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作者:田守铭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8年03期

  一

  自我意识是心理学史上一个十分古老的话题,历代许多心理学家对人的自我意识都十分重视。古希腊哲学家们通过对灵魂归宿问题的种种解释,表达了他们的思辨性的自我观。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是依理性的决定来确定的,他要求人们自我认识、自我深造。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意志部分和感情部分。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有三种,即表现在营养和繁殖上的植物灵魂、超过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感觉和愿望上的动物灵魂、超过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思维和认识上的理性灵魂,而人的感觉、愿望等动物灵魂是服从于理性,受理性所支配的〔1〕。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早在17 世纪就讨论过作为人类存在的核心的“Cognito”(一个对自身存在的意识)〔2〕。

  1789年,冯特(William Wandt,1832——1920 )所建立的实验心理科学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流派——构造主义的诞生。构造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基本意识经验,采用的方法是自我观察法或内省法。尽管内省法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的苏格拉底,但冯特用精确的实验来控制内省的条件。例如,要研究某种感觉,研究者就给被试感官一个刺激,让被试报告被产生的感觉。研究者变化刺激情境的条件,让被试报告自我感觉的变化,从被试自我经验的变化来研究刺激与人的感觉的关系。在心理学史上,内省法对以后的心理学研究有重要影响。内省法的采用说明了冯特对自我意识及其在心理学上的作用的高度重视。

  用内省法研究人的经验,受到了行为主义的挑战。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不应研究人的主观经验,只应研究客观的外在行为,从而把自我意识完全排除在外。在冯特的构造主义学派中,被试是被观察者,同时又是观察者,他观察自己的意识经验。而在行为主义中,被试不再进行观察,而是实验者观察的对象。行为主义者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条件的反射法。中国的行为主义者郭任远(1898—1970)在其《心理学里面的鬼》一文中说现在的心理学实际上是“鬼学”,心理学家是鬼学家,心理学博士就是鬼学博士。他认为心理学里有大鬼八个、小鬼十七个,新鬼层出不穷。这八个大鬼就是:1、心灵;2、自我;3、意识;4、下意识;5、大脑;6、智力;7、本能;8、力比多〔3〕。 由于行为主义完全排斥对大脑和内在心理过程的分析,排斥自我意识;因而被称为“无头脑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不容否认,特别是在实验研究方法上。但行为主义的机械观点和完全排斥自我意识的主张,显然是不可取的。

  与此相反,几乎与此同时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的另一股思潮或流派即弗洛伊德(Sigmmund Freud,1856—1939)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就很重视人的自我意识。弗洛伊德于1913 年提出了人格结构——本我(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源于本我的心理能(psychicuenergy)。他特别强调“自我”管理着人的全部行为,由于“自我”平衡了“本我”的本能冲动和“超我”的“高度自抑”,从而适当地产生着各种行为。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及哈特曼、雅各布森等)继承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自我心理学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虽然是以他的生物本能理论为基础的,有很大的缺陷,但他承袭了心理学中重视自我意识的传统,发展了心理学中的自我理论,创建了深层的心理学。这在心理学上的贡献是不容否认的。

  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把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以其关于人的自我概念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并指出“人的自我概念和他的理想自我的和谐一致是人格健康的重要标志。罗杰斯在自我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患者中心疗法,对心理治疗有重要意义。 为了测量患者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还采用了斯蒂芬逊1953年发展的Q分类技术(Qsort technugue)。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当代心理学有重要影响。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具体研究中采用了自我观察法,表现出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抗,而较之传统的意识心理学的内省法又有所进步。现代认知心理学在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时,和行为心理学一样,也是从外部行为入手的。但是它并不把研究局限于这个范围,而是在研究外部行为的同时,使用行为主义竭力反对的方法即自我观察法,让受试者报告自己的主观经验,从而连同其行为一起分析,以发现人的内在心理活动规律。至于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 )(监控认知或醒悟认知)即关于认知的认知,更是深刻提示了自我意识在认知活动中的规律,说明了自我意识对人的认知活动的监测、调控作用。自我观察法的采用表明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自我意识的重视。心理学既然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活动,而不是其它的物理现象、化学现象或一般生物现象,那么就应该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各种心理现象只有产生它们的人才能观察得最清楚。因此我国心理学界的泰斗潘菽教授早就主张把自我观察法当作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虽然对自我观察法持否定态度, 但他的研究中仍不得不采用口头报告法。他想把自我观察法从前门赶出去,却不得不把它从后门请进来〔5〕。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自我意识在心理学史上一直有重要地位。无论在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法上,心理学家们一直对自我意识予以高度重视,持有浓厚的兴趣。

  二

  什么是自我意识?这是心理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对此各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弗洛伊德强调自我是以生物本能为基础的心理能量的总体,支配人的一切行为。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E ·埃里克逊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来探讨自我意识的内涵。他把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他特别强调“同一性”在自我结构中的作用。

  G·奥尔彼特概括了一些学者关于自我的论述, 把自我分成八类:作为主体的自我;作为被认识到的客体的自我;作为原始的利己心的自我;作为控制冲动的自我;作为精神过程的接受者的自我;作为追求目标者的自我;作为行为主体的自我;作为文化主体的自我等。从中可以看出自我概念内涵的多样性。遗憾的是,他并未提出分类的根据和标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米德则从G·奥尔波特对自我的分类中挑选了第一与第二类加以展开。他把自我分为两个部分,即作为主体的我——I和作为客体的我——me。 作为客体的我接受着主体的我的命令与态度,使自我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作为主体的我则随时随地根据社会规范而实现对客体的我的调节。自我的这两个方面是通过社会交往,逐渐被分化而明确起来的。

  总起来看,西方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涵义较广,且多把自我与自我意识混用,有的就直接把自我等同于自我意识。

  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则一般使用自我意识这一概念,认为自我意识是个性的组成部分,即自己意识到自己,它不仅包含有认识上的问题,而且包含了对自己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调节。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家对自我意识的涵义也作了不少探讨,比较流行的观点有:1、自我意识就是关于自我的意识;2、自我意识就是自我;3、自我意识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4、自我意识是关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观念系统。

  这些观点从不同侧面对自我意识作了说明,但却未全面揭示自我意识的本质。我们认为,自我意识的概念必须包含以下内涵:

  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包括生理、 心理及社会关系诸方面)的意识。

  2、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心理系统; 它不仅体现在认知上(自我认识),而且体现在情感(自我体验)和意志(自我控制)上。

  3、自我意识不是与其他心理活动并行或独立的, 而是统领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并渗透其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控作用。

  据此,我们认为,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心理活动系统,它表现为人对自我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诸方面的认知、体验和调节,渗透于整个心理和行为中,并对之起调控作用。

  总的说来,人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1、自觉性。 人的自我意识使人对自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有清晰的认知,从而使人的心理活动处于自觉的状态。自觉性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这种自觉性,是人的意识的根本特点,它使人能认识、评价、调节、控制自己心理和行为,从而成为积极能动的主体。

  2、社会性。自我意识既是人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又是人的心理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但自我意识不是人自然成熟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得以实现的;同时,它的内容也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反映。自我需要的实现,自我的发展,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才有可能。因此,自我意识具有较强的社会制约性,那种把自我与社会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

  3、能动性。能动性指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调控作用。 自我意识作为对自我的意识,不仅使人能对自我有清晰的反映,而且能统领、调控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使自我这一被意识的客体转化为意识的主体。

  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调节的机制是什么呢?在现代心理学中讲到自我意识时,对此未作进一步阐述。为此,我们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般认为,人的个性结构包括了三个维度:

  1、倾向系统;即人的整个个性倾向性,包括兴趣、理想、信念、 世界观,它表明人的心理的趋向性、选择性,体现了人的心理活动方向。

  2、特征系统,即气质、性格和能力。

  3、调节系统,即自我意识。

  倾向系统和特征系统均要反映到观念系统即自我意识中,而自我意识则通过对自我的认识、评价和监控,从而对人的全部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控,起到调节系统的作用,如图。

  

  为什么自我意识能作为调节系统对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起调控作用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说明。

  (1)认知图式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自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认知图式,这些认知图式就影响和左右人们以后的认识和行为反应。人的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个体长期形成的自我基模系统,即关于自我的认识和态度的基本模式,这些基本模式又制约个体以后关于自我信息的处理,从而使自我意识成为人的行为主宰者,支配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

  (2)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提出的。他的基本出发点是认知的一致性即认知的协调性。人们内心一旦出现认知不协调,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和冲突。为了消除心理紧张和冲突,人们就会努力去减少不协调,达到认知平衡,从而改变人的态度和行为。

  他把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都称为认知元素。他认为人的各种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可能处于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三种。例如,我是一个正直的人和我从不欺骗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协调;我是一个正直的人和我骗了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我是一个正直的人和我的妻子是数学教师这二者不相关。当两个或两上以上的认知元素不协调时,个体便会感到不愉快和心理紧张,从而产生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强烈动机。消除认识不协调的办法有三种:第一,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之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趋于协调;第二,增加新的认知元素,获得新的认知,从而使不协调的程度降低;第三,强调某一元素的重要加强它在整个认知体系中的作用,从而减少不协调状态,促进认知协调。

  例如,我是一个正直的人与我欺骗了别人二者之间不协调。为了消除这种不协调,个体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因素。如“我今后决定不再欺骗人了”这便与“我是个正直的人”趋于协调;或变成“我也不是一个正直的人”,便与“我欺骗了别人”趋于协调。也可以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如当“我是个正直的人”与“我欺骗了别人”无法改变时,就可能增加“偶尔骗一次人也无妨”,“现在骗人的太多”,“×××也曾骗过人”等等,从而减少不协调的强度。还可以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如强调“正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如不正直,自己良心会永远受到遣责”等,这样也会促使自己改变态度和行为,以后再不骗人,从而达到认知协调。

  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人们心理和行为中的认知不协调多数是和自尊心相关联的。一个具有高度自尊心的人,其自尊心是毫不动摇的,无法改变的,如果他一旦遇到不良诱惑,或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就会体验到最大的不协调,因而会顶住诱惑,拒做坏事,或者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以保持认知协调。而一个自尊心很弱的人,或自我意识严重受挫的人,一旦萌发了不良意图或干了不道德的事,其行为与本人的自我观念之间往往是协调的,或者只有极小的不协调,从而不会产生心理紧张,这样他们就不可能顶住不良诱惑甚至做出更加不良的行为来。每一次不良行为都会降低他那已经低微的自尊心,最后自尊心完全丧失,自我意识高度萎缩,自暴自弃,以烂为烂,直到犯罪,与社会对抗。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和梅蒂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者以女大学生作被试,在第一阶段,先让他们参加一次人格测验。对控制组不告知其测验结果,对两个实验组则给以测验结果的假信息,以改变或影响被试的自我评价。对实验一组的被试说测验表明他们是“成熟的、引人注目的、深沉的”,即给予肯定的反馈信息;而对实验二组的被试说测验表明他们是“不成熟的、不为人注意的、肤浅的”,即给予否定的反馈信息。在第二阶段,让这些被试参加一次玩扑克的赌博游戏,允许保留赢得的钱。这种游戏,作弊才能赢,不作弊必定要输。而实验则故意给被试提供几种不易被人察觉的作弊机会。结果发现,实验二组作弊次数最多,控制组其次,实验一组最少。这就表明,自尊心越强的,作弊越少。国外一些同类研究都证明了自我观念与考试作弊有显著相关。心理学家布鲁克维尔(Brookver)、托马斯(Thomas)和帕德森(Paterson)研究了1050个学生, 发现其学习成绩和自我观念成正相关〔6〕。上述事实充分证明,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起着有力的调控作用。

  认知不协调理论虽有一定缺陷,但它从人的心理活动系统的内部运动揭示了人的态度和行为改变机制,也揭示了自我意识在调节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上的内部机制,对我们颇有启示。教育实践雄辩地证明,自尊心对人的整个人格和全部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保持和强化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大自尊心与自身的不良行为的矛盾,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自我意识对自我行为的调节功能,提高自我教育的实效。那种扼杀自尊心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

  三

  由于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心理活动系统,故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剖析其结构。一般主要从下列三方面来分析。

  从意识活动的形式看,自我意识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或知、情、意三个维度。属于认知维度的是自我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属于情感维度的是自我体验,它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优越感等,属于意志维度的是自我控制,它包括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律等。

  从意识活动的内容看,可以把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维度。生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生理属性的意识。社会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的意识等。心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性格、气质、动机、需要、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的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历程中,这三种自我也是先后产生的,儿童最初只有生理自我,以后才逐步产生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从自我观念来看,又可把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认识。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理想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对将来的我的认识。理想自我虽非现实,但它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很大,是个人行为的原动力和参照系〔7〕。

  除此而外,我们认为,还可以根据自我意识的层次把自我意识剖析为表层自我和深层自我。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特征及行为表现有清晰、明确的认识的部分,称为表层自我。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及行为只有模糊、笼统认识的部分,称为深层自我。深层自我和表层自我是互相渗透的。当深层自我中的成分(如潜在动机、欲望等)一旦被个体清晰认识到,就进入表层自我;而表层自我中的成分一旦模糊,又会转入深层自我。可以认为,心理成熟度越高的人,越能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深层自我中的成分转入表层自我就越多,人就越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对于青年的自我意识的类型,目前研究不多。我们认为,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青年的自我类型加以分析。例如:

  根据自我意识受情绪影响的程度,可以把它分为理智型自我和情绪型自我。前者的自我观念较少受情绪影响,理智成分较多,后者的自我观念却极易受个人情绪左右,波动较大。

  根据自我意识的稳定程度,可以把青年的自我意识分成稳定型自我和变化型自我。前者的自我意识较稳定,后者的变化则较大。当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很多,如生活环境、群体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个人成就等。越到青年晚期,自我意识就越趋稳定。

  根据自我意识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程度可以把它分为唯他型自我和本体型自我。唯他型自我是指容易受到他人评价影响的自我意识,这类青年的自我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评价的制约。从心理场的观点来看,可以将这称为场依存型自我。本体型自我是指不容易受到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影响,但这类人的自我观念受他人评价左右的程度相对较小,亦可称之为场独立型自我。

  对青年自我意识类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四

  如上所述,自我意识这种高级的综合性的心理系统,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居于高层的统领地位,具有总的监控和调节功能。因此,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人的心理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自我意识是青年人格塑造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来看,良好的自我意识既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又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和中老年的自我意识基本是稳定的、统一的。青年的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独特性在于其自我意识开始分化。青年自我意识的矛盾运动一般是按照分化——矛盾——统一——再分化——矛盾——再统一……的模式进行的。到了青年初期,童年时期那种统一、稳定的“我”逐渐被打破,自我“一分为二”,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处于观察者的地位,即是主体的我;现实自我处于被观察的地位,即是客体的我。主体我不断去认识、考察、评价、调控客体我,而现实自我又总是落后于理想自我,两个自我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剧,使青年产生不安和内心痛苦,他们总是力图通过自我探索摆脱这种不安与痛苦,使两个自我统一起来。经过一段矛盾冲突,青年的自我意识便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协调一致,两个自我统一起来。但这种统一在一定时候又会被打破,两个自我又会产生新的分化,通过矛盾冲突又在新基础上实现再统一。青年自我意识的这种矛盾运动,就推动着青年心理不断向前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则逐渐趋向稳定。

  大学生自我意识障碍所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常常是由于在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中,不能很好协调两个自我造成的。这方面常见的情况是:

  1、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过大。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 不少中学生的理想我过度拔高,形成过度的自我膨胀。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差距甚大。特别是在大学里,学习、工作及各种社会活动,都会使每个大学生重新获得新的社会标定,重新排定他们的社会次序,一些在这些方面“名落孙山”、默默无闻的学生,其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冲突更为严重。这种情况,越是重点大学越突出。

  2、理想自我多元化。现代社会中,在多种文化的影响下, 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呈多元化态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常有形形色色的幢憬,并且多元化的理想我波动变化也很快,从而更加大了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冲突。

  3、理想自我物欲化。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及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使大学生理想我中的精神自我显得萎缩,物质自我却急剧膨胀。而他们所处的环境及自我的现实状况,却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过度物欲化的理想自我,从而加剧了内心的痛苦和冲突。

  4、社会需求与自我需要的矛盾。当前, 一些大学生不适当地夸大自我需要,脱离实际去追求自我实现,甚至把社会需求与自我需要对立起来,这不仅增加其自我意识障碍,甚至可能导致品德不良行为。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他们整个人格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里,大学生心理负担加重,自我意识的矛盾日益突出,自我意识的障碍日益严重。我们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自我体验进行排序,位居一、二、三位的是空虚、抑郁和焦虑,分别占50%、40.3%和37%。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上,选择“外表很乐观,内心很痛苦”的占39.6%。选“有时象一个人,有时又象另一个人”的占43.6%。这说明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

  五

  青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的良好基础,同时也使自我教育成为迫在眉睫的紧迫任务。

  可以认为,东西方文化都重视自我教育。但文化背景不同,自我教育的取向也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本位主义,因而其自我教育的取向也是个人为本位,强调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奋斗。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其价值观的核心是家庭本位主义,因而其自我教育的取向也是家庭本位(或群体本位),强调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自我反省、尊崇权威。本来,这两种文化都各有利弊,吸收这两种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使自我教育有较为适当的价值取向。但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封闭的文化环境中,在青年的自我教育上,过多地强调了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甚至要人们压抑正常的自我需要,搞空洞的“斗私批修”,造成了人们人格的扭曲。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速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各种大众媒介的影响,特别是文化的低俗化,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在青年的自我教育上,又不适当地突出了自我实现,甚至把它同社会需求对立起来,过多地强调自我欲望,自我满足、自我展示,忽视了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忽视了按社会要求进行自我规范,从而造成部分青年人格的另一种扭曲。不少青年夸大物质自我,忽视精神自我,甚至导致自我放纵,不惜牺牲他人、群体、社会乃至民族的利益,去满足自我私欲。这是我们对青年的教育上应该认真吸取的教训。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上值得好好总结的。

  关于自我教育的具体方法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自我教育,强调“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9 〕强调一个人不论看到好事或坏事,都应当对自己进行省察,从正反两方面吸取教训。他还强调“克己”、“自讼”。孟子亦主张“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誉,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已。”〔10〕强调“自反”。荀子亦主张“日三省乎已”。针对当前青年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要特别加强青年的自我教育,而其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自我实现与自我克制的关系,特别要强调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克制。我们当然要反对走改革开放前的老路,去压抑青年的个性,扼杀青年的正常需要。但现在不少青年的主要问题是自我过度膨胀,缺乏自省、克己、自制。鉴于此,我们认为北京大学近年来在学生中推行的“修身养性”教育的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注释:

  〔1〕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12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李汉松:《西方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

  〔3〕荆其诚:《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4〕乐国安:《论现代认知心理学》,151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高觉敷主编:《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James A.Beane Rechard P.Lipka:Self Conceupt,Self Esteem and The Curriculum P.55,Allyand Bacim Inc.1984.

  〔7〕〔8〕黄希庭、徐凤姝主编:《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论语·子路》。

  〔10〕《孟子·离娄上》。

作者:田守铭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8年03期

  一

  自我意识是心理学史上一个十分古老的话题,历代许多心理学家对人的自我意识都十分重视。古希腊哲学家们通过对灵魂归宿问题的种种解释,表达了他们的思辨性的自我观。苏格拉底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是依理性的决定来确定的,他要求人们自我认识、自我深造。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部分、意志部分和感情部分。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有三种,即表现在营养和繁殖上的植物灵魂、超过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感觉和愿望上的动物灵魂、超过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思维和认识上的理性灵魂,而人的感觉、愿望等动物灵魂是服从于理性,受理性所支配的〔1〕。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早在17 世纪就讨论过作为人类存在的核心的“Cognito”(一个对自身存在的意识)〔2〕。

  1789年,冯特(William Wandt,1832——1920 )所建立的实验心理科学标志着心理学上第一个流派——构造主义的诞生。构造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基本意识经验,采用的方法是自我观察法或内省法。尽管内省法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的苏格拉底,但冯特用精确的实验来控制内省的条件。例如,要研究某种感觉,研究者就给被试感官一个刺激,让被试报告被产生的感觉。研究者变化刺激情境的条件,让被试报告自我感觉的变化,从被试自我经验的变化来研究刺激与人的感觉的关系。在心理学史上,内省法对以后的心理学研究有重要影响。内省法的采用说明了冯特对自我意识及其在心理学上的作用的高度重视。

  用内省法研究人的经验,受到了行为主义的挑战。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不应研究人的主观经验,只应研究客观的外在行为,从而把自我意识完全排除在外。在冯特的构造主义学派中,被试是被观察者,同时又是观察者,他观察自己的意识经验。而在行为主义中,被试不再进行观察,而是实验者观察的对象。行为主义者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条件的反射法。中国的行为主义者郭任远(1898—1970)在其《心理学里面的鬼》一文中说现在的心理学实际上是“鬼学”,心理学家是鬼学家,心理学博士就是鬼学博士。他认为心理学里有大鬼八个、小鬼十七个,新鬼层出不穷。这八个大鬼就是:1、心灵;2、自我;3、意识;4、下意识;5、大脑;6、智力;7、本能;8、力比多〔3〕。 由于行为主义完全排斥对大脑和内在心理过程的分析,排斥自我意识;因而被称为“无头脑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不容否认,特别是在实验研究方法上。但行为主义的机械观点和完全排斥自我意识的主张,显然是不可取的。

  与此相反,几乎与此同时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的另一股思潮或流派即弗洛伊德(Sigmmund Freud,1856—1939)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就很重视人的自我意识。弗洛伊德于1913 年提出了人格结构——本我(id ),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源于本我的心理能(psychicuenergy)。他特别强调“自我”管理着人的全部行为,由于“自我”平衡了“本我”的本能冲动和“超我”的“高度自抑”,从而适当地产生着各种行为。弗洛伊德的后继者(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及哈特曼、雅各布森等)继承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关于自我心理学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虽然是以他的生物本能理论为基础的,有很大的缺陷,但他承袭了心理学中重视自我意识的传统,发展了心理学中的自我理论,创建了深层的心理学。这在心理学上的贡献是不容否认的。

  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把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以其关于人的自我概念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并指出“人的自我概念和他的理想自我的和谐一致是人格健康的重要标志。罗杰斯在自我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患者中心疗法,对心理治疗有重要意义。 为了测量患者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还采用了斯蒂芬逊1953年发展的Q分类技术(Qsort technugue)。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当代心理学有重要影响。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具体研究中采用了自我观察法,表现出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抗,而较之传统的意识心理学的内省法又有所进步。现代认知心理学在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时,和行为心理学一样,也是从外部行为入手的。但是它并不把研究局限于这个范围,而是在研究外部行为的同时,使用行为主义竭力反对的方法即自我观察法,让受试者报告自己的主观经验,从而连同其行为一起分析,以发现人的内在心理活动规律。至于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 )(监控认知或醒悟认知)即关于认知的认知,更是深刻提示了自我意识在认知活动中的规律,说明了自我意识对人的认知活动的监测、调控作用。自我观察法的采用表明了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自我意识的重视。心理学既然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活动,而不是其它的物理现象、化学现象或一般生物现象,那么就应该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各种心理现象只有产生它们的人才能观察得最清楚。因此我国心理学界的泰斗潘菽教授早就主张把自我观察法当作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虽然对自我观察法持否定态度, 但他的研究中仍不得不采用口头报告法。他想把自我观察法从前门赶出去,却不得不把它从后门请进来〔5〕。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自我意识在心理学史上一直有重要地位。无论在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法上,心理学家们一直对自我意识予以高度重视,持有浓厚的兴趣。

  二

  什么是自我意识?这是心理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对此各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

  弗洛伊德强调自我是以生物本能为基础的心理能量的总体,支配人的一切行为。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E ·埃里克逊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来探讨自我意识的内涵。他把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他特别强调“同一性”在自我结构中的作用。

  G·奥尔彼特概括了一些学者关于自我的论述, 把自我分成八类:作为主体的自我;作为被认识到的客体的自我;作为原始的利己心的自我;作为控制冲动的自我;作为精神过程的接受者的自我;作为追求目标者的自我;作为行为主体的自我;作为文化主体的自我等。从中可以看出自我概念内涵的多样性。遗憾的是,他并未提出分类的根据和标准。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米德则从G·奥尔波特对自我的分类中挑选了第一与第二类加以展开。他把自我分为两个部分,即作为主体的我——I和作为客体的我——me。 作为客体的我接受着主体的我的命令与态度,使自我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作为主体的我则随时随地根据社会规范而实现对客体的我的调节。自我的这两个方面是通过社会交往,逐渐被分化而明确起来的。

  总起来看,西方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涵义较广,且多把自我与自我意识混用,有的就直接把自我等同于自我意识。

  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则一般使用自我意识这一概念,认为自我意识是个性的组成部分,即自己意识到自己,它不仅包含有认识上的问题,而且包含了对自己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调节。

  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家对自我意识的涵义也作了不少探讨,比较流行的观点有:1、自我意识就是关于自我的意识;2、自我意识就是自我;3、自我意识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4、自我意识是关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观念系统。

  这些观点从不同侧面对自我意识作了说明,但却未全面揭示自我意识的本质。我们认为,自我意识的概念必须包含以下内涵:

  1、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包括生理、 心理及社会关系诸方面)的意识。

  2、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心理系统; 它不仅体现在认知上(自我认识),而且体现在情感(自我体验)和意志(自我控制)上。

  3、自我意识不是与其他心理活动并行或独立的, 而是统领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并渗透其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控作用。

  据此,我们认为,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心理活动系统,它表现为人对自我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诸方面的认知、体验和调节,渗透于整个心理和行为中,并对之起调控作用。

  总的说来,人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1、自觉性。 人的自我意识使人对自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有清晰的认知,从而使人的心理活动处于自觉的状态。自觉性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这种自觉性,是人的意识的根本特点,它使人能认识、评价、调节、控制自己心理和行为,从而成为积极能动的主体。

  2、社会性。自我意识既是人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又是人的心理发展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但自我意识不是人自然成熟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一定的社会生活实践得以实现的;同时,它的内容也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反映。自我需要的实现,自我的发展,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才有可能。因此,自我意识具有较强的社会制约性,那种把自我与社会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

  3、能动性。能动性指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调控作用。 自我意识作为对自我的意识,不仅使人能对自我有清晰的反映,而且能统领、调控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使自我这一被意识的客体转化为意识的主体。

  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调节的机制是什么呢?在现代心理学中讲到自我意识时,对此未作进一步阐述。为此,我们试图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般认为,人的个性结构包括了三个维度:

  1、倾向系统;即人的整个个性倾向性,包括兴趣、理想、信念、 世界观,它表明人的心理的趋向性、选择性,体现了人的心理活动方向。

  2、特征系统,即气质、性格和能力。

  3、调节系统,即自我意识。

  倾向系统和特征系统均要反映到观念系统即自我意识中,而自我意识则通过对自我的认识、评价和监控,从而对人的全部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控,起到调节系统的作用,如图。

  

  为什么自我意识能作为调节系统对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起调控作用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加以说明。

  (1)认知图式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自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认知图式,这些认知图式就影响和左右人们以后的认识和行为反应。人的自我意识实际上是个体长期形成的自我基模系统,即关于自我的认识和态度的基本模式,这些基本模式又制约个体以后关于自我信息的处理,从而使自我意识成为人的行为主宰者,支配和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

  (2)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提出的。他的基本出发点是认知的一致性即认知的协调性。人们内心一旦出现认知不协调,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和冲突。为了消除心理紧张和冲突,人们就会努力去减少不协调,达到认知平衡,从而改变人的态度和行为。

  他把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都称为认知元素。他认为人的各种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可能处于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三种。例如,我是一个正直的人和我从不欺骗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协调;我是一个正直的人和我骗了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我是一个正直的人和我的妻子是数学教师这二者不相关。当两个或两上以上的认知元素不协调时,个体便会感到不愉快和心理紧张,从而产生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强烈动机。消除认识不协调的办法有三种:第一,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之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趋于协调;第二,增加新的认知元素,获得新的认知,从而使不协调的程度降低;第三,强调某一元素的重要加强它在整个认知体系中的作用,从而减少不协调状态,促进认知协调。

  例如,我是一个正直的人与我欺骗了别人二者之间不协调。为了消除这种不协调,个体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因素。如“我今后决定不再欺骗人了”这便与“我是个正直的人”趋于协调;或变成“我也不是一个正直的人”,便与“我欺骗了别人”趋于协调。也可以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如当“我是个正直的人”与“我欺骗了别人”无法改变时,就可能增加“偶尔骗一次人也无妨”,“现在骗人的太多”,“×××也曾骗过人”等等,从而减少不协调的强度。还可以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如强调“正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如不正直,自己良心会永远受到遣责”等,这样也会促使自己改变态度和行为,以后再不骗人,从而达到认知协调。

  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人们心理和行为中的认知不协调多数是和自尊心相关联的。一个具有高度自尊心的人,其自尊心是毫不动摇的,无法改变的,如果他一旦遇到不良诱惑,或做出不道德的行为,就会体验到最大的不协调,因而会顶住诱惑,拒做坏事,或者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以保持认知协调。而一个自尊心很弱的人,或自我意识严重受挫的人,一旦萌发了不良意图或干了不道德的事,其行为与本人的自我观念之间往往是协调的,或者只有极小的不协调,从而不会产生心理紧张,这样他们就不可能顶住不良诱惑甚至做出更加不良的行为来。每一次不良行为都会降低他那已经低微的自尊心,最后自尊心完全丧失,自我意识高度萎缩,自暴自弃,以烂为烂,直到犯罪,与社会对抗。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和梅蒂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者以女大学生作被试,在第一阶段,先让他们参加一次人格测验。对控制组不告知其测验结果,对两个实验组则给以测验结果的假信息,以改变或影响被试的自我评价。对实验一组的被试说测验表明他们是“成熟的、引人注目的、深沉的”,即给予肯定的反馈信息;而对实验二组的被试说测验表明他们是“不成熟的、不为人注意的、肤浅的”,即给予否定的反馈信息。在第二阶段,让这些被试参加一次玩扑克的赌博游戏,允许保留赢得的钱。这种游戏,作弊才能赢,不作弊必定要输。而实验则故意给被试提供几种不易被人察觉的作弊机会。结果发现,实验二组作弊次数最多,控制组其次,实验一组最少。这就表明,自尊心越强的,作弊越少。国外一些同类研究都证明了自我观念与考试作弊有显著相关。心理学家布鲁克维尔(Brookver)、托马斯(Thomas)和帕德森(Paterson)研究了1050个学生, 发现其学习成绩和自我观念成正相关〔6〕。上述事实充分证明,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起着有力的调控作用。

  认知不协调理论虽有一定缺陷,但它从人的心理活动系统的内部运动揭示了人的态度和行为改变机制,也揭示了自我意识在调节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上的内部机制,对我们颇有启示。教育实践雄辩地证明,自尊心对人的整个人格和全部行为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保持和强化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大自尊心与自身的不良行为的矛盾,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自我意识对自我行为的调节功能,提高自我教育的实效。那种扼杀自尊心的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

  三

  由于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心理活动系统,故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剖析其结构。一般主要从下列三方面来分析。

  从意识活动的形式看,自我意识有认知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或知、情、意三个维度。属于认知维度的是自我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属于情感维度的是自我体验,它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优越感等,属于意志维度的是自我控制,它包括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律等。

  从意识活动的内容看,可以把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维度。生理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生理属性的意识。社会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的意识等。心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性格、气质、动机、需要、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的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历程中,这三种自我也是先后产生的,儿童最初只有生理自我,以后才逐步产生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从自我观念来看,又可把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现实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目前的实际状况的认识。投射自我是个人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理想自我是个人从自己的立场出对将来的我的认识。理想自我虽非现实,但它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很大,是个人行为的原动力和参照系〔7〕。

  除此而外,我们认为,还可以根据自我意识的层次把自我意识剖析为表层自我和深层自我。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特征及行为表现有清晰、明确的认识的部分,称为表层自我。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及行为只有模糊、笼统认识的部分,称为深层自我。深层自我和表层自我是互相渗透的。当深层自我中的成分(如潜在动机、欲望等)一旦被个体清晰认识到,就进入表层自我;而表层自我中的成分一旦模糊,又会转入深层自我。可以认为,心理成熟度越高的人,越能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深层自我中的成分转入表层自我就越多,人就越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对于青年的自我意识的类型,目前研究不多。我们认为,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青年的自我类型加以分析。例如:

  根据自我意识受情绪影响的程度,可以把它分为理智型自我和情绪型自我。前者的自我观念较少受情绪影响,理智成分较多,后者的自我观念却极易受个人情绪左右,波动较大。

  根据自我意识的稳定程度,可以把青年的自我意识分成稳定型自我和变化型自我。前者的自我意识较稳定,后者的变化则较大。当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很多,如生活环境、群体心理气氛、人际关系、个人成就等。越到青年晚期,自我意识就越趋稳定。

  根据自我意识受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的程度可以把它分为唯他型自我和本体型自我。唯他型自我是指容易受到他人评价影响的自我意识,这类青年的自我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评价的制约。从心理场的观点来看,可以将这称为场依存型自我。本体型自我是指不容易受到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影响,但这类人的自我观念受他人评价左右的程度相对较小,亦可称之为场独立型自我。

  对青年自我意识类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四

  如上所述,自我意识这种高级的综合性的心理系统,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居于高层的统领地位,具有总的监控和调节功能。因此,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人的心理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自我意识是青年人格塑造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来看,良好的自我意识既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又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儿童和中老年的自我意识基本是稳定的、统一的。青年的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独特性在于其自我意识开始分化。青年自我意识的矛盾运动一般是按照分化——矛盾——统一——再分化——矛盾——再统一……的模式进行的。到了青年初期,童年时期那种统一、稳定的“我”逐渐被打破,自我“一分为二”,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处于观察者的地位,即是主体的我;现实自我处于被观察的地位,即是客体的我。主体我不断去认识、考察、评价、调控客体我,而现实自我又总是落后于理想自我,两个自我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剧,使青年产生不安和内心痛苦,他们总是力图通过自我探索摆脱这种不安与痛苦,使两个自我统一起来。经过一段矛盾冲突,青年的自我意识便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协调一致,两个自我统一起来。但这种统一在一定时候又会被打破,两个自我又会产生新的分化,通过矛盾冲突又在新基础上实现再统一。青年自我意识的这种矛盾运动,就推动着青年心理不断向前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则逐渐趋向稳定。

  大学生自我意识障碍所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常常是由于在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中,不能很好协调两个自我造成的。这方面常见的情况是:

  1、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过大。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 不少中学生的理想我过度拔高,形成过度的自我膨胀。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差距甚大。特别是在大学里,学习、工作及各种社会活动,都会使每个大学生重新获得新的社会标定,重新排定他们的社会次序,一些在这些方面“名落孙山”、默默无闻的学生,其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冲突更为严重。这种情况,越是重点大学越突出。

  2、理想自我多元化。现代社会中,在多种文化的影响下, 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呈多元化态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常有形形色色的幢憬,并且多元化的理想我波动变化也很快,从而更加大了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冲突。

  3、理想自我物欲化。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及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使大学生理想我中的精神自我显得萎缩,物质自我却急剧膨胀。而他们所处的环境及自我的现实状况,却远远不能满足这种过度物欲化的理想自我,从而加剧了内心的痛苦和冲突。

  4、社会需求与自我需要的矛盾。当前, 一些大学生不适当地夸大自我需要,脱离实际去追求自我实现,甚至把社会需求与自我需要对立起来,这不仅增加其自我意识障碍,甚至可能导致品德不良行为。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他们整个人格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在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社会里,大学生心理负担加重,自我意识的矛盾日益突出,自我意识的障碍日益严重。我们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自我体验进行排序,位居一、二、三位的是空虚、抑郁和焦虑,分别占50%、40.3%和37%。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上,选择“外表很乐观,内心很痛苦”的占39.6%。选“有时象一个人,有时又象另一个人”的占43.6%。这说明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

  五

  青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的良好基础,同时也使自我教育成为迫在眉睫的紧迫任务。

  可以认为,东西方文化都重视自我教育。但文化背景不同,自我教育的取向也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本位主义,因而其自我教育的取向也是个人为本位,强调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奋斗。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其价值观的核心是家庭本位主义,因而其自我教育的取向也是家庭本位(或群体本位),强调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自我反省、尊崇权威。本来,这两种文化都各有利弊,吸收这两种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使自我教育有较为适当的价值取向。但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封闭的文化环境中,在青年的自我教育上,过多地强调了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甚至要人们压抑正常的自我需要,搞空洞的“斗私批修”,造成了人们人格的扭曲。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速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各种大众媒介的影响,特别是文化的低俗化,在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在青年的自我教育上,又不适当地突出了自我实现,甚至把它同社会需求对立起来,过多地强调自我欲望,自我满足、自我展示,忽视了自我约束、自我克制,忽视了按社会要求进行自我规范,从而造成部分青年人格的另一种扭曲。不少青年夸大物质自我,忽视精神自我,甚至导致自我放纵,不惜牺牲他人、群体、社会乃至民族的利益,去满足自我私欲。这是我们对青年的教育上应该认真吸取的教训。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上值得好好总结的。

  关于自我教育的具体方法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自我教育,强调“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9 〕强调一个人不论看到好事或坏事,都应当对自己进行省察,从正反两方面吸取教训。他还强调“克己”、“自讼”。孟子亦主张“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誉,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已。”〔10〕强调“自反”。荀子亦主张“日三省乎已”。针对当前青年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要特别加强青年的自我教育,而其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自我实现与自我克制的关系,特别要强调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克制。我们当然要反对走改革开放前的老路,去压抑青年的个性,扼杀青年的正常需要。但现在不少青年的主要问题是自我过度膨胀,缺乏自省、克己、自制。鉴于此,我们认为北京大学近年来在学生中推行的“修身养性”教育的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注释:

  〔1〕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12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李汉松:《西方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

  〔3〕荆其诚:《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4〕乐国安:《论现代认知心理学》,151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高觉敷主编:《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James A.Beane Rechard P.Lipka:Self Conceupt,Self Esteem and The Curriculum P.55,Allyand Bacim Inc.1984.

  〔7〕〔8〕黄希庭、徐凤姝主编:《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论语·子路》。

  〔10〕《孟子·离娄上》。


相关文章

  • 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 浅析青春期学生自我意识 的形成与发展 目 录 摘要 序言 案例导入 1. 自我意识的概述 1.1 自我意识的概念 1.1.1 自我意识的内涵 1.1.2 自我意识的结构 1.2 自我意识的作用 1.2.1对自身成长的作用 1.2.2 健全的 ...查看


  •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探析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教奇 职业 与 第 2 期{ 3 总第5 1期 9 大 学 生 自我 意识 发展 的探 析 王冬梅 郭 书贤 [ 摘要] 大学生正 处于心理发展 的关键 时期 , 也是 自我意识不成熟的 ...查看


  • 绘画心理分析在高职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中的应用
  • 摘 要:高职大学生与其他类型大学生相比,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高职大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障碍.自我意识教育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对高职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难以满足高职大学生的需求.绘 ...查看


  •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德育对象的主体性缺位.德育客体与学生道德实际隔离.教与学缺乏互动.德育目标抽象这四个问题,指出了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改进和创新大学生道德关键所在,并详述了主体性自我育德的培养目标,最后 ...查看


  •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积极影响
  • 黼国横争徽育圆 ◆刘潇潇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移*缈"黔m秒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积极影响 [摘要]通过对学龄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分析,提出积极有效的家庭教养方式,不仅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情感体验.意志行为产生 ...查看


  • 着力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平安意识
  • 着力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平安意识 曲阜一中 霍红军 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职责和内容,更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着重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着力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平安意识, 安全工作涉 ...查看


  • 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定义
  • 一.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定义 学生会自我服务职能旨在引领组织广大同学开展相关自我服务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权益维护.职业规划)及学生会内部的自我服务工作(学生干部培训.工作交流). 学生会的自我服务包含了物质服务和 ...查看


  • 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 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培养初中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充满活力和探究精神的生命个体",他们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在这 ...查看


  • 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 安全教育校本课程纲要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以小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人文性 --"珍爱生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