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
01、汪刘二公祠位于南山区南头关口正街玄武古庙东侧。为纪念在明朝抗击葡萄牙入侵有功的大将,于1573年建。
02、解放内伶仃纪念碑位于南头东校场上。1950年,为纪念解放内伶仃岛烈士而建。
03、陈郁故居位于南山区陈屋村。陈郁是省港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解放后曾任广东省长。
04、刘起龙将军第位于龙岗区大鹏镇大鹏古城内,建于清道光年间。刘起龙在平定海盗和抗击番夷战斗中履建功勋。
05、振威将军刘起龙墓位于龙岗区大鹏镇大鹏古城东门外的东校场侧。
06、大鹏所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龙岗区大鹏镇大鹏古城。建于明洪武27年,为明代海防军事城寨,在明清两代抗击倭寇外夷的入侵和骚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7、大坑烟墩位于深圳大亚湾核电站西小山岗顶上。建于明洪武年间,属大鹏所城辖下的五个烽火台之一。
08、赖恩爵振威将军第位于龙岗区大鹏所城内。建于清道光24年,是深圳最大的一座清式将军府第。赖恩爵是林则徐麾下一名参将,在鸦片战争初期抗击英军入侵的战斗中立下过卓越战功。
09、振威将军赖恩爵墓位于大鹏镇王岐塘。赖恩爵原葬于大坑上村,光绪三年迁移至此。
10、赖太母墓位于大鹏所城东门外大石地。是清振威将军赖恩爵祖母正二品夫人刘老夫人墓,葬于道光19年。
11、大万世居位于龙岗区坪山镇大万围村,建于清乾隆56年,是深圳市较为典型的客家寨堡式建筑。
12、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原为意大利式天主教堂,1944年东江纵队司令部设于此。
13、东江纵队《前进报社》旧址位于龙岗区坪山镇石灰坡村。
14、东江纵队军政干部学校遗址位于龙岗区大鹏镇鹏城的龙头山,旧址原是东山寺。
15、曾氏宗祠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建于明代,为深圳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宗祠之一。
16、文塔位于宝安区福永镇岭下村,该塔是深圳仅存的一座古塔建筑。
17、文昌阁位于宝安区福永镇固戍村外古沙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深圳仅存的古阁建筑。
18、永兴桥位于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桥头村,建于清乾隆50年,为深圳仅存的石砌墩柱式平拱桥。
19、黄默堂墓位于莲花山西南坡半山腰,为南宋淳佑8年的古墓葬。此类墓葬在深港地区及广东极为罕见。
20、黄氏宗祠古建筑群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办事处上合村,创建于明代。
21、鹤湖新居位于龙岗区龙岗镇罗瑞合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22、文武帝宫位于龙岗区坪山镇,是深圳保存最为完整的文武
帝宫。
23、绮云书屋位于宝安区西乡镇,是深圳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屋建筑。
24、黄思铭公世祠位于福田区沙头下沙东涌村,由该村黄姓族人为纪念第八世祖黄思铭而创建于明代晚期。
25、中英街界碑位于盐田区沙头角镇内中英街。是当年英殖民主义强占中国领土的见证。
26、沙栏口赫村天后宫位于盐田区沙头角镇内沙栏口赫村,建于清代,为两进硬山顶的庙宇式建筑,保存完整。
27、大梅沙古遗址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海湾沙丘遗址,位于大梅沙村前。
28、吴氏宗祠位于盐田区沙头角镇栏口赫村,建于清代或民国初年,为我国两廊硬山顶的土木建筑,是沙头角镇内重要的民俗建筑物之一。
29、元勋旧址建于明代早期,是笋岗何氏为纪念祖先岭南名贤何真在此发迹而建。位于罗湖区笋岗村。是深圳市区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古代寨堡式村围。对民俗研究有重要意义。
30、省港罢工委员会接待站旧址位于罗湖区南庆街22号,是一处重要的现代革命旧址。
31、东江抗日游击指挥部旧址位于罗湖区南庆街,是一处纪念叶挺当年在深圳领导抗日活动的重要旧址。
32、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福田区婆岭。
33、南头古城位于南山区九街村。城内有明、清建筑物及多处古井、古街道、古门楼、古庙等,并有“东莞会馆”、“信国公文氏祠”、“育婴堂”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深圳古代文明和历史的见证。
34、信国公文氏祠又称“文天祥祠”。位于南山区南头城九街村,是文天祥第文壁的后裔所建。
35、东莞会馆又称“宝安公所”。位于南头古城内,建于清同冶7年,是清代东莞商人在新安县设立的商会会所。
36、宋少帝陵位于南山区赤湾村西侧。为纪念南宋末代少帝而重修。
37、赤湾左炮台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南山区赤湾村东。系研究当时海防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
38、赤湾天后庙位于南山区赤湾村旁。是广东最大的一座天后庙,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
39、赤湾烟墩筑于明洪武27年,是明代东莞所城最重要的一个烽火台,位于南山区赤湾小南山的山顶上。
40、育婴堂南头古城内,1913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兴办,颇具意大利建筑风格。
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一览
01、汪刘二公祠位于南山区南头关口正街玄武古庙东侧。为纪念在明朝抗击葡萄牙入侵有功的大将,于1573年建。
02、解放内伶仃纪念碑位于南头东校场上。1950年,为纪念解放内伶仃岛烈士而建。
03、陈郁故居位于南山区陈屋村。陈郁是省港大罢工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解放后曾任广东省长。
04、刘起龙将军第位于龙岗区大鹏镇大鹏古城内,建于清道光年间。刘起龙在平定海盗和抗击番夷战斗中履建功勋。
05、振威将军刘起龙墓位于龙岗区大鹏镇大鹏古城东门外的东校场侧。
06、大鹏所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龙岗区大鹏镇大鹏古城。建于明洪武27年,为明代海防军事城寨,在明清两代抗击倭寇外夷的入侵和骚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7、大坑烟墩位于深圳大亚湾核电站西小山岗顶上。建于明洪武年间,属大鹏所城辖下的五个烽火台之一。
08、赖恩爵振威将军第位于龙岗区大鹏所城内。建于清道光24年,是深圳最大的一座清式将军府第。赖恩爵是林则徐麾下一名参将,在鸦片战争初期抗击英军入侵的战斗中立下过卓越战功。
09、振威将军赖恩爵墓位于大鹏镇王岐塘。赖恩爵原葬于大坑上村,光绪三年迁移至此。
10、赖太母墓位于大鹏所城东门外大石地。是清振威将军赖恩爵祖母正二品夫人刘老夫人墓,葬于道光19年。
11、大万世居位于龙岗区坪山镇大万围村,建于清乾隆56年,是深圳市较为典型的客家寨堡式建筑。
12、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龙岗区葵涌镇土洋村。原为意大利式天主教堂,1944年东江纵队司令部设于此。
13、东江纵队《前进报社》旧址位于龙岗区坪山镇石灰坡村。
14、东江纵队军政干部学校遗址位于龙岗区大鹏镇鹏城的龙头山,旧址原是东山寺。
15、曾氏宗祠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建于明代,为深圳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宗祠之一。
16、文塔位于宝安区福永镇岭下村,该塔是深圳仅存的一座古塔建筑。
17、文昌阁位于宝安区福永镇固戍村外古沙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深圳仅存的古阁建筑。
18、永兴桥位于宝安区沙井镇新桥桥头村,建于清乾隆50年,为深圳仅存的石砌墩柱式平拱桥。
19、黄默堂墓位于莲花山西南坡半山腰,为南宋淳佑8年的古墓葬。此类墓葬在深港地区及广东极为罕见。
20、黄氏宗祠古建筑群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办事处上合村,创建于明代。
21、鹤湖新居位于龙岗区龙岗镇罗瑞合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22、文武帝宫位于龙岗区坪山镇,是深圳保存最为完整的文武
帝宫。
23、绮云书屋位于宝安区西乡镇,是深圳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屋建筑。
24、黄思铭公世祠位于福田区沙头下沙东涌村,由该村黄姓族人为纪念第八世祖黄思铭而创建于明代晚期。
25、中英街界碑位于盐田区沙头角镇内中英街。是当年英殖民主义强占中国领土的见证。
26、沙栏口赫村天后宫位于盐田区沙头角镇内沙栏口赫村,建于清代,为两进硬山顶的庙宇式建筑,保存完整。
27、大梅沙古遗址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海湾沙丘遗址,位于大梅沙村前。
28、吴氏宗祠位于盐田区沙头角镇栏口赫村,建于清代或民国初年,为我国两廊硬山顶的土木建筑,是沙头角镇内重要的民俗建筑物之一。
29、元勋旧址建于明代早期,是笋岗何氏为纪念祖先岭南名贤何真在此发迹而建。位于罗湖区笋岗村。是深圳市区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古代寨堡式村围。对民俗研究有重要意义。
30、省港罢工委员会接待站旧址位于罗湖区南庆街22号,是一处重要的现代革命旧址。
31、东江抗日游击指挥部旧址位于罗湖区南庆街,是一处纪念叶挺当年在深圳领导抗日活动的重要旧址。
32、深圳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福田区婆岭。
33、南头古城位于南山区九街村。城内有明、清建筑物及多处古井、古街道、古门楼、古庙等,并有“东莞会馆”、“信国公文氏祠”、“育婴堂”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深圳古代文明和历史的见证。
34、信国公文氏祠又称“文天祥祠”。位于南山区南头城九街村,是文天祥第文壁的后裔所建。
35、东莞会馆又称“宝安公所”。位于南头古城内,建于清同冶7年,是清代东莞商人在新安县设立的商会会所。
36、宋少帝陵位于南山区赤湾村西侧。为纪念南宋末代少帝而重修。
37、赤湾左炮台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南山区赤湾村东。系研究当时海防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
38、赤湾天后庙位于南山区赤湾村旁。是广东最大的一座天后庙,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
39、赤湾烟墩筑于明洪武27年,是明代东莞所城最重要的一个烽火台,位于南山区赤湾小南山的山顶上。
40、育婴堂南头古城内,1913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兴办,颇具意大利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