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访港三场会见均赞一国两制 提出香港三种精神

2012年06月30日 21: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36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6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香港特区政府欢迎宴会。中新社发廖攀摄

中新社香港6月30日电(记者 黄少华)30日是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港的第二日,从早上到晚间,全天约12小时的行程满档:他上午参观启德发展区的邮轮码头项目和公共房屋建设,了解香港发展和民生;下午在三场会见中着重称赞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傍晚则在讲话中呼港人弘扬拼搏、团结和创新的精神。

当日上午,台风刚登陆珠三角,香港豪雨阵阵。胡锦涛主席冒雨驱车来到九龙东区的旧启德机场发展区,饶有兴趣地视察新邮轮码头大楼,参观启德公共房屋发展项目。他在回应传媒提问时肯定,作为香港十大基建项目之一,新邮轮码头符合经济发展、民生需求,注意了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启德新邮轮码头占地约7.5公顷,耗资逾80亿港元。据预计,作为实用性强和高效能的地标式建筑,码头大楼及首个泊位将于2013年中期启用,第二个泊位则于2014年落成,足以应付2艘总吨位达22万吨的世界级巨型邮轮同时停泊。从新码头启用至2023年,每年可为香港带来15至26亿元的额外经济效益,并新增5000至8000个就业机会。

而有近60年历史的香港公屋计划,回归以来得到特区政府重视,已有100多万家庭受惠。

下午,胡主席在会见香港社会各界代表人士时,指出,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稍后,在会见香港各界知名人士和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负责人时,他强调,香港要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特别是背靠内地的优势,保持和巩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并在国家的发展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加上会见中央驻港机构和主要中资机构负责人,胡主席在三场会见中分别肯定上述三类人士的贡献。综合三场会见讲话,胡主席提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风险和困难,但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推动香港各项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也希望大家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为推进“一国两制”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傍晚,胡主席在出席特区政府欢迎晚宴时,更是语重心长地发表重要讲话。他说,香港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一百多年来,香港从偏居一隅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现代化城市,其成功的背后有一种精神力量,这就是香港同胞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灵活应变的创新精神。展望未来,香港既面临有利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许多严峻挑战,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地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香港同胞进一步弘扬这种精神。

弘扬这三种精神,胡主席对香港同胞提出三点希望:

——要强化主人翁意识,埋头苦干,自信自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美好生活,谱写狮子山下共同奋斗的新篇章。

——要始终以国家和香港整体利益为重,珍爱共同家园,齐心协力应对挑战,提倡多一些合作、多一些协商、多一些包容;关爱基层,扶助贫弱,守望相助,共享和谐。

——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潮流,善抓机遇,积极应变。要立足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用好内地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保持并提升原有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抵御风险能力。要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使香港各项事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晚间,内地和香港艺术家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文艺晚会共襄盛举。胡主席出席,与广大香港市民同乐。(完)

相关专题: 香港回归15周年

相关新闻:

·胡锦涛:香港同胞要始终以国家和香港整体利益为重

·胡锦涛:香港要充分发挥背靠内地的优势

·曾荫权称“一国两制”给香港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点评:

·郑浩:一国两制是香港取得重大成就主要动力

·阮次山:香港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国两制可行性

2012年06月30日 21: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36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6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香港特区政府欢迎宴会。中新社发廖攀摄

中新社香港6月30日电(记者 黄少华)30日是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港的第二日,从早上到晚间,全天约12小时的行程满档:他上午参观启德发展区的邮轮码头项目和公共房屋建设,了解香港发展和民生;下午在三场会见中着重称赞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傍晚则在讲话中呼港人弘扬拼搏、团结和创新的精神。

当日上午,台风刚登陆珠三角,香港豪雨阵阵。胡锦涛主席冒雨驱车来到九龙东区的旧启德机场发展区,饶有兴趣地视察新邮轮码头大楼,参观启德公共房屋发展项目。他在回应传媒提问时肯定,作为香港十大基建项目之一,新邮轮码头符合经济发展、民生需求,注意了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启德新邮轮码头占地约7.5公顷,耗资逾80亿港元。据预计,作为实用性强和高效能的地标式建筑,码头大楼及首个泊位将于2013年中期启用,第二个泊位则于2014年落成,足以应付2艘总吨位达22万吨的世界级巨型邮轮同时停泊。从新码头启用至2023年,每年可为香港带来15至26亿元的额外经济效益,并新增5000至8000个就业机会。

而有近60年历史的香港公屋计划,回归以来得到特区政府重视,已有100多万家庭受惠。

下午,胡主席在会见香港社会各界代表人士时,指出,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稍后,在会见香港各界知名人士和特区行政、立法、司法机关负责人时,他强调,香港要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特别是背靠内地的优势,保持和巩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并在国家的发展中,进一步发挥作用。

加上会见中央驻港机构和主要中资机构负责人,胡主席在三场会见中分别肯定上述三类人士的贡献。综合三场会见讲话,胡主席提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风险和困难,但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推动香港各项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也希望大家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为推进“一国两制”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傍晚,胡主席在出席特区政府欢迎晚宴时,更是语重心长地发表重要讲话。他说,香港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一百多年来,香港从偏居一隅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现代化城市,其成功的背后有一种精神力量,这就是香港同胞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灵活应变的创新精神。展望未来,香港既面临有利的发展机遇,也面对许多严峻挑战,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地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香港同胞进一步弘扬这种精神。

弘扬这三种精神,胡主席对香港同胞提出三点希望:

——要强化主人翁意识,埋头苦干,自信自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美好生活,谱写狮子山下共同奋斗的新篇章。

——要始终以国家和香港整体利益为重,珍爱共同家园,齐心协力应对挑战,提倡多一些合作、多一些协商、多一些包容;关爱基层,扶助贫弱,守望相助,共享和谐。

——要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潮流,善抓机遇,积极应变。要立足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用好内地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保持并提升原有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抵御风险能力。要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使香港各项事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晚间,内地和香港艺术家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文艺晚会共襄盛举。胡主席出席,与广大香港市民同乐。(完)

相关专题: 香港回归15周年

相关新闻:

·胡锦涛:香港同胞要始终以国家和香港整体利益为重

·胡锦涛:香港要充分发挥背靠内地的优势

·曾荫权称“一国两制”给香港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点评:

·郑浩:一国两制是香港取得重大成就主要动力

·阮次山:香港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国两制可行性


相关文章

  • 一国两制看台湾问题
  • 从"一国两制"看我国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 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指的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 ...查看


  •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 祖国统一大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本课教材讲述的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及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查看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练习题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制度中,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查看


  • 论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 作者:栾雪飞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1995年01期 内容提要 关于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依据,主要是: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设想及其实践,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关于邓小平"一国两制" ...查看


  •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分析)
  • 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 ...查看


  •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内容中,发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的有( )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③选举产生了中华人 ...查看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四练习
  • 树人中学2013学年高一历史练习(四) --专题四 之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使用班级:高一1-10班 份数:高一全段 编者:侯仰存 日期:2013年9月23日 1.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主要是因 ...查看


  • 毛概填空题补充
  • 一.填空题(共5小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本质在于执政为民. 3.党的 ...查看


  • 毛概题库有答案的
  •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的国体是 (B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 C. 工农兵代表苏维埃 D. 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2. 我国的政体是 (A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