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医疗保健功效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尹惠
(电气学院 电子1131班 1131202132)
摘要:菊花可以作为中草药来治疗疾病,菊花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菊花除了可以直接作为中药来治疗疾病以外,它还可以做成具有保健和医疗价值的美食,菊花茶也具有各种治疗作用。本文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性功效进行简要的阐述,分析了菊花在疾病治疗和养生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菊花的开发利用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菊花; 化学成分; 治疗疾病; 保健和医疗价值 ;前景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别名又叫黄花、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艺菊。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菊属,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1]。它是经过长期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因此也称艺菊或鲍菊,品种达三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菊花不仅品种众多,而且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在菊属Dendranthema 30余种中,原产我国的17种。如野黄菊D.indicum 全国均有分布,紫野菊D .zawadskii 分布在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毛华菊D .vestitum 分布在华中,甘菊
D.lavendulifolium 多分布于东北及华北,小红菊D.chanetii 多分布于华北及东北,菊花脑D .nankingense 产于南京。
菊花株高通常30-90㎝。茎色嫩绿或褐色,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菊花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2]。本属植物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集食用、医疗、美容、保健、观赏于一身。
1 菊花的化学组成与药理作用
菊花是中国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分
析,菊花主要成分是菊甙、腺嘌呤、黄酮类、水苏碱、胆碱等,还含有维生素
A 、维生素B 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3-4]。黄菊花可以消肿拔毒,红菊花可以平肝凉血,白菊花可以清热明目,紫菊花可以利肺清喘。药用菊花一般花头小且样子丑陋,常一盆药用菊花的花头可以长到350朵以上,通常颜色泛黄者为佳。一般观赏菊花花朵大,数量少,药用价值很小。现代临床医学也证明,菊花可扩张冠状动脉[5]、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过高症都有很好的疗效。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6]。
2 菊花的医用
2.1 菊花与中医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常用中草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中医多用菊花主治目赤、咽喉肿疼、耳鸣、风热感冒、头疼、高血压、疮疗毒等病症[7]。若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本草纲目》对菊花药效记载如下:菊花味甘,性寒;具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 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
《本草秘录》中把菊花分为野菊和家菊,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泻多于补, 甘苦微寒, 清热解毒, 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8]。”
2.2 菊花与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9]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2.2.1 对心血管的作用[10]
浙江医科大学的相关研究得出,菊花的制剂能够明显的增加离体的兔
子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电图中经过脑中枢刺激后出现的缺血性的ST 段的压低情况,从而显示提高了动物对缺氧的耐受的能力。根据菊花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临床可用作降压药物。
2.2.2对胆固醇的作用
相关的资料中记录,菊花的水煎制剂[11]可以抑制大鼠肝脏微粒体中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活力,激活了胆固醇的某些羟化酶,从而是胆固醇的代谢加快。在胡春等学者的研究中也发现,菊花的某些提取成分能够明显改善实验中大鼠胆固醇的升高作用,保持血清中胆固醇的水平基本维持不变,提高了保护性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降低了对机体有危害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当机体摄入过高的胆固醇的时候,菊花中的某些成分就能够加快胆固醇的代谢,抑制甘油三酯的升高,最终达到预防或者治疗临床上辅助治疗高血脂的疾病。
2.2.3抑菌的作用[12]
菊花对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和人体结核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外的一些研究还证明菊花对单纯性的疱疹病毒、麻疹病毒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也有一定的杀伤抑制能力。另外,菊花的另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研究中发现的抗艾滋的作用。某些文献杂志中的研究报道,某些菊花能够抑制一些转录酶和 HIV 的复制活性,分离出来的金合欢素70BD0 吡喃半乳糖甙为对抗 HIV 的新型的活性成分,并且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比较的低,可以应用到抗艾滋的相关研究中。杭菊对体外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菌以及绿脓杆菌和霍乱弧菌等细菌具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对人体的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效果。
3 菊花的食疗
3.1 菊花与食疗保健
在中国古代就有食用菊花的记载,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就是关于食用菊花的最早记载。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吃越来越讲究。时下,吃新鲜、吃新奇、吃情调已经成为都市人生活主流。利用菊花做成的美食对顾客有很大的吸引力,花卉美食,不仅使消费者大饱
口福和眼福,还具有食疗保健的功效[13],可谓是一举两得。目前,利用菊花制作的花卉食品主要有下面几种:
菊花酒: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有清心、除烦、悦目、去燥等功效。
菊花糕:具有清凉去火的食疗效果。
菊花肴: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的治疗。 菊花羹:可去烦热,利五脏,治头晕目眩等症。
菊花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之功效。
3.2 菊花茶的作用
菊花茶有明目清肝的作用, 有些人就干脆菊花加上枸杞一起泡来喝, 或是用蜂蜜菊花茶都对疏肝解郁很有帮助。菊花茶对眼睛的保健有很好的作用[14]。因此,菊花茶很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常用电脑的上班族。我们不能否认电脑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然而在我们使用电脑的时候室内环境正负离子悄然失去平衡, 这对我们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甚至会引起自律神经失调、忧郁症, 菊花茶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如果晚上睡前喝太多的水,第二天早晨起床眼睛就会浮肿,民间有一密方:在棉花上蘸菊花茶的茶汁,涂在眼睛四周,浮肿很快消失。困乏的时候喝一杯菊花茶,或者用菊花茶的热气薰眼部一两分钟, 眼睛马上感觉到很舒服, 以此来消除眼睛疲劳。如果每天喝三四杯菊花茶,对视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4 菊花的芳香疗法
在中国古代,就有植物精油的制法。由甘菊提炼的精油除了具有美香的功能,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精油的芳香精华来治疗疾病[15]。现在芳香疗法应用越来越广,它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的效果。
甘菊精油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其对儿童的疾病和治疗感冒发烧效果明显。另外可敷用于眼睛,大量用于嘴巴的清洗液等。洋甘菊精油蒸馏自花朵,安抚效果绝佳,可舒解焦虑、紧张、愤怒与恐惧,使人放松有耐性,感觉祥和。减轻忧虑,让心灵平静,对失眠很有帮助。洋甘菊因产地不同、功效不同而分为两种:罗马甘菊和德国甘菊。罗马甘菊精油的气味香甜,有点象苹果的香味。颜色淡绿、清澈,具有水质般的粘性。而德国甘菊
精油散发着稻草般的清香气味,颜色黑绿色,中等粘性。
4.1 德国甘菊
德国甘菊常被人称为“洋甘菊”或者“蓝甘菊”,由它制成的精油具有优美的深蓝色,质地浓稠,气味极其浓香,具有调理妇女病的良好功效。人们最熟悉的是它的“抗敏”性。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其有效成分为奥菊环烃,故它对风湿、关节炎、痛风、痛经等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减轻疼痛、消炎和退肿的作用。
生理用途:适用于粉刺、过敏症、闭经、食欲不振、烧伤、疔疮、冻疮、皮肤病、消化不良、湿疹、肌肉酸痛、月经问题、神经痛、风湿痛、眩晕。
情绪用途:不但能有效缓解压力,消除焦虑、愤怒、紧张、挫折感,而且能减缓和改善由情绪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如荨麻疹、带状疱疹、瘙痒红疹等。
4.2 罗马甘菊
罗马甘菊香油自古以来用于“植物芳香疗法”。罗马甘菊是黄春菊的一种,是一种高级天然香料和保健植物,其花朵芳香无比,是该植物的精华集中部位,味道辛苦、甘甜。罗马甘菊茶制品芳香浓郁,营养高于普通菊花茶。据有清肝明目、润肺滑肠、补血保健的神奇功效。是避暑解热、提神醒脑、宁心怡神的健康伴侣。它还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润肺滑肠作用,其酯类具有细润皮肤,祛斑消疤的作用,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作用;具有抗炎杀菌、抗感染、抗病毒的强身作用。还对因心理敏感以及生理敏感引起的睡眠问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罗马甘菊的利用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泡茶、沐浴、厨房料理调味、驱虫、布置环境及观赏等等。
5 菊花药用前景的展望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的物质是花卉中的原花色素,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 的20倍,对人体具有很强的保健作用。花卉植物中的维生素和花色素被人体吸收后帮助清除体内具氧化破坏作用的自由基,以防止和减少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发生。花卉植物中的纤维素能促进人体胃肠蠕动、清洁肠壁,可防止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鲜花花粉有抗神经衰弱、健脑、增进智力、助长儿童发育、调节人体机能和延年益寿的功能,菊花的药用功效更是明显,如黄菊花可以消肿拔毒,红菊花可以平肝凉血,白菊花可以清热明目,紫菊花
可以利肺清喘等。
菊花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不断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化学成分与其药理活性之间的联系,但是对菊花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有关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不甚明确,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未能揭示。以上问题仍需更加深入的探索。相信这些问题一旦解决,菊花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德群, 刘守金, 梁益敏. 中国菊花药用类群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
报,2001年2月, 第20卷, 第1期.
[2] 刘金旗,王兰,刘劲松,等" 菊花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实验分析"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4):226
[3]张健, 钱大玮, 李友宾等. 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 18(1):71-73,91.
[4]王春霞. 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4, (03):224-226.
[5]张清华; 张玲;;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7年02期. [6]王春霞, 陈志良. 菊花的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J]广东医学,2005, (12):740.
[7]袁艺, 龙子江, 杨俊杰, 袁彩红. 洋甘菊挥发油 抗炎作用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 2011年01期.
[8]蒋惠娣, 夏强. 杭白菊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食品科
学,1996,17(10):58
[9] 张晓媛,段立华,赵丁"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
(7):1702-1704
[10] 王春霞,陈志良" 菊花的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 广东医学期刊,2005,26(12): [11] 韩小智" 菊花的产地" 品种及药理作用" 求医问药,2011,9(6):96
[12]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2008. [13]梁山. 试论菊花的养生康复作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02):38-39. [14]陈守江; 刘仲君;; 菊花饮料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03期.
1740-1741
[15] 王庆兰,林慧彬,张素芹" 不同菊花氨基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4):249
菊花的医疗保健功效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尹惠
(电气学院 电子1131班 1131202132)
摘要:菊花可以作为中草药来治疗疾病,菊花在治疗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菊花除了可以直接作为中药来治疗疾病以外,它还可以做成具有保健和医疗价值的美食,菊花茶也具有各种治疗作用。本文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性功效进行简要的阐述,分析了菊花在疾病治疗和养生保健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对菊花的开发利用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菊花; 化学成分; 治疗疾病; 保健和医疗价值 ;前景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别名又叫黄花、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艺菊。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菊属,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1]。它是经过长期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因此也称艺菊或鲍菊,品种达三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菊花不仅品种众多,而且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在菊属Dendranthema 30余种中,原产我国的17种。如野黄菊D.indicum 全国均有分布,紫野菊D .zawadskii 分布在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毛华菊D .vestitum 分布在华中,甘菊
D.lavendulifolium 多分布于东北及华北,小红菊D.chanetii 多分布于华北及东北,菊花脑D .nankingense 产于南京。
菊花株高通常30-90㎝。茎色嫩绿或褐色,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菊花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2]。本属植物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集食用、医疗、美容、保健、观赏于一身。
1 菊花的化学组成与药理作用
菊花是中国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分
析,菊花主要成分是菊甙、腺嘌呤、黄酮类、水苏碱、胆碱等,还含有维生素
A 、维生素B 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3-4]。黄菊花可以消肿拔毒,红菊花可以平肝凉血,白菊花可以清热明目,紫菊花可以利肺清喘。药用菊花一般花头小且样子丑陋,常一盆药用菊花的花头可以长到350朵以上,通常颜色泛黄者为佳。一般观赏菊花花朵大,数量少,药用价值很小。现代临床医学也证明,菊花可扩张冠状动脉[5]、增加血流量、降低血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过高症都有很好的疗效。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6]。
2 菊花的医用
2.1 菊花与中医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常用中草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中医多用菊花主治目赤、咽喉肿疼、耳鸣、风热感冒、头疼、高血压、疮疗毒等病症[7]。若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本草纲目》对菊花药效记载如下:菊花味甘,性寒;具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 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
《本草秘录》中把菊花分为野菊和家菊,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泻多于补, 甘苦微寒, 清热解毒, 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8]。”
2.2 菊花与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9]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香气浓郁,提神醒脑,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2.2.1 对心血管的作用[10]
浙江医科大学的相关研究得出,菊花的制剂能够明显的增加离体的兔
子心脏的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电图中经过脑中枢刺激后出现的缺血性的ST 段的压低情况,从而显示提高了动物对缺氧的耐受的能力。根据菊花扩张心脏冠状动脉,增加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临床可用作降压药物。
2.2.2对胆固醇的作用
相关的资料中记录,菊花的水煎制剂[11]可以抑制大鼠肝脏微粒体中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还原酶活力,激活了胆固醇的某些羟化酶,从而是胆固醇的代谢加快。在胡春等学者的研究中也发现,菊花的某些提取成分能够明显改善实验中大鼠胆固醇的升高作用,保持血清中胆固醇的水平基本维持不变,提高了保护性的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降低了对机体有危害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当机体摄入过高的胆固醇的时候,菊花中的某些成分就能够加快胆固醇的代谢,抑制甘油三酯的升高,最终达到预防或者治疗临床上辅助治疗高血脂的疾病。
2.2.3抑菌的作用[12]
菊花对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和人体结核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外的一些研究还证明菊花对单纯性的疱疹病毒、麻疹病毒以及脊髓灰质炎病毒也有一定的杀伤抑制能力。另外,菊花的另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研究中发现的抗艾滋的作用。某些文献杂志中的研究报道,某些菊花能够抑制一些转录酶和 HIV 的复制活性,分离出来的金合欢素70BD0 吡喃半乳糖甙为对抗 HIV 的新型的活性成分,并且对人体的毒性作用比较的低,可以应用到抗艾滋的相关研究中。杭菊对体外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菌以及绿脓杆菌和霍乱弧菌等细菌具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对人体的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效果。
3 菊花的食疗
3.1 菊花与食疗保健
在中国古代就有食用菊花的记载,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句就是关于食用菊花的最早记载。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吃越来越讲究。时下,吃新鲜、吃新奇、吃情调已经成为都市人生活主流。利用菊花做成的美食对顾客有很大的吸引力,花卉美食,不仅使消费者大饱
口福和眼福,还具有食疗保健的功效[13],可谓是一举两得。目前,利用菊花制作的花卉食品主要有下面几种:
菊花酒: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有清心、除烦、悦目、去燥等功效。
菊花糕:具有清凉去火的食疗效果。
菊花肴: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的治疗。 菊花羹:可去烦热,利五脏,治头晕目眩等症。
菊花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之功效。
3.2 菊花茶的作用
菊花茶有明目清肝的作用, 有些人就干脆菊花加上枸杞一起泡来喝, 或是用蜂蜜菊花茶都对疏肝解郁很有帮助。菊花茶对眼睛的保健有很好的作用[14]。因此,菊花茶很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常用电脑的上班族。我们不能否认电脑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然而在我们使用电脑的时候室内环境正负离子悄然失去平衡, 这对我们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甚至会引起自律神经失调、忧郁症, 菊花茶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如果晚上睡前喝太多的水,第二天早晨起床眼睛就会浮肿,民间有一密方:在棉花上蘸菊花茶的茶汁,涂在眼睛四周,浮肿很快消失。困乏的时候喝一杯菊花茶,或者用菊花茶的热气薰眼部一两分钟, 眼睛马上感觉到很舒服, 以此来消除眼睛疲劳。如果每天喝三四杯菊花茶,对视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4 菊花的芳香疗法
在中国古代,就有植物精油的制法。由甘菊提炼的精油除了具有美香的功能,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精油的芳香精华来治疗疾病[15]。现在芳香疗法应用越来越广,它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的效果。
甘菊精油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其对儿童的疾病和治疗感冒发烧效果明显。另外可敷用于眼睛,大量用于嘴巴的清洗液等。洋甘菊精油蒸馏自花朵,安抚效果绝佳,可舒解焦虑、紧张、愤怒与恐惧,使人放松有耐性,感觉祥和。减轻忧虑,让心灵平静,对失眠很有帮助。洋甘菊因产地不同、功效不同而分为两种:罗马甘菊和德国甘菊。罗马甘菊精油的气味香甜,有点象苹果的香味。颜色淡绿、清澈,具有水质般的粘性。而德国甘菊
精油散发着稻草般的清香气味,颜色黑绿色,中等粘性。
4.1 德国甘菊
德国甘菊常被人称为“洋甘菊”或者“蓝甘菊”,由它制成的精油具有优美的深蓝色,质地浓稠,气味极其浓香,具有调理妇女病的良好功效。人们最熟悉的是它的“抗敏”性。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其有效成分为奥菊环烃,故它对风湿、关节炎、痛风、痛经等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减轻疼痛、消炎和退肿的作用。
生理用途:适用于粉刺、过敏症、闭经、食欲不振、烧伤、疔疮、冻疮、皮肤病、消化不良、湿疹、肌肉酸痛、月经问题、神经痛、风湿痛、眩晕。
情绪用途:不但能有效缓解压力,消除焦虑、愤怒、紧张、挫折感,而且能减缓和改善由情绪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如荨麻疹、带状疱疹、瘙痒红疹等。
4.2 罗马甘菊
罗马甘菊香油自古以来用于“植物芳香疗法”。罗马甘菊是黄春菊的一种,是一种高级天然香料和保健植物,其花朵芳香无比,是该植物的精华集中部位,味道辛苦、甘甜。罗马甘菊茶制品芳香浓郁,营养高于普通菊花茶。据有清肝明目、润肺滑肠、补血保健的神奇功效。是避暑解热、提神醒脑、宁心怡神的健康伴侣。它还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润肺滑肠作用,其酯类具有细润皮肤,祛斑消疤的作用,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作用;具有抗炎杀菌、抗感染、抗病毒的强身作用。还对因心理敏感以及生理敏感引起的睡眠问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罗马甘菊的利用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泡茶、沐浴、厨房料理调味、驱虫、布置环境及观赏等等。
5 菊花药用前景的展望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的物质是花卉中的原花色素,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 的20倍,对人体具有很强的保健作用。花卉植物中的维生素和花色素被人体吸收后帮助清除体内具氧化破坏作用的自由基,以防止和减少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发生。花卉植物中的纤维素能促进人体胃肠蠕动、清洁肠壁,可防止肠道恶性肿瘤的发生。鲜花花粉有抗神经衰弱、健脑、增进智力、助长儿童发育、调节人体机能和延年益寿的功能,菊花的药用功效更是明显,如黄菊花可以消肿拔毒,红菊花可以平肝凉血,白菊花可以清热明目,紫菊花
可以利肺清喘等。
菊花在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不断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化学成分与其药理活性之间的联系,但是对菊花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有关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不甚明确,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未能揭示。以上问题仍需更加深入的探索。相信这些问题一旦解决,菊花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德群, 刘守金, 梁益敏. 中国菊花药用类群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
报,2001年2月, 第20卷, 第1期.
[2] 刘金旗,王兰,刘劲松,等" 菊花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实验分析"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4):226
[3]张健, 钱大玮, 李友宾等. 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 18(1):71-73,91.
[4]王春霞. 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4, (03):224-226.
[5]张清华; 张玲;;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7年02期. [6]王春霞, 陈志良. 菊花的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J]广东医学,2005, (12):740.
[7]袁艺, 龙子江, 杨俊杰, 袁彩红. 洋甘菊挥发油 抗炎作用的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 2011年01期.
[8]蒋惠娣, 夏强. 杭白菊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食品科
学,1996,17(10):58
[9] 张晓媛,段立华,赵丁"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
(7):1702-1704
[10] 王春霞,陈志良" 菊花的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 广东医学期刊,2005,26(12): [11] 韩小智" 菊花的产地" 品种及药理作用" 求医问药,2011,9(6):96
[12]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下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2008. [13]梁山. 试论菊花的养生康复作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02):38-39. [14]陈守江; 刘仲君;; 菊花饮料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03期.
1740-1741
[15] 王庆兰,林慧彬,张素芹" 不同菊花氨基酸含量的比较研究"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