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在人体上的寄生客

  每个人的体重中都有一千克重量是来自细菌。大部分细菌可以和人相伴一生并相安无事、相互依存,而太频繁消毒反而会引起很多疾病。那么这些寄生客是如何影响人的健康的呢?   人体的寄生客   喜欢寄生在皮肤、毛发、指甲浅层的真菌会引起脚臭、脚痒、起泡、脱皮和出汗,这些真菌尤其喜欢寄居在经常洗脚但不愿意擦干脚的人身上。   恶毒的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组病菌的总称,能引起手脚长瘤和诱发某些癌症。   在没有刷干净的牙齿上易形成一层浓厚的细菌苔,有300—500个细胞,其中以血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最为常见,这些细菌发酵碳水化合物并分泌斑点,它们会刺激牙龈并使牙齿脱落。   沉睡的疱疹家族有100多个成员,大部分都处于非常安静的不活跃状态,一旦人压力增大、受寒发热、吸毒或过度服用抗生素后,就会被激活,引发病变。   喜欢睫毛的螨虫以皮肤分泌物和皮屑为生,会引起睫毛脱落。油性皮肤和不经常深度清洁皮肤的人最容易大规模滋生螨虫。   春夏之交从来就是细菌最活跃的时节,只不过进入5月,肠道传染病会取代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主角。现在还在全国各地活跃的手足口病其实是每年的常见传染病。   细菌亦友亦敌   在我们见识细菌前,需要正视一组数字:我们的机体由100万亿个细胞组成,但90%不是人体生来自有的。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的10倍。将这些细菌的重量集合起来,会重达1千克。   人体寄生的细菌家族非常庞大,种类多达250种。人体与细菌之间、细菌与细菌之间存在某种制约,更由于人体皮肤是一道天然防线,所以正常情况下不会引发疾病。而且,许多细菌实际上在对我们的皮肤起着保护作用,太频繁洗澡,会冲洗掉一些细菌,反而让皮肤失去原有的保护层,更容易患皮肤病。这样的细胞互生使得人与细菌形成了一种有趣的依赖现象。   虽然体内的这支“细菌大军”队伍很庞大,但大部分都是我们的盟友,非但不会伤害我们,反而处处施以援手。如果没了它们镇守体内,外面的致病细菌早就杀进体内了。除此之外,肠子的蠕动更少不了它们的“推波助澜”,维生素的合成也是它们的功劳,甚至连厮杀癌细胞的战场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但有一些细菌,还是尽可能隔离,比如喜欢寄生于粗糙皮肤中以皮脂为食的螨虫、通过未煮熟的猪肉进入人体并可能最终寄生在大脑内的弓形虫等。其次,葡萄球菌家族中的某些小兵,比如金黄葡萄球菌,你千万不要被它的外表所欺骗了,虽然长得像串鲜嫩的葡萄,但它却会让你的皮肤感染甚至化脓。   还有些病菌属于绝对的骑墙派。比如乙脑病毒、鼠疫杆菌和伤寒杆菌,一旦侵入人体,就会快速繁殖,并最终致病。大肠杆菌在正常栖居情况下并不会致病,但如果人患有白血病或过量服用不当的抗生素,它们就有可能侵入腹膜、阑尾和胆囊,并最终引发炎症。   不过只要大家平时注意卫生及保持良好的清洁习惯,不论是寄生虫体还是这些细菌大军中的“捣乱者”,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选自《科学启蒙》2012年第11期)   说明对象——寄生于人体的细菌   第1段:介绍人体中寄生着很多细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第2—7段: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寄生于人体的细菌,以及这些细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运用了分类别、作诠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第8—12段:说明细菌与人体亦敌亦友的关系。运用了列数字、作诠释、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每个人的体重中都有一千克重量是来自细菌。大部分细菌可以和人相伴一生并相安无事、相互依存,而太频繁消毒反而会引起很多疾病。那么这些寄生客是如何影响人的健康的呢?   人体的寄生客   喜欢寄生在皮肤、毛发、指甲浅层的真菌会引起脚臭、脚痒、起泡、脱皮和出汗,这些真菌尤其喜欢寄居在经常洗脚但不愿意擦干脚的人身上。   恶毒的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组病菌的总称,能引起手脚长瘤和诱发某些癌症。   在没有刷干净的牙齿上易形成一层浓厚的细菌苔,有300—500个细胞,其中以血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最为常见,这些细菌发酵碳水化合物并分泌斑点,它们会刺激牙龈并使牙齿脱落。   沉睡的疱疹家族有100多个成员,大部分都处于非常安静的不活跃状态,一旦人压力增大、受寒发热、吸毒或过度服用抗生素后,就会被激活,引发病变。   喜欢睫毛的螨虫以皮肤分泌物和皮屑为生,会引起睫毛脱落。油性皮肤和不经常深度清洁皮肤的人最容易大规模滋生螨虫。   春夏之交从来就是细菌最活跃的时节,只不过进入5月,肠道传染病会取代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主角。现在还在全国各地活跃的手足口病其实是每年的常见传染病。   细菌亦友亦敌   在我们见识细菌前,需要正视一组数字:我们的机体由100万亿个细胞组成,但90%不是人体生来自有的。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的10倍。将这些细菌的重量集合起来,会重达1千克。   人体寄生的细菌家族非常庞大,种类多达250种。人体与细菌之间、细菌与细菌之间存在某种制约,更由于人体皮肤是一道天然防线,所以正常情况下不会引发疾病。而且,许多细菌实际上在对我们的皮肤起着保护作用,太频繁洗澡,会冲洗掉一些细菌,反而让皮肤失去原有的保护层,更容易患皮肤病。这样的细胞互生使得人与细菌形成了一种有趣的依赖现象。   虽然体内的这支“细菌大军”队伍很庞大,但大部分都是我们的盟友,非但不会伤害我们,反而处处施以援手。如果没了它们镇守体内,外面的致病细菌早就杀进体内了。除此之外,肠子的蠕动更少不了它们的“推波助澜”,维生素的合成也是它们的功劳,甚至连厮杀癌细胞的战场也少不了它们的身影。但有一些细菌,还是尽可能隔离,比如喜欢寄生于粗糙皮肤中以皮脂为食的螨虫、通过未煮熟的猪肉进入人体并可能最终寄生在大脑内的弓形虫等。其次,葡萄球菌家族中的某些小兵,比如金黄葡萄球菌,你千万不要被它的外表所欺骗了,虽然长得像串鲜嫩的葡萄,但它却会让你的皮肤感染甚至化脓。   还有些病菌属于绝对的骑墙派。比如乙脑病毒、鼠疫杆菌和伤寒杆菌,一旦侵入人体,就会快速繁殖,并最终致病。大肠杆菌在正常栖居情况下并不会致病,但如果人患有白血病或过量服用不当的抗生素,它们就有可能侵入腹膜、阑尾和胆囊,并最终引发炎症。   不过只要大家平时注意卫生及保持良好的清洁习惯,不论是寄生虫体还是这些细菌大军中的“捣乱者”,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选自《科学启蒙》2012年第11期)   说明对象——寄生于人体的细菌   第1段:介绍人体中寄生着很多细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第2—7段: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寄生于人体的细菌,以及这些细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运用了分类别、作诠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第8—12段:说明细菌与人体亦敌亦友的关系。运用了列数字、作诠释、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相关文章

  •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临床及口医)
  • [知识点] 1.医学相关微生物的种类: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真菌.病毒 2.三型微生物的特征: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膜:细胞器不完善,仅有核糖体:无核膜及核仁: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属于该型微生物的有细菌.支原 ...查看


  • 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吸收 肌肉组织:收缩.舒张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神经组织: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 人体的整体性 细胞: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 ...查看


  • 第六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
  • 微生物:真菌.病毒.细菌.原虫.藻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1.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概念 –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 2.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 – 感染 ...查看


  • 人类是哺乳动物?No...最新研究说,人类是细菌集合体!
  • 人类不是哺乳动物了? 什么! 我的9年义务教育终于要被打脸了吗! 其实,我们身体的很大一部分, 都是由微细菌构成的生态系统. 与其说我们是人类, 其实我们更像是细菌. 在我们身体表面和身体内部, 细菌细胞的数量 要远远多于人体细胞, 细菌D ...查看


  • 十个最稀奇古怪问题的答案
  • <新科学家>杂志历时十二年找到十个最稀奇古怪的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都是人们平日里无法得到答案的,但是却是每个人都非常感兴趣的-- 一,人没头了还会感觉到疼痛吗? 答案是肯定的,人没头了还会感觉到疼痛.根据科学家们在1983年进行 ...查看


  • 临床医学三基试卷及答案
  • 临床医学"三基"试卷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运动系统组成哪项有误: (D ) .骨 B.骨连接 C.骨骼肌 D.平滑肌 .有关红骨髓的分布哪项有误: ( D ) .胎儿的长骨髓腔 B.幼 ...查看


  • 普通动物学试题
  • (一)选择题 (共30分 每题一分)1.扁形动物的肌肉层来源于 B A 外胚层 B 中胚层 C 内胚层 D 中胶层2.具有辐射对称体型的动物是 D A 草履虫 B 涡虫 C 蚯蚓 D 水母3.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B A 排除代谢废物 ...查看


  • 四下公共安全和生命健康教育教案
  • 课 第 题 课时 呵护呼吸系统健康 总第 1 课时 授 课 时 间 第 课 型 周 星期 新授课 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知道怎样才能不让呼吸系统受伤. 2.明确怎样呼吸才是健康呼吸.了解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教学 3.学生在了解呼吸系统 ...查看


  • 第一节__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