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要素的核算

第三章 费用要素的核算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的分类

二、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

直接记入费用与间接记入费用

直接费用大多是直接记入费用

间接费用大多是间接记入费用

生产一种产品时,全部是直接记入费用

生产多种产品时,可能都是间接记入费用

1、重量(体积、产量)比例分配法

2、定额消耗量(费用)比例分配法:

两个概念:

*消耗定额: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数量限额,简称单耗。 *定额消耗量: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

计算步骤:

a、某产品材料的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单耗 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

定额消耗量之和

c、某产品实际消耗量=分配率*该产品的定额消耗量 d、分配的材料费用=材料单价*各产品的实际消耗量

例题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单价4元/公斤,甲产品实际产量140件,单耗4公斤,乙产品实际产量80件,单耗5.5公斤,分配各自负担的材料费。

计算

帐务处理

可以计算定额费用分配率和定额消耗量分配率两种方法,前者算不出实际消耗量,不利于控制成本。

三、燃料费用的分配

比重不大,可以直接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反之,设“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

分配标准:产品的重量、体积、所耗原材料的数量或费用、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

例题:某企业2006年直接用于甲、乙产品的燃料费共6259元,按照燃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产品定额费用3210元,乙产品的定额费用2480元,运输部门耗用燃料3850元,分配燃料费用。

计算

帐务处理

四、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

注意计划成本法下的核算

课堂练习:计算成本差异率,编制结转入库材料的分录。

见黑板列示:

第二节 工资费用的核算

一、工资总额的组成

1、共六项

2、不属于的范畴

3、工资的核算

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

考勤记录――计时工资

产量记录――计件工资

三、工资的计算

(一)计时工资计算

月薪制、年薪制、日工资,重点掌握月薪制计算

1、小时工资率=月工资÷月天数

30天、20.92天

2、月工资

按30天计算:节假日既算工资又扣工资

a、按出勤天数计算

b、按缺勤天数计算

按20.92天计算:节假日不算工资也不扣工资 a、按出勤天数计算

b、按缺勤天数计算

例题:某厂工人张军的月工资标准为3000元,8月份事假4天,病假2天,双休日休假8天,实际上班17天,病假工资按标准工资的90%计算,该工人在事假、病假期间无节假日。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月实际天数和20.92天计算出勤、缺勤两种情况下的工资。

两种方法比较,孰优?为何?几种方法计算为何不等?何时相等?

(二)计件工资的计算

单价*(合格品数量+料废数量)

例题:a、b产品都由6级工人加工,a工时定额30分钟,b工时定额10分钟,小时工资率4元,a产量300件,b产量700件,计算工资。

四、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

记入“直接人工”成本项目,为直接记入费用时直接记入,间接记入费用则需按产品的生产工时、生产工

人工资费用进行分配。

例题:某工厂生产甲、乙产品,直接记入工资为3240元、1480元,需间接记入的工资为1230元,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甲的生产工时为20600小时,乙的生产工时为10150小时。

五、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工资总额*14%

使用范围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的核算

一、外购动力费支出的核算

分配:月末

支付:月初、月中或月末

时间的不一致,必须设置“应付帐款”进行核算,有余额时,借方表示多支付的款项,贷方余额则为少支付的款项。

自制动力一般由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作为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比如供水车间、供电车间。

二、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核算

直接归到“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若不单独核算,一般放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例题:某企业8.26外购电费24000元,8月末耗电如下:基本生产车间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行政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费共计24950元。

要求:1、按耗电度数分配电费,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设有“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

第四节 折旧费用的核算

一、折旧的计算

直线法:

应计提折旧额=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

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折旧额=原始价值×折旧率

或=应计提折旧总额÷使用年限

二、折旧费用的分配及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贷:累计折旧

第五节 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

一、利息费用的核算

按期预提

二、税金的核算

印花税: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

三、其他费用

第三章划清了第一、二个费用界线:生产费用和非生产费用、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第四章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

第四章划清了第三个费用界线:各个月份费用之间的划分

第三章 费用要素的核算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的分类

二、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

直接记入费用与间接记入费用

直接费用大多是直接记入费用

间接费用大多是间接记入费用

生产一种产品时,全部是直接记入费用

生产多种产品时,可能都是间接记入费用

1、重量(体积、产量)比例分配法

2、定额消耗量(费用)比例分配法:

两个概念:

*消耗定额:单位产品可以消耗的数量限额,简称单耗。 *定额消耗量:一定产量下按照消耗定额计算的可以消耗的数量。

计算步骤:

a、某产品材料的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单耗 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

定额消耗量之和

c、某产品实际消耗量=分配率*该产品的定额消耗量 d、分配的材料费用=材料单价*各产品的实际消耗量

例题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单价4元/公斤,甲产品实际产量140件,单耗4公斤,乙产品实际产量80件,单耗5.5公斤,分配各自负担的材料费。

计算

帐务处理

可以计算定额费用分配率和定额消耗量分配率两种方法,前者算不出实际消耗量,不利于控制成本。

三、燃料费用的分配

比重不大,可以直接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反之,设“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

分配标准:产品的重量、体积、所耗原材料的数量或费用、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等。

例题:某企业2006年直接用于甲、乙产品的燃料费共6259元,按照燃料的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产品定额费用3210元,乙产品的定额费用2480元,运输部门耗用燃料3850元,分配燃料费用。

计算

帐务处理

四、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

注意计划成本法下的核算

课堂练习:计算成本差异率,编制结转入库材料的分录。

见黑板列示:

第二节 工资费用的核算

一、工资总额的组成

1、共六项

2、不属于的范畴

3、工资的核算

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

考勤记录――计时工资

产量记录――计件工资

三、工资的计算

(一)计时工资计算

月薪制、年薪制、日工资,重点掌握月薪制计算

1、小时工资率=月工资÷月天数

30天、20.92天

2、月工资

按30天计算:节假日既算工资又扣工资

a、按出勤天数计算

b、按缺勤天数计算

按20.92天计算:节假日不算工资也不扣工资 a、按出勤天数计算

b、按缺勤天数计算

例题:某厂工人张军的月工资标准为3000元,8月份事假4天,病假2天,双休日休假8天,实际上班17天,病假工资按标准工资的90%计算,该工人在事假、病假期间无节假日。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月实际天数和20.92天计算出勤、缺勤两种情况下的工资。

两种方法比较,孰优?为何?几种方法计算为何不等?何时相等?

(二)计件工资的计算

单价*(合格品数量+料废数量)

例题:a、b产品都由6级工人加工,a工时定额30分钟,b工时定额10分钟,小时工资率4元,a产量300件,b产量700件,计算工资。

四、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

记入“直接人工”成本项目,为直接记入费用时直接记入,间接记入费用则需按产品的生产工时、生产工

人工资费用进行分配。

例题:某工厂生产甲、乙产品,直接记入工资为3240元、1480元,需间接记入的工资为1230元,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甲的生产工时为20600小时,乙的生产工时为10150小时。

五、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工资总额*14%

使用范围

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的核算

一、外购动力费支出的核算

分配:月末

支付:月初、月中或月末

时间的不一致,必须设置“应付帐款”进行核算,有余额时,借方表示多支付的款项,贷方余额则为少支付的款项。

自制动力一般由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作为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比如供水车间、供电车间。

二、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核算

直接归到“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若不单独核算,一般放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例题:某企业8.26外购电费24000元,8月末耗电如下:基本生产车间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行政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费共计24950元。

要求:1、按耗电度数分配电费,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设有“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

第四节 折旧费用的核算

一、折旧的计算

直线法:

应计提折旧额=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

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折旧额=原始价值×折旧率

或=应计提折旧总额÷使用年限

二、折旧费用的分配及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

贷:累计折旧

第五节 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

一、利息费用的核算

按期预提

二、税金的核算

印花税: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金

三、其他费用

第三章划清了第一、二个费用界线:生产费用和非生产费用、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第四章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

第四章划清了第三个费用界线:各个月份费用之间的划分


相关文章

  • 会计科目表-损益类
  • 科目编码 [***********][***********][***********][***********][***********][***********][***********][***********][********** ...查看


  • 要素与账户的相关联系和学习
  •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账户 学习目标 ● ● ● ● 掌握会计要素的含义.内容和特征,会计要素的表现形式及其相互转化形式 熟悉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明确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概念.分类.会计科目名称.会计账户的结构和内容 了解会计账户 ...查看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一章重点试题
  • 打印本页 第一章 总论 [题目答案分离版] 字体:大 中 小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2010年1月初资产总额500000元,负债总额219000元,当月从银行取得借款30000元,支付广告费5000元,月末该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元 ...查看


  • 成本会计理论与实训 总结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专业
  • 成本会计理论与实训总结 2012年2月~6月,我们会计专业接受了<成本会计理论与实训>一课,授课老师为李金泉老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感觉收获颇多,现在让我来总结一下我所拥有的心得体会: 1. 成本会计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工作, ...查看


  • 基础会计知识点整理
  • 第一章 总论 1.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特定单位经济活动:是一 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基本特征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本 ...查看


  • 某公司质量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规定
  • 某公司质量成本核算管理制度规定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质量成本核算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X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质量成本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强化质量成本的核算,推进成本精细化 ...查看


  • 会计基础练习题
  • 会计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资产是企业___过去交易或事项__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是企业_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所有者权益是企业_ ...查看


  • 成本核算制度
  • 成本核算制度 为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单位成本核算制度.生产车间要配合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和成本计算分析工作,确保完成成本核算的任务.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任务是:执行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及标准,执行成本计划:认真监督和控制 ...查看


  • 会计基础前三章
  • 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一.填空 1.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 .会计的方法 包括 . 和 . 2.会计核算的方法主要包 括 . . . . . 和 . 3.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把企业会计要素划分 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