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窃取商业机密 新型防毒软件上市受阻临窘境

2006-10-23 11:16:00 引自:京华时报

谈到新产品的上市窘境,刘旭不停地抽烟

目前,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刘旭还在为新产品上市努力着,尽管他担心产品“夭折”。

一个月前,因被诉“窃取商业机密”,公司账户被法院查封,公司运行陷入停滞。这个成立于2005年1月、开创国内杀毒软件主动防御技术新领域的公司,在近两年时间尚未售出一套产品的情况下,再次停摆。该公司研发的与传统杀毒软件不同的主动防御病毒软件,也就无法上市。

东方微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原国家863计划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内计算机病毒主动防御技术开创者——刘旭,也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研发全新防毒软件

10月17日,在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微点公司),46岁的刘旭谈到自己的防病毒产品时,一脸苦笑。

这个自认为“反计算机病毒软件开发做得最好”的人,曾是国内杀毒软件巨头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瑞星杀毒软件的主要设计和研发者。

“我对市场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在反计算机病毒这个领域的市场开发,国内只有我刘旭一个人做得最好”,谈起从技术员到管理者转变,刘旭露出笑容。

2003年2月,因与瑞星公司高层之间的分歧,刘旭离开了瑞星公司。

2004年底和2005年1月,刘旭分别在福建和北京创办东方微点公司,开始研发主动防御型产品。

对于计算机主动防御技术的设想,刘旭说是在2004年五一长假期间想出的。他说开始没想好做什么,五一长假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周,从提出设想到完成结构框架,一周时间内拿出了防御型软件的实施方案。

“我当时知道后很兴奋,认为如果能搞出来,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情,而刘旭要说搞出来,一定能搞出来”,东方微点公司副总田亚葵说,就是这种近似崇拜的心态,让大家没有犹豫,立即着手组织新公司。

按照刘旭最初的计划,整个开发过程在2005年3月份结束,当年8月份上市销售,所有的研发费用在300万元以内。

“最关键的是思路,idea(思路)出来了后,转换成产品相对来说就容易了。如果没有思路,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刘旭对于自己的创意很自信。

产品被期光明前景

2005年5月9日,《计算机世界》刊登了一篇《杀毒厂商大卖过期药》的匿名评论文章,随即TOM等网站以此为题,在行业内掀起了有关反病毒软件现状及发展方向的一场讨论。

2005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刊载了国家863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刘旭的署名文章——《杀毒软件亟待克服重大技术缺陷,我国应尽快研制主动防御型产品》。

此时,东方微点公司的“微点主动防御型软件”已研发成功。

“把这些文章作为一个学术分析也罢,当成一个产品宣传也好,最终目的是引起大家的关注”,刘旭说,他做的符合市场原则,在新产品完成后,开始为它的上市做铺垫。

由此,东方微点公司也拉开了计算机病毒主动防御技术产品上市的序幕。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杀毒软件开发的专家之一,刘旭为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勾勒了一幅美妙的前景:目前市场上的反病毒技术,需要在病毒出现后,提取病毒样本,然后杀毒软件才会根据接收到的软件特征识别病毒,杀毒软件相对于病毒有一个滞后期;而主动防御技术,是基于病毒的行为来防范,软件可以主动识别哪些行为是病毒的行为,哪些是正常软件的行为。

刘旭认为,近几年,用于盗窃账号、数据等点对点的恶性攻击病毒急剧增长,传统杀毒方法可能无法及时收集到这些单个攻击的病毒样本而造成用户损失。而他的产品出现,足以改变现有杀毒软件市场的格局。

“从技术角度讲,可以预见这个产品将来会有重大的突破性发展”,原863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刘澎,对于该技术的市场价值表示认可。

刘旭的署名文章和产品理念震惊了整个杀毒业界,一时间关于现有杀毒软件是否是“过期药”的争论甚嚣尘上。

防御软件获得好评

刘旭的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出来后,迅速取得了权威部门认可。

2005年7月15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专家对刘旭的产品进行了考察,结论是“较好解决了现有产品或系统以被动防御为主、识别未知攻击行为能力弱的缺陷,在技术上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我这个人特别苛刻,但我考察后给出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考察团专家之一,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时任863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刘澎说。

同年10月26日,北京北方计算机中心对该软件的测评意见为“是反病毒和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当时看到整个考察报告的工程院院士、信息技术专家周仲义,评价该产品“对木马的防治效果很好”。周仲义院士介绍,当时监测人员共作了两次测试,一次是一般的黑客攻击,一次是科研人员专业病毒攻击,效果都非常好。

当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以“反电脑病毒技术获突破”来报道微点主动防御软件的诞生。

专业机构的测评,让刘旭对自己的新技术充满信心。组建好了市场营销队伍,新产品的包装也已开始印刷,随着先期的宣传结束后,产品在8月份准备上市销售。

“这个产品的市场基础是零,原则上所有电脑都可以安装,相似的产品国际上都没有。”刘旭对自己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自信。

不过,产品的包装纸印出后,摆在库房里却没有机会使用。刘旭在业界引来喧嚣的主动防御型产品随后却“销声匿迹”。

新产品一年未能上市

就在微点公司正紧锣密鼓准备新产品上市的时候,一个国内首例“网络传播病毒案”,让微点公司的运行陷入了停滞。

2005年6月27日,有关部门通知刘旭,提前5个月解聘他的863专家职务。

6月29日,北京市网络行业协会发表声明,通报此事,并声明“刘旭本人不得以863专家身份进行活动”。不过,刘旭说他本人并没有加入过这个网络行业协会。

刘旭说他很疑惑,在他刚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的时候,没有任何书面通知的情况下,怎么就“解聘”了他快要到期的职务。

7月7日,有关部门开始对微点公司进行“反病毒公司资质调查”,并查收公司多台电脑和有病毒样本的移动硬盘。

7月19日,相关部门又对东方微点公司的移动硬盘和光盘进行了封存。

刘旭说:“当时脸都吓绿了。”他感觉到事态严重。

8月30日凌晨2点,东方微点公司副总经理田亚葵,因“涉嫌故意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被拘留。

因公司突生变故,产品上市的事情陷入停滞。

9月6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收到相关部门《关于暂停受理东方微点公司防病毒产品检测的函》,不对微点公司产品进行检测。

由此,微点主动防御型软件因无法申请销售许可证,也就无法上市。

之后,刘旭说他开始四处求助,但无果。

“到现在为止,除了田亚葵涉案外,没有机构和公司起诉微点公司,也没有人起诉刘旭本人,那为什么我的产品不能上市?”刘旭说这是从2005年6月份至今一直困扰在他心头的问题。

2006年7月28日,田亚葵取保候审。不过,微点主动防御型软件的上市问题依然没有进展。

微点公司陷入停滞

记者采访刘旭的过程中,他除了偶尔能露出一丝苦笑外,绷紧的肌肉就就没有放松过。

不修边幅的发型,暗灰色的外套、略微驼背的身形和落寞的表情,让46岁的刘旭仿佛又变回了一个缩在机房里的程序员,而不是著名的计算机反病毒专家、东方微点公司的总经理。

一年来不断的努力,并没有让微点公司步入正轨。而且,一年之后再生变故。

2006年9月21日,瑞星公司起诉田亚葵和东方微点公司窃取商业秘密。

9月25日,法院封存了微点公司的账户。

东方微点公司彻底陷入停滞状态。

“软件是好东西,公司有人犯错是另一回事,要区分开。不然对于这个公司是不公平的。”工程院院士周仲义说。

周仲义院士告诉记者,今年7月份他去成都开会的时候,当地一家公司也宣称开发出基于病毒行为主动防御技术的产品,与刘旭的产品原理“殊途同归”。“这个东西最关键的是思路,点破要害了大家就都清楚了,一样可以做出来”。

不过,一直忙于申诉的刘旭还不知道市场上的不利消息。

2006-10-23 11:16:00 引自:京华时报

谈到新产品的上市窘境,刘旭不停地抽烟

目前,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公司总经理刘旭还在为新产品上市努力着,尽管他担心产品“夭折”。

一个月前,因被诉“窃取商业机密”,公司账户被法院查封,公司运行陷入停滞。这个成立于2005年1月、开创国内杀毒软件主动防御技术新领域的公司,在近两年时间尚未售出一套产品的情况下,再次停摆。该公司研发的与传统杀毒软件不同的主动防御病毒软件,也就无法上市。

东方微点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原国家863计划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内计算机病毒主动防御技术开创者——刘旭,也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研发全新防毒软件

10月17日,在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微点公司),46岁的刘旭谈到自己的防病毒产品时,一脸苦笑。

这个自认为“反计算机病毒软件开发做得最好”的人,曾是国内杀毒软件巨头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瑞星杀毒软件的主要设计和研发者。

“我对市场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在反计算机病毒这个领域的市场开发,国内只有我刘旭一个人做得最好”,谈起从技术员到管理者转变,刘旭露出笑容。

2003年2月,因与瑞星公司高层之间的分歧,刘旭离开了瑞星公司。

2004年底和2005年1月,刘旭分别在福建和北京创办东方微点公司,开始研发主动防御型产品。

对于计算机主动防御技术的设想,刘旭说是在2004年五一长假期间想出的。他说开始没想好做什么,五一长假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周,从提出设想到完成结构框架,一周时间内拿出了防御型软件的实施方案。

“我当时知道后很兴奋,认为如果能搞出来,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事情,而刘旭要说搞出来,一定能搞出来”,东方微点公司副总田亚葵说,就是这种近似崇拜的心态,让大家没有犹豫,立即着手组织新公司。

按照刘旭最初的计划,整个开发过程在2005年3月份结束,当年8月份上市销售,所有的研发费用在300万元以内。

“最关键的是思路,idea(思路)出来了后,转换成产品相对来说就容易了。如果没有思路,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刘旭对于自己的创意很自信。

产品被期光明前景

2005年5月9日,《计算机世界》刊登了一篇《杀毒厂商大卖过期药》的匿名评论文章,随即TOM等网站以此为题,在行业内掀起了有关反病毒软件现状及发展方向的一场讨论。

2005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刊载了国家863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刘旭的署名文章——《杀毒软件亟待克服重大技术缺陷,我国应尽快研制主动防御型产品》。

此时,东方微点公司的“微点主动防御型软件”已研发成功。

“把这些文章作为一个学术分析也罢,当成一个产品宣传也好,最终目的是引起大家的关注”,刘旭说,他做的符合市场原则,在新产品完成后,开始为它的上市做铺垫。

由此,东方微点公司也拉开了计算机病毒主动防御技术产品上市的序幕。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杀毒软件开发的专家之一,刘旭为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勾勒了一幅美妙的前景:目前市场上的反病毒技术,需要在病毒出现后,提取病毒样本,然后杀毒软件才会根据接收到的软件特征识别病毒,杀毒软件相对于病毒有一个滞后期;而主动防御技术,是基于病毒的行为来防范,软件可以主动识别哪些行为是病毒的行为,哪些是正常软件的行为。

刘旭认为,近几年,用于盗窃账号、数据等点对点的恶性攻击病毒急剧增长,传统杀毒方法可能无法及时收集到这些单个攻击的病毒样本而造成用户损失。而他的产品出现,足以改变现有杀毒软件市场的格局。

“从技术角度讲,可以预见这个产品将来会有重大的突破性发展”,原863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刘澎,对于该技术的市场价值表示认可。

刘旭的署名文章和产品理念震惊了整个杀毒业界,一时间关于现有杀毒软件是否是“过期药”的争论甚嚣尘上。

防御软件获得好评

刘旭的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出来后,迅速取得了权威部门认可。

2005年7月15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专家对刘旭的产品进行了考察,结论是“较好解决了现有产品或系统以被动防御为主、识别未知攻击行为能力弱的缺陷,在技术上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我这个人特别苛刻,但我考察后给出的评价还是相当高的”,考察团专家之一,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时任863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刘澎说。

同年10月26日,北京北方计算机中心对该软件的测评意见为“是反病毒和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当时看到整个考察报告的工程院院士、信息技术专家周仲义,评价该产品“对木马的防治效果很好”。周仲义院士介绍,当时监测人员共作了两次测试,一次是一般的黑客攻击,一次是科研人员专业病毒攻击,效果都非常好。

当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以“反电脑病毒技术获突破”来报道微点主动防御软件的诞生。

专业机构的测评,让刘旭对自己的新技术充满信心。组建好了市场营销队伍,新产品的包装也已开始印刷,随着先期的宣传结束后,产品在8月份准备上市销售。

“这个产品的市场基础是零,原则上所有电脑都可以安装,相似的产品国际上都没有。”刘旭对自己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自信。

不过,产品的包装纸印出后,摆在库房里却没有机会使用。刘旭在业界引来喧嚣的主动防御型产品随后却“销声匿迹”。

新产品一年未能上市

就在微点公司正紧锣密鼓准备新产品上市的时候,一个国内首例“网络传播病毒案”,让微点公司的运行陷入了停滞。

2005年6月27日,有关部门通知刘旭,提前5个月解聘他的863专家职务。

6月29日,北京市网络行业协会发表声明,通报此事,并声明“刘旭本人不得以863专家身份进行活动”。不过,刘旭说他本人并没有加入过这个网络行业协会。

刘旭说他很疑惑,在他刚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的时候,没有任何书面通知的情况下,怎么就“解聘”了他快要到期的职务。

7月7日,有关部门开始对微点公司进行“反病毒公司资质调查”,并查收公司多台电脑和有病毒样本的移动硬盘。

7月19日,相关部门又对东方微点公司的移动硬盘和光盘进行了封存。

刘旭说:“当时脸都吓绿了。”他感觉到事态严重。

8月30日凌晨2点,东方微点公司副总经理田亚葵,因“涉嫌故意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被拘留。

因公司突生变故,产品上市的事情陷入停滞。

9月6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收到相关部门《关于暂停受理东方微点公司防病毒产品检测的函》,不对微点公司产品进行检测。

由此,微点主动防御型软件因无法申请销售许可证,也就无法上市。

之后,刘旭说他开始四处求助,但无果。

“到现在为止,除了田亚葵涉案外,没有机构和公司起诉微点公司,也没有人起诉刘旭本人,那为什么我的产品不能上市?”刘旭说这是从2005年6月份至今一直困扰在他心头的问题。

2006年7月28日,田亚葵取保候审。不过,微点主动防御型软件的上市问题依然没有进展。

微点公司陷入停滞

记者采访刘旭的过程中,他除了偶尔能露出一丝苦笑外,绷紧的肌肉就就没有放松过。

不修边幅的发型,暗灰色的外套、略微驼背的身形和落寞的表情,让46岁的刘旭仿佛又变回了一个缩在机房里的程序员,而不是著名的计算机反病毒专家、东方微点公司的总经理。

一年来不断的努力,并没有让微点公司步入正轨。而且,一年之后再生变故。

2006年9月21日,瑞星公司起诉田亚葵和东方微点公司窃取商业秘密。

9月25日,法院封存了微点公司的账户。

东方微点公司彻底陷入停滞状态。

“软件是好东西,公司有人犯错是另一回事,要区分开。不然对于这个公司是不公平的。”工程院院士周仲义说。

周仲义院士告诉记者,今年7月份他去成都开会的时候,当地一家公司也宣称开发出基于病毒行为主动防御技术的产品,与刘旭的产品原理“殊途同归”。“这个东西最关键的是思路,点破要害了大家就都清楚了,一样可以做出来”。

不过,一直忙于申诉的刘旭还不知道市场上的不利消息。


相关文章

  • 电子商务安全现状(修改)
  • 电子商务安全现状 摘要:良好的电子商务安全环境是整个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前提.尽管近年来,随着各项互联网技术和金融领域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安全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电子商务安全问题还是层出不穷,电子商务安全环境仍然复杂.本文主要阐述了 ...查看


  • 近六成企业商业机密被无端泄露或遭他人盗用
  • 密案近年呈高发态势 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之间旷日持久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就是例证. 去年11月13日,网上一份题为<工程机械行业之耻:三一重工三爆商业间谍案>的帖子提到了三起间谍案: 2009年10月,三一重工设立新洛普咨询公司,非 ...查看


  • 浅谈文秘人员对保密的管理
  • 浅谈文秘人员对保密的管理 [摘要]:文秘人员是协助领导工作.处理文书.交办事项等公司办公室的重要组成人员, 他不仅仅是领导的左膀右臂,更是机密的掌握者.在当今商业秘密已经成为成功市场的一项重要武器,文秘人员要积极树立保密意识,做好对保密的管 ...查看


  • 360棱镜门: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样本(13.7.4)
  • 多年以来,人们都愿意以"坏孩子"来形容360.这既有贬义,觉得360作为一个企业公民,许多言行多少有点异于常人:但也有褒的一面,认为它在业内扮演的"坏孩子"角色所催生的鲶鱼效应,会让整个行业更具活力. ...查看


  • 论文参考1----某企业网络安全综合设计方案
  • 某企业网络安全综合设计方案 目 录 1 XXX企业网络分析... 4 2 网络威胁.风险分析... 5 2.1内部窃密和破坏... 5 2.2 搭线(网络)窃听... 5 2.3 假冒... 5 2.4 完整性破坏... 5 2.5 其它网 ...查看


  • 网络安全学习心得体会
  • 篇一:学习网络安全之小结 学习网络安全之小结 对于网络安全,相对于我来说,在未接触这门课程之前,可以说是一个漏洞,一片空白,网络安全的意识也是很是淡薄.之前也是听说过网络攻击,盗取情报,窃取密码,查看个人隐私等一些迫害网络安全秩序的不法行为 ...查看


  • 谁在围剿华为:有组织计划的全球化围剿袭来
  • [导读]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全球化围剿正在袭向华为. 华为还是狮子吗? 对于这个问题,100个人有100种不同的诠释.我们想告诉你的是:昔日雄狮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困,而且很悲哀,华为的困境看起来与大多数企业并无太大不同:接班人选难定. ...查看


  • 华人软件工程师被控窃取美国公司商业秘密
  • 华人软件工程师被控窃取美国公司商业秘密? 美国之音 报道 一名中国籍软件工程师在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市的联邦法庭上被控窃取前雇主的商业秘密. 45岁的刘谭(音译,Tan Liu)被控六项窃取商业秘密罪和六项持有那些商业秘密的罪名. 他被控窃取 ...查看


  •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百度百科
  •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98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