.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三清"理念更被各界认定为未来反腐标杆. 多位参会代表也对反腐做出积极 ...查看


  • 2010年反腐盘点:基层腐败案件越来越严重
  •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6日15:30  廉政瞭望 2010年反腐大盘点 2010,反腐风急. 回首这一年,舆论监督力量的提升,举报诉求的多渠道表达,一批新规的出台,一群贪官的倒掉,均让老百姓看到了 ...查看


  • 中国网络反腐的历程及各阶段特点
  • 第34卷第5期 2015年9月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34No.5Sept. ...查看


  • 北京APEC部长会通过反腐败宣言让谁胆寒?
  • 11月7-8日,2014APEC外交和贸易双部长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此系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最后一个协调机制.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部长或代表.秘书处执行主任.工商咨询理事会主席.观察员代表及特邀嘉宾等出席.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