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化:伊斯兰文化与回族劝谕型民间故事

【摘 要】回族“劝谕型”民间故事是一类对人有劝诫、教育作用的口承语言民俗。其主要内容包括孝敬父母、与人为善、勤俭节约等,作为语言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植根于伊斯兰文化,还吸纳了其他民族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

【关键词】“劝谕型”;传统道德;回族文化;族际交流

Abstract:Theprincipal content of “exhortation”folktales include pieties,amity, frugality, and so on. Not only arethey cultivated by the cultures ofthemselves, but also assimilate the exterior-cultures.They are specific folklore-cultures.

Key words:“exhortation”folktale,traditional morality,Hui culture,minorities’ communication

一、伊斯兰道德对回族故事内容的影响

民间故事属于世俗文化,但它的构成与演进又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这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是民族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回族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伊斯兰文化构成了回族作为一个民族的主要特征。

伊斯兰教是由唐代初期来华的阿拉伯穆斯林传入中国的,伴随着宗教的传播与发展,中华大地上逐渐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民族——回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她完全是伊斯兰教在我国传播、发展的结果,换言之,回族是由于信仰的凝聚力而凝结成的民族,因此伊斯兰文化对回族文化,对民族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事实上,回族文化也基本是在世界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本土文化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伊斯兰教的是非、善恶,亦即合法与非法的严格界定,以及它的神圣化、制度化、法律化的特点,使回族文化继承与发展,不仅一个源头,且又一个流向。”(1)

伊斯兰教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先知穆罕默德曾说:“我的使命只是为完美人类的道德。”伊斯兰教的道德观念有两个特点:一是把“信仰”作为衡量“善”与“恶”的标准。信仰是道德的核心与基础,伦理道德必须以服从信仰为前提。二是注重内在的修养,不仅看重行为效果,更重视主观动机。“万事皆以立意而定”(圣训),要求人们应当心存纯正动机,并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简言之,伊斯兰伦理道德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提倡并鼓励人们遵循各种美德,反对并禁止人们去接近一切恶行。它提倡的美德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敬畏——保持一种敬戒心理,防止那些遭安拉谴怒和损人害己的行为,远离真主所禁止的各种丑恶和罪行。

(2)守正、自洁——包括谦虚谨慎、淡泊明志、知足安命、忍耐坚强、诚实宽恕、远奸近贤等提高情操、锤炼自我的修身之道。

(3)孝亲、爱人——包括孝养双亲、尊师重友、和睦家庭、善待邻里、救助孤残、体恤幼弱、救济贫困等处世准则。

(4)行善、止恶——不仅自己要做善美之事,还要规劝他人去做;不仅自己不做丑恶之事,还要劝阻别人去做,所谓:教人行善,止人作恶。

回族“劝谕型”民间故事将伊斯兰教的道德观念,精神信仰体现得淋漓尽致。宗教的一切规定不仅给回族提供了道德规范的标准,也为回族民间口承语言民俗的内容框定了一个范畴和模式,这是其“劝谕型”民间故事数量繁多的根本原因。比如主人公做事,无论善恶,最终都会得到真主的奖赏或者惩罚。作为伊斯兰教的忠诚信仰者,在回族人看来,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如何,是他的正信、虔诚程度的表现,这不但是他在世俗生活中的声誉、地位、价值取向以及能否得到其他回族穆斯林尊重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被视为在后世生活中能否顺利通过末日审判,进入天堂的重要依据。

在回族传统伦理道德与宗教信仰二者的关系上,前者往往是处于隶属地位。也就是说,回族穆斯林的一切道德与行为均应服从于信仰,这被看作信仰是否虔诚的基石。譬如,“诚实守信”是回族的道德规范之一,但“诚实守信”如若背离宗教信仰就是“不诚实、不守信”的。

正由于回族传统道德在其信仰领域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便在无形之中决定了“劝谕型”民间故事的内容。

二、伊斯兰文化对故事内容的影响

长期以来,回族一直处于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在各个地区与其他兄弟民族共生共存,和睦相处,因此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必然现象,但伊斯兰文化对回族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刻,以下例故事为例:

农夫有事进城,路上碰到一条蛇,胆小的农夫吓得浑身打颤,想扭头往家跑,蛇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哀求:“农夫大哥,我是一条善良的蛇,你不要怕。现在有几个人在追捕我,想杀了我,你救救我吧,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农夫一听,心软了,问:“蛇啊,见死不救是要下多灾海(2)的。我想救你,可是我怎么救你呢?”蛇说:“最好的办法是我先钻进你的肚子里,等追我的人走了,我马上出来。”为了救活这个生灵,善良的农夫张大嘴巴让蛇钻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不一会儿,几个抓蛇的人追来了。他们问农夫:“大哥,你看见一条蛇从这儿跑过去了吗?”农夫假装没见,慌忙摇头否认。抓蛇的人在四处找了找没有,就匆匆走了。农夫见人走远了,便叫蛇:“哎,蛇呀,他们走了,你快出来吧!”农夫心里美滋滋的,以为蛇出来会重谢他这个救命恩人。谁想,从他肚子里传出了这样的声音:“哦,他们走了?我现在又饿又渴,让我喝点你的血,吃掉你的心,等我的肚子不饿了再出来吧。”农夫听了吓得魂飞魄散,忙向真主祈祷:“主啊,你叫我们痛慈世上一切生灵,我奉你的命救了它,我的心诚了吧?可是我得到的报应是这条蛇要喝我的血,吃我的五脏六腑。求求主,救救你的奴仆吧!”说完闭上眼睛等着。

这时,山道上来了一个人,听了农夫的诉说,从一棵树上摘下两片树叶,交给农夫,小声说:“你吞下这两片树叶,一片可以把蛇化成水,一片可以洗净你的内脏。”农夫把两片树叶嚼碎吞了下去。一会儿,他感到肚子咕噜咕噜响,恶毒的蛇被化成一股污水排了出来,农夫得救了。

这则故事虽然源自于《伊索寓言》中《农夫和蛇》的故事,但熟知《东郭先生和狼》的人都能看出,其情节内容也受了汉族故事的影响。由于伊斯兰文化在中世纪时积极汲取了中国、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印度等六大古国的文明,对自身起到了承前启后、发扬光大的重要作用,回族先民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适时地将“蛇”的故事带入中国,并把它和中国汉族传统的“东郭先生”的故事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则民间故事。

两则故事有相似的情节,相近的结局,但不同之处在于恶主角及语言表述方式的不同,前者的恶主角是蛇,后者则为狼;回族人祈求真主的庇佑和保护,而汉族则求助于苍天。

为什么会有这种异同呢?首先,回族虔信伊斯兰教,严格坚持一神论,相信真主是世界的惟一主宰,也是惟一应受人们崇拜的神;而汉族则不同,对于自然神的崇拜使他们相信天神是人类的保护神。

其次,小聚居的格局为回族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在这些小社区内,仍然以回族之间相互交往为主,这就使得民族传统、信仰观念得以完整保留并顺利传承,甚至语言词汇中也仍然保留着大量波斯语、阿拉伯语的音译词。如将“地狱”称为“多灾海”,将“礼拜”称为“乃玛孜”等。

“口头故事在不同国家和民族间流传,总是和文化的其他方面的交流关联着。”(3)所以回汉民间故事会有彼此相似之处,当然与回族的文化发展进程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明末清初以来,刘智、王岱舆等回族伊斯兰学者用汉文译著伊斯兰经典后,伊斯兰文化中国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同时为适应在中国的生存,伊斯兰教主动呈现出了融合儒家思想,以汉语传教的趋势,这样不仅使伊斯兰教更易于在中国扎根、传播,也为儒家伦理向回族道德的渗透提供了便捷之道,使得回族民众在意识形态上同时受到两种不同体系的影响,一为伊斯兰及其道德伦理观念,一为中国传统儒学及其“三纲五常”的思想,两种意识形态共同作用在回族身上的不是水火不容而是相互调适,形成独特的回族道德伦理观,这样,回族民间故事也就不只是反映伊斯兰道德,同时也体现了儒家传统伦理。

回族文化,作为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诞生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上,因此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参与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

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在我国居主流支配地位,作为支流的回族文化将儒家文化巧妙加以改造,使其既符合儒家传统,又具有明显的回族文化特色。如回族“五典”就是儒家“五常”的改造,《农夫和蛇》更是将汉文化断面取材后的产物。而在我国明清时期回族伊斯兰学者的著作中所显出的“回、儒经书,文字虽殊而道无不共,语言虽异而义无不共”,以及“回、儒两教,道本同源,初无二理”中,则更能看出儒家道德伦理观对回族道德观念的渗透及影响。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融合,使各民族文化自然交流。在传统道德观念上,各民族虽未有过大的影响、变化,但对于语言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渗透首先表现在民间口头文学上,出现了回族与保安族、回族与东乡族、甚至回族与藏族、蒙古族等非穆斯林民族之间的相互借用、转化。

虽然回族“劝谕型”民间故事和汉族等民族同类故事有不少联系,但从文化整体角度来观望,其民族传统、民族个性仍然保持完好,以及伊斯兰道德、文化的色彩十分浓厚,并且在长期的传承中继续起到强化民族信仰,规范民间传统道德,凝聚民族力量的作用。

注释:

(1)李佩伦:《绿野沉思》,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1页。转引自马平:《回族行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9页。

(2)多灾海:地狱。阿拉伯语。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参考书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王正伟:《回族民俗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马绍周、隋玉梅:《回族传统道德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朱越利主编:《当代中国宗教禁忌》,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5.荣格:《心理学与文学》(中译本),冯川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系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摘 要】回族“劝谕型”民间故事是一类对人有劝诫、教育作用的口承语言民俗。其主要内容包括孝敬父母、与人为善、勤俭节约等,作为语言民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植根于伊斯兰文化,还吸纳了其他民族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

【关键词】“劝谕型”;传统道德;回族文化;族际交流

Abstract:Theprincipal content of “exhortation”folktales include pieties,amity, frugality, and so on. Not only arethey cultivated by the cultures ofthemselves, but also assimilate the exterior-cultures.They are specific folklore-cultures.

Key words:“exhortation”folktale,traditional morality,Hui culture,minorities’ communication

一、伊斯兰道德对回族故事内容的影响

民间故事属于世俗文化,但它的构成与演进又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这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化是民族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回族是伊斯兰文化的载体,伊斯兰文化构成了回族作为一个民族的主要特征。

伊斯兰教是由唐代初期来华的阿拉伯穆斯林传入中国的,伴随着宗教的传播与发展,中华大地上逐渐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民族——回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她完全是伊斯兰教在我国传播、发展的结果,换言之,回族是由于信仰的凝聚力而凝结成的民族,因此伊斯兰文化对回族文化,对民族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事实上,回族文化也基本是在世界伊斯兰文化和中华本土文化双向交流、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伊斯兰教的是非、善恶,亦即合法与非法的严格界定,以及它的神圣化、制度化、法律化的特点,使回族文化继承与发展,不仅一个源头,且又一个流向。”(1)

伊斯兰教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先知穆罕默德曾说:“我的使命只是为完美人类的道德。”伊斯兰教的道德观念有两个特点:一是把“信仰”作为衡量“善”与“恶”的标准。信仰是道德的核心与基础,伦理道德必须以服从信仰为前提。二是注重内在的修养,不仅看重行为效果,更重视主观动机。“万事皆以立意而定”(圣训),要求人们应当心存纯正动机,并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简言之,伊斯兰伦理道德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提倡并鼓励人们遵循各种美德,反对并禁止人们去接近一切恶行。它提倡的美德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敬畏——保持一种敬戒心理,防止那些遭安拉谴怒和损人害己的行为,远离真主所禁止的各种丑恶和罪行。

(2)守正、自洁——包括谦虚谨慎、淡泊明志、知足安命、忍耐坚强、诚实宽恕、远奸近贤等提高情操、锤炼自我的修身之道。

(3)孝亲、爱人——包括孝养双亲、尊师重友、和睦家庭、善待邻里、救助孤残、体恤幼弱、救济贫困等处世准则。

(4)行善、止恶——不仅自己要做善美之事,还要规劝他人去做;不仅自己不做丑恶之事,还要劝阻别人去做,所谓:教人行善,止人作恶。

回族“劝谕型”民间故事将伊斯兰教的道德观念,精神信仰体现得淋漓尽致。宗教的一切规定不仅给回族提供了道德规范的标准,也为回族民间口承语言民俗的内容框定了一个范畴和模式,这是其“劝谕型”民间故事数量繁多的根本原因。比如主人公做事,无论善恶,最终都会得到真主的奖赏或者惩罚。作为伊斯兰教的忠诚信仰者,在回族人看来,一个人的道德行为如何,是他的正信、虔诚程度的表现,这不但是他在世俗生活中的声誉、地位、价值取向以及能否得到其他回族穆斯林尊重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它被视为在后世生活中能否顺利通过末日审判,进入天堂的重要依据。

在回族传统伦理道德与宗教信仰二者的关系上,前者往往是处于隶属地位。也就是说,回族穆斯林的一切道德与行为均应服从于信仰,这被看作信仰是否虔诚的基石。譬如,“诚实守信”是回族的道德规范之一,但“诚实守信”如若背离宗教信仰就是“不诚实、不守信”的。

正由于回族传统道德在其信仰领域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便在无形之中决定了“劝谕型”民间故事的内容。

二、伊斯兰文化对故事内容的影响

长期以来,回族一直处于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格局,在各个地区与其他兄弟民族共生共存,和睦相处,因此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必然现象,但伊斯兰文化对回族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刻,以下例故事为例:

农夫有事进城,路上碰到一条蛇,胆小的农夫吓得浑身打颤,想扭头往家跑,蛇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哀求:“农夫大哥,我是一条善良的蛇,你不要怕。现在有几个人在追捕我,想杀了我,你救救我吧,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农夫一听,心软了,问:“蛇啊,见死不救是要下多灾海(2)的。我想救你,可是我怎么救你呢?”蛇说:“最好的办法是我先钻进你的肚子里,等追我的人走了,我马上出来。”为了救活这个生灵,善良的农夫张大嘴巴让蛇钻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不一会儿,几个抓蛇的人追来了。他们问农夫:“大哥,你看见一条蛇从这儿跑过去了吗?”农夫假装没见,慌忙摇头否认。抓蛇的人在四处找了找没有,就匆匆走了。农夫见人走远了,便叫蛇:“哎,蛇呀,他们走了,你快出来吧!”农夫心里美滋滋的,以为蛇出来会重谢他这个救命恩人。谁想,从他肚子里传出了这样的声音:“哦,他们走了?我现在又饿又渴,让我喝点你的血,吃掉你的心,等我的肚子不饿了再出来吧。”农夫听了吓得魂飞魄散,忙向真主祈祷:“主啊,你叫我们痛慈世上一切生灵,我奉你的命救了它,我的心诚了吧?可是我得到的报应是这条蛇要喝我的血,吃我的五脏六腑。求求主,救救你的奴仆吧!”说完闭上眼睛等着。

这时,山道上来了一个人,听了农夫的诉说,从一棵树上摘下两片树叶,交给农夫,小声说:“你吞下这两片树叶,一片可以把蛇化成水,一片可以洗净你的内脏。”农夫把两片树叶嚼碎吞了下去。一会儿,他感到肚子咕噜咕噜响,恶毒的蛇被化成一股污水排了出来,农夫得救了。

这则故事虽然源自于《伊索寓言》中《农夫和蛇》的故事,但熟知《东郭先生和狼》的人都能看出,其情节内容也受了汉族故事的影响。由于伊斯兰文化在中世纪时积极汲取了中国、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印度等六大古国的文明,对自身起到了承前启后、发扬光大的重要作用,回族先民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适时地将“蛇”的故事带入中国,并把它和中国汉族传统的“东郭先生”的故事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则民间故事。

两则故事有相似的情节,相近的结局,但不同之处在于恶主角及语言表述方式的不同,前者的恶主角是蛇,后者则为狼;回族人祈求真主的庇佑和保护,而汉族则求助于苍天。

为什么会有这种异同呢?首先,回族虔信伊斯兰教,严格坚持一神论,相信真主是世界的惟一主宰,也是惟一应受人们崇拜的神;而汉族则不同,对于自然神的崇拜使他们相信天神是人类的保护神。

其次,小聚居的格局为回族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在这些小社区内,仍然以回族之间相互交往为主,这就使得民族传统、信仰观念得以完整保留并顺利传承,甚至语言词汇中也仍然保留着大量波斯语、阿拉伯语的音译词。如将“地狱”称为“多灾海”,将“礼拜”称为“乃玛孜”等。

“口头故事在不同国家和民族间流传,总是和文化的其他方面的交流关联着。”(3)所以回汉民间故事会有彼此相似之处,当然与回族的文化发展进程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明末清初以来,刘智、王岱舆等回族伊斯兰学者用汉文译著伊斯兰经典后,伊斯兰文化中国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同时为适应在中国的生存,伊斯兰教主动呈现出了融合儒家思想,以汉语传教的趋势,这样不仅使伊斯兰教更易于在中国扎根、传播,也为儒家伦理向回族道德的渗透提供了便捷之道,使得回族民众在意识形态上同时受到两种不同体系的影响,一为伊斯兰及其道德伦理观念,一为中国传统儒学及其“三纲五常”的思想,两种意识形态共同作用在回族身上的不是水火不容而是相互调适,形成独特的回族道德伦理观,这样,回族民间故事也就不只是反映伊斯兰道德,同时也体现了儒家传统伦理。

回族文化,作为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诞生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上,因此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参与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创造。

自古以来,儒家文化在我国居主流支配地位,作为支流的回族文化将儒家文化巧妙加以改造,使其既符合儒家传统,又具有明显的回族文化特色。如回族“五典”就是儒家“五常”的改造,《农夫和蛇》更是将汉文化断面取材后的产物。而在我国明清时期回族伊斯兰学者的著作中所显出的“回、儒经书,文字虽殊而道无不共,语言虽异而义无不共”,以及“回、儒两教,道本同源,初无二理”中,则更能看出儒家道德伦理观对回族道德观念的渗透及影响。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融合,使各民族文化自然交流。在传统道德观念上,各民族虽未有过大的影响、变化,但对于语言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渗透首先表现在民间口头文学上,出现了回族与保安族、回族与东乡族、甚至回族与藏族、蒙古族等非穆斯林民族之间的相互借用、转化。

虽然回族“劝谕型”民间故事和汉族等民族同类故事有不少联系,但从文化整体角度来观望,其民族传统、民族个性仍然保持完好,以及伊斯兰道德、文化的色彩十分浓厚,并且在长期的传承中继续起到强化民族信仰,规范民间传统道德,凝聚民族力量的作用。

注释:

(1)李佩伦:《绿野沉思》,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1页。转引自马平:《回族行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9页。

(2)多灾海:地狱。阿拉伯语。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参考书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王正伟:《回族民俗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马绍周、隋玉梅:《回族传统道德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朱越利主编:《当代中国宗教禁忌》,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5.荣格:《心理学与文学》(中译本),冯川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系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章

  • 回族的起源及习俗
  • 回族中国少数民族.散居全国,分布广泛.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也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有860.3万人(1990).起源与其他民族不同,回族是因信奉伊斯兰教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不像其他民族之间那样 ...查看


  • 回族爱国人物故事
  • 回族爱国人物故事 马和福(1893-1937),回族,经名尕西姆,是宁夏党史上著名的革命英烈.英雄典范.1936年12月红军在西征途中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县级少数民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马和福担任主席兼县回民游击大队队长.1 ...查看


  • 高发元|了解回族研究回族 --为中国回族学网创办而作
  • 了解回族研究回族 --为中国回族学网创办而作 高发元教授 在不少人眼里,回族信教,不吃猪肉,会做生意,不讲理.显然是一个不完整.被扭曲的形象.近来,网络上对回族也多有诟病.回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也许通过对回族某些诟病的辨析,可有所了解 ...查看


  • 民族旅游调研报告
  • 浅析如何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 欣赏民族文化.品味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是现代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终极要求.因此,展现民族文化内涵.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性是我县旅游业不变的灵魂和永久的主题.为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加强 ...查看


  • 关于中国回族700年战斗历史的文化反思
  • 关于中国回族"700年战斗历史"的文化反思21 关于中国回族"700年战斗历史"的文化反思 晁天义 提要中国回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历史.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斗争活动的成因主要有 ...查看


  • 经堂的兴起与回族伊斯兰教门宦的形成
  • 历史与文化 经堂的兴起与回族伊斯兰教门宦的形成 马 艾 霍维洮 西北回族历经唐宋元明时期的发展壮大阶段,期间的蕃坊制和教坊制为其基本的宗教组织形式,但发展缓慢.[摘要] 明代兴起的经堂教育推动了回族内部的宗教联系,至清代前期,其突破了教坊制 ...查看


  • 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简介
  • 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包括回.藏.东乡.保安.裕固.土.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 回族 甘肃自古就是回族的聚居地之一,回族也是甘肃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甘肃回族人口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甘肃回族人口已 ...查看


  • 浅析宁夏回族服饰的款式及图案艺术
  • 浅析宁夏回族服饰的款式及图案艺术 作者:郭永锋 来源:<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2014年第11期 摘 要:宁夏回族服饰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其主要标志与其他地区回族服饰一样,在头部--男子多带小白圆帽.一般为两种,一种平顶,一种六 ...查看


  • 清真食品的特点探析_周瑞海
  • 2004年第1期(总第53期) 回族研究Researches on the Hui No . 1, 2004(Gen , No . 53) [清真饮食文化] 清真食品的特点探析 周瑞海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 宁夏银川750021) 中图分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