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摘 要】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分前后期。前期创作显得蓬勃遒劲,振奋昂扬,笔锋犀利,语言铿锵,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形成雄浑壮阔的诗境,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后期是他艺术上的成熟期,他以娴熟的艺术手法,以精工典雅的辞章,悉心的画面布局,创造了浑融完整的诗歌意境,尤其是他关于山水田园的的描写,显得富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意新境美,秀美恬淡,在有限的空间中争取更大的艺术空间,在寥寥数语中表达了不尽的意蕴,表现了较高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诗中有画”这方面谈一谈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王维;诗中有画;写景;艺术特色

  王维能诗会画,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诗,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前人所有论及,?罗马诗人、批评家贺拉斯说:“诗歌就象图画”。王维生在盛唐时代,受当时灿烂文化的熏陶,有极高的美术和音乐修养。因此,当他创作诗歌时,就势必比一般人更能精确细致地感受到、把握住自然界美妙的景色,更会用辞设色将之表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了王维的“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的特殊形式,是作家艺术家审美认识的结果,是他们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认识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带有强烈情感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雨后秋景,清新宜人,给人一种很美的享受。这些画面之所以清新、生动、富有诗情画意,得力于他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给人带来美感,首先就是它的形象生动。王维写景诗中数量较多并且最富有特色的是他的山水田园诗。他描写的无论是什么景色,都写得形象鲜明突出,气韵生动,不但将生活中常见的景物描写出不平凡的的外貌,而且每一景物仿佛具有灵魂和情感。那么王维的诗如何使画面的形象更生动的呢?

  一、写景细致,充满生气

  我国绘画名作《清明上河图》流传至今,以独具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受到后人的关注。它之所以出名,首先就在于它的细致,作品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可见名画中的细致描绘是如此重要。王维用画家的心智和慧眼在诗中描写了许多细致生动地画面,达到了状物传神的效果。

  1.精心刻画

  王维的许多作品对描写的景物进行精心细致的刻画,以达到传神生动的效果。如《纳凉》:“乔木万余株。清流贯其中。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作者首先描写远处大片的乔木,清澈的河水从乔木林中间缓缓流过。其次描写微微的凉风从乔木林对面的的大河河口吹过。在微风的作用下河中细小的水纹层层流动,慢慢流向远方,最后潜藏在水下的白沙中去了。河中白色的鲟鱼在粼粼微波的河水中仿佛在虚空中游动。在如此如画的景色中主人公仰面躺在盘石上,任凭翻滚的浪涛冲洗着自己的身躯,享受着纳凉的舒服感觉。主人公前面有个老头正在钓鱼,自由自在的鱼儿在连叶间嬉戏游玩,又有几条鱼儿愿意贪恋那诱饵呢?整幅画面从远景到近景,从景物到人物描写的细致生动,感觉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将景物整体外貌,细致变化描写得活灵活现,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优美舒适的风景,感受闲适的美好感觉,由此可见王维作诗之精细、用心。

  2.变换位置

  王维描写景物细致,他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景物进行刻画,展现这一景物在不同位置的样貌。从而给人一种立体空间感觉。如《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首联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一个终南山海拔高,延绵遥远的整体印象。“太乙”为终南山主峰,其高何许,诗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或是大概数据,一个“近”字,还有“天都”,将终南山的“高峻”勾勒出来了。“到海隅”有又令读者感到终南山延绵之广,视野之开阔,意境之宏大。颔联王维通过“白云”作衬,虚实结合;“青霭入看无”一句带读者进入神秘的终南山的氤氲之中。其观景视角又远及近,先白描出终南山的远景,尔后随着游踪的变化,景色也迥异。原先白云缭绕的山峰,此时却没有一点雾霭的踪迹。神秘之境在诗人的“引带”下“真相大白”,畅快之意油然而“升”。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此刻诗人着眼于终南山的各个子峰,“变”字道出了终南山的山峦起伏之大,子峰之多。接着王维巧妙的对“众壑”的阴晴对比,间接地把终南山的群峰相隔的距离点出,“殊”更意味深长的道出了“同山不同天”的奇异。王维从山的高处、低处、远处和近处不同角度描写终南山,句句紧扣,层层深入,展现终南山的样貌,将终南山描写的传神生动。

  3.运用动词

  王维描写景物时常常运用许多动词,不仅贴切自然而且仿佛给景物吹了灵气,将景物表现的活灵活现。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傍晚的村庄笼罩在柔和的太阳余辉中,安详静谧。夜色降临,归家的牛羊却一点也不着急,慢慢地,慢慢地,仿佛走在没有尽头的小路上。作者运用动词“归”,展现了这样的画面:夕阳西下一群牛羊正欢快地走向回家的路途。柴门外,一位慈祥的乡村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念”字表现了老人对孩子的惦记,贴切地表达了老人的内心世界;“倚”字表现老人年事已高,需要拄着手杖,这两个动词将老人的内心世界和主要的外貌特征突出地表现了出来。“秀”字将谷物吐穗开花形象自然的表现了出来,由此可见诗人用字水平之高。“眠”字生动地表现了蚕蜕皮之前的状态。全诗作者运用了“照”、“归”、“念”、“侯”、“雊”、“秀”、“眠”、“稀”、“至”、“语”动词,字字真切,词词生动,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充满了对田家生活的赞赏和爱恋。

  【摘 要】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分前后期。前期创作显得蓬勃遒劲,振奋昂扬,笔锋犀利,语言铿锵,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形成雄浑壮阔的诗境,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后期是他艺术上的成熟期,他以娴熟的艺术手法,以精工典雅的辞章,悉心的画面布局,创造了浑融完整的诗歌意境,尤其是他关于山水田园的的描写,显得富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意新境美,秀美恬淡,在有限的空间中争取更大的艺术空间,在寥寥数语中表达了不尽的意蕴,表现了较高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诗中有画”这方面谈一谈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王维;诗中有画;写景;艺术特色

  王维能诗会画,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诗,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前人所有论及,?罗马诗人、批评家贺拉斯说:“诗歌就象图画”。王维生在盛唐时代,受当时灿烂文化的熏陶,有极高的美术和音乐修养。因此,当他创作诗歌时,就势必比一般人更能精确细致地感受到、把握住自然界美妙的景色,更会用辞设色将之表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了王维的“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别林斯基曾说过:“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形象是文学艺术反映的特殊形式,是作家艺术家审美认识的结果,是他们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认识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带有强烈情感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雨后秋景,清新宜人,给人一种很美的享受。这些画面之所以清新、生动、富有诗情画意,得力于他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给人带来美感,首先就是它的形象生动。王维写景诗中数量较多并且最富有特色的是他的山水田园诗。他描写的无论是什么景色,都写得形象鲜明突出,气韵生动,不但将生活中常见的景物描写出不平凡的的外貌,而且每一景物仿佛具有灵魂和情感。那么王维的诗如何使画面的形象更生动的呢?

  一、写景细致,充满生气

  我国绘画名作《清明上河图》流传至今,以独具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受到后人的关注。它之所以出名,首先就在于它的细致,作品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可见名画中的细致描绘是如此重要。王维用画家的心智和慧眼在诗中描写了许多细致生动地画面,达到了状物传神的效果。

  1.精心刻画

  王维的许多作品对描写的景物进行精心细致的刻画,以达到传神生动的效果。如《纳凉》:“乔木万余株。清流贯其中。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作者首先描写远处大片的乔木,清澈的河水从乔木林中间缓缓流过。其次描写微微的凉风从乔木林对面的的大河河口吹过。在微风的作用下河中细小的水纹层层流动,慢慢流向远方,最后潜藏在水下的白沙中去了。河中白色的鲟鱼在粼粼微波的河水中仿佛在虚空中游动。在如此如画的景色中主人公仰面躺在盘石上,任凭翻滚的浪涛冲洗着自己的身躯,享受着纳凉的舒服感觉。主人公前面有个老头正在钓鱼,自由自在的鱼儿在连叶间嬉戏游玩,又有几条鱼儿愿意贪恋那诱饵呢?整幅画面从远景到近景,从景物到人物描写的细致生动,感觉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将景物整体外貌,细致变化描写得活灵活现,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优美舒适的风景,感受闲适的美好感觉,由此可见王维作诗之精细、用心。

  2.变换位置

  王维描写景物细致,他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景物进行刻画,展现这一景物在不同位置的样貌。从而给人一种立体空间感觉。如《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首联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一个终南山海拔高,延绵遥远的整体印象。“太乙”为终南山主峰,其高何许,诗人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或是大概数据,一个“近”字,还有“天都”,将终南山的“高峻”勾勒出来了。“到海隅”有又令读者感到终南山延绵之广,视野之开阔,意境之宏大。颔联王维通过“白云”作衬,虚实结合;“青霭入看无”一句带读者进入神秘的终南山的氤氲之中。其观景视角又远及近,先白描出终南山的远景,尔后随着游踪的变化,景色也迥异。原先白云缭绕的山峰,此时却没有一点雾霭的踪迹。神秘之境在诗人的“引带”下“真相大白”,畅快之意油然而“升”。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此刻诗人着眼于终南山的各个子峰,“变”字道出了终南山的山峦起伏之大,子峰之多。接着王维巧妙的对“众壑”的阴晴对比,间接地把终南山的群峰相隔的距离点出,“殊”更意味深长的道出了“同山不同天”的奇异。王维从山的高处、低处、远处和近处不同角度描写终南山,句句紧扣,层层深入,展现终南山的样貌,将终南山描写的传神生动。

  3.运用动词

  王维描写景物时常常运用许多动词,不仅贴切自然而且仿佛给景物吹了灵气,将景物表现的活灵活现。如《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傍晚的村庄笼罩在柔和的太阳余辉中,安详静谧。夜色降临,归家的牛羊却一点也不着急,慢慢地,慢慢地,仿佛走在没有尽头的小路上。作者运用动词“归”,展现了这样的画面:夕阳西下一群牛羊正欢快地走向回家的路途。柴门外,一位慈祥的乡村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念”字表现了老人对孩子的惦记,贴切地表达了老人的内心世界;“倚”字表现老人年事已高,需要拄着手杖,这两个动词将老人的内心世界和主要的外貌特征突出地表现了出来。“秀”字将谷物吐穗开花形象自然的表现了出来,由此可见诗人用字水平之高。“眠”字生动地表现了蚕蜕皮之前的状态。全诗作者运用了“照”、“归”、“念”、“侯”、“雊”、“秀”、“眠”、“稀”、“至”、“语”动词,字字真切,词词生动,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充满了对田家生活的赞赏和爱恋。


相关文章

  •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色
  • 浓浓禅意 宋代文学评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 ...查看


  • 论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作者:龚新越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06期 内容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与画之间本具有如亲缘般的关系,诗中描绘的美与绘画出的图 ...查看


  • 王维辋川诗的禅意解读-20161123-6
  • 学位论文 王维辋川诗的禅意解读 姓名: 论文摘要:诗人王维是禅意诗创作的代表人物,王维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很多山水景观诗作被广泛的传诵,受到人们的喜爱,王维的景观诗中描述了很多的禅意思想,表达者他内心的思想情感.王维在仕途发展上的不顺畅, ...查看


  • 诗中有画意更深
  • 诗中有画意更深 葛黎明 (河南商丘476100) 唐代诗人王维用画家的眼光.技法来观察.捕捉.表现大自然的气象万千风云变化,摘要: 诗和画的融会贯通就形成了王维山水诗的独特艺术风格. 关键词:色彩美.构图美.意境美绘画美.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 ...查看


  • 李白山水诗
  • <论李白诗歌中的山水意象>的文献综述 摘要: 李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并不陌生,我们读着他的诗长大,他那不平凡的 经历给后代留下了深深的疑问与探秘.北宋郭熙曾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而古希腊诗人西摩尼 ...查看


  • 唐代文学史
  • 唐代文学史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诗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表现返璞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风格自然清新,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 2边塞诗派 盛唐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长于七 ...查看


  • 中国古代文学2班
  •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初唐四杰 一.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二.初唐四杰能真正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简述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共同特点.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 ...查看


  • 陶渊明.王维诗歌意境之比较
  • 科技信息 专题论述 陶渊明.王维i寺歌意壤之比较 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延安分校孙会黎 [摘 要]把陶渊明与王维的诗歌意境作比较,其诗歌的意境有共同之处:无我之境,韵外之致,意与境浑:并在同与异的比较过程中, 揭示出二人诗歌意境同与异的根源,4 ...查看


  • 浅析松尾芭蕉俳句诗与王维绝句诗中的意境美
  • 浅析松尾芭蕉俳句诗与王维绝句诗中的意境美 作者:徐哲敏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3年第12期 摘要: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山水田园诗歌又是诗歌文学中的一大特色,日本的松尾芭蕉和中国的王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