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动点问题及压轴题

七年级下册动点问题及压轴题

1.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AB=10cm,BC=8cm,点P从A出发,沿A→B→C→D路线运动,到D停止,点P的速度为每秒1cm,a秒时点P改变速度,变为每秒bcm,图②是点P出发x秒后△APD的面积S(cm2)与x(秒)的关系图象,

(1)参照图②,求a、b及图②中的c值;

(2)设点P离开点A的路程为y(cm),请写出动点P改变速度后y与出发后的运动时间x(秒)的关系式,并求出点P到达DC中点时x的值.(3)当点P出发多少秒后,△APD的面积是矩形ABCD面积的.

1 / 6

2.

3.

2 / 6

5. 如图在Rt△ABC中,∠C=90°,AC=8cm,BC=6cm,动点E以2cm/秒的速度从点A向点C运动(与点A,C不重合),过点E作EF∥AB交BC于F点.

(1)求AB的长;

(2)设点E出发x秒后,线段EF的长为ycm.

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试问在AB上是否存在P,使得△E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说出共有几个,并求出相应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6,AC=8,点D在线段AC上从C向A运动.若设CD=x,△ABD的面积为y.

(1)请写出y与x的关系式;

(2)当x为何值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此时点D

在什么位置?

(3)当△ABD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一半时,点D在什么位置?

7.如图,在△ABC中,∠B<∠C<∠A,∠BAC和∠ABC的外角平分线AE、BD分别与BC、CA的延长线交于E、D.若∠ABC=∠AEB,∠D=∠BAD.求∠BAC的度数. 8.一游泳池长9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对边同时向所对的另一边游去,到达对边后,再返回,这样往复数次.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甲、乙与游泳池固定一边的距离随游泳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图形回答:

3 / 6

(1)甲、乙两人分别游了几个来回?

(2)甲、乙两人在整个游泳过程中,谁曾休息过?休息过几次?

(3)甲游了多长时间?游泳的速度是多少?

(4)在整个游泳过程中,甲、乙两人相遇了几次?

9.如图,CD是经过∠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且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点E,F在射线CD上,已知CA=CB且∠BEC=∠CFA=∠α.

(1)如图1,若∠BCA=90°,∠α=90°,问EF=BE-AF,成立吗?说明理由.

(2)将(1)中的已知条件改成∠BCA=60°,∠α=120°(如图2),问EF=BE-AF仍成立吗?说明理由.

(3)若0°<∠BCA<90°,请你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关系的条件,使结论EF=BE-AF仍然成立.你添加的条件是.(直接写出结论)

(4)如图3,若直线

CD经过∠BCA的外部,∠α=∠BCA,请提出EF,BE,AF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

10. .如图,梯形ABCD,AD∥BC,CE⊥AB,△B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E与BD交于F,连接AF,G为BC中点,连接DG交CF于M.证明:(1)CM=AB;(2)CF=AB+AF.

4 / 6

1.答案:解:(1)由图得知:S△

APD=AD·AP=×8×1×a=24 ∴a=6 b===2 c=8+=17

(2)y=6+2(x-6)=2x-6(6≦x≦17)

P到达DC中点时,

y=10+8+10×=23

即23=2x-6 x=

(3)当P在AB中点和CD中点时,S△APD=S矩形ABCD 当P在AB中点时,P出发5秒;

当P在CD中点时,代入(2)中y=2x-6

即23=2x-6 x=

5 / 6

∴P出发5秒和秒时,S△APD=S矩形ABCD。

7.解答:解:设∠ABC=x,

∵∠ABC=∠AEB,

∴∠AEB=x,

∴∠1=∠ABC+∠AEB=2x,

∴∠2=2x,

∴∠3=∠D=4x,∠BCA=∠2+∠AEC=3x,

∴∠FBD=∠D+∠BCD=7x,

∴∠DBA=∠FBD=7x,

∴7x+7x+x=180°,解得x=12°, 8.解答:解:(1)甲游了3个来回,乙游了2个来回;

(2)乙曾休息了两次;

(3)甲游了180秒,游泳的速度是90×6÷180=3米/秒;

(4)甲、乙相遇了5次.

6 / 6

七年级下册动点问题及压轴题

1.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AB=10cm,BC=8cm,点P从A出发,沿A→B→C→D路线运动,到D停止,点P的速度为每秒1cm,a秒时点P改变速度,变为每秒bcm,图②是点P出发x秒后△APD的面积S(cm2)与x(秒)的关系图象,

(1)参照图②,求a、b及图②中的c值;

(2)设点P离开点A的路程为y(cm),请写出动点P改变速度后y与出发后的运动时间x(秒)的关系式,并求出点P到达DC中点时x的值.(3)当点P出发多少秒后,△APD的面积是矩形ABCD面积的.

1 / 6

2.

3.

2 / 6

5. 如图在Rt△ABC中,∠C=90°,AC=8cm,BC=6cm,动点E以2cm/秒的速度从点A向点C运动(与点A,C不重合),过点E作EF∥AB交BC于F点.

(1)求AB的长;

(2)设点E出发x秒后,线段EF的长为ycm.

①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试问在AB上是否存在P,使得△EF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说出共有几个,并求出相应的x的值;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

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6,AC=8,点D在线段AC上从C向A运动.若设CD=x,△ABD的面积为y.

(1)请写出y与x的关系式;

(2)当x为何值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此时点D

在什么位置?

(3)当△ABD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一半时,点D在什么位置?

7.如图,在△ABC中,∠B<∠C<∠A,∠BAC和∠ABC的外角平分线AE、BD分别与BC、CA的延长线交于E、D.若∠ABC=∠AEB,∠D=∠BAD.求∠BAC的度数. 8.一游泳池长9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对边同时向所对的另一边游去,到达对边后,再返回,这样往复数次.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甲、乙与游泳池固定一边的距离随游泳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图形回答:

3 / 6

(1)甲、乙两人分别游了几个来回?

(2)甲、乙两人在整个游泳过程中,谁曾休息过?休息过几次?

(3)甲游了多长时间?游泳的速度是多少?

(4)在整个游泳过程中,甲、乙两人相遇了几次?

9.如图,CD是经过∠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且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点E,F在射线CD上,已知CA=CB且∠BEC=∠CFA=∠α.

(1)如图1,若∠BCA=90°,∠α=90°,问EF=BE-AF,成立吗?说明理由.

(2)将(1)中的已知条件改成∠BCA=60°,∠α=120°(如图2),问EF=BE-AF仍成立吗?说明理由.

(3)若0°<∠BCA<90°,请你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关系的条件,使结论EF=BE-AF仍然成立.你添加的条件是.(直接写出结论)

(4)如图3,若直线

CD经过∠BCA的外部,∠α=∠BCA,请提出EF,BE,AF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

10. .如图,梯形ABCD,AD∥BC,CE⊥AB,△B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E与BD交于F,连接AF,G为BC中点,连接DG交CF于M.证明:(1)CM=AB;(2)CF=AB+AF.

4 / 6

1.答案:解:(1)由图得知:S△

APD=AD·AP=×8×1×a=24 ∴a=6 b===2 c=8+=17

(2)y=6+2(x-6)=2x-6(6≦x≦17)

P到达DC中点时,

y=10+8+10×=23

即23=2x-6 x=

(3)当P在AB中点和CD中点时,S△APD=S矩形ABCD 当P在AB中点时,P出发5秒;

当P在CD中点时,代入(2)中y=2x-6

即23=2x-6 x=

5 / 6

∴P出发5秒和秒时,S△APD=S矩形ABCD。

7.解答:解:设∠ABC=x,

∵∠ABC=∠AEB,

∴∠AEB=x,

∴∠1=∠ABC+∠AEB=2x,

∴∠2=2x,

∴∠3=∠D=4x,∠BCA=∠2+∠AEC=3x,

∴∠FBD=∠D+∠BCD=7x,

∴∠DBA=∠FBD=7x,

∴7x+7x+x=180°,解得x=12°, 8.解答:解:(1)甲游了3个来回,乙游了2个来回;

(2)乙曾休息了两次;

(3)甲游了180秒,游泳的速度是90×6÷180=3米/秒;

(4)甲、乙相遇了5次.

6 / 6


相关文章

  • 初一下册数学压轴题精练答案
  • 初一下册数学压轴题精练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9小题)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 是直角三角形,∠AOB=90°,斜边AB 与y 轴交于点C . (1)若∠A=∠AOC ,求证:∠B=∠BOC : (2)如图 ...查看


  • 近五年天津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 天津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及命题方向(2008-2012) 试卷结构分析: 近五年的中考数学试卷结构基本相同,共三类题型:选择.填空.解答题,分Ⅰ卷(30分).Ⅱ卷(90分),满分120分.其中: 选择题 10道 每题3分 共计:30分 填空题 ...查看


  • 八年级下册期末压轴
  • 最新(2015)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 一 .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符号:F 3.单位:,单位符号:,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二 .力的作用效果 2.塑性: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查看


  • 九年级下教学工作总结
  •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上,我花了很多时间认真分析大纲与近几年的中考走向,并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弄清考试的考点与热点,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查阅各种资料,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形成比较完整的 ...查看


  • 2018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重难点分析
  • 2018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 重难点分析 (名师总结教材重点,绝对精品,建议大家下载打印学习) 一.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夯实基础 1.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想要学好数学 必须重视基础概念,必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然后会运用 ...查看


  • 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专题练习
  • 1.已知点O 为等边∆ABC 内一点,∠AOB =110,∠BOC =α,以OC 为一边作等边 ∆OCD ,连接AD . (1)当α=150时,试判断∆AO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 为等腰三角形. 2. ...查看


  • 论语八则翻译及压轴练习
  • 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论语八则翻译与压轴练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 ...查看


  • 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 数学课例研究报告 一.研究目标 基本目标:通过研究体现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生主体作用的激发.学生参与作用的操 作.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发挥.教学策略多样化.教学模式系列化的课堂教学实例及理论成果. 衍生目标:在研究中,通过课例实践,让学生在& ...查看


  • 九年级数学教材全解_3
  • 九年级数学教材全解 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我主要从课标基本要求:编写意图.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处理等方面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课标基本要求 新课标中对数学课程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