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名人报-报头制作]教学反思

——肖敏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知识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且课改前后的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那么信息技术课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何进行教学呢?以下是我在课改中进行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单向的、灌输式的、学生被动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有所用,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说,在新课标下,我们教学的重心不能只停留在讲解层面,而是要教会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方式。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所以,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的策划、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每节课的知识体系、脉络掌握好,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以下问题:

一、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每个人能力都得以提高,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我们学校的计算机房布局不太科学,老师上台讲课学生不能正面面向老师,所以教学效果不佳,我们的组长彭学康老师花了多年的时间倾心研究,设计并制作了相关的学习视频,让学生边看边学,随停随学,这样就解决了学生不能集中听课,经常有学生上课不能正常到位,以及部分学生听一次课不能完全听懂等问题,大大减轻了师生的负担;通过看书自学,教师适时点拨,培养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通过看网络,教会他们查找、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

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生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开发智力,尤其是各种益智游戏,应有尽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学会计算机的操作,当然,不能让学生一直玩,没有目的性地玩,应该给学生一个尺度,让学生即会玩又会学,还应该在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再玩。

这一点在这节课中更有体现,在选择电子小报的主题时,有学生选用了游戏报做为主题,我想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沉迷于网络游戏,并不完全是游戏本身的错,而是学生没有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对于游戏,不是堵,而是疏,让他们觉得教师至少可以理解游戏的存在,也使他们没有抵触情绪,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了是新课程理念给我的启示。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七十个人左右,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教生”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鼓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色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我主张“理论+实践”,让学生实践课的时间占总课时的70%以上,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肯定学生的进步,给予展示的机会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让学生的作品能够在全班、全校甚至在网络上展现,给学生以自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计算机竞赛,如我们正在进行的班徽制作竞赛,培养他们从小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成就感,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这堂课的问题不少,如准备,准备不够充分,学生是真实地展现现有的知识内容;如游戏,尽管平时强调过度玩游戏的危害,但是这堂课并没强调,使人感觉教师在纵容学生,如传授,根据新课程理念,要引导,少传授,所以在上这课时,运用了学习视频,并没有运用过多传授,总想着该掌握的和想学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好奇心和求知欲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等等,所以留下了些许遗憾。

总之,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计算机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肖敏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知识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且课改前后的信息技术课程有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那么信息技术课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何进行教学呢?以下是我在课改中进行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单向的、灌输式的、学生被动学习的课程教学模式,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学有所用,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说,在新课标下,我们教学的重心不能只停留在讲解层面,而是要教会学生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和方式。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所以,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的策划、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每节课的知识体系、脉络掌握好,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以下问题:

一、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每个人能力都得以提高,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我们学校的计算机房布局不太科学,老师上台讲课学生不能正面面向老师,所以教学效果不佳,我们的组长彭学康老师花了多年的时间倾心研究,设计并制作了相关的学习视频,让学生边看边学,随停随学,这样就解决了学生不能集中听课,经常有学生上课不能正常到位,以及部分学生听一次课不能完全听懂等问题,大大减轻了师生的负担;通过看书自学,教师适时点拨,培养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通过看网络,教会他们查找、收集、加工、存储信息,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

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生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情趣的最佳手段。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开发智力,尤其是各种益智游戏,应有尽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学会计算机的操作,当然,不能让学生一直玩,没有目的性地玩,应该给学生一个尺度,让学生即会玩又会学,还应该在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再玩。

这一点在这节课中更有体现,在选择电子小报的主题时,有学生选用了游戏报做为主题,我想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沉迷于网络游戏,并不完全是游戏本身的错,而是学生没有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对于游戏,不是堵,而是疏,让他们觉得教师至少可以理解游戏的存在,也使他们没有抵触情绪,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了是新课程理念给我的启示。

现在每班学生都在七十个人左右,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因此在分组的基础上,采用“生教生”的教学方法,我让几位先掌握的同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辅导,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鼓励学生前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创造性、操作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色的课程,“任务驱动”这一学法既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也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我主张“理论+实践”,让学生实践课的时间占总课时的70%以上,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探索课本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肯定学生的进步,给予展示的机会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让学生的作品能够在全班、全校甚至在网络上展现,给学生以自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计算机竞赛,如我们正在进行的班徽制作竞赛,培养他们从小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成就感,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这堂课的问题不少,如准备,准备不够充分,学生是真实地展现现有的知识内容;如游戏,尽管平时强调过度玩游戏的危害,但是这堂课并没强调,使人感觉教师在纵容学生,如传授,根据新课程理念,要引导,少传授,所以在上这课时,运用了学习视频,并没有运用过多传授,总想着该掌握的和想学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好奇心和求知欲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等等,所以留下了些许遗憾。

总之,要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要求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计算机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相关文章

  • 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 湘南实验中学初一信息技术电子教案 课题: 课题: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课型:理论课) 时间:2011 年 2 月 21 日星期一 班级:初中一年级 课时:2 课时 一.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是在他们已经学习了 ...查看


  • 用WORD制作电子板报教学设计
  • 用WORD制作电子板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电子板报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组成要素: (2)灵活运用艺术字.自选图形.插入图片.文字框.页面边 框等知识点: (3)掌握电子板报制作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节课的 ...查看


  • 四年级上册思品教案修改版
  • 教学导案 (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 ) 学科: 年级: 品社 四年级 任课教师:刘淑丽 静海县大邱庄镇尧舜实验学校 尧舜实验学校幸福课堂教学导案 周次 1 学科 品社 年级 四 单元 一 授 新 时间 9.1 共2课 时 ...查看


  •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
  •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城乡美景 课题名称:第1课 水乡的桥 课题名称:第2课 现代的桥 课题名称:第3课 漂亮的小船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 亲近自然 课题名称:第4课 园林小亭 课题名称:第5课 晨练的人们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 感受城市生活 课 ...查看


  • 揭秘丨这些报纸报头的题名竟然是他们写的?
  • 报纸对公众的影响力巨大,而报头又是报纸的眼睛,因此在选择题字者时,自然慎之又慎.伟人.书法家的笔墨,最是常用于报头.孙中山.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均题写过报头.其中,由毛泽东题写的报头,常被书法家.收藏家认为是一部难得的书法宝典. 下面让 ...查看


  •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青岛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学案 第一课:<信息的特征>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3.情感目标 ...查看


  • [完整打印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2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含全册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让心灵比天空更博大>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在 ...查看


  • 板报设计教案
  • <板报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1. 编写思路. (1) 本课从选择学生的熟悉的板报为切入口,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综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 ...查看


  •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完整版
  • 四年级上册天津与世界教案 第一课 血染大沽口炮台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天津大沽口炮台遗址的位置,知道大沽口炮台遗址背后的沧桑历 史,感悟到"国富才能兵强,兵强才能国安"的道理. 2.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大沽口炮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