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歌鉴赏

词中之龙------辛弃疾

【词作品读】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赏析】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词人先从眺望和联想中,引起对往事的回想和对故土的思念。又以“青山”两句,喻主和派为遮掩恢复之志的“青山”,但它挡不住北伐的呼声。到最后,还是乐不思蜀的鹧鸪占了上风,此鹧鸪是影射最高统冶者。因此,最后词人还是陷在哀愁中。全词由江水起兴,鹧鸪点睛,概括了人民抗敌决心不可阻挡但统治者却大违人心的历史事实。

《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赏析】这首词写于作者弹劾解官归居时。词风清丽,描写了早春乡村景象。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但是悲苦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辛弃疾对南宋偏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作者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这首词是词人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临安所著,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都在侵略者的铁蹄的蹂躏之下,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的作品。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补充】其他豪放派及婉约派代表词人的典型作品

1

豪放派: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髪)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陆游

《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来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婉约派: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

2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周邦彦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姜夔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温庭筠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3

词中之龙------辛弃疾

【词作品读】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赏析】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词人先从眺望和联想中,引起对往事的回想和对故土的思念。又以“青山”两句,喻主和派为遮掩恢复之志的“青山”,但它挡不住北伐的呼声。到最后,还是乐不思蜀的鹧鸪占了上风,此鹧鸪是影射最高统冶者。因此,最后词人还是陷在哀愁中。全词由江水起兴,鹧鸪点睛,概括了人民抗敌决心不可阻挡但统治者却大违人心的历史事实。

《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赏析】这首词写于作者弹劾解官归居时。词风清丽,描写了早春乡村景象。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但是悲苦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辛弃疾对南宋偏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作者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这首词是词人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临安所著,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都在侵略者的铁蹄的蹂躏之下,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赏析】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的作品。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补充】其他豪放派及婉约派代表词人的典型作品

1

豪放派: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髪)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陆游

《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来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婉约派: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

2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周邦彦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姜夔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温庭筠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3


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方法
  •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方法 杨佩珍 看标题辨类别 题目是诗的眼睛.有些题目明确地交待了诗歌的写作重点或类型.如标题中有古迹,古 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的一般是怀古诗.这类诗往往将史实与 ...查看


  • 小学诗歌鉴赏要点
  • 小学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 ...查看


  • 古典诗词鉴赏之步骤与方法
  • 古典诗词鉴赏之步骤与方法 对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 一.感知.感触 感知.感触,就是读诗.读懂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古典诗词知识积淀 1.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 应对中国古典诗歌 ...查看


  • 古典诗词鉴赏之步骤与方法 1
  • 古典诗词鉴赏之步骤与方法 对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 一.感知.感触 感知.感触,就是读诗.读懂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古典诗词知识积淀 1.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 应对中国古典诗歌 ...查看


  • 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步骤
  • 对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 一.感知.感触 感知.感触,就是读诗.读懂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古典诗词知识积淀 1.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 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有相当清晰的认识 ...查看


  •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与内涵. 2.明确高考试题有关考查表达技巧的命题特点. 3.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 学习重点 1.掌握炼字试题分析的方法.步骤,掌握并运用相应类型的答题模式. 课时数 3 课 ...查看


  •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 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一.看作者 由于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 ...查看


  •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 --诗歌鉴赏规律琐谈
  •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 --诗歌鉴赏规律琐谈 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是由诗歌创作的过程决定的.诗歌创作的过程是作家的主观情思与客观图景相结合,然后将其外化为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由此,我们进行诗歌欣赏就应由语言 ...查看


  • 语文-对联
  • 对联专讲 一·起源: 周代:桃符,两个神仙的像或名挂在门左右两侧,避邪用. 五代:······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明代:红纸 朱元璋 清代:······ 全盛 二·含义:雅称"楹(ying)联:俗称"对联&q ...查看


  • 古典诗词鉴赏之步骤与方法,答题思路
  • 古典诗词鉴赏之步骤与方法 对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 一.感知.感触 感知.感触,就是读诗.读懂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古典诗词知识积淀 1.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 应对中国古典诗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