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任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2年1第·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

126期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Ja n2012

幼儿任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李娟

(山西省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山西长治046021)

[摘要]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的教养态度也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许多家长对孩子百依百

顺、百般迁就,对孩子的要求无限制的满足,使他们变得非常任性。任性是幼儿心理一种不健康的表现,是一种不好的性格特征。如果得不到纠正的话,会妨碍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严重时还会由于冲动而产生犯罪,所以找准原因,克服任性,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任性;自我中心性;教养态度;同伴交往;韧性[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1-0121-02

没有同情心,没有是非观念,做事缺乏理智,不听成人劝告。

2. 模仿别人的结果

在家里或者亲友中如果有人任性,当不止一次地亲眼看到任性的表现,而且可能得到了不错的结果时,孩子就会模仿,学着表现任性。比如,亲朋好友一起庆祝节日或者外出旅游,其中有一个孩子在大人面前有任性的行为,而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教育他,反而迁就他,满足他的某种要求,这就为其他孩子树立了一个反面教育榜样,孩子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模仿他的样子。

有的成年人也很任性,孩子同样会模仿。爸爸、妈妈任何一方有明显的任性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孩子。

3. 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高兴时,就对幼儿放任不管,所有的要求无论合理不合理一味满足;不高兴或忙时,就拿孩子出气或管束过严,孩子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简单拒绝,这样就会使幼儿非常迷茫,不知道哪些要求是合理的, 哪些是不合理的,从而形成任性。

有的家长不能满足幼儿的要求时,就随意地哄骗幼儿,而不去兑现承诺,这样会使幼儿感到失望、委屈,对大人失去起码的信任,只相信自己,认为大人说的一切都是骗他的,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会听。

4. 家庭成员间对幼儿的教养态度不一致

一些典型“四二一”家庭,当父母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会加于制止,甚至会当着孩子的面责备孩子的父母,让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有的爷爷奶奶还背着孩子的父母溺爱、娇惯孩子,这样幼儿就会利用长辈的弱点更加任性。

5. 同伴交往机会缺乏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不少“高楼儿童”,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同伴的缺乏,导致幼儿的玩伴由成人来代替,由于亲子交往本身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经常是成人迁就孩子。在这种不平等的交往环境里,会让孩子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在与同伴交往时缺乏必要的交往能力,使幼儿没有玩伴,他们会感到孤独或形成孤僻的性格,久而久之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四二一”家庭的比例不断增长,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也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许多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一味迁就,对孩子的要求无限制地满足,使孩子变得非常任性。幼儿的任性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的话,不但会妨碍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的正常发育,而且会影响到大人的工作和学习。家长要正确对待幼儿的任性,关心幼儿心理健康,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特征,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任性的定义

任性就是放任性情,对个性不加约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科克指出,幼儿随着身体上的不断发育, 开始接触更多的事物, 不管这些事情对自己是否有益, 都会凭借自己的兴趣和情绪参与其中, 这就是任性。任性是幼儿常见的一种心理反映,是一种不良的性格特征。

二、幼儿任性的表现

1. 自私是幼儿任性的的一种表现

任性的幼儿认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周围所有的人和物都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存在的,都要听任自己的支配。想获得什么东西,不管客观条件是否允许,非得到不可;想做什么,不管是否合理非做不可,越是劝阻,他们就越坚持,稍有不满足自己的心理愿望,或行为得不到满足,就哭闹和发脾气,利用父母的妥协来达到目的。

2. 任性的幼儿还表现出依赖性强、社交能力差等特点任性的幼儿大多个性偏执、不明事理,由于自私很难与人相处,他们的社交能力很差,由于不被人接受而陷入孤独。他们的自我意识强,好胜心重,凡事总想胜人一筹,但依赖性又特别强,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心理脆弱,难以适应环境。

三、幼儿任性的原因

1. 大脑发育的不完全导致心理发展不成熟,产生“自我中心性”

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由于儿童大脑发育的不完全,使幼儿的心理发展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必要的认识,往往出现“自我中心现象”,产生自私行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

-121-

2012年1第·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

126期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Ja n2012

幼儿任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李娟

(山西省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山西长治046021)

[摘要]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的教养态度也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许多家长对孩子百依百

顺、百般迁就,对孩子的要求无限制的满足,使他们变得非常任性。任性是幼儿心理一种不健康的表现,是一种不好的性格特征。如果得不到纠正的话,会妨碍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严重时还会由于冲动而产生犯罪,所以找准原因,克服任性,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任性;自我中心性;教养态度;同伴交往;韧性[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1-0121-02

没有同情心,没有是非观念,做事缺乏理智,不听成人劝告。

2. 模仿别人的结果

在家里或者亲友中如果有人任性,当不止一次地亲眼看到任性的表现,而且可能得到了不错的结果时,孩子就会模仿,学着表现任性。比如,亲朋好友一起庆祝节日或者外出旅游,其中有一个孩子在大人面前有任性的行为,而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教育他,反而迁就他,满足他的某种要求,这就为其他孩子树立了一个反面教育榜样,孩子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模仿他的样子。

有的成年人也很任性,孩子同样会模仿。爸爸、妈妈任何一方有明显的任性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孩子。

3. 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高兴时,就对幼儿放任不管,所有的要求无论合理不合理一味满足;不高兴或忙时,就拿孩子出气或管束过严,孩子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简单拒绝,这样就会使幼儿非常迷茫,不知道哪些要求是合理的, 哪些是不合理的,从而形成任性。

有的家长不能满足幼儿的要求时,就随意地哄骗幼儿,而不去兑现承诺,这样会使幼儿感到失望、委屈,对大人失去起码的信任,只相信自己,认为大人说的一切都是骗他的,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会听。

4. 家庭成员间对幼儿的教养态度不一致

一些典型“四二一”家庭,当父母教育孩子时,爷爷奶奶会加于制止,甚至会当着孩子的面责备孩子的父母,让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有的爷爷奶奶还背着孩子的父母溺爱、娇惯孩子,这样幼儿就会利用长辈的弱点更加任性。

5. 同伴交往机会缺乏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不少“高楼儿童”,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同伴的缺乏,导致幼儿的玩伴由成人来代替,由于亲子交往本身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经常是成人迁就孩子。在这种不平等的交往环境里,会让孩子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在与同伴交往时缺乏必要的交往能力,使幼儿没有玩伴,他们会感到孤独或形成孤僻的性格,久而久之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四二一”家庭的比例不断增长,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也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许多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一味迁就,对孩子的要求无限制地满足,使孩子变得非常任性。幼儿的任性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的话,不但会妨碍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的正常发育,而且会影响到大人的工作和学习。家长要正确对待幼儿的任性,关心幼儿心理健康,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特征,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任性的定义

任性就是放任性情,对个性不加约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科克指出,幼儿随着身体上的不断发育, 开始接触更多的事物, 不管这些事情对自己是否有益, 都会凭借自己的兴趣和情绪参与其中, 这就是任性。任性是幼儿常见的一种心理反映,是一种不良的性格特征。

二、幼儿任性的表现

1. 自私是幼儿任性的的一种表现

任性的幼儿认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周围所有的人和物都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存在的,都要听任自己的支配。想获得什么东西,不管客观条件是否允许,非得到不可;想做什么,不管是否合理非做不可,越是劝阻,他们就越坚持,稍有不满足自己的心理愿望,或行为得不到满足,就哭闹和发脾气,利用父母的妥协来达到目的。

2. 任性的幼儿还表现出依赖性强、社交能力差等特点任性的幼儿大多个性偏执、不明事理,由于自私很难与人相处,他们的社交能力很差,由于不被人接受而陷入孤独。他们的自我意识强,好胜心重,凡事总想胜人一筹,但依赖性又特别强,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心理脆弱,难以适应环境。

三、幼儿任性的原因

1. 大脑发育的不完全导致心理发展不成熟,产生“自我中心性”

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由于儿童大脑发育的不完全,使幼儿的心理发展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必要的认识,往往出现“自我中心现象”,产生自私行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

-121-


相关文章

  • 如何让宝宝健康又懂事 家长早教育儿知识 怎样照顾宝宝
  • ·3种与孩子的对话方式·实战解析:小宝宝身上的大暴力!·极力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继承性·夏季婴儿期宝宝喂养攻略大全·宝宝10-12个月时的运动 ·不同时期的营养搭配让你的宝宝长高个·在孩子面前示弱·如何让消瘦孩子的胖起来 ·亲子游 ...查看


  •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身受益,而不良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冲击,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或者在教育上出 ...查看


  • 现代社会基层医院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以及对策初探
  • 摘要:现代社会基层医院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服务对象特殊.工作压力大.儿科病房管理难等问题,同时由于上述原因,护理人员又不愿在儿科工作,造成儿科护理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对医疗安全构成重大隐患.本文从加强护理人员思想教育,提高工作责任性和职 ...查看


  • 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 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摘要 幼童是国家社会未来的主人翁,大部分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他们各式各样的特殊才艺,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有一技之长与多方面的发展.但如果对于幼儿心理没有一定的了解,忽视了幼儿的心灵层面,则难以助于幼儿教 ...查看


  •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好孩子不认性]
  • [设计意图] 孩子的"任性"是令家长头疼的事情,而成人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造成孩子任性的主要原因.孩子的任性,用威胁和打骂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种方法能使幼儿暂时有所收敛,但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幼儿的不合理要 ...查看


  •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中班)[好孩子不认性]
  • [设计意图] 孩子的"任性"是令家长头疼的事情,而成人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造成孩子任性的主要原因.孩子的任性,用威胁和打骂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这种方法能使幼儿暂时有所收敛,但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幼儿的不合理要 ...查看


  • 幼儿园家长会园长发言稿2015.9
  •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们幼儿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家长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位能选择我们幼儿园,将自己的宝贝送到这里来,这说明对我们的信任,为此,我表示衷心 ...查看


  • 2016春季家长会发言稿
  • 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衷心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家长会.今天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说明对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视的.来之前,也许你在想:幼儿园召开这次家长会是出于什么目的?会讲些什么?有没有必要浪费这些时间来听?要相信你们今天来对啦,因 ...查看


  • 调皮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
  • "调皮"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 [摘要]"调皮"幼儿是指在集体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等等.调皮是幼儿的天性,是任何一个孩子生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