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区七年级2011-----2012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试题分析:
1、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选择题,知识覆盖面较广,基本上能涵盖本册书的所有内容。本次考试选择题的考点,主要是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25个选择题当中,主要是考查了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四种能力:
(1)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如:除以下题目之外的所有选择题。
(2)考查学生识图的能力:
如:7、14、18、20、24题。
(3)考查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如:22题。对本册课本所学的朝代都城进行总结归纳,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4)考查学生古今历史知识对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11、17、25题。
2、得分情况:
选择题的得分率大约在75%左右。
3、出现的问题及今后解决的办法:
出现的问题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识图能力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侧重的解决,并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试题分析:
1、试题分析:
第26题:
采用学生熟悉的图片的形式和材料的形式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第7课的内容,考查的知识面较窄,但是能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得分率一般在70--80%,失分主要原因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欠佳。
第27题:
引用文字史料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第9课、第10课、第12课的内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学生得分率一般在80--90%,失分的主要原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好,理解不够。
第28题:
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第1课、第12课的内容。通过两则隋朝与元朝大运河图片,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既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并运用历史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学生得分率一般在90--95%.
学生出错的原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够。 今后的措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多注重历史事件与现实的联系,并进行专项训练。
第29题:
考查的知识点是第2单元中的第9课、第12课的内容,难易程度适中。侧重于历史史实的考查。通过三则材料的分析,考查学生对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史实的理解、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既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考
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并运用历史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学生得分率一般在85--95%。
本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材料的分析不到位,组织答案的严密性有待提高。
今后的措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和专项训练。
2、出现的问题及今后解决的办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非选择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到位,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识图能力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侧重的解决,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分析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和谐区七年级2011-----2012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试题分析:
1、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选择题,知识覆盖面较广,基本上能涵盖本册书的所有内容。本次考试选择题的考点,主要是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25个选择题当中,主要是考查了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的四种能力:
(1)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如:除以下题目之外的所有选择题。
(2)考查学生识图的能力:
如:7、14、18、20、24题。
(3)考查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如:22题。对本册课本所学的朝代都城进行总结归纳,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4)考查学生古今历史知识对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如:11、17、25题。
2、得分情况:
选择题的得分率大约在75%左右。
3、出现的问题及今后解决的办法:
出现的问题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识图能力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侧重的解决,并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试题分析:
1、试题分析:
第26题:
采用学生熟悉的图片的形式和材料的形式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第7课的内容,考查的知识面较窄,但是能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得分率一般在70--80%,失分主要原因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不够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欠佳。
第27题:
引用文字史料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第9课、第10课、第12课的内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学生得分率一般在80--90%,失分的主要原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好,理解不够。
第28题:
考查的知识点包括第1课、第12课的内容。通过两则隋朝与元朝大运河图片,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既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并运用历史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学生得分率一般在90--95%.
学生出错的原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够。 今后的措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多注重历史事件与现实的联系,并进行专项训练。
第29题:
考查的知识点是第2单元中的第9课、第12课的内容,难易程度适中。侧重于历史史实的考查。通过三则材料的分析,考查学生对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史实的理解、元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既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考
查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并运用历史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学生得分率一般在85--95%。
本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材料的分析不到位,组织答案的严密性有待提高。
今后的措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和专项训练。
2、出现的问题及今后解决的办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非选择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到位,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识图能力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对于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侧重的解决,在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分析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