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价
作者:李文君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1期
【典型案例】
不约而同的第三方评价
2011年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的很多学生,最近都接受了一次特别的问卷调查,就个人的工资起薪、就业保障、职业发展水平等情况一一作答,问卷得分将计入省教育厅对浙江工商大学的教学评价。
调研方浙江省教科院副院长朱永祥介绍,浙江省共有23万余名2011届毕业生接受了网络调研,内容包括就业,对母校在管理、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满意度等。调研组分析数据后,将形成报告上交浙江省教育厅,作为今年浙江高校教学工作考核的第三方评价。“我们还将连续跟踪3年,从而得出更为全面、系统的学生职业发展状况的数据,为高校评价、专业调整、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引入第三方评价,是浙江省新修订的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考核指标体系的亮点。修改后的指标体系共有6个一级指标、20个考核点。在6个一级指标中,突出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情况。如“教师情况”突出了生师比;“人才培养质量情况”突出了毕业生就业率等。其中,20个考核点中有6个主要指标的考核数据直接由第三方提供。
据介绍,浙江省省属16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结果,还将与财政拨款挂钩,其余本科高校只参加考核、计分,不参加排名。
在几千公里之外的陕西,西安市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工程签约仪式9月3日举行。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西安市教育局成为合同中的甲方,作为乙方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正式介入,合同的重点是教育焦点问题改革措施评价。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今后的教育评价由第三方说了算。
【专家观点】
教育部门不应“自己裁判自己”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李夏彬
过去传统的评价体系中,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系统内部的评价,评价主体比较单一,随着教育管理工作精细化程度的提升,教育行政部门集“运动员”“裁判员”角色于一身的情况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将评价与被评价“一肩挑”,难免出现评价结论不够科学、公正的
现象。从去年5月开始,经过与西安市政研室、参事室、统计局、社科院等部门探讨论证,今年7月初,西安市教育局正式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公平遴选有资质的优秀的中介机构,通过第三方广泛采集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评价数据。
按照政府公开采购的程序要求,从7月初经过招标、评标、公示、竞争性谈判,最终由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有限公司作为中标单位来承担教育创新评价体系工程的建设。双方合作期为一年,之后再重新招标。整个评价过程将按照市场运作手段来实施,按照工程进度、工作量完成多少分期付款,确保取得实效。
评价的绝对独立性考验第三方报告“成色”
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所长 郜随印
此次重点针对教育改革措施引入第三方的科学评价、立体监督,有助于回应社会关切热点、形成改革合力,调动全社会参与评价过程,适时公开发布评价结果,无疑会增加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压力,同时也更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决策过程中规避工作风险、减少工作偏差。而大量的调研收集工作、庞杂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成为考验第三方机构评价报告“成色”的主要难点。政府部门已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教育领域专家,并参考教育系统内部评价结果对第三方的报告展开评议,但前提是完全保证第三方机构独立行使评价职责,不干涉其工作的独立开展。
目前国际上更多的教育评价是针对教育质量的,对教育管理过程的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如何让社会公众认可,并且保持评价的绝对独立性,形成真实、准确、客观的评价报告,是第三方机构面临的主要难题。
因此,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将按照公司保密协议对项目组人员加以约束,并公开邮箱、电话,最终将评价报告通过媒体渠道向社会公布,达到教育评价客观、舆论引导公正的目标,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尴尬的第三方机构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胡弼成
在国内,一提到某项评价,有一个词便时常被提及,那便是第三方机构。评价具有两面性,即所谓评比性和导向性,选择什么评价体系,就牵扯到受评价者的下一步行动。从这个角度看,评价像是一根指挥棒。尤其是当这根„指挥棒‟与资源分配相联系时,单一评价体系导致的千篇一律现象便很难避免。如果要做出改变的话,就需要借助第三方评价。
然而当不与资源分配相关联的第三方机构做出评价时,它的结果又有谁会去关心呢?
教育管理引入第三方评价
作者:李文君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1期
【典型案例】
不约而同的第三方评价
2011年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的很多学生,最近都接受了一次特别的问卷调查,就个人的工资起薪、就业保障、职业发展水平等情况一一作答,问卷得分将计入省教育厅对浙江工商大学的教学评价。
调研方浙江省教科院副院长朱永祥介绍,浙江省共有23万余名2011届毕业生接受了网络调研,内容包括就业,对母校在管理、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满意度等。调研组分析数据后,将形成报告上交浙江省教育厅,作为今年浙江高校教学工作考核的第三方评价。“我们还将连续跟踪3年,从而得出更为全面、系统的学生职业发展状况的数据,为高校评价、专业调整、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引入第三方评价,是浙江省新修订的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考核指标体系的亮点。修改后的指标体系共有6个一级指标、20个考核点。在6个一级指标中,突出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情况。如“教师情况”突出了生师比;“人才培养质量情况”突出了毕业生就业率等。其中,20个考核点中有6个主要指标的考核数据直接由第三方提供。
据介绍,浙江省省属16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结果,还将与财政拨款挂钩,其余本科高校只参加考核、计分,不参加排名。
在几千公里之外的陕西,西安市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工程签约仪式9月3日举行。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西安市教育局成为合同中的甲方,作为乙方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正式介入,合同的重点是教育焦点问题改革措施评价。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今后的教育评价由第三方说了算。
【专家观点】
教育部门不应“自己裁判自己”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李夏彬
过去传统的评价体系中,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系统内部的评价,评价主体比较单一,随着教育管理工作精细化程度的提升,教育行政部门集“运动员”“裁判员”角色于一身的情况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将评价与被评价“一肩挑”,难免出现评价结论不够科学、公正的
现象。从去年5月开始,经过与西安市政研室、参事室、统计局、社科院等部门探讨论证,今年7月初,西安市教育局正式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公平遴选有资质的优秀的中介机构,通过第三方广泛采集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评价数据。
按照政府公开采购的程序要求,从7月初经过招标、评标、公示、竞争性谈判,最终由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有限公司作为中标单位来承担教育创新评价体系工程的建设。双方合作期为一年,之后再重新招标。整个评价过程将按照市场运作手段来实施,按照工程进度、工作量完成多少分期付款,确保取得实效。
评价的绝对独立性考验第三方报告“成色”
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所长 郜随印
此次重点针对教育改革措施引入第三方的科学评价、立体监督,有助于回应社会关切热点、形成改革合力,调动全社会参与评价过程,适时公开发布评价结果,无疑会增加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压力,同时也更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在决策过程中规避工作风险、减少工作偏差。而大量的调研收集工作、庞杂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成为考验第三方机构评价报告“成色”的主要难点。政府部门已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教育领域专家,并参考教育系统内部评价结果对第三方的报告展开评议,但前提是完全保证第三方机构独立行使评价职责,不干涉其工作的独立开展。
目前国际上更多的教育评价是针对教育质量的,对教育管理过程的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如何让社会公众认可,并且保持评价的绝对独立性,形成真实、准确、客观的评价报告,是第三方机构面临的主要难题。
因此,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将按照公司保密协议对项目组人员加以约束,并公开邮箱、电话,最终将评价报告通过媒体渠道向社会公布,达到教育评价客观、舆论引导公正的目标,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尴尬的第三方机构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胡弼成
在国内,一提到某项评价,有一个词便时常被提及,那便是第三方机构。评价具有两面性,即所谓评比性和导向性,选择什么评价体系,就牵扯到受评价者的下一步行动。从这个角度看,评价像是一根指挥棒。尤其是当这根„指挥棒‟与资源分配相联系时,单一评价体系导致的千篇一律现象便很难避免。如果要做出改变的话,就需要借助第三方评价。
然而当不与资源分配相关联的第三方机构做出评价时,它的结果又有谁会去关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