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做到立德树人,立教为本,并且要坚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教师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更担负着学生教育管理的重任,是学生的榜样和关注的对象,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生行为规范习惯培养的主力军。教育是一项用爱浇灌的事业,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因此要想真正的做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十心:   1.忠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教师,忠心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忠诚于学校,只有当人民教师将“忠心”二字内化为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内化为对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持久的工作动力。   2.良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和调节机制   “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国家给我们的那份报酬;要对得起上级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要对得起学生及其家长给予我们的渴望的目光。在有限的时间里,潜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将自己智慧与汗水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让我们的良心才能坦然。   3.热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动力源泉   作为教师,就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拥有一颗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之心,你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职责,才会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4.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职业,懂得教学艺术,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感,才能激发自己为这一事业忘我工作的热情,才能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其次教师要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三是爱同事。这样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5.雄心使教师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老师,如果有了雄心壮志,肯定会注重学习与研究,观察与思考、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实践,善于从教学实际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6.虚心是教师进步的阶梯   虚心学习是一个合格教师良好的品德,在师德修养中善于虚心学习他人、自觉与他人交流,才有可能成为师德修养良好的教师。   7.同心是教师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   教师应该树立校荣我荣的意识,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心情舒畅;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共同击破一个个难题;只有同心同德,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协调一致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造就素质全面、出类拔萃的人才;只有同心同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   8.耐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保障   “耐心”如实反映出一个教师自我修养的程度。守住耐心,就意味着教师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不良习惯;就意味着教师能以一种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就意味着教师愿意给学生一种在成长过程中有人陪伴的安全感;就意味着对每一名学生都寄予期望,都不放弃。   9.公心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杆公平秤   身为教师,也要时时牢记这一点,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带着成见去评价学生。   10.恒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试金石   只要有恒心,相信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成功!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应时时事事不性急、不气馁,力求耐心细致地教育和帮助孩子们,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重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更要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质,提升人格魅力,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1.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2.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居然唆使学生去说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那又如何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3.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的责任。   当教师真的就是这样一份拷问心灵、磨练耐心的差事。似乎很苦,可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外界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去做,就一定能达到我们心中所追求的高度。   (作者单位:甘肃省灵台县百里学区744412)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做到立德树人,立教为本,并且要坚持努力向德艺双馨的方向发展。教师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更担负着学生教育管理的重任,是学生的榜样和关注的对象,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生行为规范习惯培养的主力军。教育是一项用爱浇灌的事业,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因此要想真正的做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十心:   1.忠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教师,忠心就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忠诚于学校,只有当人民教师将“忠心”二字内化为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内化为对工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持久的工作动力。   2.良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和调节机制   “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国家给我们的那份报酬;要对得起上级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要对得起学生及其家长给予我们的渴望的目光。在有限的时间里,潜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将自己智慧与汗水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让我们的良心才能坦然。   3.热心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动力源泉   作为教师,就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拥有一颗对工作的无限热爱之心,你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职责,才会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4.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职业,懂得教学艺术,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的情感,才能激发自己为这一事业忘我工作的热情,才能为培养下一代尽心尽力。其次教师要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三是爱同事。这样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5.雄心使教师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老师,如果有了雄心壮志,肯定会注重学习与研究,观察与思考、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实践,善于从教学实际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6.虚心是教师进步的阶梯   虚心学习是一个合格教师良好的品德,在师德修养中善于虚心学习他人、自觉与他人交流,才有可能成为师德修养良好的教师。   7.同心是教师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   教师应该树立校荣我荣的意识,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心情舒畅;只有同心同德,才能共同击破一个个难题;只有同心同德,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协调一致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造就素质全面、出类拔萃的人才;只有同心同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   8.耐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保障   “耐心”如实反映出一个教师自我修养的程度。守住耐心,就意味着教师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不良习惯;就意味着教师能以一种接纳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就意味着教师愿意给学生一种在成长过程中有人陪伴的安全感;就意味着对每一名学生都寄予期望,都不放弃。   9.公心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杆公平秤   身为教师,也要时时牢记这一点,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带着成见去评价学生。   10.恒心是教师成就事业的试金石   只要有恒心,相信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成功!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应时时事事不性急、不气馁,力求耐心细致地教育和帮助孩子们,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重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更要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质,提升人格魅力,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1.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2.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居然唆使学生去说谎,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那又如何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3.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的责任。   当教师真的就是这样一份拷问心灵、磨练耐心的差事。似乎很苦,可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外界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去做,就一定能达到我们心中所追求的高度。   (作者单位:甘肃省灵台县百里学区744412)


相关文章

  • 浅谈小学教师应如何提高师德修养
  • 浅谈小学教师应如何提高师德修养 利通一小 马瑞丽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社会格局已初步形成.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正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旧的价值体系解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建 ...查看


  •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 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怀远县小街中学 内省和慎独,是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在优秀教师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全面的改革开放和由计划 ...查看


  •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李磊 [摘要]提高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保障.更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讲了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些问 ...查看


  • 教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
  • 浅谈新任教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 ----新任教师培训总结 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教育的生命,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新任教师应重点从师德素 ...查看


  • 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讲稿
  • 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黔西县铁石小学 钟 燕 第一学时 导论 ? 一.新的历史时代的教育对老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 ? (一)老师不仅要教书,更 要充人 ? 1.引导学生终身学习 ? ※终身教育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指标 ? 2. ...查看


  • 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NO.28 ChinaEducationInnovationHerald师德建设 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 胡永盛(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党委组织部江苏镇江212003) 摘要:师德建设事关教育的成败,影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查看


  •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 [摘要]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肩负着幼儿教育的历史重任,其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奠定职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认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查看


  • 教师应该如何加强自身修养
  • 教师应该如何加强自身修养 通过<教育先模人物报告>的学习,我受益匪浅,那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如何加强自身修养,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呢?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quo ...查看


  • 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计划4
  • <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学习计划 对于教师所面临的,同时也是家长和社会最为关注的职业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客观冷静地挖掘出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艰难抉择,并且一一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力争做到有理有据.案例分析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