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一曰"用例探析

  摘要:“一曰”是《说文解字》中常见的释字体例。考察其用例可看出它在《说文解字》中大量地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篇当中。它主要用来说解读音、说解字形、说解意义,其中说解意义是它的主要作用,在说解意义中,又主要说解引申义。   关键词:说文 一曰 词义 变化      古汉语中“词”与“字”的界限一直不十分明确。“音生于义,义著于形”,在词的音、形、义之间,词义是联系的核心。①根据古汉语的这一特点,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所说解的字大部分可以看做词。   “一曰”是《说文》中常见的释字体例。《段注》“�”下说“凡义有两岐者,出‘一曰’之例”;“祝”下又说“凡一曰有言义者,言形者,言声者”。段玉裁在这两条中明确指出“一曰”用例主旨即在把义、形、音诸方面存在的奇解异说共载并存“以便广异闻,多备识”②。本文把“一曰”所解说的字当做词来看待,把词义在说解形、音、义中的变化作为本文考察“一曰”用例的重点。   “一曰”的分布   “一曰”用例在《说文》中俯拾皆是,相当繁杂。据统计,共有“一曰”用例762个,“或曰”17个,“又曰”4个,“一说”4个,“或说”5个(据王筠《说文释例》中说法,或曰、又曰、一说、或说,都应算作“一曰”用例)。这些“一曰”用例分布在14篇中749个字头之下,各篇各部首中随处可见,“一曰”用例最多的是第十二篇,多达80多个,最少的第一篇也有41个;在示部67个字的说解中就有5个“一曰”用例,在木部437个字的说解中用了38个“一曰”用例,其他各部中“一曰”用例也相当普遍。从这个方面看,“一曰”在《说文》中的分布较为均匀。   在用“一曰”说解形音义中,说解词音(字音)的用例最少,用“一曰”纯粹分析词音的例子只有12个;说解词形的也不多,纯粹分析词形的只有17个;说解词义(字义)的“一曰”用例最多,约有569个。《说文》中有许多“一曰”是兼表词的形音义的,这种情形也存在很多处,情况复杂。从以上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一曰”主要是用来说解词义(字义)的,这个情况和《说文》说解本义的性质有关。从这个方面来看,“一曰”在《说文》中的分布又是不均匀的。   “一曰”用来说解意义   说解词的意义是“一曰”的主要作用。大部分的“一曰”都是用来说解意义的,即使在说解音、形的用例中也往往掺杂有说义的成分。据“一曰”前后所说解意义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同物异名。同一个事物有多种名字,首释义和一曰义之间没有丝毫的变化,前后的区别主要是名称的不同。如:蠃,蜾蠃也。一曰:�蝓。段注:此谓单言蠃,则谓�蝓也。王筠《释例》:“蠃乃蜗之别名。”朱骏声《通训定声》:“后人别水生可食者为螺,陆生不可食者为蜗牛。”   一个事物有多个名字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多,《说文》中不仅用“一曰”来区别两个名称的事物,还可区别事物的第三个或第四个名称。   兼采别说。(1)前后两义密切联系。方言义关系:一曰义表示的是方言义。首释义和一曰义包含的意义范围相同,但具体的词义有了变化。这一变化是方言的不同造成的。如:盱,张目也。从目,于声。一曰:朝鲜谓庐童子曰盱。段注:“《方言》庐童之子,燕代朝鲜冽水之间叫盱,或谓之扬。”睁大眼睛称为“盱”。在朝鲜把黑色的瞳仁也叫做盱。两义所指范围同是眼睛,但具体含义不同,主要是方言义导致。假借义关系:一曰义表示的是假借义。首释义和一曰义的词义有了变化。如:孚,卵孚也,从爪从子。一曰:信也。段注:卵化曰孚。《广雅》:“‘孚,生也’,谓子于卵也。卵因伏而孚,学者因即互伏为孚。凡伏卵曰抱。”抱孚古音同,孚假借抱义。徐锴《系传》:信,鸟之乳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林羲光《文源》“像爪持子”即像有所俘虏,这才是本义,首释义和一曰义都是假借义;引申义关系:一曰义表示引申义。首释义和一曰义是本义和引申义关系。这类在“一曰”说解意义中占的比例最大。麓,守山林吏也。从林,鹿声。一曰:林属于山为麓。《春秋传》曰:“少麓崩。”沈涛《古林考》引《御览》后说:“盖麓本林属于山之名,因而守山林之吏即名为麓。”后者是本义,前者是引申义,以麓之地代麓之人。从本义相关联的方向引申出新义。“一曰”引申义除了以上这些常见的引申途径之外,还有一些从本义声义符中取引义引申,从时空的转换角度引申,从词义特征、范围引申等,方式途径繁杂,在此不作详述。(2)两义互不相涉。两种事物用同一个名字,词义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之间只是我们常说的同形词而已。英,�荣而不实者。一曰:“黄英”。从�央声。《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为之荣,不荣而谓之秀,荣而不实谓之英。”《尔雅・释木》:“权,黄英。”《说文・木部》:“权,黄花木也。”由此可知草荣而不实者可谓“英”,黄花木亦可谓“英”,两者共用一名。羿,羽之羿风。亦古诸侯也。一曰:射师。段注:羿之本义是“羽羿之风,谓扶摇而上之状”。羿,一是“古诸侯”之名,即传说中夏代有穷氏的国君;一是“射师”之名,即传说中射落九个太阳的羿。以上用例中的首释义和一曰义之间是互不相涉。   “一曰”用来说解读音   汉语是音形义结合紧密的文字,词的意义和声音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词的读音变化常引起意义的变化,这样就出现了一词多音义的现象。可把“一曰”说解读音的用例分成两类:   多音一义。玖,石之次玉黑色者。从玉久声。……读若芑。或曰:若人句脊之句。玖,上古是溪纽之韵。句,上古是见纽候韵。两个读音不同但意义相同,都表“次于玉的黑色石头”义。   在《说文》中“一曰”说解读音多音一义的用例不是很多,但每一个都有代表意义,由于篇幅关系不再赘述。   多音多义。�,恚也。从言真声。贾侍中说:“�,笑。”一曰:读若振。�即现在的嗔字,上古为昌纽真韵,当做恚解时读作此音。当做笑讲时读若振,振为上古章纽之韵。两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恚,怨恚愤怒。朱骏声《通训定声》:“犹苏俗所谓冷笑也。内怒而外笑。”   �,鬼衣也,�省声。读若《诗》曰:“葛��之。一曰:若‘静女其�’。�,依叶德辉《读若考》作“静”。�,上古为影纽耕韵;静,上古为从纽耕韵。两者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鬼衣,钱大昕《潜研堂集》:�,即�也。�者,覆面之衣,小殓所用,故有鬼衣之称。另一音读像文静的姑娘那么美好的“静”音。   “一曰”说音中,读音的变化少部分没有引起意义的变化,出现多音一义现象,但大部分读音的变化引起意义的变化,出现多音一义现象。   “一曰”用来说解形体   在《说文》中许慎将音、形、义同一原则贯穿全书,他依据“六书”理论来揭示词的本义,即就词形说解词义。说解的情况复杂,据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两类:   说解不同的“六书”方法。昏,曰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声。首释字认为昏字从日,氐省为会意字,一曰字则认为是民声,为形声字。段注:昏字从氐省为会意,绝非从民声为形声,盖隶书淆乱乃有从民作昏者。   贞,卜问也。从卜贝,贝以为贽。一曰:鼎省声,京房所说。段注:一说是鼎省声,非贝字也。许说从贝,故贝下曰贞省声。京说古文以贝为鼎,故云从卜鼎声也。首释字是会意字,一曰字是形声字,亦兼有说义的意思。   说解相同“六书”方法,解释不同。母,牧也,从女,象�子形。一   曰:象乳子也。段注:首释子字以叠韵为训,牧者,养牛人也,以譬人之乳子。引申之,凡能生之以启后者皆曰母。又注一曰字认为,广韵引仓颉篇云,其中两点者象人乳形。竖通者既音无。按此就隶书释之也。两种说解在字形分析上是一致的,只是构件有不同的意义说解。   卜,灼剥龟也,象炎龟之形。一曰:象龟兆之纵横也。凡卜之属皆从卜。两种说解在字形分析上一致认为是象形的,只是认为所象之形不同而已。   从宏观语义学的角度看,这两类都没有引起词义的变化。第一类,只是“六书”方法的不同,没有词形的变化也就无所谓意义的变化了,这类用例比较多。第二类,对形体的某部分有不同的解释,也没有引起词义的变化,这类用例较少。   “一曰”说解词不同的音、形、义时不是单一的,在说解中常兼说其中两项甚至三项。这样的用例很多也很复杂,在此文中没有分析。另外,众所周知“一曰”有个真伪问题,前人已做过大量辨伪工作,这里,我们仅从“一曰”分布,词义在说解不同的意义、读音、形体中变化作初步考察,文中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①苏宝荣、宋永培:《古汉语词义简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③许慎:《说文解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④张孝纯:《从〈说文〉“一曰”义探词义运动规律》,《辞书研究》,2001(6)。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   编校:张红玲

  摘要:“一曰”是《说文解字》中常见的释字体例。考察其用例可看出它在《说文解字》中大量地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篇当中。它主要用来说解读音、说解字形、说解意义,其中说解意义是它的主要作用,在说解意义中,又主要说解引申义。   关键词:说文 一曰 词义 变化      古汉语中“词”与“字”的界限一直不十分明确。“音生于义,义著于形”,在词的音、形、义之间,词义是联系的核心。①根据古汉语的这一特点,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所说解的字大部分可以看做词。   “一曰”是《说文》中常见的释字体例。《段注》“�”下说“凡义有两岐者,出‘一曰’之例”;“祝”下又说“凡一曰有言义者,言形者,言声者”。段玉裁在这两条中明确指出“一曰”用例主旨即在把义、形、音诸方面存在的奇解异说共载并存“以便广异闻,多备识”②。本文把“一曰”所解说的字当做词来看待,把词义在说解形、音、义中的变化作为本文考察“一曰”用例的重点。   “一曰”的分布   “一曰”用例在《说文》中俯拾皆是,相当繁杂。据统计,共有“一曰”用例762个,“或曰”17个,“又曰”4个,“一说”4个,“或说”5个(据王筠《说文释例》中说法,或曰、又曰、一说、或说,都应算作“一曰”用例)。这些“一曰”用例分布在14篇中749个字头之下,各篇各部首中随处可见,“一曰”用例最多的是第十二篇,多达80多个,最少的第一篇也有41个;在示部67个字的说解中就有5个“一曰”用例,在木部437个字的说解中用了38个“一曰”用例,其他各部中“一曰”用例也相当普遍。从这个方面看,“一曰”在《说文》中的分布较为均匀。   在用“一曰”说解形音义中,说解词音(字音)的用例最少,用“一曰”纯粹分析词音的例子只有12个;说解词形的也不多,纯粹分析词形的只有17个;说解词义(字义)的“一曰”用例最多,约有569个。《说文》中有许多“一曰”是兼表词的形音义的,这种情形也存在很多处,情况复杂。从以上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一曰”主要是用来说解词义(字义)的,这个情况和《说文》说解本义的性质有关。从这个方面来看,“一曰”在《说文》中的分布又是不均匀的。   “一曰”用来说解意义   说解词的意义是“一曰”的主要作用。大部分的“一曰”都是用来说解意义的,即使在说解音、形的用例中也往往掺杂有说义的成分。据“一曰”前后所说解意义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同物异名。同一个事物有多种名字,首释义和一曰义之间没有丝毫的变化,前后的区别主要是名称的不同。如:蠃,蜾蠃也。一曰:�蝓。段注:此谓单言蠃,则谓�蝓也。王筠《释例》:“蠃乃蜗之别名。”朱骏声《通训定声》:“后人别水生可食者为螺,陆生不可食者为蜗牛。”   一个事物有多个名字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多,《说文》中不仅用“一曰”来区别两个名称的事物,还可区别事物的第三个或第四个名称。   兼采别说。(1)前后两义密切联系。方言义关系:一曰义表示的是方言义。首释义和一曰义包含的意义范围相同,但具体的词义有了变化。这一变化是方言的不同造成的。如:盱,张目也。从目,于声。一曰:朝鲜谓庐童子曰盱。段注:“《方言》庐童之子,燕代朝鲜冽水之间叫盱,或谓之扬。”睁大眼睛称为“盱”。在朝鲜把黑色的瞳仁也叫做盱。两义所指范围同是眼睛,但具体含义不同,主要是方言义导致。假借义关系:一曰义表示的是假借义。首释义和一曰义的词义有了变化。如:孚,卵孚也,从爪从子。一曰:信也。段注:卵化曰孚。《广雅》:“‘孚,生也’,谓子于卵也。卵因伏而孚,学者因即互伏为孚。凡伏卵曰抱。”抱孚古音同,孚假借抱义。徐锴《系传》:信,鸟之乳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林羲光《文源》“像爪持子”即像有所俘虏,这才是本义,首释义和一曰义都是假借义;引申义关系:一曰义表示引申义。首释义和一曰义是本义和引申义关系。这类在“一曰”说解意义中占的比例最大。麓,守山林吏也。从林,鹿声。一曰:林属于山为麓。《春秋传》曰:“少麓崩。”沈涛《古林考》引《御览》后说:“盖麓本林属于山之名,因而守山林之吏即名为麓。”后者是本义,前者是引申义,以麓之地代麓之人。从本义相关联的方向引申出新义。“一曰”引申义除了以上这些常见的引申途径之外,还有一些从本义声义符中取引义引申,从时空的转换角度引申,从词义特征、范围引申等,方式途径繁杂,在此不作详述。(2)两义互不相涉。两种事物用同一个名字,词义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之间只是我们常说的同形词而已。英,�荣而不实者。一曰:“黄英”。从�央声。《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为之荣,不荣而谓之秀,荣而不实谓之英。”《尔雅・释木》:“权,黄英。”《说文・木部》:“权,黄花木也。”由此可知草荣而不实者可谓“英”,黄花木亦可谓“英”,两者共用一名。羿,羽之羿风。亦古诸侯也。一曰:射师。段注:羿之本义是“羽羿之风,谓扶摇而上之状”。羿,一是“古诸侯”之名,即传说中夏代有穷氏的国君;一是“射师”之名,即传说中射落九个太阳的羿。以上用例中的首释义和一曰义之间是互不相涉。   “一曰”用来说解读音   汉语是音形义结合紧密的文字,词的意义和声音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词的读音变化常引起意义的变化,这样就出现了一词多音义的现象。可把“一曰”说解读音的用例分成两类:   多音一义。玖,石之次玉黑色者。从玉久声。……读若芑。或曰:若人句脊之句。玖,上古是溪纽之韵。句,上古是见纽候韵。两个读音不同但意义相同,都表“次于玉的黑色石头”义。   在《说文》中“一曰”说解读音多音一义的用例不是很多,但每一个都有代表意义,由于篇幅关系不再赘述。   多音多义。�,恚也。从言真声。贾侍中说:“�,笑。”一曰:读若振。�即现在的嗔字,上古为昌纽真韵,当做恚解时读作此音。当做笑讲时读若振,振为上古章纽之韵。两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恚,怨恚愤怒。朱骏声《通训定声》:“犹苏俗所谓冷笑也。内怒而外笑。”   �,鬼衣也,�省声。读若《诗》曰:“葛��之。一曰:若‘静女其�’。�,依叶德辉《读若考》作“静”。�,上古为影纽耕韵;静,上古为从纽耕韵。两者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鬼衣,钱大昕《潜研堂集》:�,即�也。�者,覆面之衣,小殓所用,故有鬼衣之称。另一音读像文静的姑娘那么美好的“静”音。   “一曰”说音中,读音的变化少部分没有引起意义的变化,出现多音一义现象,但大部分读音的变化引起意义的变化,出现多音一义现象。   “一曰”用来说解形体   在《说文》中许慎将音、形、义同一原则贯穿全书,他依据“六书”理论来揭示词的本义,即就词形说解词义。说解的情况复杂,据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两类:   说解不同的“六书”方法。昏,曰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声。首释字认为昏字从日,氐省为会意字,一曰字则认为是民声,为形声字。段注:昏字从氐省为会意,绝非从民声为形声,盖隶书淆乱乃有从民作昏者。   贞,卜问也。从卜贝,贝以为贽。一曰:鼎省声,京房所说。段注:一说是鼎省声,非贝字也。许说从贝,故贝下曰贞省声。京说古文以贝为鼎,故云从卜鼎声也。首释字是会意字,一曰字是形声字,亦兼有说义的意思。   说解相同“六书”方法,解释不同。母,牧也,从女,象�子形。一   曰:象乳子也。段注:首释子字以叠韵为训,牧者,养牛人也,以譬人之乳子。引申之,凡能生之以启后者皆曰母。又注一曰字认为,广韵引仓颉篇云,其中两点者象人乳形。竖通者既音无。按此就隶书释之也。两种说解在字形分析上是一致的,只是构件有不同的意义说解。   卜,灼剥龟也,象炎龟之形。一曰:象龟兆之纵横也。凡卜之属皆从卜。两种说解在字形分析上一致认为是象形的,只是认为所象之形不同而已。   从宏观语义学的角度看,这两类都没有引起词义的变化。第一类,只是“六书”方法的不同,没有词形的变化也就无所谓意义的变化了,这类用例比较多。第二类,对形体的某部分有不同的解释,也没有引起词义的变化,这类用例较少。   “一曰”说解词不同的音、形、义时不是单一的,在说解中常兼说其中两项甚至三项。这样的用例很多也很复杂,在此文中没有分析。另外,众所周知“一曰”有个真伪问题,前人已做过大量辨伪工作,这里,我们仅从“一曰”分布,词义在说解不同的意义、读音、形体中变化作初步考察,文中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①苏宝荣、宋永培:《古汉语词义简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③许慎:《说文解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④张孝纯:《从〈说文〉“一曰”义探词义运动规律》,《辞书研究》,2001(6)。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   编校:张红玲


相关文章

  •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旅游管理专业2012届毕业论文题目 1.试析现行导游薪金制度弊端及其改革对策 2.论饭店服务质量管理改进 3.体验经济时代中国饭店业个性化服务策略探讨 4.略论都市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对策 5.试论酒店服务营销 6.我国会展旅游市场营销初探 7 ...查看


  •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探析
  •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问题探析 张兴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100089 摘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几何式发展,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垂直面荷载密集,并由于建筑物竖向不稳定性,导致受风荷载与地震荷载的影响十分巨大 ...查看


  • 对10kv高压继电保护的安全探析
  • 对10kv 高压继电保护的安全探析 摘 要:通电线路将不同种类的电气设备相互联结起来组成了供电系统,由于线路的覆盖面积广.而且线路的绕行使的运行环境极为复杂,因此,供电系统中很难避免故障的发生,再加上各个电气设备以及各线路环节之间有着密切联 ...查看


  • 市场营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选题(1468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红楼梦]神话结构及其隐喻意义探析
  • 返回 1 / 3 已翻至第一页 已翻至最后一页 喜欢该文档的用户也喜欢 红楼梦研究和学习 [doc]<红楼梦>神话结构及其隐喻意义探析 <红楼梦>中的"石生人"神话系统研究 论<红楼梦> ...查看


  • 从跨文化视角探析中美商业文化差异
  • 从跨文化视角探析中美商业文化差异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多元化文化共存,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中美两国之间的商贸活动也日益频繁,但是中美两国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的商业文化差异阻碍了中美两国商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从跨文化的 ...查看


  • 桁架拱桥转体施工工艺探析
  • 桁架拱桥转体施工工艺探析 摘 要:桁架拱桥转体施工具有投资少,单孔跨度大,施工进度快,适于山区高山深谷地形修建等优点.本文以国道213线小川黄河大桥为例,简述了桁架拱桥的施工要求.特点及施工工艺. 关键词:转体桥 施工 工艺 探析 转体拱桥 ...查看


  • 学校突发事件危机干预模式探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校突发事件危机干预模式探析 作者:何凯 王玲(等) 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13期 [摘 要]近年来,学生自杀.校园暴力等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查看


  • 税务机关应急预案问题探析
  • 税务机关应急预案问题探析 摘要: 应急管理预案的编制既是我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应急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税务机关应急管理预案进行梳理,探析存在的问题,找到进一步完善的路径,对于税务机关应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十分重要 ...查看


  •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实践探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实践探析 作者:赵霞 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23期 [摘要]随着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外资银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