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压力有助于学习--[贝多芬传]读后感

外界压力有助于学习——《贝多芬传》读后感

有一个成语叫做“呱呱坠地”,描述的是宝宝哭着降生人世的情景,说白了就是宝宝刚被妈妈从子宫和生殖道中挤排出来哇哇大哭的情景,这对妈妈和宝宝都是痛苦的,甚至是危险的。但是,在分娩过程中,若没有推动宝宝前进的动力,宝宝是不能自主娩出的。这一动力,主要就是妈妈子宫和生殖道的收缩力、挤压力。据说,这对宝宝大有好处。

这让我联想到《贝多芬传》。

音乐家贝多芬的父亲出于家庭经济的需要,急于开发贝多芬的音乐天赋,便逼迫贝多芬练习小提琴和管风琴,使贝多芬走上了音乐的道路,最终成为“音乐巨人”,奏出《命运交响乐》。这个故事让我们领悟到那么一个道理:家长的督促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尽管这种压力使孩子感到痛苦。

或许,有人认为学习全凭兴趣和爱好,否则,就会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效果,甚至造成厌学。可是,我个人认为:学习不一定全凭兴趣和爱好,有时要靠外界的压力,外界压力往往是学习的强大推动力。

就拿初中的学习来说吧,不见得每个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电脑、综实等科目全都感兴趣,也不见得每个学生对每一科目的每一章节全都感兴趣。怎么办?那就得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强迫学生学习。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惰性,有时会不愿意自觉学习而消极怠工,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向他布置学习的内容,提出学习的要求和奋斗的目标。例如,学生不认真完成并依时缴交作业,就得留堂补做;学生不愿背书,就要请家长在家协助老师监督背诵。其实,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就具有强制性。

一个老师带一名学生到操场散步谈心,走了三圈,用了六分钟。老师叫这位学生独自再走三圈,好好想想刚才老师的话。这位学生又走了三圈,耗去两分多钟。老师二话不说,往这位学生的肩膀上放了一块十斤重的石头,然后要他再走一圈。按理说,这位学生会走得慢一点。谁料,由于有石头硌着压着,这位学生竟然跑起来了,一圈下来,只用了三十多秒。这个故事说明: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压力与效率、效果成正比。

从《孙权劝学》来看,要不是孙权费尽口舌,现身说法,连劝带逼,软硬兼施,吕蒙就不会去治经知往事,吴下阿蒙就不能对鲁肃自豪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有人问钢琴家刘诗昆:“你喜欢钢琴吗?”他的回答出人意料:他不喜欢钢琴。可是他感谢父母。因为他父母强迫他学钢琴谋生,所以他才有今天的成就。

所以,我再一次强调:学习不一定全凭兴趣和爱好,有时要靠外界的压力,外界压力往往是学习的强大推动力。

对学生来说,给予适当的学习压力是必须的,所以,对时下常提的“减负”,我是审慎看待的,不敢完全苟同的。

广州市美华中学教师高三:梁永坚

外界压力有助于学习——《贝多芬传》读后感

有一个成语叫做“呱呱坠地”,描述的是宝宝哭着降生人世的情景,说白了就是宝宝刚被妈妈从子宫和生殖道中挤排出来哇哇大哭的情景,这对妈妈和宝宝都是痛苦的,甚至是危险的。但是,在分娩过程中,若没有推动宝宝前进的动力,宝宝是不能自主娩出的。这一动力,主要就是妈妈子宫和生殖道的收缩力、挤压力。据说,这对宝宝大有好处。

这让我联想到《贝多芬传》。

音乐家贝多芬的父亲出于家庭经济的需要,急于开发贝多芬的音乐天赋,便逼迫贝多芬练习小提琴和管风琴,使贝多芬走上了音乐的道路,最终成为“音乐巨人”,奏出《命运交响乐》。这个故事让我们领悟到那么一个道理:家长的督促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尽管这种压力使孩子感到痛苦。

或许,有人认为学习全凭兴趣和爱好,否则,就会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效果,甚至造成厌学。可是,我个人认为:学习不一定全凭兴趣和爱好,有时要靠外界的压力,外界压力往往是学习的强大推动力。

就拿初中的学习来说吧,不见得每个学生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电脑、综实等科目全都感兴趣,也不见得每个学生对每一科目的每一章节全都感兴趣。怎么办?那就得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强迫学生学习。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惰性,有时会不愿意自觉学习而消极怠工,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向他布置学习的内容,提出学习的要求和奋斗的目标。例如,学生不认真完成并依时缴交作业,就得留堂补做;学生不愿背书,就要请家长在家协助老师监督背诵。其实,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就具有强制性。

一个老师带一名学生到操场散步谈心,走了三圈,用了六分钟。老师叫这位学生独自再走三圈,好好想想刚才老师的话。这位学生又走了三圈,耗去两分多钟。老师二话不说,往这位学生的肩膀上放了一块十斤重的石头,然后要他再走一圈。按理说,这位学生会走得慢一点。谁料,由于有石头硌着压着,这位学生竟然跑起来了,一圈下来,只用了三十多秒。这个故事说明: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压力与效率、效果成正比。

从《孙权劝学》来看,要不是孙权费尽口舌,现身说法,连劝带逼,软硬兼施,吕蒙就不会去治经知往事,吴下阿蒙就不能对鲁肃自豪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有人问钢琴家刘诗昆:“你喜欢钢琴吗?”他的回答出人意料:他不喜欢钢琴。可是他感谢父母。因为他父母强迫他学钢琴谋生,所以他才有今天的成就。

所以,我再一次强调:学习不一定全凭兴趣和爱好,有时要靠外界的压力,外界压力往往是学习的强大推动力。

对学生来说,给予适当的学习压力是必须的,所以,对时下常提的“减负”,我是审慎看待的,不敢完全苟同的。

广州市美华中学教师高三:梁永坚


相关文章

  • 名人传读后感100字
  • 名人传读后感100字 本书的首位译者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承 ...查看


  • 音乐调节心情
  • 音乐调节心情 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 其节奏遵循人的自然呼吸节律,给人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有助于工作,提高注意力,减轻焦虑. 巴洛克音乐 巴赫.亨德尔等创作的慢节奏音乐,带来平衡.秩序.安全的感觉,为人文工作创造良好 ...查看


  •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 <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读后感 假期中拜读了汤姆.G.吉诺特博士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作者在当老师时曾经写下过这样一段文字: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 ...查看


  • 月光曲教学实录 1
  • <月光曲>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执教人:北京崇文区研修中心王文丽老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 题目是 生:(齐读课题) 月-光-曲-(感觉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够积极, 没有精神. 师:听你们读课题, 我似乎没有感觉到皎洁的月光笼 ...查看


  • 你没有权利
  • 你没有权利 --<健康成长>之"珍爱生命"读后感 你是否为石缝间那一簇簇,一团团无名的小草.小花而惊叹?它们虽然渺小,不起眼,但是却凭借不屈不饶的毅力在石缝间挣扎,它们演绎着一个个壮丽的生命故事.它们的点缀的 ...查看


  •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2008-04-16 16:40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 我谈爱乐精神 清华爱乐之友协会会长 舒 文 一.乐者,天地之和也 从协会成立开始,我们就一直强调,欣赏音乐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要仅仅为了欣赏音乐 ...查看


  • 读后感500字(精选20篇)
  • 读后感500字(1): 读<西游记>有感 坚持往往操纵着结果. 遇到困难便放下,放下是不可能赢得成功:遇到困难半途而废,半途而废是不可能享受成功:遇到困难勇敢应对,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坚持是孕育着成功,是享受成功的 ...查看


  • 自我认同感--读后感
  • 自我认同感作为心理缺陷 心理健康专家表示,对工作的过分认同是经济萧条时期焦虑和沮丧情绪大肆流行的众多原因之一.当然,担心自己失去房子或者无法找到新工作很可能是是触发这类情绪的更重要的因素.不过,与这些问题不同,自我认知是一个在个人解决能力范 ...查看


  • 名人传记读后感100字
  • 名人传记读后感100字(一) --<毛泽东同志的军装>读后感 今天,我在<100位名人传>这本书中看了一篇最真实感动的文章,题目是<毛泽东同志的军装>,毛爷爷在延安时穿着一套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的军装,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