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的教学实验改革已由过去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发展为想改、敢改、会改;由消极改、被动改转变为主动改、积极改;由模仿借鉴改走向自主创新改。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研训部门如何整合力量,发挥最大的效能,助推当地课改的推进?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整合各部门的研训力量,形成了“干训、师训一条龙,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具体可概括为“学、包、研、培、管、赛”的“六字箴言”。
“学”有所获
学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推动实验改革。2010年实施了“百人千天”赴外学习深造工程,这其中北上绥陵、南下洋思、西去派尼、东进杜郎口,投入资金近10万元;2011年,阜新市教育局领导率领两县五区教育局长南下,考察基础教育课改工作,探求解决制约阜新市课改“瓶颈问题”的良策;2012年,市教育局党委书记迟振晨又率领两县五区教育局副局长和学院有关人员,赴河北三河、山西绛县考察课改。几年来,邀请课改专家到阜新市讲学,同高中校长座谈,并请来名师做公开课,极大推动了阜新市的实验改革。
“包”校共建
如何塑造实验点校,是突破自主高课堂改革“高原期”的关键所在。因而,学院建立了研训教师“包校共建”制度,研训教师下校带课。要求研训教师根据自己的指导能力,选择一所实验学校作为包校对象,并与所包学校签订共建协议,制定包校方案和阶段实验计划,从制度上对实验校起到备案制约作用。
以“研”助教
目前,小学段“导学、展示、反馈、提升”教学模式实验课题和初中段“导学评练”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均被列为辽宁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有36项被列为市级科研课题。科研牵动了自主高效课堂实验,而自主高效课堂实验又逐步改变了以往科研的方式,使科研走出了办公室,走到了课堂中间,走到教师与学生中间。同时,学院要求各研训部门每个学期集体到20所实验点校进行为期1周的蹲点调研培训指导,各研训部门在指导实验过程中,把“分组围坐式”学习作为实验内容的一个切入点,与实验教师同分析、同研究。目前,这种“分组围坐式”学习在实验点校已成为基本模式。
以“培” 强师
2012年,学院着力在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载体、注重培训实效上下功夫。由原有送教到县、到乡镇,蹲点跟踪,远程网络等经验型模式,拓展到“菜单式”培训、“跟岗式”培训、“名师工作室’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培训等。
为了提高全市研训教师专业素养,学院重点培训了6个专题,培训教师达3600人次;师训部组织市直属及县区25名课改实验校的先进骨干教师、主管副校长、校长,参加了“江苏省小学典型特色名校观摩考察活动”;干训部举办了“阜新市中小学书记提升自主高效课堂实验工作能力培训班”,全市70所自主高效课堂实验重点校相关负责人参加,并进行了现场观摩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管”出成效
针对50所实验点校,学院通过用措施强化、用条件保障的管理措施促其发展。措施强化方面:一是进行档案管理,设定准入措施;二是制定淘汰机制,对实验进展缓慢的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形成动态管理;三是有考核措施,每学年对学院包校研训教师和实验学校一同考核考评,激励先进实验点校。
条件保障方面,做到两个“优先”:一是对50所实验点校的校长进行优先培训,提高校长对自主高效课堂实验改革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对50所实验点校实验教师进行优先培训,在“百人千天赴外学习深造工程”中对这部分实验教师多倾斜。
此外,进一步加强对高效课堂过程的管理。对实验点校的实验教师,做到“无缝对接”指导,并利用网络博客实施网上指导。每学年对实验年级学生进行质量检测,并对考试结果分科进行质量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赛”出风采
教学竞赛是推动自主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通过教学竞赛调动实验校教师参与实验改革的积极性,让教学竞赛与实验改革有效衔接,特别是在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学管理先进校”评比、“校本研训示范校”评比、“平安文明学校”评比检查过程中,增加自主高效课堂内容的权重,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学校对课改的认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目前,阜新市的教学实验改革已由过去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发展为想改、敢改、会改;由消极改、被动改转变为主动改、积极改;由模仿借鉴改走向自主创新改。全市整体基础教育已由课堂走向课程,由教学走向教育,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正在形成。
(作者系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院长)
阜新市的教学实验改革已由过去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发展为想改、敢改、会改;由消极改、被动改转变为主动改、积极改;由模仿借鉴改走向自主创新改。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研训部门如何整合力量,发挥最大的效能,助推当地课改的推进?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整合各部门的研训力量,形成了“干训、师训一条龙,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具体可概括为“学、包、研、培、管、赛”的“六字箴言”。
“学”有所获
学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推动实验改革。2010年实施了“百人千天”赴外学习深造工程,这其中北上绥陵、南下洋思、西去派尼、东进杜郎口,投入资金近10万元;2011年,阜新市教育局领导率领两县五区教育局长南下,考察基础教育课改工作,探求解决制约阜新市课改“瓶颈问题”的良策;2012年,市教育局党委书记迟振晨又率领两县五区教育局副局长和学院有关人员,赴河北三河、山西绛县考察课改。几年来,邀请课改专家到阜新市讲学,同高中校长座谈,并请来名师做公开课,极大推动了阜新市的实验改革。
“包”校共建
如何塑造实验点校,是突破自主高课堂改革“高原期”的关键所在。因而,学院建立了研训教师“包校共建”制度,研训教师下校带课。要求研训教师根据自己的指导能力,选择一所实验学校作为包校对象,并与所包学校签订共建协议,制定包校方案和阶段实验计划,从制度上对实验校起到备案制约作用。
以“研”助教
目前,小学段“导学、展示、反馈、提升”教学模式实验课题和初中段“导学评练”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均被列为辽宁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有36项被列为市级科研课题。科研牵动了自主高效课堂实验,而自主高效课堂实验又逐步改变了以往科研的方式,使科研走出了办公室,走到了课堂中间,走到教师与学生中间。同时,学院要求各研训部门每个学期集体到20所实验点校进行为期1周的蹲点调研培训指导,各研训部门在指导实验过程中,把“分组围坐式”学习作为实验内容的一个切入点,与实验教师同分析、同研究。目前,这种“分组围坐式”学习在实验点校已成为基本模式。
以“培” 强师
2012年,学院着力在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载体、注重培训实效上下功夫。由原有送教到县、到乡镇,蹲点跟踪,远程网络等经验型模式,拓展到“菜单式”培训、“跟岗式”培训、“名师工作室’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培训等。
为了提高全市研训教师专业素养,学院重点培训了6个专题,培训教师达3600人次;师训部组织市直属及县区25名课改实验校的先进骨干教师、主管副校长、校长,参加了“江苏省小学典型特色名校观摩考察活动”;干训部举办了“阜新市中小学书记提升自主高效课堂实验工作能力培训班”,全市70所自主高效课堂实验重点校相关负责人参加,并进行了现场观摩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管”出成效
针对50所实验点校,学院通过用措施强化、用条件保障的管理措施促其发展。措施强化方面:一是进行档案管理,设定准入措施;二是制定淘汰机制,对实验进展缓慢的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形成动态管理;三是有考核措施,每学年对学院包校研训教师和实验学校一同考核考评,激励先进实验点校。
条件保障方面,做到两个“优先”:一是对50所实验点校的校长进行优先培训,提高校长对自主高效课堂实验改革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对50所实验点校实验教师进行优先培训,在“百人千天赴外学习深造工程”中对这部分实验教师多倾斜。
此外,进一步加强对高效课堂过程的管理。对实验点校的实验教师,做到“无缝对接”指导,并利用网络博客实施网上指导。每学年对实验年级学生进行质量检测,并对考试结果分科进行质量分析,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赛”出风采
教学竞赛是推动自主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通过教学竞赛调动实验校教师参与实验改革的积极性,让教学竞赛与实验改革有效衔接,特别是在市教育局组织的“教学管理先进校”评比、“校本研训示范校”评比、“平安文明学校”评比检查过程中,增加自主高效课堂内容的权重,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学校对课改的认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目前,阜新市的教学实验改革已由过去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发展为想改、敢改、会改;由消极改、被动改转变为主动改、积极改;由模仿借鉴改走向自主创新改。全市整体基础教育已由课堂走向课程,由教学走向教育,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正在形成。
(作者系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