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师德制度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学校师德建设在师德评价与导向、师德规范的内容与实效、教师对师德建设的满意度及师德培训的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引起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师德建设;调查;问题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方式发现,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师德建设总体状况是比较乐观的,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在师德评价与导向方面存在问题 首先,学校和教师对师德激励方式的看法不同。学校对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重视程度没有太大差异,二者在使用频率上差距很小。同样的问题,教师自己的选择就不一样,当问到“如果由您来当校长,您会用什么方式来表彰师德高尚的教师”时,有高达34.95%的教师选择物质奖励,而选择精神奖励的只占2.912%,物质奖励是教师最希望学校采取的奖励形式之一。 其次,部分教师对师德考评存在抵触情绪。调查发现,选择师德考评方式时,有61.16%的教师选择由学生评价,有10.67%的教师选择由家长评价,有24.27%的教师选择由同事互评,仅有0.97%的教师选择由领导评价。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判断能力有限,再加上他们通常根据自己的好恶对老师进行评价,其对老师的评价难免有失公允,所以一些教师对师德考评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最后,混淆师德评价与业务水平评价。在教师问卷中,超过八成教师认为师德与业务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教师的业务水平是衡量师德的一个维度,但不是唯一的维度。当前的培训和评价过于重视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技能,而对教师职业道德未予以足够重视。 2.一些教师认为学校师德规范的内容空泛,缺乏现实指向性 调查发现,有19.41%的教师认为师德规范内容空泛,缺乏现实指向性;有58.25%的教师认为其中有些内容空泛,有些内容具体;有18.44%的教师认为其内容具体,具有现实指向性。可见,多数教师认为学校现行的师德规范有些内容空泛,有些内容具体,这说明师德规范的内容有待改进和完善。 调查显示,有37.86%的教师认为师德规范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另有37.86%的教师认为其只起到一般的规范作用,说明师德规范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有17.4%的教师认为师德规范有消极的干扰作用,这又说明道德规范的实际作用有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缺少相关组织对师德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进行充分的参与和监督;另一方面是因为以行政命令对教师道德进行规范,导致教师成为被动的道德规范执行者,使规范难以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自律行为。所以,在制定道德规范时,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尊重教师的主体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更多的道德空间和道德自由。 3.教师对师德建设的满意程度偏低,师德培训的实际效果不佳 调查发现,有八成以上教师对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师德建设活动方案、师德建设相关制度表示满意。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对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的师德建设活动方案、师德建设相关表示不满意。这说明,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还不够具体,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牵涉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不同的部门,需要借助政府、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师德建设的关键还是学校,学校应该在广泛征求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筹划,努力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师德制度。 调查发现,师德培训项目中受欢迎程度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而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库位列倒数第二。这说明,在师德培训方面,存在重理论法规轻实践案例的现象,以至于有些培训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长期以来坚持的“班主任大讲堂”“青蓝工程”等活动,在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班级管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杨 浩.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摘 要:学校师德制度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影响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学校师德建设在师德评价与导向、师德规范的内容与实效、教师对师德建设的满意度及师德培训的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希望能引起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师德建设;调查;问题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方式发现,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师德建设总体状况是比较乐观的,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在师德评价与导向方面存在问题 首先,学校和教师对师德激励方式的看法不同。学校对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重视程度没有太大差异,二者在使用频率上差距很小。同样的问题,教师自己的选择就不一样,当问到“如果由您来当校长,您会用什么方式来表彰师德高尚的教师”时,有高达34.95%的教师选择物质奖励,而选择精神奖励的只占2.912%,物质奖励是教师最希望学校采取的奖励形式之一。 其次,部分教师对师德考评存在抵触情绪。调查发现,选择师德考评方式时,有61.16%的教师选择由学生评价,有10.67%的教师选择由家长评价,有24.27%的教师选择由同事互评,仅有0.97%的教师选择由领导评价。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判断能力有限,再加上他们通常根据自己的好恶对老师进行评价,其对老师的评价难免有失公允,所以一些教师对师德考评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最后,混淆师德评价与业务水平评价。在教师问卷中,超过八成教师认为师德与业务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教师的业务水平是衡量师德的一个维度,但不是唯一的维度。当前的培训和评价过于重视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技能,而对教师职业道德未予以足够重视。 2.一些教师认为学校师德规范的内容空泛,缺乏现实指向性 调查发现,有19.41%的教师认为师德规范内容空泛,缺乏现实指向性;有58.25%的教师认为其中有些内容空泛,有些内容具体;有18.44%的教师认为其内容具体,具有现实指向性。可见,多数教师认为学校现行的师德规范有些内容空泛,有些内容具体,这说明师德规范的内容有待改进和完善。 调查显示,有37.86%的教师认为师德规范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另有37.86%的教师认为其只起到一般的规范作用,说明师德规范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有17.4%的教师认为师德规范有消极的干扰作用,这又说明道德规范的实际作用有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缺少相关组织对师德规范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进行充分的参与和监督;另一方面是因为以行政命令对教师道德进行规范,导致教师成为被动的道德规范执行者,使规范难以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自律行为。所以,在制定道德规范时,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尊重教师的主体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更多的道德空间和道德自由。 3.教师对师德建设的满意程度偏低,师德培训的实际效果不佳 调查发现,有八成以上教师对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师德建设活动方案、师德建设相关制度表示满意。但是,有一部分教师对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的师德建设活动方案、师德建设相关表示不满意。这说明,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还不够具体,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牵涉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不同的部门,需要借助政府、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师德建设的关键还是学校,学校应该在广泛征求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筹划,努力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师德制度。 调查发现,师德培训项目中受欢迎程度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而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库位列倒数第二。这说明,在师德培训方面,存在重理论法规轻实践案例的现象,以至于有些培训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长期以来坚持的“班主任大讲堂”“青蓝工程”等活动,在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班级管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杨 浩.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