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
学生社团文化发展
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
2014年3月
作者: 张 炫(社联副主席)
特别感谢
协助单位:校社联秘书处
物电院分团委
机汽院分团委
建工院分团委
食尚部落协会
Open机器人协会
前言
三年,一晃眼就要过去了。我校学生组织也即将迎来两三个月之后的换届选举工作。我们作为社团联合会的主席团成员,也即将离开这个我们挚爱的组织。回首往事,在社联这个组织里的一幕幕如电影画面一般在脑海里飘过。三年来,我们从一名普通的干事到部长再到主席团成员,有汗水、有泪水,也有喜悦、有自豪。我们热爱社联这个组织,我们想要靠自己的一点一滴努力去推动我校的社团文化向前发展。三年的学生工作让我们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见证了很多。我们梳理了三年以来我们总结出来的我校社团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希望能够探讨出其合理的解决之路。为了广泛的了解不同层面的学生对社团文化发展的看法,我们采用了访谈了解的方式,访谈了部分二级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社团会长、社联部长、社团会员、其他大学社联主席等与社团工作相关层面的同学们。经过整理写出了这份《社团文化发展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我校社团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点滴奉献,也希望能够为我校申大、创大略尽微薄之力。在此,衷心祝愿我校能够早圆大学梦,祝愿我校申大、创大早日成功!
——湖北文理学院社团联合会 主席团全体成员
目录
一、关于社团管理体制„„„„„„„„„„„„„„„„1
二、关于社团定位方向„„„„„„„„„„„„„„„„4
三、关于社团活动内容„„„„„„„„„„„„„„„„6
四、关于社团团建工作„„„„„„„„„„„„„„„„6
五、关于社团经费管理„„„„„„„„„„„„„„„„7
六、关于社团指导教师„„„„„„„„„„„„„„„„8
七、关于社团学生干部„„„„„„„„„„„„„„„„9 附录:全校社团分类划分表„„„„„„„„„„„„„„12
社团文化发展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一系列集思想性、文化性、娱乐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活动,成为增强校园科研学术氛围、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余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舞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普遍实施学分制管理和后勤服务社会化以后,学校中的班级意识逐渐淡化,学生管理工作阵地逐渐分流,我校学生社团作为联系学生和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日渐凸现。但是,在我校申大、创大新阶段,我校学生社团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校学生社团功能的正常全面发挥。本文主要论述了我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并重点就我校学生社团当前建设中存在的管理体制、定位方向、活动内容、团建工作、经费管理、指导教师、社团干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分析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出解决的对策,使得我校学生社团真正能够走健康向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我校申大、创大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关于社团管理体制
现状分析:我校学生社团管理不够规范,制度建设有待加强。我校学生社团进行粗口径划分管理,其中的大部分挂靠在院系,一部分直接挂靠在校团委,一部分挂靠在校内其他部门(如党委宣传部、图书馆)。这种管理体制的优点是学生社团容易与挂靠单位密切配合,并在工作中受到较好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但是弊端也是很显然的,一是学校不容易掌握全校社团整体的发展情况,容易造成高校学生社团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二是主管部门和挂靠单位职责不明,容易造成管理真空。三是挂靠在院系的社团发展可能受到局限而仅仅成为所在院系的内部社团。四是形成多重领导,使社团负责人不知所措,例如挂靠在某院的社团将有可能同时受到校社联、院团委、院社联、指导老师四个方向的领导与管理。
目前管理架构图:
改革建议:要建立健全我校学生社团各项管理制度,使高校学生 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发组建的群众性团体,自身的不成熟性导致在某些问题上不可避免出现偏激思想或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所以学校就必须对他们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使高校学生社团能够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学校要将学生社团纳入学校正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渠道,像高校学生社团的创立、重大活动的筹备、安排等均应按照一定的审查报批程序由社联统一呈交学校。其次社团的主管单位要统一、简洁、清晰、明确,总之要权责明确,责任到位。这样有利于我校社团规范管理,避免我校学生社团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令出多门、管理真空的不良现象。鉴于目前社团管理架构复杂混乱,建议学校进行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架构的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1.摒除粗口径划分管理方式,取消挂靠单位制度
2.采用精细化划分管理,依据《湖北文理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第二条,将学生社团按性质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社会公益型、兴趣爱好型四大类社团
3.为明确职责管理和利用好各院专业资源,将四大类社团分为校直属社团和院分属社团,其中校直属社团包括社会公益型和兴趣爱好型两类。院分属社团包括理论学习型和学术科技型两类
4.校直属社团由社团联合会统一规范管理与服务,院分属社团由各院负责管理
5.各院成立“社团联合会XX院分会”这一学生组织,设主任一名,负责该院分属社团的管理服务。例如物电学院则为“社团联合会物电分会”,负责物电学院所有社团的各项工作
6.为精简学生组织架构,社联不给各院现有学生组织增加人员负担,“社团联合会XX院分会”主任一职不再另设,由各院学生组织中的分团委副书记(大三学生)兼任,接受社联工作指导
改革管理框架图:
改革后的学生社团组织框架更加清晰明了,呈线性化的垂直管理架构,将简化社团管理程序,使得学生社团组织运行更加高效、规范。 分类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可以预想的社团格局将是:
校直属社团,大而强,走出去,举办活动促交流,为学校得名声 院分属社团,小而精,走出去,参加比赛获奖项,为学校争荣誉
二、关于社团定位方向
现状分析:综合近年来我校各学科有关学生社团的界定发现,在传统定位中,学生社团被看作只是学生为共同兴趣和爱好而聚合在一起的互益性、非正式组织。传统定位只是简单描述了学生社团最基本的性质,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入挖掘。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社团在这一定位之下,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我校学生社团的定位没有提升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高度,因此,相对于学生会组织,我校学生社团长期以来被边缘化。学校对社团的管理仅限于把握大方向,对于“学生社团在我校教育体系中能有什么作为”则关注较少。由此就引起学校对学生社团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等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已经逐步厌倦了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由学生会组织举办的各种官方活动。另外,学分制的实施,也放开了大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同班或同年级学生的步调不再整齐划一,使他们对院系、班级的归属感降低,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正逐步弱化。相反,学生社团活动空间的自由、平等和活动的自主性让大学生们为之向往,社团的群众性说明其影响力正逐渐增强。这一点可以通过每年新生入学时各组织招新情况看出来,社团收取会费却有很多新生踊跃加入,学生会等组织为免费但招新情况一年不如一年。
但是,我校社团定位的偏差却导致了社团发展方向的迷失。我校学生社团的传统定位没有对该组织的发展设定清晰明确的总体目标。大多数社团没有长远规划,只是一味贪大求全,仅以规模和人数论发展。但因为定位不清,社团没有上升到培养会员的高度,导致绝大部分社团会员流失率极高,甚至出现到换届之时没有人来竞选会长的现象。例如电子技术爱好者协会这一社团,既可以划为学术科技型又可以划为兴趣爱好型,性质不明导致其发展目标摇摆不定,一方面想要发展为以参赛获奖为荣的科技类社团引导者,另一方面又想要发展成为全校可以举办大规模兴趣爱好活动的有号召力社团。导致其在举办大规模活动与潜心参加各项竞赛之间无法找准重心。我校绝大部分社团都存在此种情况,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校没有能产生一批在校外有
着影响力的学生社团。
改革建议:对我校学生社团进行重新定位并分类别对社团明确发展方向。我校学生社团应该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社团发展方向”这两方面进行重新定位。改革后我校学生社团的新定位:学生社团是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追求的大学生自发组建的为培养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互益与公益相结合的学生组织。
新定位中将解决社团“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将学生社团不仅仅放在兴趣娱乐层面,更应放在为我校培养多方面人才的层面上来,引导社团去培养一批批的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新定位后的社团将有原来单纯的“互益”发展到“互益与公益相结合”。在互益基础上发挥公益作用就提升了社团活动的层次,也将体现社团成员精神层面的追求。
重新定位与明确方向的具体做法:将全校所有社团重新定位为理 论学习型、社会公益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四类社团。其中社会公益型和兴趣爱好型两类社团为校直属社团,明确其发展方向为在校内校外组织大型有影响力的活动和代表我校参加校外同类社团举办的大型交流活动,提升我校社会名气与影响力,培养有领导力、组织力和创新力的人才。理论学习型和学术科技型两类社团为院分属社团,明确其发展方向为在校内校外组织各学科专业类比赛和代表我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各项专业竞赛,为我校赢得各级竞赛奖项与荣誉,培养各学科专业的科技型、竞赛型人才。
对于目前定位模糊的社团可以依据新的定位分类进行拆分,例如电子技术爱好者协会可以拆分为电子爱好者协会和新成立Java研究会、C语言研究会、嵌入式开发研究会等等。将专业科技程度要求高的协会放到院里去,将专业要求低的爱好类协会放到校里来,同时爱好类协会可以和专业类协会成立合作关系,形成联合进阶培养人才的模式,例如电子爱好者协会与C语言研究会、Java研究会进行合作,电子爱好者协会的会员在大一期间表现优异,表现出对电子技术的喜爱并且乐于钻研,那么电子爱好者协会就可以将此类会员选送到C语言研究会或Java研究会进修。对于会员来说,将使他把兴趣转化
为学习的动力,并在更加专业的科技类研究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社团来说也实现了会员的培养、人才的交流,并且将有效降低社团在大一期间的流失率。
三、关于社团活动内容
现状分析:我校社团活动简单化、商业化、娱乐化,缺乏持久性。现在无论是学术性、公益性还是体育性等社团的活动只停留在开会出海报、挂横幅的层次上,或者单纯以舞会、郊游等娱乐活动作为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内容,也就不可能让同学们从中受益。对于同学们的吸引力也有限,也缺乏对大学生精神文明的引导。
改革建议:使我校学生社团活动项目专业化、多样化,使我校学生社团真正成为“第二课堂”。高校学生参加社团,往往是兴趣使然,如果参加后学到东西,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兴趣,如果学不到东西,就会很快脱离出这个社团。所以,我校学生社团应该要自觉增强软件建设,提高活动的含金量,克服因其他各种因素开展的社团活动简单化、商业化、娱乐化不良倾向。高校学生社团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业特色,适当加强活动形式的灵活性,要主动寻找与社团主题相关的课程为依托,聘请课程的主讲老师为我校学生社团的专业指导老师,通过开展讲座、沙龙、参观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同时,要加强和兄弟高校学生社团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校内校外高校学生社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搏采众长,提高质量,从而满足广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文化需求,使我校学生社团真正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四、关于社团团建工作
现状分析:随着大学生学习生活流动性进一步增大,原有的班集体团支部职能出现弱化。而学生社团正日益成为吸引和集中大量青年学生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群众组织。通过加强我校学生社团团建,发挥社团团干部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可以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管理
工作。我校学生社团存在制度不完备,管理不规范,人员不稳定,活动不延续,传承不到位等诸多不足,迫切需要在学生社团注入新的机制和有效保障。加强学生社团团建,有利于完善学生社团制度,促进学生社团的有序规划管理,培养学生社团活动品牌生命力。
我校社团联合会团工委在上一学年开展了社团团建的初始工作,在我校社团联合会团工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已有25个大型学生社团建立了社团团工部,并逐步开展初期的团建工作,社团团建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改革建议:由社团联合会团工委继续加强对社团团建工作的引导。将现有的25个社团团工部升格为正式的社团团支部,并设团支书一名。扩大团组织在学生社团的有效覆盖。社团联合会团工委加强对社团团干部的培训与指导,提升团支部在社团内的领导力,引导学生社团有序健康的发展,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关于社团经费管理
现状分析:目前我校学生社团经费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费匮乏,社团的真正作用难以发挥。社团目前经费来源主要是会员会费筹一点,从院团委挤一点,费尽心思找赞助商给一点等,短时间尚能应付,但长此下去,仍显匮乏。使社团活动正常开展受到很大制约。
(二)经费收支无章可循,管理不规范。目前,关于我校学生社团经费管理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学生社团在经费的筹集、使用方面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尽管学校对会费收取制定了一定的标准,但仍然还部分的存在着乱收费现象,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有些社团还存在未经批准收费和无证收费的现象。主要是一些社团组织举办各种培训项目所收取的各类资料费、报名费等未按学校有关规定申办收费许可证。 (三)学生社团经费管理的监督及约束不力。由于学校对学生社团经费管理法规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学生社团经费也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督体制。有的社团负责人甚至贪污、挥霍社团活动经费。社团负责人不
向社团联合会上交财务报表,也不向全社团成员公示财务使用表。因为此类现象的出现,造成部分学生形成“社团都是骗钱的”这一印象(据某高校问卷调查显示:有45%的学生认为高校社团名不副实且对会费去向表示担忧)。
改革建议:加强社团经费投入,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一)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的投入,并通过社团联合会积极支持和引导监督学生社团通过吸纳社会赞助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采集活动资金。为社团开展活动提供场地支持,比如大学生活动中心应该成为社团举办活动的主场地,由社联进行维护管理并对社团在活动中心举办活动的时间进行协调。另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社团基金,用于奖励发展优异、为学校做出贡献的社团。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社联对下属各社团的财务监督检查。社团联合会在上一学年开展的要求所有社团对会员收取会费使用统一收据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社团应定期向社联上交近期财务报表,社联采用不定期抽查社团财务情况进行监督。完善社团奖惩制度,对于挥霍社团经费或者不说明经费去向的社团负责人应予以处罚,必要时应对社团负责人撤职并通报批评。 (三)采用会员监督制。要求所有社团定期向所有社团成员公示社团经费收支情况,并举行财务使用说明会,向社团骨干和社团会员汇报财务情况。会议需要社联派人参与并做会议记录上交。
六、关于社团指导教师
现状分析:大部分社团指导教师有名无实,我校学生社团缺乏有效指导。 我校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一般由挂靠单位指定,但是老师的工作是纯义务的,不计工作量,没有劳动报酬,完全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支持着指导工作的进行。但是,由于指导学生社团工作量大,占用业余休息时间多,而且老师大部分都有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很多老师不愿意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许多社团只是为了登记注册或为扩大社团知名度的需要才请老师挂个名。甚至有的好几个社团是同一名指导教师。少数老师即使愿意,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很难持久
地投入到高校社团工作中去,进行深入细致地指导。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社团都拥有1名指导教师,但是发挥的具体作用却不尽如人意,绝大部分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甚至连社团发展状况、是否存在都不知悉。只有一小部分社团,一学期才能邀请到指导教师进行一次学术讲座或交流活动。
改革建议:我校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配备要有保障,加强对社团的有效指导。高等教育要求高校学生社团能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中心,以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并贯穿于营建校园文化的始终。所以,给予高校学生社团以正确指导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数量、工作量离社团的发展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作用不能很好发挥。
学校不宜再采用指派指导教师给社团的做法,因为部分教师对所被指派的社团不是很感兴趣。应该采用自由的双向选择方法,由社团和教师互相选择。首先,社团干部集中讨论出认为适合担任该社团的指导教师,再由社团负责人写出书面申请去邀请该教师来社团担任指导教师,如果该教师同意,则双向选择成功。社团再将信息上报给社团联合会,由社联统一上报学校。双向选择将使得社团与指导教师之间交流联系更加亲密频繁,有利于教师对社团各方面的指导。
学校可以采用鼓励校内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将指导教师的社团工作量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范围,激励年轻教师或专业教师踊跃投身到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上来。
七、关于社团学生干部
现状分析:学生社团干部是学生社团发展的领导者,生力军,其重要性在我校学生社团文化发展中不言而喻。但目前我校绝大多数社团干部制度体系建设存在不足,有待于继续完善和加强。多数社团没有相对科学的选拔与任用制度。虽然我校社团联合会有关于社团会长选拔任命的相关规定与章程,但因为社联没有对社团会长的任免权,使得会长选拔规定如同虚设。据了解,目前我校社团负责人的选拔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公开演讲竞选、上届社团负责人指定、社团挂靠单位
指定、其他社团干部推荐、面试五种形式。其中“上届社团负责人指定”是采用最多的形式,但这也是最为随意、个人感情偏向最重的形式。这种现象导致社团会长选拔任命极其不规范。社团干部选拔方式单一,没有把几种选拔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
对于上任后不负责任的社团会长,没有很好的约束管理制度,在部分社团会长无视学校规章制度违反相关社团规定之后,经社团联合会纪检与维权部经调查取证查实确凿无误,社联也只能依规定对社团整体做出相应处罚,例如降低星级评定等。但对于做出违规行为的社团会长却无计可施,导致社团干部队伍越来越无组织无纪律。
对于勤恳负责的社团会长,也没有明确的激励制度,目前,在我校,学生的评优、评奖学金、入党、就业等一切事关前途的大事,都只和学生所在院系的学分、成绩直接挂钩,以及会考虑学生在院里学生会组织担任职务。但是少有考虑到在校级这一层面为社团奉献的社团干部。社团干部在校级层面没有评优、评奖学金、入党的激励制度,回到院里参评但是学生在校级社团工作服务的奉献却几乎不被考虑。这一现象极大地打击了全校社团干部的积极性。
改革建议:建立高校学生社团骨干、负责人培训制度。尤其对高校学生社团负责人应严格考评,把好“上台”关,可以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选拔人才,确保将高素质、热爱学生社团工作、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对不胜任学生社团负责人工作的学生要及时调整,对高校学生社团骨干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校学生社团负责人及骨干的较高素质,这也是高校学生社团能够健康发展的保证。具体方式如下:
(一)统一社团干部换届时间,与各级校组织同步,在每学年5、6月份进行会长换届选举大会,校直属社团由社团联合会统一安排社团会长换届选举大会,社联参与监督选举,选举产生的会长需得到社联出具的正式书面任命书。院分属社团由所在各院举办院级社团会长换届选举会,社联参与监督选举,选举产生的会长需得到社联出具的正式书面任命书。选举结束后由社联组织所有社团新任会长宣誓就职。 (二)统一社团干部职务周期,周期定为:干事担任期间为大一上学期,部长担任期间为大一下学期,会长担任期间为大二全学年,团支
书担任期间为大二全学年。社团所有干部信息表需上交社联备案。 (三)在社团会长担任期间违反学校关于社团管理规定的社团干部,经社联纪检与维权部查实后上报学校,由社联对违规社团会长进行撤换,并派出整改监督工作组进驻该社团参与社团各项会议和活动。对于严重违规、并导致社团发展严重受损的社团负责人,社联可向学校申请对其进行适当处分,并将处分通知书下发到其所在学院。
(四)健全社团干部表彰激励制度,社团干部的评优、评奖学金、入党等方面可以放到校级层面进行,不与院里的各项评比冲突。可以设立优秀学生社团干部奖学金,可以考虑选出优秀社团干部去校内团校、党校进修等。对于我校学生社团文化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社团干部,可以考虑在其卸任后授予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以示嘉奖。
参考资料:
【1】刘卫华,主体性德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的定位,广西师范学院,2009 【2】李新红,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问题及对策,淄博学院,2002
【3】胡文斌,高校学生社团团建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浙江理工大学,2006
附录:全校社团分类划分表
湖北文理学院
学生社团文化发展
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
2014年3月
作者: 张 炫(社联副主席)
特别感谢
协助单位:校社联秘书处
物电院分团委
机汽院分团委
建工院分团委
食尚部落协会
Open机器人协会
前言
三年,一晃眼就要过去了。我校学生组织也即将迎来两三个月之后的换届选举工作。我们作为社团联合会的主席团成员,也即将离开这个我们挚爱的组织。回首往事,在社联这个组织里的一幕幕如电影画面一般在脑海里飘过。三年来,我们从一名普通的干事到部长再到主席团成员,有汗水、有泪水,也有喜悦、有自豪。我们热爱社联这个组织,我们想要靠自己的一点一滴努力去推动我校的社团文化向前发展。三年的学生工作让我们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见证了很多。我们梳理了三年以来我们总结出来的我校社团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希望能够探讨出其合理的解决之路。为了广泛的了解不同层面的学生对社团文化发展的看法,我们采用了访谈了解的方式,访谈了部分二级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社团会长、社联部长、社团会员、其他大学社联主席等与社团工作相关层面的同学们。经过整理写出了这份《社团文化发展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我校社团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点滴奉献,也希望能够为我校申大、创大略尽微薄之力。在此,衷心祝愿我校能够早圆大学梦,祝愿我校申大、创大早日成功!
——湖北文理学院社团联合会 主席团全体成员
目录
一、关于社团管理体制„„„„„„„„„„„„„„„„1
二、关于社团定位方向„„„„„„„„„„„„„„„„4
三、关于社团活动内容„„„„„„„„„„„„„„„„6
四、关于社团团建工作„„„„„„„„„„„„„„„„6
五、关于社团经费管理„„„„„„„„„„„„„„„„7
六、关于社团指导教师„„„„„„„„„„„„„„„„8
七、关于社团学生干部„„„„„„„„„„„„„„„„9 附录:全校社团分类划分表„„„„„„„„„„„„„„12
社团文化发展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一系列集思想性、文化性、娱乐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活动,成为增强校园科研学术氛围、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余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舞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普遍实施学分制管理和后勤服务社会化以后,学校中的班级意识逐渐淡化,学生管理工作阵地逐渐分流,我校学生社团作为联系学生和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日渐凸现。但是,在我校申大、创大新阶段,我校学生社团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校学生社团功能的正常全面发挥。本文主要论述了我校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并重点就我校学生社团当前建设中存在的管理体制、定位方向、活动内容、团建工作、经费管理、指导教师、社团干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分析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出解决的对策,使得我校学生社团真正能够走健康向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我校申大、创大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关于社团管理体制
现状分析:我校学生社团管理不够规范,制度建设有待加强。我校学生社团进行粗口径划分管理,其中的大部分挂靠在院系,一部分直接挂靠在校团委,一部分挂靠在校内其他部门(如党委宣传部、图书馆)。这种管理体制的优点是学生社团容易与挂靠单位密切配合,并在工作中受到较好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的。但是弊端也是很显然的,一是学校不容易掌握全校社团整体的发展情况,容易造成高校学生社团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二是主管部门和挂靠单位职责不明,容易造成管理真空。三是挂靠在院系的社团发展可能受到局限而仅仅成为所在院系的内部社团。四是形成多重领导,使社团负责人不知所措,例如挂靠在某院的社团将有可能同时受到校社联、院团委、院社联、指导老师四个方向的领导与管理。
目前管理架构图:
改革建议:要建立健全我校学生社团各项管理制度,使高校学生 社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自发组建的群众性团体,自身的不成熟性导致在某些问题上不可避免出现偏激思想或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所以学校就必须对他们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使高校学生社团能够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学校要将学生社团纳入学校正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渠道,像高校学生社团的创立、重大活动的筹备、安排等均应按照一定的审查报批程序由社联统一呈交学校。其次社团的主管单位要统一、简洁、清晰、明确,总之要权责明确,责任到位。这样有利于我校社团规范管理,避免我校学生社团低水平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令出多门、管理真空的不良现象。鉴于目前社团管理架构复杂混乱,建议学校进行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架构的调整。具体建议如下:
1.摒除粗口径划分管理方式,取消挂靠单位制度
2.采用精细化划分管理,依据《湖北文理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第二条,将学生社团按性质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社会公益型、兴趣爱好型四大类社团
3.为明确职责管理和利用好各院专业资源,将四大类社团分为校直属社团和院分属社团,其中校直属社团包括社会公益型和兴趣爱好型两类。院分属社团包括理论学习型和学术科技型两类
4.校直属社团由社团联合会统一规范管理与服务,院分属社团由各院负责管理
5.各院成立“社团联合会XX院分会”这一学生组织,设主任一名,负责该院分属社团的管理服务。例如物电学院则为“社团联合会物电分会”,负责物电学院所有社团的各项工作
6.为精简学生组织架构,社联不给各院现有学生组织增加人员负担,“社团联合会XX院分会”主任一职不再另设,由各院学生组织中的分团委副书记(大三学生)兼任,接受社联工作指导
改革管理框架图:
改革后的学生社团组织框架更加清晰明了,呈线性化的垂直管理架构,将简化社团管理程序,使得学生社团组织运行更加高效、规范。 分类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可以预想的社团格局将是:
校直属社团,大而强,走出去,举办活动促交流,为学校得名声 院分属社团,小而精,走出去,参加比赛获奖项,为学校争荣誉
二、关于社团定位方向
现状分析:综合近年来我校各学科有关学生社团的界定发现,在传统定位中,学生社团被看作只是学生为共同兴趣和爱好而聚合在一起的互益性、非正式组织。传统定位只是简单描述了学生社团最基本的性质,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入挖掘。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社团在这一定位之下,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我校学生社团的定位没有提升到“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高度,因此,相对于学生会组织,我校学生社团长期以来被边缘化。学校对社团的管理仅限于把握大方向,对于“学生社团在我校教育体系中能有什么作为”则关注较少。由此就引起学校对学生社团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等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已经逐步厌倦了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由学生会组织举办的各种官方活动。另外,学分制的实施,也放开了大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同班或同年级学生的步调不再整齐划一,使他们对院系、班级的归属感降低,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正逐步弱化。相反,学生社团活动空间的自由、平等和活动的自主性让大学生们为之向往,社团的群众性说明其影响力正逐渐增强。这一点可以通过每年新生入学时各组织招新情况看出来,社团收取会费却有很多新生踊跃加入,学生会等组织为免费但招新情况一年不如一年。
但是,我校社团定位的偏差却导致了社团发展方向的迷失。我校学生社团的传统定位没有对该组织的发展设定清晰明确的总体目标。大多数社团没有长远规划,只是一味贪大求全,仅以规模和人数论发展。但因为定位不清,社团没有上升到培养会员的高度,导致绝大部分社团会员流失率极高,甚至出现到换届之时没有人来竞选会长的现象。例如电子技术爱好者协会这一社团,既可以划为学术科技型又可以划为兴趣爱好型,性质不明导致其发展目标摇摆不定,一方面想要发展为以参赛获奖为荣的科技类社团引导者,另一方面又想要发展成为全校可以举办大规模兴趣爱好活动的有号召力社团。导致其在举办大规模活动与潜心参加各项竞赛之间无法找准重心。我校绝大部分社团都存在此种情况,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校没有能产生一批在校外有
着影响力的学生社团。
改革建议:对我校学生社团进行重新定位并分类别对社团明确发展方向。我校学生社团应该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社团发展方向”这两方面进行重新定位。改革后我校学生社团的新定位:学生社团是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追求的大学生自发组建的为培养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互益与公益相结合的学生组织。
新定位中将解决社团“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将学生社团不仅仅放在兴趣娱乐层面,更应放在为我校培养多方面人才的层面上来,引导社团去培养一批批的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新定位后的社团将有原来单纯的“互益”发展到“互益与公益相结合”。在互益基础上发挥公益作用就提升了社团活动的层次,也将体现社团成员精神层面的追求。
重新定位与明确方向的具体做法:将全校所有社团重新定位为理 论学习型、社会公益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四类社团。其中社会公益型和兴趣爱好型两类社团为校直属社团,明确其发展方向为在校内校外组织大型有影响力的活动和代表我校参加校外同类社团举办的大型交流活动,提升我校社会名气与影响力,培养有领导力、组织力和创新力的人才。理论学习型和学术科技型两类社团为院分属社团,明确其发展方向为在校内校外组织各学科专业类比赛和代表我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各项专业竞赛,为我校赢得各级竞赛奖项与荣誉,培养各学科专业的科技型、竞赛型人才。
对于目前定位模糊的社团可以依据新的定位分类进行拆分,例如电子技术爱好者协会可以拆分为电子爱好者协会和新成立Java研究会、C语言研究会、嵌入式开发研究会等等。将专业科技程度要求高的协会放到院里去,将专业要求低的爱好类协会放到校里来,同时爱好类协会可以和专业类协会成立合作关系,形成联合进阶培养人才的模式,例如电子爱好者协会与C语言研究会、Java研究会进行合作,电子爱好者协会的会员在大一期间表现优异,表现出对电子技术的喜爱并且乐于钻研,那么电子爱好者协会就可以将此类会员选送到C语言研究会或Java研究会进修。对于会员来说,将使他把兴趣转化
为学习的动力,并在更加专业的科技类研究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社团来说也实现了会员的培养、人才的交流,并且将有效降低社团在大一期间的流失率。
三、关于社团活动内容
现状分析:我校社团活动简单化、商业化、娱乐化,缺乏持久性。现在无论是学术性、公益性还是体育性等社团的活动只停留在开会出海报、挂横幅的层次上,或者单纯以舞会、郊游等娱乐活动作为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没有一点实质性的内容,也就不可能让同学们从中受益。对于同学们的吸引力也有限,也缺乏对大学生精神文明的引导。
改革建议:使我校学生社团活动项目专业化、多样化,使我校学生社团真正成为“第二课堂”。高校学生参加社团,往往是兴趣使然,如果参加后学到东西,会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兴趣,如果学不到东西,就会很快脱离出这个社团。所以,我校学生社团应该要自觉增强软件建设,提高活动的含金量,克服因其他各种因素开展的社团活动简单化、商业化、娱乐化不良倾向。高校学生社团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专业特色,适当加强活动形式的灵活性,要主动寻找与社团主题相关的课程为依托,聘请课程的主讲老师为我校学生社团的专业指导老师,通过开展讲座、沙龙、参观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同时,要加强和兄弟高校学生社团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校内校外高校学生社团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搏采众长,提高质量,从而满足广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文化需求,使我校学生社团真正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四、关于社团团建工作
现状分析:随着大学生学习生活流动性进一步增大,原有的班集体团支部职能出现弱化。而学生社团正日益成为吸引和集中大量青年学生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群众组织。通过加强我校学生社团团建,发挥社团团干部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可以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管理
工作。我校学生社团存在制度不完备,管理不规范,人员不稳定,活动不延续,传承不到位等诸多不足,迫切需要在学生社团注入新的机制和有效保障。加强学生社团团建,有利于完善学生社团制度,促进学生社团的有序规划管理,培养学生社团活动品牌生命力。
我校社团联合会团工委在上一学年开展了社团团建的初始工作,在我校社团联合会团工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已有25个大型学生社团建立了社团团工部,并逐步开展初期的团建工作,社团团建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改革建议:由社团联合会团工委继续加强对社团团建工作的引导。将现有的25个社团团工部升格为正式的社团团支部,并设团支书一名。扩大团组织在学生社团的有效覆盖。社团联合会团工委加强对社团团干部的培训与指导,提升团支部在社团内的领导力,引导学生社团有序健康的发展,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关于社团经费管理
现状分析:目前我校学生社团经费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费匮乏,社团的真正作用难以发挥。社团目前经费来源主要是会员会费筹一点,从院团委挤一点,费尽心思找赞助商给一点等,短时间尚能应付,但长此下去,仍显匮乏。使社团活动正常开展受到很大制约。
(二)经费收支无章可循,管理不规范。目前,关于我校学生社团经费管理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学生社团在经费的筹集、使用方面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尽管学校对会费收取制定了一定的标准,但仍然还部分的存在着乱收费现象,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有些社团还存在未经批准收费和无证收费的现象。主要是一些社团组织举办各种培训项目所收取的各类资料费、报名费等未按学校有关规定申办收费许可证。 (三)学生社团经费管理的监督及约束不力。由于学校对学生社团经费管理法规制度建设的不完善,学生社团经费也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督体制。有的社团负责人甚至贪污、挥霍社团活动经费。社团负责人不
向社团联合会上交财务报表,也不向全社团成员公示财务使用表。因为此类现象的出现,造成部分学生形成“社团都是骗钱的”这一印象(据某高校问卷调查显示:有45%的学生认为高校社团名不副实且对会费去向表示担忧)。
改革建议:加强社团经费投入,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一)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的投入,并通过社团联合会积极支持和引导监督学生社团通过吸纳社会赞助和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采集活动资金。为社团开展活动提供场地支持,比如大学生活动中心应该成为社团举办活动的主场地,由社联进行维护管理并对社团在活动中心举办活动的时间进行协调。另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社团基金,用于奖励发展优异、为学校做出贡献的社团。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社联对下属各社团的财务监督检查。社团联合会在上一学年开展的要求所有社团对会员收取会费使用统一收据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社团应定期向社联上交近期财务报表,社联采用不定期抽查社团财务情况进行监督。完善社团奖惩制度,对于挥霍社团经费或者不说明经费去向的社团负责人应予以处罚,必要时应对社团负责人撤职并通报批评。 (三)采用会员监督制。要求所有社团定期向所有社团成员公示社团经费收支情况,并举行财务使用说明会,向社团骨干和社团会员汇报财务情况。会议需要社联派人参与并做会议记录上交。
六、关于社团指导教师
现状分析:大部分社团指导教师有名无实,我校学生社团缺乏有效指导。 我校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一般由挂靠单位指定,但是老师的工作是纯义务的,不计工作量,没有劳动报酬,完全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支持着指导工作的进行。但是,由于指导学生社团工作量大,占用业余休息时间多,而且老师大部分都有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很多老师不愿意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许多社团只是为了登记注册或为扩大社团知名度的需要才请老师挂个名。甚至有的好几个社团是同一名指导教师。少数老师即使愿意,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很难持久
地投入到高校社团工作中去,进行深入细致地指导。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社团都拥有1名指导教师,但是发挥的具体作用却不尽如人意,绝大部分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甚至连社团发展状况、是否存在都不知悉。只有一小部分社团,一学期才能邀请到指导教师进行一次学术讲座或交流活动。
改革建议:我校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配备要有保障,加强对社团的有效指导。高等教育要求高校学生社团能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中心,以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并贯穿于营建校园文化的始终。所以,给予高校学生社团以正确指导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高校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数量、工作量离社团的发展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作用不能很好发挥。
学校不宜再采用指派指导教师给社团的做法,因为部分教师对所被指派的社团不是很感兴趣。应该采用自由的双向选择方法,由社团和教师互相选择。首先,社团干部集中讨论出认为适合担任该社团的指导教师,再由社团负责人写出书面申请去邀请该教师来社团担任指导教师,如果该教师同意,则双向选择成功。社团再将信息上报给社团联合会,由社联统一上报学校。双向选择将使得社团与指导教师之间交流联系更加亲密频繁,有利于教师对社团各方面的指导。
学校可以采用鼓励校内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将指导教师的社团工作量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范围,激励年轻教师或专业教师踊跃投身到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上来。
七、关于社团学生干部
现状分析:学生社团干部是学生社团发展的领导者,生力军,其重要性在我校学生社团文化发展中不言而喻。但目前我校绝大多数社团干部制度体系建设存在不足,有待于继续完善和加强。多数社团没有相对科学的选拔与任用制度。虽然我校社团联合会有关于社团会长选拔任命的相关规定与章程,但因为社联没有对社团会长的任免权,使得会长选拔规定如同虚设。据了解,目前我校社团负责人的选拔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公开演讲竞选、上届社团负责人指定、社团挂靠单位
指定、其他社团干部推荐、面试五种形式。其中“上届社团负责人指定”是采用最多的形式,但这也是最为随意、个人感情偏向最重的形式。这种现象导致社团会长选拔任命极其不规范。社团干部选拔方式单一,没有把几种选拔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
对于上任后不负责任的社团会长,没有很好的约束管理制度,在部分社团会长无视学校规章制度违反相关社团规定之后,经社团联合会纪检与维权部经调查取证查实确凿无误,社联也只能依规定对社团整体做出相应处罚,例如降低星级评定等。但对于做出违规行为的社团会长却无计可施,导致社团干部队伍越来越无组织无纪律。
对于勤恳负责的社团会长,也没有明确的激励制度,目前,在我校,学生的评优、评奖学金、入党、就业等一切事关前途的大事,都只和学生所在院系的学分、成绩直接挂钩,以及会考虑学生在院里学生会组织担任职务。但是少有考虑到在校级这一层面为社团奉献的社团干部。社团干部在校级层面没有评优、评奖学金、入党的激励制度,回到院里参评但是学生在校级社团工作服务的奉献却几乎不被考虑。这一现象极大地打击了全校社团干部的积极性。
改革建议:建立高校学生社团骨干、负责人培训制度。尤其对高校学生社团负责人应严格考评,把好“上台”关,可以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选拔人才,确保将高素质、热爱学生社团工作、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选拔出来,对不胜任学生社团负责人工作的学生要及时调整,对高校学生社团骨干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高校学生社团负责人及骨干的较高素质,这也是高校学生社团能够健康发展的保证。具体方式如下:
(一)统一社团干部换届时间,与各级校组织同步,在每学年5、6月份进行会长换届选举大会,校直属社团由社团联合会统一安排社团会长换届选举大会,社联参与监督选举,选举产生的会长需得到社联出具的正式书面任命书。院分属社团由所在各院举办院级社团会长换届选举会,社联参与监督选举,选举产生的会长需得到社联出具的正式书面任命书。选举结束后由社联组织所有社团新任会长宣誓就职。 (二)统一社团干部职务周期,周期定为:干事担任期间为大一上学期,部长担任期间为大一下学期,会长担任期间为大二全学年,团支
书担任期间为大二全学年。社团所有干部信息表需上交社联备案。 (三)在社团会长担任期间违反学校关于社团管理规定的社团干部,经社联纪检与维权部查实后上报学校,由社联对违规社团会长进行撤换,并派出整改监督工作组进驻该社团参与社团各项会议和活动。对于严重违规、并导致社团发展严重受损的社团负责人,社联可向学校申请对其进行适当处分,并将处分通知书下发到其所在学院。
(四)健全社团干部表彰激励制度,社团干部的评优、评奖学金、入党等方面可以放到校级层面进行,不与院里的各项评比冲突。可以设立优秀学生社团干部奖学金,可以考虑选出优秀社团干部去校内团校、党校进修等。对于我校学生社团文化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社团干部,可以考虑在其卸任后授予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以示嘉奖。
参考资料:
【1】刘卫华,主体性德育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的定位,广西师范学院,2009 【2】李新红,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问题及对策,淄博学院,2002
【3】胡文斌,高校学生社团团建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浙江理工大学,2006
附录:全校社团分类划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