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生产管理办法

外包生产管理办法

1.目的:

确保外包商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等(以下简称「产品」),其质量、价格、产能、配合度等足以符合本公司的需求。

2.适用范围:

已承包或欲承包本公司产品的外包商(以下简称「外包商」)的评选、评鉴、进料检验、评比、产量分配、稽核、工程变更、合约、材料采购、产能准备、与请款等皆适用此管理办法。

3.名词定义:

4.职责:

4.1 生产部:

4.1.1 负责物料采购、委外生产、合约订立与价格议订;

4.1.2 协调外包商评选、评鉴、评比与稽核;提供每月委外加工产量分配计划给予相关

部门及外包商。

4.1.3 负责生产制造之产能评估与交期管理、委外加工、交货跟催、请款、产品的转运

与管理、评鉴等相关事宜。 4.1.4 外包商工程能力评估,工程异常处理,质量评鉴、质量异常处理与结案、进料检

验、质量可靠性试验、定期及不定期稽核、质量评比。

4.1.5 负责产品低良率的异常处理、量产良率评比、生产规格及流程的制定、不良原因

对策分析与解决验证。

4.2 品保部:来料检验;工程异常原因调查与追踪;质量改进方案跟踪确认;出货检验。 4.3 财务部:协助外包商的财务评估、请款作业之查核与付款作业的执行。

5. 作业内容:

5.1 管理流程:

经外包商评选,工程验证准放之后,进入量产管理,详细流程如(附件一)。 5.2 外包商评选:

当有新产品产能需求,或原有产品的产能不足,须寻找新外包产能时。

5.2.1 生产部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就外包商的背景资料进行了解;如有必要应赴外包

商处实地评鉴,并由各部门提出相关评估报告、如: -财务部,负责资本额及财务信用。

-生产部,负责工程能力、机器设备、质量能力、量产经验及产能状况。 5.2.2 评选项目

a). SMT line, 钣金line, 机加工line

b). 财务背景、财务状况评估,如:

-公司执照、公司登记表、营利事业登记证、税务登记证、报关资格证明及工厂登记证资料。

5.2.3 生产部与各相关部门应就外包商背景资料或评估结果,共同评选合适之外包商,

提报生产会议中进行审核,并于审核通过后由生产部与选定之外包商订立合约。若有部份评选项目未获通过,其未通过项目得由生产会议中讨论是否进行重新审核,重新审核通过后视同通过评选。

5.2.4 外包商如增加外包合作营业项目、应由生产部提报生产会议中决议所需评选或质

量/工程评鉴之项目,再由权责单位决定办理之。

5.2.5 国外外包商原则上以背景资料评估为主,但视实际状况需要,得派相关人员出国

洽办特定事宜。 5.3 工程验证准放

5.3.1 新外包商验证准放

由生产部协调各相关单位,依下列程序进行验证准放:

a). 可用新产品或本公司已在其它外包商量产之产品来验证准放新外包商。 b). SMT验证准放

由生产部准备芯片予外包商进行验证批次的SMT,进行工程验证,并出具验证报告。生产部抽取适量样品进行实验,通过质量检验后,经过品保部确认,完成验证准放。 c). 钣金件验证准放

由生产部取得供应商工程样品进行测试验证,通过质量检验后,经过品保部确认,完成验证准放。 d). 机加件测试验证准放

由生产部取得供应商工程样品进行测试验证,通过质量检验后,经过品保部确认,完成验证准放。

e). 依据上述报告在生产会议中进行审查。未通过验证准放之外包商,得在提出改

善方案后,经生产部及相关部门同意后,再次申请验证准放。

f). 国外外包商验证准放以书面审查为原则,但相关部门认为需要时,应实地验证

准放。

5.3.2 新产品线验证准放

a). 现有合格外包商,若具备新产品线的工程能力,同于5.3.1进行工程验证准放。 b). 如新产品之制程与5.3.1之制程无主要差异,不须重新执行5.3.1。 5.3.3 合格外包商名录

a). 生产部应建立并更新合格外包商名录。

b). 新外包商通过评选后,由生产部汇整相关报告,登入合格外包商名录,并知会

相关部门。

c). 现有外包商新增产品线、于通过新产品线验证准放后、由生产部将该外包商新

增产品线登入合格外包商名录中。

d). 生产部依此名录将产品交予合格外包商进行委外加工,惟工程实验品不在此限。

5.3.4 生产部应将相关报告汇总并建档保管。

5.4 量产管理

5.4.1 外包商联系

外包商的日常联系,由生产部与外包商直接沟通。 5.4.2 量产质量计划

a). 各合格外包商于量产作业前,必须事先具备其应有之相关文件,方可开始进入

量产。

b). 各外包商生产所需之相关文件,应由生产部向文件管制中心申请后,再由文件

管制中心发行予外包商做为量产之依据。

5.4.3 进料管制作业

a). 检验规范 品保部依『产品入库最终品保检验规范』执行产品之进料检验。 b). 进料不合格/矫正措施

若产品进料或制程检验不合格时,由生产部发出『异常单』予外包商,要求外包商提出改善措施。必要时得由生产部召开紧急会议后,暂停该外包商之生产,直至问题解决。进料不合格品若有紧急需求时,得要求外包商派员至本公司指定地点进行100%重检,以节省时效。

5.4.4 外包商生产异常处理

量产有质量异常时,由外包商发异常单予生产部;生产部依异常之性质,协调相关单位处理及结案。 5.4.5 定期可靠性试验

生产部对必要监控的产品定期抽取适量样品进行试验,并统计可靠性试验的结果。若有可靠性试验失败,生产部将更改Lot type,并协调相关部门会商解决方案,必要时得由生产部暂停该外包商下线直至问题解决。 5.4.6 外包工程变更

a). 本公司之量产工程变更由生产部通知各外包商进行工程变更。

b). 外包商如有任何与本公司量产产品相关之工程变更,必须通知本公司审核/验证

通过后方可开始执行,外包商应向本公司文件管制中心更新旧版规范,并由本公司文件管制中心更新公司内部相关部门持有规范。 c). 特殊工程需求 工程/品保或生产相关单位若有工程实验或委测需求时,应填具『特殊工程需求申请单(SWR)』其管制规定如下:

C.1 SWR适用于指定批号之委测/生产需求

C.2 SWR需经申请部门主管审核并经生产单位签核同意后,由生产部转由外包厂执行,并由生产部妥善归档保存。

C.3 SWR处理后之产品批,应予以管制。

5.4.7 交货期及交货量管理

外包商应依本公司的产出计划,弹性调整交期,惟生产部得视实际生产状况,以『委外加工单』或电话通知外包商更改交期或交量,外包商应每天提供WIP(生产进度)

报表予生产部,以便生产部及相关人员进行产品生产进度追踪与管理。

5.4.8 外包商评比

a). 每月由生产部汇整外包商评比报表,检讨各外包商有关量产在质量、产出、良

率、交期、成本及配合度的表现,以作为投料及改善之依据。如:生产成本,交货配合度及生产周期等指标;进料检验、外包商相关之客户抱怨、矫正措施执行;量产良率、工程开发及制程改善配合度等。

b). 评比计分比重依与会成员意见、由生产部统筹,视实际生产及市场状况需要而

定。

c). 评比等级及处置方式

等级(Grade) 评分(Score) 处置方式(Action to be Taken) 极佳9~10 可优先增加投料比率 佳8~8.9 可增加投料比率 可7~7.9 维持正常投料比率

勉强6~6.9 要求改善或减少投料比率 不及格

除公司策略或市场需求以外,连续3次被列为不及格的外包商,不继续投料,并由「生产会议」决议后,自合格外包商名录中除名。 d). 生产部依当月评比结果及外包商产能状况,作为调整外包产量分配比例之参考。 5.4.9 外包商暂停生产后,重新量产时之处理原则:

a). 停止生产6个月内,可以直接量产,新产品除外。

b). 停止生产6个月以上1年以内,须在生产会议中讨论。 c). 停止生产1年以上,须重新验证产线。

5.5 外包文件之管理

5.5.1 外包商于生产时所需之相关规范,应由生产部统一向文件管制中心申请,并由文

件管制中心交予外包商使用。

5.5.2 新外包商或新产品之评鉴报告、每月评比报告、质量稽核报告等相关记录,须建

文件并妥善保存于生产部,做为质量改善与产品追溯之依据。

5.6 外包合约之管理

5.6.1 外包商通过评选后、并评定为合格的供货商时、应同时签定合约、外包合约由生

产部撰稿或由外包商提供修改、并与外包商业务等相关人员共同审核、经总经理核决后、盖印方可生效。

5.6.2 新外包商合约或合约内容有重大变更时,须经生产部主管审核并由总经理签核后

方可执行。

5.6.3 合约内容(参考项目)

a).加工材料提供权责。 b).加工规格及提供权责。 c).加工费用及调整权责。

d).成品验收规格及废品处理原则。 5.6.4 签定方式:

a).定期换约。

b).临时更新。

c).上述二者同时并行。

5.7 外包材料之采购

5.7.1 生产材料的采购

外包生产材料的采购由外包商依前述质量计划进行采购及管理;若有本公司自行采购生产材料的需求时,则依本公司决议行之。 5.7.2 间接包装材料的采购

a). 外包生产过程所需的间接包装材料,原则上由外包商按本公司要求向指定材料

商购买,若须由本公司提供间接包装材料予外包商时,由生产部采购后交予外包商使用。 b). 请购生产时使用的材料,其出货检验,应由供货商执行;生产部依供货商的出

货检验报告,作相关验收查核动作。

5.8 外包冲帐与请款

生产部每月进行『委外加工单』与『回货验收单』的帐目冲结,并按月提出外包月结报告,提供财务部及相关部门参阅。如有损失应要求外包商依合约规定予以折让。另应配合财务相关部门进行年度定期外包生产盘存稽核动作。外包商应于每月初提供上月外包生产相关发票、单据或证明文件交予生产部,由生产部依财务相关部门的需求进行请款。

6. 参考文件/附件:

6.1 产品入库最终品保检验规范 6.2 附件一、外包生产管理流程

附件一、外包生产管理流程

外包生产管理办法

1.目的:

确保外包商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等(以下简称「产品」),其质量、价格、产能、配合度等足以符合本公司的需求。

2.适用范围:

已承包或欲承包本公司产品的外包商(以下简称「外包商」)的评选、评鉴、进料检验、评比、产量分配、稽核、工程变更、合约、材料采购、产能准备、与请款等皆适用此管理办法。

3.名词定义:

4.职责:

4.1 生产部:

4.1.1 负责物料采购、委外生产、合约订立与价格议订;

4.1.2 协调外包商评选、评鉴、评比与稽核;提供每月委外加工产量分配计划给予相关

部门及外包商。

4.1.3 负责生产制造之产能评估与交期管理、委外加工、交货跟催、请款、产品的转运

与管理、评鉴等相关事宜。 4.1.4 外包商工程能力评估,工程异常处理,质量评鉴、质量异常处理与结案、进料检

验、质量可靠性试验、定期及不定期稽核、质量评比。

4.1.5 负责产品低良率的异常处理、量产良率评比、生产规格及流程的制定、不良原因

对策分析与解决验证。

4.2 品保部:来料检验;工程异常原因调查与追踪;质量改进方案跟踪确认;出货检验。 4.3 财务部:协助外包商的财务评估、请款作业之查核与付款作业的执行。

5. 作业内容:

5.1 管理流程:

经外包商评选,工程验证准放之后,进入量产管理,详细流程如(附件一)。 5.2 外包商评选:

当有新产品产能需求,或原有产品的产能不足,须寻找新外包产能时。

5.2.1 生产部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就外包商的背景资料进行了解;如有必要应赴外包

商处实地评鉴,并由各部门提出相关评估报告、如: -财务部,负责资本额及财务信用。

-生产部,负责工程能力、机器设备、质量能力、量产经验及产能状况。 5.2.2 评选项目

a). SMT line, 钣金line, 机加工line

b). 财务背景、财务状况评估,如:

-公司执照、公司登记表、营利事业登记证、税务登记证、报关资格证明及工厂登记证资料。

5.2.3 生产部与各相关部门应就外包商背景资料或评估结果,共同评选合适之外包商,

提报生产会议中进行审核,并于审核通过后由生产部与选定之外包商订立合约。若有部份评选项目未获通过,其未通过项目得由生产会议中讨论是否进行重新审核,重新审核通过后视同通过评选。

5.2.4 外包商如增加外包合作营业项目、应由生产部提报生产会议中决议所需评选或质

量/工程评鉴之项目,再由权责单位决定办理之。

5.2.5 国外外包商原则上以背景资料评估为主,但视实际状况需要,得派相关人员出国

洽办特定事宜。 5.3 工程验证准放

5.3.1 新外包商验证准放

由生产部协调各相关单位,依下列程序进行验证准放:

a). 可用新产品或本公司已在其它外包商量产之产品来验证准放新外包商。 b). SMT验证准放

由生产部准备芯片予外包商进行验证批次的SMT,进行工程验证,并出具验证报告。生产部抽取适量样品进行实验,通过质量检验后,经过品保部确认,完成验证准放。 c). 钣金件验证准放

由生产部取得供应商工程样品进行测试验证,通过质量检验后,经过品保部确认,完成验证准放。 d). 机加件测试验证准放

由生产部取得供应商工程样品进行测试验证,通过质量检验后,经过品保部确认,完成验证准放。

e). 依据上述报告在生产会议中进行审查。未通过验证准放之外包商,得在提出改

善方案后,经生产部及相关部门同意后,再次申请验证准放。

f). 国外外包商验证准放以书面审查为原则,但相关部门认为需要时,应实地验证

准放。

5.3.2 新产品线验证准放

a). 现有合格外包商,若具备新产品线的工程能力,同于5.3.1进行工程验证准放。 b). 如新产品之制程与5.3.1之制程无主要差异,不须重新执行5.3.1。 5.3.3 合格外包商名录

a). 生产部应建立并更新合格外包商名录。

b). 新外包商通过评选后,由生产部汇整相关报告,登入合格外包商名录,并知会

相关部门。

c). 现有外包商新增产品线、于通过新产品线验证准放后、由生产部将该外包商新

增产品线登入合格外包商名录中。

d). 生产部依此名录将产品交予合格外包商进行委外加工,惟工程实验品不在此限。

5.3.4 生产部应将相关报告汇总并建档保管。

5.4 量产管理

5.4.1 外包商联系

外包商的日常联系,由生产部与外包商直接沟通。 5.4.2 量产质量计划

a). 各合格外包商于量产作业前,必须事先具备其应有之相关文件,方可开始进入

量产。

b). 各外包商生产所需之相关文件,应由生产部向文件管制中心申请后,再由文件

管制中心发行予外包商做为量产之依据。

5.4.3 进料管制作业

a). 检验规范 品保部依『产品入库最终品保检验规范』执行产品之进料检验。 b). 进料不合格/矫正措施

若产品进料或制程检验不合格时,由生产部发出『异常单』予外包商,要求外包商提出改善措施。必要时得由生产部召开紧急会议后,暂停该外包商之生产,直至问题解决。进料不合格品若有紧急需求时,得要求外包商派员至本公司指定地点进行100%重检,以节省时效。

5.4.4 外包商生产异常处理

量产有质量异常时,由外包商发异常单予生产部;生产部依异常之性质,协调相关单位处理及结案。 5.4.5 定期可靠性试验

生产部对必要监控的产品定期抽取适量样品进行试验,并统计可靠性试验的结果。若有可靠性试验失败,生产部将更改Lot type,并协调相关部门会商解决方案,必要时得由生产部暂停该外包商下线直至问题解决。 5.4.6 外包工程变更

a). 本公司之量产工程变更由生产部通知各外包商进行工程变更。

b). 外包商如有任何与本公司量产产品相关之工程变更,必须通知本公司审核/验证

通过后方可开始执行,外包商应向本公司文件管制中心更新旧版规范,并由本公司文件管制中心更新公司内部相关部门持有规范。 c). 特殊工程需求 工程/品保或生产相关单位若有工程实验或委测需求时,应填具『特殊工程需求申请单(SWR)』其管制规定如下:

C.1 SWR适用于指定批号之委测/生产需求

C.2 SWR需经申请部门主管审核并经生产单位签核同意后,由生产部转由外包厂执行,并由生产部妥善归档保存。

C.3 SWR处理后之产品批,应予以管制。

5.4.7 交货期及交货量管理

外包商应依本公司的产出计划,弹性调整交期,惟生产部得视实际生产状况,以『委外加工单』或电话通知外包商更改交期或交量,外包商应每天提供WIP(生产进度)

报表予生产部,以便生产部及相关人员进行产品生产进度追踪与管理。

5.4.8 外包商评比

a). 每月由生产部汇整外包商评比报表,检讨各外包商有关量产在质量、产出、良

率、交期、成本及配合度的表现,以作为投料及改善之依据。如:生产成本,交货配合度及生产周期等指标;进料检验、外包商相关之客户抱怨、矫正措施执行;量产良率、工程开发及制程改善配合度等。

b). 评比计分比重依与会成员意见、由生产部统筹,视实际生产及市场状况需要而

定。

c). 评比等级及处置方式

等级(Grade) 评分(Score) 处置方式(Action to be Taken) 极佳9~10 可优先增加投料比率 佳8~8.9 可增加投料比率 可7~7.9 维持正常投料比率

勉强6~6.9 要求改善或减少投料比率 不及格

除公司策略或市场需求以外,连续3次被列为不及格的外包商,不继续投料,并由「生产会议」决议后,自合格外包商名录中除名。 d). 生产部依当月评比结果及外包商产能状况,作为调整外包产量分配比例之参考。 5.4.9 外包商暂停生产后,重新量产时之处理原则:

a). 停止生产6个月内,可以直接量产,新产品除外。

b). 停止生产6个月以上1年以内,须在生产会议中讨论。 c). 停止生产1年以上,须重新验证产线。

5.5 外包文件之管理

5.5.1 外包商于生产时所需之相关规范,应由生产部统一向文件管制中心申请,并由文

件管制中心交予外包商使用。

5.5.2 新外包商或新产品之评鉴报告、每月评比报告、质量稽核报告等相关记录,须建

文件并妥善保存于生产部,做为质量改善与产品追溯之依据。

5.6 外包合约之管理

5.6.1 外包商通过评选后、并评定为合格的供货商时、应同时签定合约、外包合约由生

产部撰稿或由外包商提供修改、并与外包商业务等相关人员共同审核、经总经理核决后、盖印方可生效。

5.6.2 新外包商合约或合约内容有重大变更时,须经生产部主管审核并由总经理签核后

方可执行。

5.6.3 合约内容(参考项目)

a).加工材料提供权责。 b).加工规格及提供权责。 c).加工费用及调整权责。

d).成品验收规格及废品处理原则。 5.6.4 签定方式:

a).定期换约。

b).临时更新。

c).上述二者同时并行。

5.7 外包材料之采购

5.7.1 生产材料的采购

外包生产材料的采购由外包商依前述质量计划进行采购及管理;若有本公司自行采购生产材料的需求时,则依本公司决议行之。 5.7.2 间接包装材料的采购

a). 外包生产过程所需的间接包装材料,原则上由外包商按本公司要求向指定材料

商购买,若须由本公司提供间接包装材料予外包商时,由生产部采购后交予外包商使用。 b). 请购生产时使用的材料,其出货检验,应由供货商执行;生产部依供货商的出

货检验报告,作相关验收查核动作。

5.8 外包冲帐与请款

生产部每月进行『委外加工单』与『回货验收单』的帐目冲结,并按月提出外包月结报告,提供财务部及相关部门参阅。如有损失应要求外包商依合约规定予以折让。另应配合财务相关部门进行年度定期外包生产盘存稽核动作。外包商应于每月初提供上月外包生产相关发票、单据或证明文件交予生产部,由生产部依财务相关部门的需求进行请款。

6. 参考文件/附件:

6.1 产品入库最终品保检验规范 6.2 附件一、外包生产管理流程

附件一、外包生产管理流程


相关文章

  • 外包与采购的区别
  • 外协.外包.采购的区别 校对日期:2016年11月11日 一.外协 就是外部协作的意思.也是外部帮助的意思.外协可能来自很多方面,但从企业经营来说,大多数都可以列入外包控制.但很多方面又不能列入外包,而是运营控制.比如保安系统,外协,就有公 ...查看


  • 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考试题2
  • 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考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承包单位有权拒绝发包单位的 和强令冒险作业. 2.<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应当与 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 ...查看


  • 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 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送审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了加强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明确外包工程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和减少非煤矿山外包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统称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矿山 ...查看


  • 食品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防范
  • ■ 2008年第4期■现代管理科学一.引言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物流外包(Logistics Outsourcing) 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所谓物流外包是指制造企业或销售企业为集中资源和精力发展核心业务, 将其不擅长的 ...查看


  • 外包管理办法
  • 外包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制定目的 本公司为将生产工程的一部份委托他公司(以下称为外包)代为加工时,为使其外包管理能推行顺畅,特定本规章. (二)适用范围 本规章仅适用于直接生产的原材料.半制品的外包. (三)主管部门 制造部为本规章的 ...查看


  • 业务外包内部控制
  • 业务外包内部控制 [字体:大 中 小][打印] 业务外包(Outsourcing )是企业把内部业务的一部分承包给外部专门机构. 通过业务外包即把一些重要但非核心的业务或职能交给外面的专家去做 如Boeing --世界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却 ...查看


  • 全球化下的生产分包体系思考
  • 组织生产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生产组织形式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对象.而服装加工业一直在为劳动经济学提供研究这一过程的场所.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加工业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找到合适的工人并组织他们高效生产.而服装加工业的生产组织过程在不 ...查看


  •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外包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外包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吕佳丽 来源:<商情>2014年第43期 [摘要]当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内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 ...查看


  •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业务外包
  • 加强业务外包管理 防范业务外包风险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所称的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