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论文摘要:自从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开始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有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的现代化潮流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列强打开了国门,中国由长期的闭关锁国开始了逐渐融入世界现代化的潮流。经过了历史反复的洗礼,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了是向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现代化是指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进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中国追求现代化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救亡图存,二是强国富民。现代化从内容上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自身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到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已经经过了近150年的历史,实现现代化,是这150年问中国发展的主旋律。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化呢?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革命与中国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
改革道路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两个方面的科学内涵: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理论形态的统一。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化的指导下,我们中国才有了现在这般的强大。列强在海岸线上架一两座炮就可以让我们丧权辱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反了。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那么我可以想象中国的现在还会不会比朝鲜更差。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现代化正是我们中国飞跃的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劳动者的技术装备水平是一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者如果向生产过程投入一定量资金(或者在不增加活劳动投入的条件下投入资金,或者在增加活劳动投入的条件下以更大的比例投入资金)并具有相应的物质资料,那么他的技术装备水平就能够得到提高,也就是能够使资本有机构成得到提高。一般来说,劳动生产力和资本有机构成成正比,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生产力就会相应提高。这就是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而如果个别劳动者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那么他在单位时间内就会创造出较多的商品,或者说他创造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比较少。这也就是说它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
但是,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简单一点说,个别劳动者如果通过投资而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那么他在单位时间内就会创造出较多的价值。其实也就是在这种商品的社会生产力没变的条件下,个别劳动者提高了生产力,因而在单位时间内创造出了较多商品,那么他的较多商品就会实现为较多的价值。而这一点恰好应证了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在这里,投入资金只是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但是,投入资金的意义仅仅就在这里;资金并不创造价值,较多的价值还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者所得的资本收入就是由于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而在单位时间内多创造出的那一部分价值。资本收入是由资金带来的,这只是事物的表象,资本收入代表的价值还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的,这才是事物的本质。当然,它与直接的劳动收入还是有所不同,但是从本质上说它是从属于劳动收入的,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从而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现代化就是如何在越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多最好的商品价值。从而这又与资本主义的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不谋而合。
经济范畴是社会本质关系的反映,它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在资本主义大工业阶段,马克思说明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资本收入是剥削,收入就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为唤起劳动人民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反映了那个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今天的社会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在我们的社会,阶级斗争已经趋于走向灭亡,通过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生产关系,生产力正在飞速发展,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时候经济学家们把工资说成劳动力价格,把资本收入说成剥削收入。这样的说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恰好相悖。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相结合,对工资和利息范畴做出全新的理论概括。我们不应该只看见我们现在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论体系的指导下发展经济的者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的不同,君不见美国现在还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总是说我们是伪市场经济。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我的基本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利息收入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我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反映今日社会的现实,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仅支持着我们祖国的现代化,还是我们教育事业的铺路石,没有它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教育,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使我们拓宽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情感。可是当代的我们却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当代的我们充满朝气、蓬勃向上, 但是也表现出理论素养不足, 人际交往商品化, 过分追求自由、个性, 秩序和责任意识淡漠等精神空场。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文化公共性价值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来对我们进行一场洗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化来塑造属于中国的国民特性(也称特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因此, 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对当代的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正确选择人生目标和发展道路, 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具有极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大国国民性
现代国民性的培育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人的现代化是指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素质、科技意识等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本质和核
心,是社会现代化的终极目标。那么什么是现代的大国国民性呢?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认为,一个现代人或现代大国国民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特性:开放性,乐于接受新事物;自主性、进取心和创造性:对社会有责任感:能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办事讲求效率,讲求计划性;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重视专门技术,了解生产及过程;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他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写道: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大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
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实践进程,中国人的国民性得到多方面的改造,人的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进步,对外开放的扩展,使国民的独立意识、竞争进取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科技文明意识、开放意识逐步树立,并成为我们民族心理和精神培育的基本走向。可以说改革开放为中国国民在现代化大国国民
特性的养成打上了坚实的基础。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育培养了国民的独立意识、竞争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国民教育的大力投入进一步培养了国民的科技意识、文明意识。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重知识轻方法,重知识轻能力,重知识轻素质,重应试轻应用,重占有轻创新。政治文明的发展培养了国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这些都是大国现代化国民的基础。可以说对外开放的扩展培养了国民的开放意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人民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国民不断克服自身职业界限、地域界限、民族界限和社会关系界限,用世界的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开放意识空前增强,在广泛的交流中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而这一切都是我国的大国国民特性的最基本体现。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培养就没有今日的中国大国现代化国民特性。 综上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在调节人和自然方面关系时确立正确的自然观,使我们这些没有步入社会的青涩大学生也能够对环境问题以及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深刻地认识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因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现状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以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是我们每一位当代的人们都应该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不容半点马虎。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只有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我们才能能成为一名肩负着把建设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国家重担的优秀青年。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结
业
论
文
部门:宣传部
班级:11级骨伤一班
姓名:吕明其
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论文摘要:自从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开始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有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的现代化潮流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列强打开了国门,中国由长期的闭关锁国开始了逐渐融入世界现代化的潮流。经过了历史反复的洗礼,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了是向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现代化是指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进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中国追求现代化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救亡图存,二是强国富民。现代化从内容上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自身等各个领域的现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到今天,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已经经过了近150年的历史,实现现代化,是这150年问中国发展的主旋律。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化呢?通俗意义上来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革命与中国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
改革道路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两个方面的科学内涵:一、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理论形态的统一。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化的指导下,我们中国才有了现在这般的强大。列强在海岸线上架一两座炮就可以让我们丧权辱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反了。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那么我可以想象中国的现在还会不会比朝鲜更差。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现代化正是我们中国飞跃的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现代化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劳动者的技术装备水平是一定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者如果向生产过程投入一定量资金(或者在不增加活劳动投入的条件下投入资金,或者在增加活劳动投入的条件下以更大的比例投入资金)并具有相应的物质资料,那么他的技术装备水平就能够得到提高,也就是能够使资本有机构成得到提高。一般来说,劳动生产力和资本有机构成成正比,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生产力就会相应提高。这就是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而如果个别劳动者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那么他在单位时间内就会创造出较多的商品,或者说他创造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比较少。这也就是说它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
但是,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时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简单一点说,个别劳动者如果通过投资而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那么他在单位时间内就会创造出较多的价值。其实也就是在这种商品的社会生产力没变的条件下,个别劳动者提高了生产力,因而在单位时间内创造出了较多商品,那么他的较多商品就会实现为较多的价值。而这一点恰好应证了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在这里,投入资金只是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但是,投入资金的意义仅仅就在这里;资金并不创造价值,较多的价值还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者所得的资本收入就是由于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而在单位时间内多创造出的那一部分价值。资本收入是由资金带来的,这只是事物的表象,资本收入代表的价值还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的,这才是事物的本质。当然,它与直接的劳动收入还是有所不同,但是从本质上说它是从属于劳动收入的,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从而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现代化就是如何在越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多最好的商品价值。从而这又与资本主义的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不谋而合。
经济范畴是社会本质关系的反映,它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在资本主义大工业阶段,马克思说明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资本收入是剥削,收入就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为唤起劳动人民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反映了那个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今天的社会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在我们的社会,阶级斗争已经趋于走向灭亡,通过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生产关系,生产力正在飞速发展,大家都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时候经济学家们把工资说成劳动力价格,把资本收入说成剥削收入。这样的说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恰好相悖。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相结合,对工资和利息范畴做出全新的理论概括。我们不应该只看见我们现在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论体系的指导下发展经济的者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的不同,君不见美国现在还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总是说我们是伪市场经济。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我的基本结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利息收入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我们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反映今日社会的现实,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仅支持着我们祖国的现代化,还是我们教育事业的铺路石,没有它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教育,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可以使我们拓宽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情感。可是当代的我们却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当代的我们充满朝气、蓬勃向上, 但是也表现出理论素养不足, 人际交往商品化, 过分追求自由、个性, 秩序和责任意识淡漠等精神空场。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文化公共性价值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所以我们迫切的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来对我们进行一场洗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化来塑造属于中国的国民特性(也称特点)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因此, 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对当代的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问题,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正确选择人生目标和发展道路, 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具有极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大国国民性
现代国民性的培育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人的现代化是指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素质、科技意识等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本质和核
心,是社会现代化的终极目标。那么什么是现代的大国国民性呢?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认为,一个现代人或现代大国国民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特性:开放性,乐于接受新事物;自主性、进取心和创造性:对社会有责任感:能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办事讲求效率,讲求计划性;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重视专门技术,了解生产及过程;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他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写道: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大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
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实践进程,中国人的国民性得到多方面的改造,人的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国民教育的进步,对外开放的扩展,使国民的独立意识、竞争进取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科技文明意识、开放意识逐步树立,并成为我们民族心理和精神培育的基本走向。可以说改革开放为中国国民在现代化大国国民
特性的养成打上了坚实的基础。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育培养了国民的独立意识、竞争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国民教育的大力投入进一步培养了国民的科技意识、文明意识。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重知识轻方法,重知识轻能力,重知识轻素质,重应试轻应用,重占有轻创新。政治文明的发展培养了国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这些都是大国现代化国民的基础。可以说对外开放的扩展培养了国民的开放意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人民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国民不断克服自身职业界限、地域界限、民族界限和社会关系界限,用世界的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开放意识空前增强,在广泛的交流中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而这一切都是我国的大国国民特性的最基本体现。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培养就没有今日的中国大国现代化国民特性。 综上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在调节人和自然方面关系时确立正确的自然观,使我们这些没有步入社会的青涩大学生也能够对环境问题以及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深刻地认识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是一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因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现状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以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是我们每一位当代的人们都应该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不容半点马虎。这样,我们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只有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我们才能能成为一名肩负着把建设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国家重担的优秀青年。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结
业
论
文
部门:宣传部
班级:11级骨伤一班
姓名:吕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