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评
经验总结
合作学习中的“一加一大于二”
沛县栖山镇胡楼小学 刘颖 联系电话 [1**********]
大文豪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也就说学生的认识是在学习和交流中发展起来的,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学进去讲出来小组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课堂。通过合作学习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又培养学生虚心借鉴、合作共事的良好习惯,使每个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那么新教学模式下,我们要重新认识教师的作用。认识新教学模式下“学进去讲出来”的核心理念,明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以“导学案”(讲学稿)为教学抓手的课改具体做法。
一、班级教学
班级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但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一般说来,认定目标,提示学习步骤、方法、重点、难点的讲解等,可采用班级同步教学的形式。在明确学习目标、方法、步骤之后,给予学生充分时间,让其自主学习、精读深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应该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只有落实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才能把面向全体的教学落实到实处。
二、小组交流、展示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2~4名在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组成,尽可能地使小组的组成体现一个班级的缩影。组内保证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和互补,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在同一起点和同一水平上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创造了条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还要安排他们扮演适当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同时,在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题研究之中,学生的角色可以轮流互换。这样,既保证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合作学习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机会。
发言人”采取轮流担任的制度。
既然讨论了,就要有结果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展示,如果我们老师操作不当,凡是交流汇报讨论结果的学生,就会是小组成员中成绩最优秀的那名学生,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只是在一旁看着他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让“发言人”轮流担任。我还采取了激励制度,凡是小组展示时,让后进生展示的就会给这个小组加分,这样一来,为了让自己的小组多加分,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就会尽心尽力教会后进生。这样,无论是谁,他都有机会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问题进行小组交流。根据训练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智能状况,主要运用下述操作方式:
1、师生合作:师生共同解决教学目标中的共性问题,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深层次的东西,对学习的难点进行点拨、引领,开启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思维,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先学,然后各抒己见,相互切磋,人人参与争论,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作文教学为例。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全员参与学习过程,按照审题立意----构思试写----小组交流评改---抄写的步骤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作文教学化难为易。具体操作如下:
⑴班级审题,明确写作要求。由此开启思路,引导多向思维,打开思维感知的通道。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肯定正确,矫正谬误,鼓励创新,培养自信心。
⑵个体独立构思、试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材、组材、起草。 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有指导性的点拨,尤其是对后进生要给与具体指导。让每个学生感到地位平等,其害怕、自卑心理得以克服,而且同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接近,相互间的帮助都听得懂记得住。以优带差,事半功倍。
在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不仅关注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的进程,而且应做好引导,把握好各环节的分寸,不能让“自主”变成“自流”否则,一旦放下去,一味的让学生“自主交流”,如果不注意调控,对出现的问题不及时进行矫正,学生会离开“语文”,漫无边际的交流,就很难收回来了。语文课就有可能变了“味”,成了“交流说话”的课
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我始终贯彻的原则就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生写前充分讨论,写后相互传阅和批改,相帮互学。这样不仅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自主发展,而且有助于克服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养成助人为乐和虚心学习别人的好品德。同时教学相长,既给学生机会总结感悟自己写好作文的方法,也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审视自我,改进教学方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良好的成绩固然离不开个人独立钻研,但若是一味独自冥冥苦想,不免心劳力拙孤陋寡闻。实践证明,一个人思考往往有误而不能自察,而合作学习,学生享有较多的学习自主权,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集思广益,因而可相互借鉴启发,减少错误,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参 评
经验总结
合作学习中的“一加一大于二”
沛县栖山镇胡楼小学 刘颖 联系电话 [1**********]
大文豪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也就说学生的认识是在学习和交流中发展起来的,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学进去讲出来小组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课堂。通过合作学习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又培养学生虚心借鉴、合作共事的良好习惯,使每个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那么新教学模式下,我们要重新认识教师的作用。认识新教学模式下“学进去讲出来”的核心理念,明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以“导学案”(讲学稿)为教学抓手的课改具体做法。
一、班级教学
班级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但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一般说来,认定目标,提示学习步骤、方法、重点、难点的讲解等,可采用班级同步教学的形式。在明确学习目标、方法、步骤之后,给予学生充分时间,让其自主学习、精读深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应该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只有落实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才能把面向全体的教学落实到实处。
二、小组交流、展示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2~4名在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组成,尽可能地使小组的组成体现一个班级的缩影。组内保证各个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和互补,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在同一起点和同一水平上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创造了条件。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还要安排他们扮演适当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同时,在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题研究之中,学生的角色可以轮流互换。这样,既保证了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优势和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合作学习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合作学习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机会。
发言人”采取轮流担任的制度。
既然讨论了,就要有结果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展示,如果我们老师操作不当,凡是交流汇报讨论结果的学生,就会是小组成员中成绩最优秀的那名学生,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只是在一旁看着他说。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让“发言人”轮流担任。我还采取了激励制度,凡是小组展示时,让后进生展示的就会给这个小组加分,这样一来,为了让自己的小组多加分,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就会尽心尽力教会后进生。这样,无论是谁,他都有机会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问题进行小组交流。根据训练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智能状况,主要运用下述操作方式:
1、师生合作:师生共同解决教学目标中的共性问题,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深层次的东西,对学习的难点进行点拨、引领,开启思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思维,有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先学,然后各抒己见,相互切磋,人人参与争论,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作文教学为例。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全员参与学习过程,按照审题立意----构思试写----小组交流评改---抄写的步骤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作文教学化难为易。具体操作如下:
⑴班级审题,明确写作要求。由此开启思路,引导多向思维,打开思维感知的通道。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肯定正确,矫正谬误,鼓励创新,培养自信心。
⑵个体独立构思、试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材、组材、起草。 ⑶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有指导性的点拨,尤其是对后进生要给与具体指导。让每个学生感到地位平等,其害怕、自卑心理得以克服,而且同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比较接近,相互间的帮助都听得懂记得住。以优带差,事半功倍。
在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不仅关注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的进程,而且应做好引导,把握好各环节的分寸,不能让“自主”变成“自流”否则,一旦放下去,一味的让学生“自主交流”,如果不注意调控,对出现的问题不及时进行矫正,学生会离开“语文”,漫无边际的交流,就很难收回来了。语文课就有可能变了“味”,成了“交流说话”的课
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我始终贯彻的原则就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学生写前充分讨论,写后相互传阅和批改,相帮互学。这样不仅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自主发展,而且有助于克服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养成助人为乐和虚心学习别人的好品德。同时教学相长,既给学生机会总结感悟自己写好作文的方法,也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审视自我,改进教学方法。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要在转化,妙在开窍。”良好的成绩固然离不开个人独立钻研,但若是一味独自冥冥苦想,不免心劳力拙孤陋寡闻。实践证明,一个人思考往往有误而不能自察,而合作学习,学生享有较多的学习自主权,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集思广益,因而可相互借鉴启发,减少错误,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