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①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②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③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④生态环境因素:如水灾使粮食减产;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⑤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移距离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4.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③二者的区别是: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口,是个警戒值。
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5.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形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原因:
(1) 历史原因:如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
在则是文化游览区。
(2) 经济原因: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及城市的功能分区
(3)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4)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 2.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的过程反映在:
a.人口的集中过程: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b.地域的转化过程: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c.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c.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d.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城市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b.城市交通问题:如交通拥堵
c.城市住宅问题:如住房紧张、贫民窟的出现 d.城市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
4.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
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土地、水分、地形、
②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决定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交通运输、国家政策 (2)运用实例,说明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2 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
(4)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原料、市场、交通运输、动力、劳动力、技术、政策、环境等
(6)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3
① 生产上的投人一产出联系,例如:棉布厂、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等②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如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③非物质的信息联系,如信息网络联系。 (7)运用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一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对资源、能源的利用产生的需求与有限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二是资源、能源不合理利用方式产生的后果直接破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三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活动本身对地理景观的影响。 (8)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
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9)结合实例,在生产活动中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3(见下表)
(10)比较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特点和重要性:3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不可缺少。
(6)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 ①聚落空间形态:
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②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高中地理·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①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②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③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④生态环境因素:如水灾使粮食减产;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⑤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移距离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4.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①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②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③二者的区别是: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口,是个警戒值。
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5.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地域的开放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形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原因:
(1) 历史原因:如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
在则是文化游览区。
(2) 经济原因: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及城市的功能分区
(3)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4)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 2.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的过程反映在:
a.人口的集中过程: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b.地域的转化过程: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c.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
c.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d.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城市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b.城市交通问题:如交通拥堵
c.城市住宅问题:如住房紧张、贫民窟的出现 d.城市社会问题:如就业问题
4.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
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土地、水分、地形、
②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决定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交通运输、国家政策 (2)运用实例,说明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2 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
(4)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原料、市场、交通运输、动力、劳动力、技术、政策、环境等
(6)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3
① 生产上的投人一产出联系,例如:棉布厂、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等②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如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同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等。③非物质的信息联系,如信息网络联系。 (7)运用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
一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对资源、能源的利用产生的需求与有限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二是资源、能源不合理利用方式产生的后果直接破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三是农业生产或工业生产活动本身对地理景观的影响。 (8)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1
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9)结合实例,在生产活动中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3(见下表)
(10)比较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特点和重要性:3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不可缺少。
(6)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 ①聚落空间形态:
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②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