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的要求和方法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
1、各部门必须充分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并且全力配合财务搞好成本核算工作
2、生产部门和仓库必须按照财务的要求进行材料和成品的收发存操作和记录(开领料单时应注明用途,成品需按标准的成品入库单安实入库出库。)
3、及时准确记录各种成本数据,按照财务的要求按时提供(仓库对账工作应在每月10日之前对完帐)
二、做好各项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1.做好标准成本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标准成本即计划成本或计划单价) 标准成本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司成本核算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现有的标准成本要么不全,要么非常不准确,应该组织公司的技术和生产部门对现有的标准成本进行修订,而且应该指定专门的人员(或部门)负责对公司今后新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以及标准成本的修正。
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必须严格按照财务仓库管理制度进行物料的收发存,确保每一笔物料进出都有详细的记录,对某些特殊物料领用的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分摊(比如钢材),确保领出物料能够准确反映其成本。
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原始的数据记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必须对每一笔物料的领用、耗费和结存有专门的记录,车间必须指定专人记录各种成本数据并及时上报给财务。
三、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一)生产成本的组成
(1)直接材料:就是原材料费用,主要包括电、机械、辅料、钣金、自制件等实际用于成品的材料。
(2)直接人工:也就是车间生产人员的工资和福利
(4)制造费用:主要包括水电费、折旧费、修理费用和低值易耗品等。
(二)成本核算的方法
根据公司的行业特点,宜采取标准成本法核算成本。标准成本法核算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公司的历史数据和具体分析,制定出每个零部件的标准材料消耗、工时消耗以及制造费用分摊,最后计算出每件产品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一旦制定,产品实际成本核算就以每月实际发生的总成本在当月所有产品的标准成本基础出上进行分摊,从而算出本月各产品的单件成本。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额还可以对公司各项产品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标准成本法建立在公司的标准成本基础之上,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标准成本体系是这一方法能否施行的关键。
四、标准成本的制定
1、标准材料:具体分析每个零部件(产品)的材料消耗量,加上适当的损耗即可以算出产品的标准材料消耗
2、标准工时: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经验,核定每个零部件(产品)的工时消耗即为标准工时
3、标准制造费用:根据标准工时和其他技术数据核定水电费用,根据标准工时和加工需用设备核定折旧费用,根据历史数据和相关经验核定修理费、低耗品耗费以及其他费用,以上费用的合计加上合理的损耗即为标准制造费用。
4、根据标准材料、标准工时和标准制造费用的合计计算每个零部件的标准成本
5、根据最后产成品的装配单,统计所有配件的标准成本以及相关的装配工时和其他费用,核算出最后成品的标准成本
五、成本核算的具体过程
1.核算当月的总材料成本、总人工费用(工资及福利)以及总制造费用,得出当月总成本费用。
2.统计当月所有完工产品、半成品及零部件的标准成本,得到当月产品总标准成本。
3.根据当月实际总成本和总标准成本计算得出当月成本分配率。
4.当月各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乘以当月的成本分配率即可得到当月所有产品的单位成本。
5、对于月末在产品,由车间确定其完工程度,根据完工程度和标准成本来分摊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方法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
1、各部门必须充分重视成本核算工作,并且全力配合财务搞好成本核算工作
2、生产部门和仓库必须按照财务的要求进行材料和成品的收发存操作和记录(开领料单时应注明用途,成品需按标准的成品入库单安实入库出库。)
3、及时准确记录各种成本数据,按照财务的要求按时提供(仓库对账工作应在每月10日之前对完帐)
二、做好各项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1.做好标准成本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标准成本即计划成本或计划单价) 标准成本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公司成本核算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现有的标准成本要么不全,要么非常不准确,应该组织公司的技术和生产部门对现有的标准成本进行修订,而且应该指定专门的人员(或部门)负责对公司今后新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以及标准成本的修正。
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必须严格按照财务仓库管理制度进行物料的收发存,确保每一笔物料进出都有详细的记录,对某些特殊物料领用的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分摊(比如钢材),确保领出物料能够准确反映其成本。
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原始的数据记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必须对每一笔物料的领用、耗费和结存有专门的记录,车间必须指定专人记录各种成本数据并及时上报给财务。
三、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一)生产成本的组成
(1)直接材料:就是原材料费用,主要包括电、机械、辅料、钣金、自制件等实际用于成品的材料。
(2)直接人工:也就是车间生产人员的工资和福利
(4)制造费用:主要包括水电费、折旧费、修理费用和低值易耗品等。
(二)成本核算的方法
根据公司的行业特点,宜采取标准成本法核算成本。标准成本法核算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公司的历史数据和具体分析,制定出每个零部件的标准材料消耗、工时消耗以及制造费用分摊,最后计算出每件产品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一旦制定,产品实际成本核算就以每月实际发生的总成本在当月所有产品的标准成本基础出上进行分摊,从而算出本月各产品的单件成本。通过比较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额还可以对公司各项产品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标准成本法建立在公司的标准成本基础之上,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的标准成本体系是这一方法能否施行的关键。
四、标准成本的制定
1、标准材料:具体分析每个零部件(产品)的材料消耗量,加上适当的损耗即可以算出产品的标准材料消耗
2、标准工时: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经验,核定每个零部件(产品)的工时消耗即为标准工时
3、标准制造费用:根据标准工时和其他技术数据核定水电费用,根据标准工时和加工需用设备核定折旧费用,根据历史数据和相关经验核定修理费、低耗品耗费以及其他费用,以上费用的合计加上合理的损耗即为标准制造费用。
4、根据标准材料、标准工时和标准制造费用的合计计算每个零部件的标准成本
5、根据最后产成品的装配单,统计所有配件的标准成本以及相关的装配工时和其他费用,核算出最后成品的标准成本
五、成本核算的具体过程
1.核算当月的总材料成本、总人工费用(工资及福利)以及总制造费用,得出当月总成本费用。
2.统计当月所有完工产品、半成品及零部件的标准成本,得到当月产品总标准成本。
3.根据当月实际总成本和总标准成本计算得出当月成本分配率。
4.当月各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乘以当月的成本分配率即可得到当月所有产品的单位成本。
5、对于月末在产品,由车间确定其完工程度,根据完工程度和标准成本来分摊实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