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顺集团党支部组织党员瞻仰聂耳墓及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

洪顺集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瞻仰聂耳墓

及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

近日,洪顺集团全体党员掀起了一股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浪潮,为加强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于2012年4月1日来到西山“聂耳墓”和“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前缅怀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来到聂耳墓前,只见整个墓台像一把琴,墓前24级台阶象征聂耳终年24岁,台前砌7个花坛,寓意歌谱的7个音符,石碑树立在墓台琴盘的正中央,正面镌刻着郭沫若1954年的手书“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9个大字,背面是郭老撰写赞誉聂耳的墓志铭,整个陵墓庄严肃穆。站立在聂耳墓前,就仿佛耳边响起了高昂激情、旋律铿锵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曾作为国民革命军200师的军歌,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

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来到聂耳生平纪念馆,里面摆放着聂耳生前用过的小提琴,穿过的日本和服、木屐及一些手笔,并以图片的形式一一介绍了聂耳一生的简历。参观过程中大家心情沉重,聂耳——他以一个民族战士和无产阶级战士的姿态战斗在民族解放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最前列,以音乐为战斗武器,努力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给后人留下了及其宝贵的音乐财富和精神财富。

之后,我们来到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前,纪念碑建在昆明西山华亭寺北面约200米处、高蹺至西山公路右上侧的罗汉山山麓中,碑高12米。两边花坛内长着两棵挺拔的翠柏,拾级而上便是纪念碑。在汉白玉制成的碑身上,“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几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墨石汉白玉相间制成的底座,上书“赤子功勋”四个大字。碑的正面上端刻有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四条横线和每方四块墨石的底座,象征着当年四万万同胞齐心抗日。碑前两层台阶均为七级,表示“七•七”抗战纪念。两侧为两面旗帜,旗帜上的三个“七•七”纪念章,代表3000多南洋华侨机工的赤子丹心。碑身高九米,碑座高三米,象征“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在纪念碑旁建有南洋华侨机工抗日事迹陈列室,每当纪念日,海内外游客及各界人士、青少年学子,纷纷前来瞻仰致敬。

南洋华侨机工的爱国主义和献身精神,曾鼓舞着亿万抗战军民为保卫祖国浴血奋战;在今天又激励着海内外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奋斗。为表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丰功伟绩,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云南省人民政府于1989年5月树立此纪念碑,让后人世代缅怀,永志纪念。

参观学习后,大家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要把爱党爱国家的精神落到实处,立足本职,尽心尽责,团结一致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为洪顺集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添砖加瓦!

洪顺集团党支部 2012年4月5日

洪顺集团党支部全体党员在聂耳墓前合影

红顺集团党员在聂耳墓前献花

洪顺集团党员在“南洋华侨技工抗日纪念碑”前合影

洪顺集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瞻仰聂耳墓

及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

近日,洪顺集团全体党员掀起了一股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浪潮,为加强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于2012年4月1日来到西山“聂耳墓”和“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前缅怀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来到聂耳墓前,只见整个墓台像一把琴,墓前24级台阶象征聂耳终年24岁,台前砌7个花坛,寓意歌谱的7个音符,石碑树立在墓台琴盘的正中央,正面镌刻着郭沫若1954年的手书“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9个大字,背面是郭老撰写赞誉聂耳的墓志铭,整个陵墓庄严肃穆。站立在聂耳墓前,就仿佛耳边响起了高昂激情、旋律铿锵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曾作为国民革命军200师的军歌,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

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来到聂耳生平纪念馆,里面摆放着聂耳生前用过的小提琴,穿过的日本和服、木屐及一些手笔,并以图片的形式一一介绍了聂耳一生的简历。参观过程中大家心情沉重,聂耳——他以一个民族战士和无产阶级战士的姿态战斗在民族解放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最前列,以音乐为战斗武器,努力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给后人留下了及其宝贵的音乐财富和精神财富。

之后,我们来到了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前,纪念碑建在昆明西山华亭寺北面约200米处、高蹺至西山公路右上侧的罗汉山山麓中,碑高12米。两边花坛内长着两棵挺拔的翠柏,拾级而上便是纪念碑。在汉白玉制成的碑身上,“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几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墨石汉白玉相间制成的底座,上书“赤子功勋”四个大字。碑的正面上端刻有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荣誉纪念章,四条横线和每方四块墨石的底座,象征着当年四万万同胞齐心抗日。碑前两层台阶均为七级,表示“七•七”抗战纪念。两侧为两面旗帜,旗帜上的三个“七•七”纪念章,代表3000多南洋华侨机工的赤子丹心。碑身高九米,碑座高三米,象征“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在纪念碑旁建有南洋华侨机工抗日事迹陈列室,每当纪念日,海内外游客及各界人士、青少年学子,纷纷前来瞻仰致敬。

南洋华侨机工的爱国主义和献身精神,曾鼓舞着亿万抗战军民为保卫祖国浴血奋战;在今天又激励着海内外炎黄子孙为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奋斗。为表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丰功伟绩,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云南省人民政府于1989年5月树立此纪念碑,让后人世代缅怀,永志纪念。

参观学习后,大家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要把爱党爱国家的精神落到实处,立足本职,尽心尽责,团结一致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为洪顺集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添砖加瓦!

洪顺集团党支部 2012年4月5日

洪顺集团党支部全体党员在聂耳墓前合影

红顺集团党员在聂耳墓前献花

洪顺集团党员在“南洋华侨技工抗日纪念碑”前合影


相关文章

  • 抗日战争时期的华侨与中国共产党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1卷86 抗日战争时期的华侨与中国共产党 钟 仲 (吉首大学政法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民族的抗战爆发了.海外华侨也勇敢地投入到保 ...查看


  • 中华民族的形成
  • 中华民族的形成 抗战与抗金的故事 抗战期间,香港大公报记者采访一个中国底层军官:你觉得中日之战,最后我们能赢吗? 军官回答说:我们中华民族必胜. 记者又问,那战争胜利后你准备做什么呢. 军官回答说:胜利后我肯定已经死了,这场战争军人肯定是要 ...查看


  • 抗日战争对海外华侨的影响
  • 作者:陶季邑 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年10期 长期以来,学术界比较注重研究海外华侨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而不注重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对海外华侨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拟就此课题作点研究. 中国抗日战争对海外华侨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 ...查看


  • 云南抗战遗址的历史文化研究
  • [摘 要]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云南不仅是抗战的大后方.最前线,还是对外联系的国际通道和文化教育中心.云南的抗战遗址,具有分布集中,特色鲜明,主体广泛等特点:对于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团结各民族同胞,反思当今教育观念,汇聚两岸及华侨的力量,推 ...查看


  • 1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三)
  • 1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三) 071.李公朴(1900-1946) 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李公朴1924年入沪江大学.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 ...查看


  • 海外华侨与八路军抗战
  • 抗日战争时期,旅居海外的1100万华侨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以一腔热血投身祖国神圣的抗战事业,特别是对鏖战在华北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将士,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支援.他们与祖国人民一道,共同谱写了一曲海内外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抗日御侮的壮丽篇 ...查看


  • 除了[义勇军进行曲],聂耳还有这么多经典的作品
  • 有这样一首歌,它见证了"一二·九"运动学潮,迎接过救亡运动的巨浪,穿越了抗日战争的烽火,驱散了解放战争的硝烟,直到1949年10月,那个阳光灿烂的季节,这雄壮的旋律又伴随着新中国第一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成为了中华民族向 ...查看


  • 爱国爱乡的中央执行委员,南洋华侨领袖崔广秀的一生
  • 爱国爱乡的中央执行委员 南洋华侨领袖崔广秀的一生 崔广秀(1888-1974年)  又名广福,生于民国前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原籍南海县沙头乡,出生于清远县兴靖区高田乡禾仓冈村(今飞来峡镇).幼年时读私塾,读书六年.十三岁遂父兄习农,十六岁 ...查看


  • 新中国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感动中国人物的邮票(2)
  • 从1921年到1949年的28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和众多拥护和平与民主的国际友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以及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并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