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又称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到心室的过程被延迟、部分被阻断或完全被阻断。房室阻滞可以发生在心房、房室交界区、希氏束、束支等不同的部位,习惯上将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一度、二度、三度。导致房室阻滞的病变常见于各种心肌炎(特别是风湿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包括急行心肌梗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老年性钙化、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手术、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作用、电解质紊乱等。正常人也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文氏莫氏Ⅰ型),这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一、诊断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取决于传导阻滞的程度、部位、以及心室率。

1.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的病人常无症状。听诊时心率正常,因P-R间期延长,第一心音强度减弱。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因可引起心搏脱漏,病人可有心悸感,心率缓慢时可有头昏、乏力、眩晕等表现。听诊时第一心音强度固定。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及伴随的病变,包括疲倦、乏力、眩晕、晕厥、心悸、心绞痛、心力衰竭及阿-斯氏综合征等。听诊时心率缓慢规则,多在35~50次/min,第一心音的强度经常变化,第二心音可正常或反常分裂。可间或听到心房音及响亮清晰的第一心音(大炮音)。在心房与心室同时收缩时,颈静脉可出现巨大的α波。

[心电图检查]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Ⅰ°A-VB)

阻滞部位可以发生在心房、房室交界区、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末梢纤维的传导系统中的任何部位。表现为P-R 间期延长(>0.20S),或P-R间期>不同年龄和心率的正常最高值,P波后的QRS波群时间多数正常。若QRS波群呈现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则阻滞多在希氏束-浦肯野氏系统。

希氏束电图的特点 希氏束电图上阻滞部位可能在:①心房内阻滞 P-A间期>60ms,而A-H、H和H-V间期都正常。②房室结传导阻滞 A-H间期延长,大于140ms,而P-A间期和H-V间期正常。③希氏束内传导阻滞 H-Hˊ间期延长,大于20ms。 ④束支传导阻滞 H-V间期延长,大于60ms。⑤混合性传导阻滞 如房内阻滞合并房室结内阻滞或希氏束内阻滞。

2.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 通常将二度房室阻滞分为莫氏Ⅰ型(MobitzⅠ型)和莫氏Ⅱ型(MobitzⅡ型)。

(1)莫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又称文氏阻滞(Wenckebach block)。 ①P-R 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出现QRS波脱漏,如此周而复始;②R-R间期逐渐缩短;③ P-R 间期逐渐延长的递增量逐渐减少;④最长的R-R间期是最短的R-R间期的两倍。房室传导比率可为3∶2、4∶3或5∶4。

希氏束电图检查 莫氏Ⅰ型的阻滞部位80%左右多在希氏束近端。表现为A-H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完全阻滞,而H-V间期正常。少数在希氏束本身或希氏束远端阻滞,表现为H-Hˊ或H-V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完全阻滞。

(2)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P-R 间期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延长,但恒定不变,P波突然不能下传,可呈2∶1或3∶1下传,下传的QRS波群可正常或宽大畸形。若QRS波群正常,阻滞可能位于希氏束内,当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阻滞位于希氏束远端。

希氏束电图检查 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大多在希氏束远端,约为70%。

希氏束近端阻滞的特点是A-H间期延长,而下传的H-V间期正常,QRS波也正常,不能下传的A波后无H波,无V波。希氏束远端阻滞的特点是A-H间期正常,H-V间期延长,不能下传的心搏的H波后无V波。

2:1房室阻滞可能属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如QRS 正常者,可能为Ⅰ型; 若同时记录到3:2阻滞,第二个心动周期之 P-R间期延长者,便可确定为Ⅰ型阻滞。当QRS 波群呈束支传导阻滞图型,则需做心电生理检查方能确诊阻滞部位。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

全部的心房冲动都不能传至心室。其特征为:①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各自独立,P波与QRS波无关。②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的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房性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③若QRS波形态正常,频率在40~60次/min,则阻滞部位位于希氏束及其附近,若QRS波增宽,频率

希氏束电图检查 希氏束电图可以确定阻滞的部位,即希氏束近端、希氏束内或希氏束远端。①希氏束近端阻滞表现为A-H阻滞。A波后无H波,而V波前有H 波,A-V固定,A波与V 波无固定关系。②希氏束内阻滞时,A波后有H波,A-H固定且正常,A波与V波无关,H-H′中断,每个V波前有H′波,V波可以正常。③希氏束远端阻滞的特点是A波后有H波,A-H间期固定,H不能下传,其后无V波,完全阻滞于A-H之间。

[心电生理检查] 如能记录到希氏束波,有助于确定阻滞部位。如阻滞发生在房室结,心房波后无希氏束波,但每一个心室波前均有一个希氏束波;如阻滞发生在希氏束远端,每一个心房波后均有希氏束波,心室波前则无希氏束波。

二、治疗

第一度和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不太慢,又无明显临床症状者,除对病因进行治疗外,不必给与特殊治疗。对第二度Ⅱ型与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显著缓慢,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应给予积极的治疗。

1. 药物治疗

(1)阿托品 0.3~0.6mg,每4~ 6小时一次,口服。必要时0.5~2mg加入液体中静脉注射。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交界区的病人。

(2)拟肾上腺素 ①麻黄素:12.5~25mg,3~4次/d口服。②异丙肾上腺素:5-10mg,1次/4h,口服或含服;必要时1-2mg加入液体500ml中静脉点滴,维持心率在60-70次/min。 但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三度房室阻滞时慎用,以免诱发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3)氨茶碱:0.1~ 0.2g,3~ 4次/d口服,必要时0.25~ 0.5g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

2.人工心脏起搏器

对于症状明显,心室率缓慢的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应给予临时心脏起搏;对慢性者,则应安置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又称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到心室的过程被延迟、部分被阻断或完全被阻断。房室阻滞可以发生在心房、房室交界区、希氏束、束支等不同的部位,习惯上将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一度、二度、三度。导致房室阻滞的病变常见于各种心肌炎(特别是风湿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包括急行心肌梗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病、老年性钙化、心脏肿瘤、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手术、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作用、电解质紊乱等。正常人也可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文氏莫氏Ⅰ型),这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一、诊断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取决于传导阻滞的程度、部位、以及心室率。

1.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的病人常无症状。听诊时心率正常,因P-R间期延长,第一心音强度减弱。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因可引起心搏脱漏,病人可有心悸感,心率缓慢时可有头昏、乏力、眩晕等表现。听诊时第一心音强度固定。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的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及伴随的病变,包括疲倦、乏力、眩晕、晕厥、心悸、心绞痛、心力衰竭及阿-斯氏综合征等。听诊时心率缓慢规则,多在35~50次/min,第一心音的强度经常变化,第二心音可正常或反常分裂。可间或听到心房音及响亮清晰的第一心音(大炮音)。在心房与心室同时收缩时,颈静脉可出现巨大的α波。

[心电图检查]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Ⅰ°A-VB)

阻滞部位可以发生在心房、房室交界区、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末梢纤维的传导系统中的任何部位。表现为P-R 间期延长(>0.20S),或P-R间期>不同年龄和心率的正常最高值,P波后的QRS波群时间多数正常。若QRS波群呈现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则阻滞多在希氏束-浦肯野氏系统。

希氏束电图的特点 希氏束电图上阻滞部位可能在:①心房内阻滞 P-A间期>60ms,而A-H、H和H-V间期都正常。②房室结传导阻滞 A-H间期延长,大于140ms,而P-A间期和H-V间期正常。③希氏束内传导阻滞 H-Hˊ间期延长,大于20ms。 ④束支传导阻滞 H-V间期延长,大于60ms。⑤混合性传导阻滞 如房内阻滞合并房室结内阻滞或希氏束内阻滞。

2.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 通常将二度房室阻滞分为莫氏Ⅰ型(MobitzⅠ型)和莫氏Ⅱ型(MobitzⅡ型)。

(1)莫氏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又称文氏阻滞(Wenckebach block)。 ①P-R 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出现QRS波脱漏,如此周而复始;②R-R间期逐渐缩短;③ P-R 间期逐渐延长的递增量逐渐减少;④最长的R-R间期是最短的R-R间期的两倍。房室传导比率可为3∶2、4∶3或5∶4。

希氏束电图检查 莫氏Ⅰ型的阻滞部位80%左右多在希氏束近端。表现为A-H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完全阻滞,而H-V间期正常。少数在希氏束本身或希氏束远端阻滞,表现为H-Hˊ或H-V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完全阻滞。

(2)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P-R 间期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延长,但恒定不变,P波突然不能下传,可呈2∶1或3∶1下传,下传的QRS波群可正常或宽大畸形。若QRS波群正常,阻滞可能位于希氏束内,当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阻滞位于希氏束远端。

希氏束电图检查 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大多在希氏束远端,约为70%。

希氏束近端阻滞的特点是A-H间期延长,而下传的H-V间期正常,QRS波也正常,不能下传的A波后无H波,无V波。希氏束远端阻滞的特点是A-H间期正常,H-V间期延长,不能下传的心搏的H波后无V波。

2:1房室阻滞可能属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如QRS 正常者,可能为Ⅰ型; 若同时记录到3:2阻滞,第二个心动周期之 P-R间期延长者,便可确定为Ⅰ型阻滞。当QRS 波群呈束支传导阻滞图型,则需做心电生理检查方能确诊阻滞部位。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

全部的心房冲动都不能传至心室。其特征为:①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各自独立,P波与QRS波无关。②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的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房性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③若QRS波形态正常,频率在40~60次/min,则阻滞部位位于希氏束及其附近,若QRS波增宽,频率

希氏束电图检查 希氏束电图可以确定阻滞的部位,即希氏束近端、希氏束内或希氏束远端。①希氏束近端阻滞表现为A-H阻滞。A波后无H波,而V波前有H 波,A-V固定,A波与V 波无固定关系。②希氏束内阻滞时,A波后有H波,A-H固定且正常,A波与V波无关,H-H′中断,每个V波前有H′波,V波可以正常。③希氏束远端阻滞的特点是A波后有H波,A-H间期固定,H不能下传,其后无V波,完全阻滞于A-H之间。

[心电生理检查] 如能记录到希氏束波,有助于确定阻滞部位。如阻滞发生在房室结,心房波后无希氏束波,但每一个心室波前均有一个希氏束波;如阻滞发生在希氏束远端,每一个心房波后均有希氏束波,心室波前则无希氏束波。

二、治疗

第一度和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不太慢,又无明显临床症状者,除对病因进行治疗外,不必给与特殊治疗。对第二度Ⅱ型与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如心室率显著缓慢,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应给予积极的治疗。

1. 药物治疗

(1)阿托品 0.3~0.6mg,每4~ 6小时一次,口服。必要时0.5~2mg加入液体中静脉注射。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交界区的病人。

(2)拟肾上腺素 ①麻黄素:12.5~25mg,3~4次/d口服。②异丙肾上腺素:5-10mg,1次/4h,口服或含服;必要时1-2mg加入液体500ml中静脉点滴,维持心率在60-70次/min。 但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三度房室阻滞时慎用,以免诱发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3)氨茶碱:0.1~ 0.2g,3~ 4次/d口服,必要时0.25~ 0.5g加入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

2.人工心脏起搏器

对于症状明显,心室率缓慢的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应给予临时心脏起搏;对慢性者,则应安置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


相关文章

  • 儿科感染性心肌炎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及治疗
  • 儿科感染性心肌炎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及治 疗 作者:逯军,何波 作者单位: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南 海口 570208 [摘要] 目的:探讨儿科感染性心肌炎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例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治疗, ...查看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其治疗-临床执业医师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其治疗-临床执业医师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也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间的传导完全被阻断,全部心房冲动不能传入心室,造成了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房室之间完全脱节.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交接处).希氏束或双侧束支系统.完全 ...查看


  • 86例病窦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临床观察090422
  • ・414・ 86例病窦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临床观察 费心学 朱玉兰 许福军 对86例确诊为病窦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窦综合征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86例Holter监测有78例为显 ...查看


  • 一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行起搏器治疗的个案护理
  • 一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行起搏器治疗的个案护理 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传导比例超过2∶1的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往往 ...查看


  • 试题心电图有答案
  • 一.选择题 1.诊断心律失常最常规的无创检查是 答案:A A.心电图 B.心电向量图 C.心音图 D.运动试验 E.超声心动图 2.属于心律失常中冲动传导异常的是 答案:D A.窦性心动过速 B.期前收缩 C.逸搏心律 D.房室传导阻滞 E ...查看


  • 另类心电图讲义-1---正常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有关概念(5-6)
  • 陈有昌老师简介 陈有昌,男.汉族,1943年6月18日出生.1967年8月毕业于广西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心电图学专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退休前在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并任功能科主任.心电图室主任. ...查看


  • 急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与处理(一)
  •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需要紧急处理的心脏传导异常的疾病的总称,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种类型.这类疾病的病因多种多样,急诊科医生遇到这类病人需要慎重考虑后再做出诊断.医生通常更侧重于心源性因素,而忽略了诸如创伤性.脑源性以及腹部疾病等因素.即刻的 ...查看


  • 内科心电图相关知识点复习小结完整版
  • 内科心电图相关知识点复习小结完整版(一) 2006-12-16 1:11:24 信息来源: 医学考研网 内科心电图相关知识点复习小结(一) 心 电 图 Electrocardiogram(ECG) 第一节 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1. 心电图 ...查看


  • 病例分析模板 1
  • 病例分析(病毒性心肌炎) 一.病人基本信息 1.1 病人基本情况:25岁,女, 身高160cm,体重 49kg,公司职员 1.2 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无 1.3 既往病史.既往用药史:无 1.4入院前伴发疾病及其用药情况:入院前3天因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