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教育哲学
摘要:杜威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即生长。杜威发展了卢梭的天赋自然生长理论,扩大了“生长”的概念;教育即改造,杜威指出了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这种教育观集中体现了他的“教育即自然发展”的理论,“经验”是这种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基石。批判继承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杜威 教育观 杜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卓越的贡献和重要地位。
当时,卢梭的思想对他启发很大。杜威进一步发展了卢梭的“自然生长”理论,提出自己的“教育即自然发展”理论,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具体地说,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或归结为三个命题,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
一、教育即生长。杜威发展了卢梭的天赋自然生长理论,扩大了“生长”的概念。他说:“生长,或者生长着即发展着,不仅指体格方面,也指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1]355有人对此提出疑义,认为生长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向,例如,一个人开始从事盗窃行为,按照这个方向生长,一般说来,经过实践,也许会成为一个很老练的大盗。因此,只说生长是不够的,还必须指出生长所进行的方向和生长所向往的目的。杜威驳斥了这一反对意见,他指出,一个人有可能生长成为老练的强盗、恶棍和腐化的政客,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对教育即生长,生长即教育的观点来看,问题在于这种生长的方向是促进还是阻碍生长?这种生长的形式是创造更多的生长的条件,还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按照某一特殊方向生长的人失去在新方向继续生长的时机、刺激和机会呢?某个特殊方向的生长,对于那些唯一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开辟途径的态度和习惯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即只有当按照特殊方向的发展有助于继续生长时,才符合教育即生长的标准。他认为,对于生长来说,除了更多的生长,再没有别的东西是与生长有关的了。对教育也是如此,除了更多的教育,再没有别的东西是它所从属的了。学校只是教育的一部分,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学校的教育为离开学校后的教育奠定基础,从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在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积累和改造经验。
二、教育即改造。杜威在他的第一本教育专著《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也就是说,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可见,在杜威看来,生长的理想应归结为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教育始终有一个当前的目的,只要一个活动具有教育作用,就达到了这个目的,即直接转变经验的性质。无论是婴儿期、青年期,还是成人的生活,它们的教育作用,都处于相同的水平。就是说,在经验的任何一个阶段,真正学到的东西,都具有同等的价值。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阶段生活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生活过得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可以感觉到的意义。杜威由此得出了一个关于教育的专门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
力。”[1]159
三、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学校应当呈现现在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富有生机的生活,像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而言,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变得呆板而死气沉沉。关于生活与发展,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1]154如果我们从教育的角度,从儿童和成人生活的特征来解释发展,那么所谓的发展,就是将能力引导到特别的渠道,如养成各种习惯,这些习惯包含活动的技能、明确的兴趣和特定的观察与思维的对象。常态的儿童和常态的成人都在发展。儿童具有特别的能力,忽视这个事实,将会阻碍儿童生长依靠的器官的发展或导致畸形发展。而成人利用他的能力改造环境,在环境的改造中引起许多新的刺激,新的刺激指导他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忽视这个事实,发展就会受阻,适应环境就成了完全被动的。因为儿童与成人都在发展,所以他们之间的区别不是生长与不生长的区别,而是由于儿童与成人的情况不同,决定了他们的生长方式不同,他们的生长方式各有其优越性。关于专门应付特殊的科学和经济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儿童应向成人方面发展。关于同情的好奇心,不偏不倚的敏感性,以及坦率的胸怀,成人应向儿童学习。他还指出,关于发展,有三种错误的思想:(1)把未成熟状态看作没有发展;(2)把发展看作对固定环境静止的适应;(3)认为发展的方向是千篇一律的。与这三种错误的发展观相联系,在教育上有三种错误:(1)不考虑儿童的本能和先天的能力;(2)不发展儿童应付环境的首创精神;(3)过分强调训练和其他方法,牺牲个人的理解力,以养成机械的技能。这三种错误,都是把成人的环境与标准强加给儿童,其后果不堪设想。
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也就是指经验的生长,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也就是指在生活过程中使经验得到自然增长。一句话,教育即经验的自然发展。可见,杜威的教育观是建立在他的实用主义经验论基础上的。他在这里所指的“经验”既非唯心主义所说的“绝对精神”或“理念”,也不同于唯物主义的“意识”和“思维”,并且与传统教育的“知识”概念也不能划等号。从而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与教育有关的结论:(1)经验是一种主动而又被动的事情。
(2)估量某种经验的价值的标准在于能否认识经验所引起的种种关系或连续性。当经验已经是积累性的经验,或者有点价值,有点意义时,经验才含有认识作用。 总之,研究杜威的教育观,批判继承其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杜威的教育哲学
摘要:杜威的教育观认为教育即生长。杜威发展了卢梭的天赋自然生长理论,扩大了“生长”的概念;教育即改造,杜威指出了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这种教育观集中体现了他的“教育即自然发展”的理论,“经验”是这种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基石。批判继承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杜威 教育观 杜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卓越的贡献和重要地位。
当时,卢梭的思想对他启发很大。杜威进一步发展了卢梭的“自然生长”理论,提出自己的“教育即自然发展”理论,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具体地说,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或归结为三个命题,即“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
一、教育即生长。杜威发展了卢梭的天赋自然生长理论,扩大了“生长”的概念。他说:“生长,或者生长着即发展着,不仅指体格方面,也指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1]355有人对此提出疑义,认为生长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向,例如,一个人开始从事盗窃行为,按照这个方向生长,一般说来,经过实践,也许会成为一个很老练的大盗。因此,只说生长是不够的,还必须指出生长所进行的方向和生长所向往的目的。杜威驳斥了这一反对意见,他指出,一个人有可能生长成为老练的强盗、恶棍和腐化的政客,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对教育即生长,生长即教育的观点来看,问题在于这种生长的方向是促进还是阻碍生长?这种生长的形式是创造更多的生长的条件,还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按照某一特殊方向生长的人失去在新方向继续生长的时机、刺激和机会呢?某个特殊方向的生长,对于那些唯一为其他方面的发展开辟途径的态度和习惯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即只有当按照特殊方向的发展有助于继续生长时,才符合教育即生长的标准。他认为,对于生长来说,除了更多的生长,再没有别的东西是与生长有关的了。对教育也是如此,除了更多的教育,再没有别的东西是它所从属的了。学校只是教育的一部分,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学校的教育为离开学校后的教育奠定基础,从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在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积累和改造经验。
二、教育即改造。杜威在他的第一本教育专著《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也就是说,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可见,在杜威看来,生长的理想应归结为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教育始终有一个当前的目的,只要一个活动具有教育作用,就达到了这个目的,即直接转变经验的性质。无论是婴儿期、青年期,还是成人的生活,它们的教育作用,都处于相同的水平。就是说,在经验的任何一个阶段,真正学到的东西,都具有同等的价值。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阶段生活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生活过得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可以感觉到的意义。杜威由此得出了一个关于教育的专门定义:“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
力。”[1]159
三、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学校应当呈现现在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富有生机的生活,像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而言,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变得呆板而死气沉沉。关于生活与发展,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1]154如果我们从教育的角度,从儿童和成人生活的特征来解释发展,那么所谓的发展,就是将能力引导到特别的渠道,如养成各种习惯,这些习惯包含活动的技能、明确的兴趣和特定的观察与思维的对象。常态的儿童和常态的成人都在发展。儿童具有特别的能力,忽视这个事实,将会阻碍儿童生长依靠的器官的发展或导致畸形发展。而成人利用他的能力改造环境,在环境的改造中引起许多新的刺激,新的刺激指导他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忽视这个事实,发展就会受阻,适应环境就成了完全被动的。因为儿童与成人都在发展,所以他们之间的区别不是生长与不生长的区别,而是由于儿童与成人的情况不同,决定了他们的生长方式不同,他们的生长方式各有其优越性。关于专门应付特殊的科学和经济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儿童应向成人方面发展。关于同情的好奇心,不偏不倚的敏感性,以及坦率的胸怀,成人应向儿童学习。他还指出,关于发展,有三种错误的思想:(1)把未成熟状态看作没有发展;(2)把发展看作对固定环境静止的适应;(3)认为发展的方向是千篇一律的。与这三种错误的发展观相联系,在教育上有三种错误:(1)不考虑儿童的本能和先天的能力;(2)不发展儿童应付环境的首创精神;(3)过分强调训练和其他方法,牺牲个人的理解力,以养成机械的技能。这三种错误,都是把成人的环境与标准强加给儿童,其后果不堪设想。
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也就是指经验的生长,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也就是指在生活过程中使经验得到自然增长。一句话,教育即经验的自然发展。可见,杜威的教育观是建立在他的实用主义经验论基础上的。他在这里所指的“经验”既非唯心主义所说的“绝对精神”或“理念”,也不同于唯物主义的“意识”和“思维”,并且与传统教育的“知识”概念也不能划等号。从而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与教育有关的结论:(1)经验是一种主动而又被动的事情。
(2)估量某种经验的价值的标准在于能否认识经验所引起的种种关系或连续性。当经验已经是积累性的经验,或者有点价值,有点意义时,经验才含有认识作用。 总之,研究杜威的教育观,批判继承其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