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民族的节日
民族的节日——《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歌曲《那达慕之 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蒙古的节日——那达慕。
2、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过程与方法:
通过音乐活动,能创造性的运用课本上的素材和添加自己创造的素材,为结束句设计多种力度变化,并付诸实践,表现“欢腾的那达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法》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大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背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2、在听赏音乐中区分段落及各段之间速度和情绪的不同。 难点:1、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2、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课型:新授
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比较体会、结题点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师生互唱《问好歌》。
2、发声训练。
3、复习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二)情景导入,渗透法制教育。
1、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到云南参加了傣家的泼水节,又到四川参加了彝族的火把节,还去了新疆,感受了塔吉克族盛大节日时的热闹场面。今天我们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草原。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唯一,它还有阳刚的豪放。
2、随机对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内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不论是那个民族的节日,都是我们大家的节日。今天我们在草原上是要参加蒙古族人民盛大的群众性体育文艺集会“那达慕”。(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
(三)新课教授
1、师:首先,老师先来放几幅图片,同学们在看的时候思考“那达慕”大会都有哪些活动呢?(播放课件)
生:包含摔跤、赛马、射箭、歌舞„‥
师:对,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但是还不够全面,下面由老师来为大家总结一下“那达慕”的含义,“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游
艺”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包括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那达慕是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还是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那达慕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七、八月举行。
(注:用这种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的及时补充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师:听完老师对“那达慕”的介绍,想必同学们对那达慕又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下面老师来为大家示范演唱一遍《那达慕之歌》(课件显示歌曲的歌谱),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思考,这首歌曲的风格是怎样的?听到这首歌你联想到一个怎样的场景?
生:这首歌曲的风格是欢快、热烈。
生:听到这首歌曲我联想到方圆数百里的蒙族人民聚会在一起,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这里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人们用“那达慕”形式庆贺风调雨顺的丰收年,赞颂美好的生活。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在学唱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吐字清晰,唱出那达慕大会那种欢快喜庆的气氛。
(注: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教唱歌谱,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4、歌曲中有两处附点的节奏即x﹒x和x x﹒x要特别的注意,学生经过多次聆听(播放课件时同时播放歌曲作背景音乐)后对歌曲的旋律已经比较熟悉了,重点做到节奏准确。
(注:通过让学生练习识谱、节奏,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
5、再唱一遍《那达慕之歌》注意节奏和情绪的把握。
(四)拓展创新
师:同学们,歌曲基本唱好后,你认为最后的结束句要变成怎样的场景和情绪呢?不同的表现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讨论后进行总结汇报表演。(鼓励学生除了设计力度方案最好能加上相应的动作来表演。)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正如你们所设计那样渐强的音乐通常会把音乐推向高潮,而渐弱的处理将音乐引向尾声有明显的结束感。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两种不同风格的力度设计。(课件显示结束句的设计方案)全班同学分别演唱感受两种不同的力度设计:
前4小节:从p到f,表示气氛越来越热烈。
后4小节:从f到p,表示欢乐的人群渐渐远去。
最后两个音:用f,表示回声的效果。
(注:通过让学生来设计结束句的形式,使他们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以及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个人的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学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五)总结延伸,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地区特点的传统活动,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九条上级国家机关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和第五十三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对本地方内各民族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教育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结合当地的实际说说我们各民族是怎么搞好民族团结的
3.课外延伸:制作一张音乐卡片,写上你们对各民族兄弟姐妹的祝福,对家乡的祝福,祝福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富饶,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七、教学反思
1.注重环境的创设。首先就采用“音乐渲染”将学生带入音乐环境中,先让学生从听觉上和心灵上得到熏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感受和表现。
在课的一开始,我在歌曲《那达慕之歌》的导入部分,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并结合课件创设情景,这样导入,既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内容的渗透教育,是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部分大小一律平等,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2.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本节课有“味”,有音乐课的味,一节课不仅仅是为了教会一首歌,而是让学生在学歌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学习音乐知识,在歌曲节奏的变化中体会音乐的表现力。
3、在本首歌曲的拓展活动中, “设计不同力度演唱歌曲的结束句,感受力度的变化给歌曲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处,我鼓励学生起来大胆尝试。同时使学生能用音乐卡片的形式,表达自己个人的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再次亲身感受各民族不同节日热烈的气氛,感受民族大团结的融洽。享受学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不足之处:在歌曲处理方面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多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处理歌曲的乐趣。另外,还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灵活、有效,立足学生发展。
——《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民族的节日
民族的节日——《那达慕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歌曲《那达慕之 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蒙古的节日——那达慕。
2、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过程与方法:
通过音乐活动,能创造性的运用课本上的素材和添加自己创造的素材,为结束句设计多种力度变化,并付诸实践,表现“欢腾的那达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法》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大团结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背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2、在听赏音乐中区分段落及各段之间速度和情绪的不同。 难点:1、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2、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课型:新授
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比较体会、结题点睛。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师生互唱《问好歌》。
2、发声训练。
3、复习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二)情景导入,渗透法制教育。
1、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到云南参加了傣家的泼水节,又到四川参加了彝族的火把节,还去了新疆,感受了塔吉克族盛大节日时的热闹场面。今天我们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草原。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唯一,它还有阳刚的豪放。
2、随机对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内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第二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不论是那个民族的节日,都是我们大家的节日。今天我们在草原上是要参加蒙古族人民盛大的群众性体育文艺集会“那达慕”。(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
(三)新课教授
1、师:首先,老师先来放几幅图片,同学们在看的时候思考“那达慕”大会都有哪些活动呢?(播放课件)
生:包含摔跤、赛马、射箭、歌舞„‥
师:对,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但是还不够全面,下面由老师来为大家总结一下“那达慕”的含义,“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游
艺”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包括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那达慕是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还是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那达慕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七、八月举行。
(注:用这种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的及时补充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2、师:听完老师对“那达慕”的介绍,想必同学们对那达慕又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下面老师来为大家示范演唱一遍《那达慕之歌》(课件显示歌曲的歌谱),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思考,这首歌曲的风格是怎样的?听到这首歌你联想到一个怎样的场景?
生:这首歌曲的风格是欢快、热烈。
生:听到这首歌曲我联想到方圆数百里的蒙族人民聚会在一起,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活动,这里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人们用“那达慕”形式庆贺风调雨顺的丰收年,赞颂美好的生活。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在学唱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吐字清晰,唱出那达慕大会那种欢快喜庆的气氛。
(注: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3、教唱歌谱,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4、歌曲中有两处附点的节奏即x﹒x和x x﹒x要特别的注意,学生经过多次聆听(播放课件时同时播放歌曲作背景音乐)后对歌曲的旋律已经比较熟悉了,重点做到节奏准确。
(注:通过让学生练习识谱、节奏,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
5、再唱一遍《那达慕之歌》注意节奏和情绪的把握。
(四)拓展创新
师:同学们,歌曲基本唱好后,你认为最后的结束句要变成怎样的场景和情绪呢?不同的表现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不同的方案。讨论后进行总结汇报表演。(鼓励学生除了设计力度方案最好能加上相应的动作来表演。)
师: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正如你们所设计那样渐强的音乐通常会把音乐推向高潮,而渐弱的处理将音乐引向尾声有明显的结束感。让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两种不同风格的力度设计。(课件显示结束句的设计方案)全班同学分别演唱感受两种不同的力度设计:
前4小节:从p到f,表示气氛越来越热烈。
后4小节:从f到p,表示欢乐的人群渐渐远去。
最后两个音:用f,表示回声的效果。
(注:通过让学生来设计结束句的形式,使他们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以及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个人的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学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五)总结延伸,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浓郁地区特点的传统活动,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蒙古族人民欢乐的节日.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九条上级国家机关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和第五十三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对本地方内各民族公民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的教育。教育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结合当地的实际说说我们各民族是怎么搞好民族团结的
3.课外延伸:制作一张音乐卡片,写上你们对各民族兄弟姐妹的祝福,对家乡的祝福,祝福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富饶,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七、教学反思
1.注重环境的创设。首先就采用“音乐渲染”将学生带入音乐环境中,先让学生从听觉上和心灵上得到熏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感受和表现。
在课的一开始,我在歌曲《那达慕之歌》的导入部分,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并结合课件创设情景,这样导入,既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学生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关内容的渗透教育,是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部分大小一律平等,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2.课堂节奏张弛有度。本节课有“味”,有音乐课的味,一节课不仅仅是为了教会一首歌,而是让学生在学歌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学习音乐知识,在歌曲节奏的变化中体会音乐的表现力。
3、在本首歌曲的拓展活动中, “设计不同力度演唱歌曲的结束句,感受力度的变化给歌曲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处,我鼓励学生起来大胆尝试。同时使学生能用音乐卡片的形式,表达自己个人的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再次亲身感受各民族不同节日热烈的气氛,感受民族大团结的融洽。享受学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不足之处:在歌曲处理方面也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多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处理歌曲的乐趣。另外,还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灵活、有效,立足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