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连生活

新兵入伍如何适应新兵连生活

新兵初入营,自然环境、人文条件的改变以及紧张艰苦的训练必然使他们感到有所不适应,造成心理紧张、苦闷。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之中不能缓解,不但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还会引起生理机能的异常,如不及时发现加以引导,甚至会酿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带兵人要仔细观察、了解新兵情况,及时掌握新兵的心理变化,运用多种手段使他们勇敢地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确保新战友顺利地过好军营第一关,

为走好军营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紧张是由于对紧张的生活不适应造成。通常情况下,新兵入营的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

现最为集中、最为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紧张不适应。军营生活节奏快,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熄灯,集合、站队、穿衣、吃饭、训练、学习等等,一切活动都要踩着钟点,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环扣一环,一步赶一步,稍不留神,动作慢了,就会出错,就会跟不上步。部队严格的时间要求、一丝不苟的军事训练、无时不在的日常养成,以及需要新战友掌握的基本政治教育内容等等,这些,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学生来说,必然使他们注意力

过于集中,造成心理紧张。

二是对艰苦不适应。军营是个艰苦的地方,对此,每个准备跨入军营的青年都会从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但是,当他们真的进入了军营,亲身体验到了部队所特有的艰苦,原先的心理准备还是显得不足。训练场上,或烈日当空,或北风呼啸,练军姿,拔正步,单双杠,越野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夜深人静、人困马乏的时候,还要牺牲甜蜜的睡眠去站岗;连队的物质文化生活虽然在不断改善,但与入伍前随心所欲的小锅饭以及父母无微不致的关爱照顾相比,自不可同日而语;更有的来到驻守海岛和高山的海边防部队,或冰天雪地,空气稀薄,或烟波浩渺,人迹罕至,生活又多了一层孤寂与清苦。对于在蜜

罐里泡大的年轻人,吃到了前所未有的苦,自然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

三是对严格的纪律不适应。纪律是军队的生命,既然当了兵,理所当然就要遵守军队铁的纪律。在军营里,纪律是无是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纪律就是统一,训练操课统一,日常生活也要统一,连走路也要喊着“一二一”的口令,谁要是不合节拍,谁就违反了纪律。纪律就是规范,做什么事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穿衣戴帽有规范,坐、卧、立、行有规范,称呼举止有规范,头发要剪短,帽墙下不得超过1.5厘米,被子要叠成“豆腐块”见棱见角……。纪律就是约束,就是限制,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有所放弃有所接受,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意味着想做的事可能偏偏不让做而不想做的事偏偏必须去做。初入军营几乎每个人都有为自

己不能如鱼得水地适应纪律的约束而苦恼过。

四是对远离亲人的不适应。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的长成自立称为人生的第二次断乳。第一断乳切断了对母体生理上的依赖,第二次断乳切断的是心理上的依赖。那些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骄子们走进军营后,虽然在空间上远离了亲人,但心理上却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和依恋。不离开家就不懂得想家,当欢送的锣鼓声渐渐远去,刚刚穿上新军装的兴奋渐渐淡漠的时候,对家的念也就渐渐涌上心头。特别是感受到了艰苦,遇到了挫折,受到了委屈时,想家的念头就愈发强烈。第二次断乳本身就

带着苦涩,他们又恰在此时进入了一个远离家乡的艰苦环境,显得更加突出。

怎样帮助新战士适应新的生活呢?

第一,指导他们尽快学会有序的生活。部队生活虽然紧张,但却井然有序,有规律可循。经过较长时间训练与适应的老兵虽然也同样生活于紧张之中,却能够应付自如,驾轻就熟,并没有太多的紧张感,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有序的生活。新兵由于还没有掌握集体生活的规律,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加之许多事情做起来不熟练,质量不高,因而往往手忙脚乱,总处于被动之中。如果再因此而受到批评,就会加倍紧张。特别是有些从小受到家庭骄惯的新兵,生活自理能力差,就更难适应。带兵人

要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军营生活的常识,使他们尽快地熟练掌握各种要领。了解一日生活的秩序和规律,增

加预见性、主动性,做到忙而不乱,紧而有序,紧张心理就会消失。

第二,在训练和管理中严而有度,循序渐进。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中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严格的训练和管理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要条件。但是,训练和管理是以外部调节为特征的,倘若操之过急,要求过严过高,超过了新兵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反而会产生负作用,使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受到伤害,怀疑自己能否适应部队生活。弄不好还会对管理者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严格训练、严格管理

中要把握好度,科学地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使每一步小目标都能“跳一跳,够得着。” 第三,安排好物质文化生活。总体上说,目前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还不够理想,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合理安排,尽力改善。越是训练紧张,越要调剂好伙食,安排好休息,组织好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张驰有致。这样做,可以使新兵对军营生活适应的难度大为减小。因为,人们从较好的生活去适应较差的生活比较困难,而从较差的生活去适应较好的生活则相对容易得多。多数新兵入伍的部队的生活条件不如在家时,如果通过精心的合理的安排与改善,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无疑会有利于他们对部队生活的

适应。

第四,积极疏导,及时化解矛盾。在适应的过程中新战士的心理必然会经常出现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有的通过主观调节就可以解决,有的则需要经过他人的帮助才可能解决。带兵人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发现矛盾,积极疏导,及时解决。要防止矛盾积压成堆,结成疙瘩,力争发现一个解决一个,为

其心理适应排除障碍。

心理上的适应是新战友完成从老百姓到合格军人转变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新战友才能自觉地适应部队的艰苦生活,才能以高昂的士气、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军政训练中。带兵人要适时准确地掌握新兵的心理状况,

采取各种方法及时有效地进行调节,使新战友顺利地走好军营第一步。

新兵入伍如何适应新兵连生活

新兵初入营,自然环境、人文条件的改变以及紧张艰苦的训练必然使他们感到有所不适应,造成心理紧张、苦闷。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之中不能缓解,不但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还会引起生理机能的异常,如不及时发现加以引导,甚至会酿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带兵人要仔细观察、了解新兵情况,及时掌握新兵的心理变化,运用多种手段使他们勇敢地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确保新战友顺利地过好军营第一关,

为走好军营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紧张是由于对紧张的生活不适应造成。通常情况下,新兵入营的一周到两个月之间,心理的不适应表

现最为集中、最为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紧张不适应。军营生活节奏快,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熄灯,集合、站队、穿衣、吃饭、训练、学习等等,一切活动都要踩着钟点,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环扣一环,一步赶一步,稍不留神,动作慢了,就会出错,就会跟不上步。部队严格的时间要求、一丝不苟的军事训练、无时不在的日常养成,以及需要新战友掌握的基本政治教育内容等等,这些,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学生来说,必然使他们注意力

过于集中,造成心理紧张。

二是对艰苦不适应。军营是个艰苦的地方,对此,每个准备跨入军营的青年都会从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但是,当他们真的进入了军营,亲身体验到了部队所特有的艰苦,原先的心理准备还是显得不足。训练场上,或烈日当空,或北风呼啸,练军姿,拔正步,单双杠,越野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夜深人静、人困马乏的时候,还要牺牲甜蜜的睡眠去站岗;连队的物质文化生活虽然在不断改善,但与入伍前随心所欲的小锅饭以及父母无微不致的关爱照顾相比,自不可同日而语;更有的来到驻守海岛和高山的海边防部队,或冰天雪地,空气稀薄,或烟波浩渺,人迹罕至,生活又多了一层孤寂与清苦。对于在蜜

罐里泡大的年轻人,吃到了前所未有的苦,自然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

三是对严格的纪律不适应。纪律是军队的生命,既然当了兵,理所当然就要遵守军队铁的纪律。在军营里,纪律是无是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纪律就是统一,训练操课统一,日常生活也要统一,连走路也要喊着“一二一”的口令,谁要是不合节拍,谁就违反了纪律。纪律就是规范,做什么事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穿衣戴帽有规范,坐、卧、立、行有规范,称呼举止有规范,头发要剪短,帽墙下不得超过1.5厘米,被子要叠成“豆腐块”见棱见角……。纪律就是约束,就是限制,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有所放弃有所接受,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意味着想做的事可能偏偏不让做而不想做的事偏偏必须去做。初入军营几乎每个人都有为自

己不能如鱼得水地适应纪律的约束而苦恼过。

四是对远离亲人的不适应。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的长成自立称为人生的第二次断乳。第一断乳切断了对母体生理上的依赖,第二次断乳切断的是心理上的依赖。那些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庭骄子们走进军营后,虽然在空间上远离了亲人,但心理上却难以摆脱对家庭的依赖和依恋。不离开家就不懂得想家,当欢送的锣鼓声渐渐远去,刚刚穿上新军装的兴奋渐渐淡漠的时候,对家的念也就渐渐涌上心头。特别是感受到了艰苦,遇到了挫折,受到了委屈时,想家的念头就愈发强烈。第二次断乳本身就

带着苦涩,他们又恰在此时进入了一个远离家乡的艰苦环境,显得更加突出。

怎样帮助新战士适应新的生活呢?

第一,指导他们尽快学会有序的生活。部队生活虽然紧张,但却井然有序,有规律可循。经过较长时间训练与适应的老兵虽然也同样生活于紧张之中,却能够应付自如,驾轻就熟,并没有太多的紧张感,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有序的生活。新兵由于还没有掌握集体生活的规律,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加之许多事情做起来不熟练,质量不高,因而往往手忙脚乱,总处于被动之中。如果再因此而受到批评,就会加倍紧张。特别是有些从小受到家庭骄惯的新兵,生活自理能力差,就更难适应。带兵人

要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军营生活的常识,使他们尽快地熟练掌握各种要领。了解一日生活的秩序和规律,增

加预见性、主动性,做到忙而不乱,紧而有序,紧张心理就会消失。

第二,在训练和管理中严而有度,循序渐进。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中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严格的训练和管理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要条件。但是,训练和管理是以外部调节为特征的,倘若操之过急,要求过严过高,超过了新兵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反而会产生负作用,使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受到伤害,怀疑自己能否适应部队生活。弄不好还会对管理者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严格训练、严格管理

中要把握好度,科学地分解目标,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使每一步小目标都能“跳一跳,够得着。” 第三,安排好物质文化生活。总体上说,目前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还不够理想,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合理安排,尽力改善。越是训练紧张,越要调剂好伙食,安排好休息,组织好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张驰有致。这样做,可以使新兵对军营生活适应的难度大为减小。因为,人们从较好的生活去适应较差的生活比较困难,而从较差的生活去适应较好的生活则相对容易得多。多数新兵入伍的部队的生活条件不如在家时,如果通过精心的合理的安排与改善,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无疑会有利于他们对部队生活的

适应。

第四,积极疏导,及时化解矛盾。在适应的过程中新战士的心理必然会经常出现一些矛盾。这些矛盾,有的通过主观调节就可以解决,有的则需要经过他人的帮助才可能解决。带兵人要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发现矛盾,积极疏导,及时解决。要防止矛盾积压成堆,结成疙瘩,力争发现一个解决一个,为

其心理适应排除障碍。

心理上的适应是新战友完成从老百姓到合格军人转变的基础。基础打得牢,新战友才能自觉地适应部队的艰苦生活,才能以高昂的士气、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军政训练中。带兵人要适时准确地掌握新兵的心理状况,

采取各种方法及时有效地进行调节,使新战友顺利地走好军营第一步。


相关文章

  • 新兵连的"大吃大喝"
  • 新兵连的"大吃大喝"--老兵网文征文<我的新兵生活> 2011-05-16 15:34:00|  分类: 我写的文章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新兵连的"大吃大喝" 看到老兵网文征 ...查看


  • 新兵常见问题与疏导
  • XINLIWENSHENG $" " " " #" " 新兵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其 " $ """" $ ○易晓阳 畏惧心理 新兵的畏 ...查看


  • 如何带好新兵
  • 如何带好"九零后"新兵 一年一度的新兵下队已经结束,新兵在初入中队的一段时间内会面临许多不适应,诸如环境.生活.人员.前途等.中队管理人员如果不能把握其中规律,势必会造成新兵诸多压力,不堪重负的就会产生厌训,产生对中队一 ...查看


  • 大学生士兵
  • 大学生士兵带来鲇鱼效应官兵间良性竞争 "90后"战士值得期待--来自海军东海舰队某教导大队的新兵调查 2008年是"90后"成人的元年,这一年的征兵主体发生了结构性巨变,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战士 ...查看


  • 新时期新兵心理问题及疏导措施探讨
  • 新时期新兵心理问题及疏导措施探讨 新兵刚刚下队,站在新的起点,面对着新环境.新面孔,如果因环境差异.训练强度增大.分工不同等因素一时难以适应,心里难免会有恐惧和胆怯,容易引起思想波动.这样,将影响着部队的集中统一,影响着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也 ...查看


  • 又是一年征兵季,谈谈对当兵的看法
  • 有很多学生问我"老师,当兵是像电视那样苦吗?当兵新兵连都得脱层皮吧?当兵是挨老兵欺负吧?当兵是不是都得有关系呢?当兵能不能用手机,搞对象等等,"每次听到他们这么问,我就感觉现的人们对部队既亲切又陌生,亲切的是有什么灾情险 ...查看


  • 新兵家长代表在欢送新兵入伍大会上的发言
  • 新兵家长代表在欢送新兵入伍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新兵及家长同志们: 今天,我有幸参加镇党委.镇政府.镇人武部举行的欢送新兵大会,并作为一名新兵家庭代表在这里发言,心情感到十分激动和自豪.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兵家长对镇党委.镇政府对我们 ...查看


  • 征兵工作条例
  • 征兵工作条例 征兵工作条例 Green Apple Data Center 征兵工作条例 征兵工作条例 中央军委发布根! 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 修改+征兵工作条例,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第一条 定本条例0 第 ...查看


  • 新兵班长带兵事迹材料
  • 3班带兵事迹 xxx,彝族,1985年1月出生,云南xx人,2002年12月入伍,200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12月选改为士官,09年12月抽调到新训三大队担任新兵班长. 在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新训三大队2009年度冬季新兵集训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