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一级裁判考试题

田径一级裁判考试题

单位: 专业: 姓名:

注:1、共180分钟,总分100

2、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签名

得分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对划(+)错话(-)

(+)1.跳高运动员在决定名次赛时创造的成绩应成为正式比赛的成绩。

(-)2.跳远运动员在起跳线延长线的后面起跳,应判其为试跳失败。

(-)3.跳高、撑杆跳高每次试跳的时限均为1.5分钟。

(+)4.径赛距离应从起跑线的后沿丈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5.发令员未鸣枪运动员抢跑,召回发令员应立即鸣枪召回运动员。

(+)6.在竞走比赛中,同一国家的2名裁判员不能判罚取消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7.裁判长对有不正当行为的运动员可以出示黄、红牌。

(+)8.全能裁判长如果认为原分组不合理,有权重新分组。

(-)9.放置栏架时,栏架的栏板后沿应与跑道上放置栏架的标志重合。

(+)10.障碍跑各栏架之间的距离约为一圈标准长度的五分之一。

(+)11.铁饼比赛运动员持饼旋转时,脚底蹭着后半圈铁圈上沿,应判为失败。 (-)12.在全能项目比赛中,只剩下一名运动员,为了创造跳高单项全国记录,运动员要求下一个高度升2厘米,跳高主裁判同意了该运动员要求。

(-)13.某运动会男子三级跳远,第一轮有4人分别跳出15.60米、15.74米、15.68米及15.88米,原记录为15.54米;第二轮另一名运动员也跳出了15.88米,均应承认为创记录。

(+)14.男子1500米比赛弯道跑时,35号运动员挤撞了86号运动员,致86号运动员踏进里道分道线,可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该取消86号运动员的录取资格,但所创新记录不予承认。

(-)15.某代表队教练员对取消本队竞走运动员比赛资格不服,赛后立即向大会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仲裁委员会在观看录象后,慎重作出了判决。

(-)16.当径赛某项、某赛次中的一组或几组因故无全自动计时成绩时,应将该项所有组的手计时成绩作为正式成绩公布。

(-)17.当某对运动员在长跑时,其本队的教练员为其加油陪跑,径赛裁判长应根据检查主裁判报告取消该运动员的录取资格。

(-)18.三级跳远比赛时,某运动员因参加100米比赛,请假离开三级跳远比赛场地,返回时,该运动员的试跳顺序刚过,但未错过该轮次,裁判长准其不按原试跳顺序补跳一次。

(-)19.技术官员在各项比赛结束后,应在成绩单上签名。

(+)20.裁判员根据运动员赛前递交的计划,已调整好撑杆跳高架位置后,如运动员要求重新调整架子位置应是允许的。

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20分)

1. 田径比赛应分别任命(径赛)(田赛)(全能)(外场)和(检录)裁判长。

2. 技术代表决定田赛项目的(及格标准)和有关径赛项目的(分组、赛次与录取)原则。

3. 发令前发令员应确认(计时员)(裁判员)(终点摄影裁判员)和(风速测量员)已准备就绪。

4. 使用常规抢道线(非终点直道)的径赛有(4×400接力)、(800米)和超过12人分2组起跑的(5000米)(10000米)。

5. 径赛运动员在若干赛次的比赛中,(所有运动员)必须参加,并通过所有赛次,取得(进入下一赛次的比赛)。

6.(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200)米和(4×400)米接力的第一棒]的起跑必须使用起跑器。

7. 田赛远度项目的运动员超过8人时,应允许每人试跳(掷)3次,(有效成绩进入)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掷)3次,其顺序与他们前3次试跳(掷)后的(相反)。

8. 3000米障碍比赛,共设(35)个障碍,全程运动员要跃过(7)次水池和(28)次栏架。

9. 助理发令员应检查运动员参赛的(项目)(组次)和(道次和号码)是否正确。

10.径赛各项比赛出现(任何犯规)的情况,检查员应(摇黄旗)示意。

11.200米比赛中,应从(第一名运动员)进入直道时开始测定风速,测定时间为(10秒)。

12.竞走是运动员与地面保持(接触)连续向前迈进的过程。没有(人眼)可见的(腾空)。

13.室内标准田径场,周长为(200)米,直道的分道最多为(8)条,至少为(6)条,弯道的分道至少应为(4)条,最多为(6)条。

四、填表题(每题5分,共20分)

1.径赛项目全自动电子计时成绩为;

项目 场地 读判成绩 记录成绩为

10000米及10000米以下 场内 ( 1/100秒) ( 1/100秒 )

10000米以上 场内 ( 1/10秒 ) ( 1/10秒 )

部分或全部在场 场内外 ( 1/100秒) ( 整秒 )

2.以下是3名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得分表,请田入名次:

员 100米 跳

远 铅 球 跳 高 400米 110米栏 铁 饼 撑杆跳高 标 枪 1500米 总 分 名 次

甲 756 815 692 820 693 756 764 716 787 713 7512 1

乙 766 802 655 847 767 806 679 785 700 705 7512 3

丙 765 821 640 880 711 805 690 799 689 712 7512 2

3.判定标枪比赛的成绩与名次:

运动员 决赛 成绩 名次 备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A × 41.27 40.91 48.84 41.33 48.90 48.90 6

B 39.83 × 48.79 × 49.83 49.61 49.83 3 49.23

C 40.95 × 48.79 48.95 × × 48.95 5

D 46.01 50.21 51.10 46.90 49.56 51.35 51.35 1 50.21

E × × 47.66 49.61 48.50 49.83 49.83 4 48.50

F 51.35 × × 51.10 × × 51.35 2 51.10

4.全能比赛与单项比赛在以下几方面规则上有何不同;

方面 单项 全能

起跑 以组为单位,第一次起跑犯规,无论是谁都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以人为单位,两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风速 超出2米/秒,破纪录不予承认 超出4米/秒, 破纪录不予承认

高度项目

最后1人时限:跳高3分钟;撑竿跳高5分钟

升高计划递增跳高不少于2公分,撑竿跳高不少于5公分,只剩最后一名获胜者时,提升高度须征求本人意见

最后1人的时限:跳高2分钟

撑竿跳高3分钟

2、升高计划始终不变,跳高每轮提升高度均为3公分,撑竿跳高每轮提升高度均为10公分,只剩最后一名运动员时,也须按升高计划执行。

远度项目 只有8人或不足8人,每人有6次试跳(掷)机会;超过8人每人有3次机会,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可再有3次试跳(掷)机会 每名运动员只有三次试跳(掷)机会 名次判定 以决赛成绩排定名次 以各单项得分之和排定名次

五、问答题(共30分)

1.在田赛和全能项目比赛中,如果出现成绩相等,如何决定名次?(10分) 答:

1.田赛项目:

(1)跳高及撑杆跳高项目

①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②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③如成绩仍相等:如涉及第1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的失败高度中的最底高度上,每人再试跳1次。如仍不能判定则横杆应提升或降低;跳高为2公分,撑杆跳高为5公分,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1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决定名次的试跳中,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如涉及其它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2)在以远度判定成绩的田赛项目中,如成绩相等,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仍相等,则以第三较优成绩判定,依次类推。如仍相等,并涉及第1名者,则令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一轮试跳(掷),直至决出第1名为止。

每名运动员应以最好一次试跳(掷)成绩,包括第1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

2.全能项目:

(1)总积分最多者获胜。

(2)倘若成绩相等,则以在较多单项中得分多者为优胜。如仍不能决定,则以任何一个单项得分最高者为优胜。此法适用于比赛中任何名次的成绩相等情况。

2.按规则试把径赛的单个分道项目四个赛次编排和录取程序及方法按顺序填入下列简明表(20分)

赛次 编排和录取程序及方法(按顺序填)

收到运动员报名表(预赛) 1.按报名成绩排序,采用“蛇形分布”法排列分组

2.如有同组同单元的运动员按就近成绩较差的原则进行调整

3.在技术代表或委拖人监督下进行抽签排定组次

4.抽签排定道次(8条分道随意抽)

5.编制预赛分组检录表

收到运动员预赛成绩(次赛) 1. 收到预赛成绩后,根据规则规定的检录方法名次加成绩录取和排序(各组第一名按成绩排序,第二名按成绩排序,再第三名按成绩排序…然后替补成绩排序)

2. 采用“蛇形分布”法排列分组

3. 如有同组同单元的运动员按排列位置就近对等的原则进行调整

4. 在技术代表或委拖人监督下进行抽签排定组次

5. 抽签排定道次(每组排序前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3,4,5,6道,每组排序后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1,2,7,8道)

6. 编制次赛分组检录表

收到运动员次赛成绩(复赛) 1.收到复赛成绩后,根据规则规定的检录方法名次加成绩录取和排序(各组第一名按成绩排序,第二名按成绩排序,再第三名按成绩排序…然后

替补成绩排序)

2.采用“蛇形分布”法排列分组

3.如有同组同单元的运动员按排列位置就近对等的原则进行调整

4.在技术代表或委拖人监督下进行抽签排定组次

5.抽签排定道次(每组排序前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3,4,5,6道,每组排序后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1,2,7,8道)

6.编制复赛分组检录表

收到运动员复赛成绩(决赛) 1.收到决赛成绩后,根据规则规定的检录方法名次加成绩录取和排序(各组第一名按成绩排序,第二名按成绩排序,再第三名按成绩排序,再第四名按成绩排序)编组

2. 在技术代表或委拖人监督下进行抽签排定道次(排序前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3,4,5,6道,排序后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1,2,7,8道)

3.编制决赛分组检录表

田径一级裁判考试题

单位: 专业: 姓名:

注:1、共180分钟,总分100

2、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签名

得分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对划(+)错话(-)

(+)1.跳高运动员在决定名次赛时创造的成绩应成为正式比赛的成绩。

(-)2.跳远运动员在起跳线延长线的后面起跳,应判其为试跳失败。

(-)3.跳高、撑杆跳高每次试跳的时限均为1.5分钟。

(+)4.径赛距离应从起跑线的后沿丈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5.发令员未鸣枪运动员抢跑,召回发令员应立即鸣枪召回运动员。

(+)6.在竞走比赛中,同一国家的2名裁判员不能判罚取消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7.裁判长对有不正当行为的运动员可以出示黄、红牌。

(+)8.全能裁判长如果认为原分组不合理,有权重新分组。

(-)9.放置栏架时,栏架的栏板后沿应与跑道上放置栏架的标志重合。

(+)10.障碍跑各栏架之间的距离约为一圈标准长度的五分之一。

(+)11.铁饼比赛运动员持饼旋转时,脚底蹭着后半圈铁圈上沿,应判为失败。 (-)12.在全能项目比赛中,只剩下一名运动员,为了创造跳高单项全国记录,运动员要求下一个高度升2厘米,跳高主裁判同意了该运动员要求。

(-)13.某运动会男子三级跳远,第一轮有4人分别跳出15.60米、15.74米、15.68米及15.88米,原记录为15.54米;第二轮另一名运动员也跳出了15.88米,均应承认为创记录。

(+)14.男子1500米比赛弯道跑时,35号运动员挤撞了86号运动员,致86号运动员踏进里道分道线,可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该取消86号运动员的录取资格,但所创新记录不予承认。

(-)15.某代表队教练员对取消本队竞走运动员比赛资格不服,赛后立即向大会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仲裁委员会在观看录象后,慎重作出了判决。

(-)16.当径赛某项、某赛次中的一组或几组因故无全自动计时成绩时,应将该项所有组的手计时成绩作为正式成绩公布。

(-)17.当某对运动员在长跑时,其本队的教练员为其加油陪跑,径赛裁判长应根据检查主裁判报告取消该运动员的录取资格。

(-)18.三级跳远比赛时,某运动员因参加100米比赛,请假离开三级跳远比赛场地,返回时,该运动员的试跳顺序刚过,但未错过该轮次,裁判长准其不按原试跳顺序补跳一次。

(-)19.技术官员在各项比赛结束后,应在成绩单上签名。

(+)20.裁判员根据运动员赛前递交的计划,已调整好撑杆跳高架位置后,如运动员要求重新调整架子位置应是允许的。

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20分)

1. 田径比赛应分别任命(径赛)(田赛)(全能)(外场)和(检录)裁判长。

2. 技术代表决定田赛项目的(及格标准)和有关径赛项目的(分组、赛次与录取)原则。

3. 发令前发令员应确认(计时员)(裁判员)(终点摄影裁判员)和(风速测量员)已准备就绪。

4. 使用常规抢道线(非终点直道)的径赛有(4×400接力)、(800米)和超过12人分2组起跑的(5000米)(10000米)。

5. 径赛运动员在若干赛次的比赛中,(所有运动员)必须参加,并通过所有赛次,取得(进入下一赛次的比赛)。

6.(400)米及(400)米以下[包括(4×200)米和(4×400)米接力的第一棒]的起跑必须使用起跑器。

7. 田赛远度项目的运动员超过8人时,应允许每人试跳(掷)3次,(有效成绩进入)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掷)3次,其顺序与他们前3次试跳(掷)后的(相反)。

8. 3000米障碍比赛,共设(35)个障碍,全程运动员要跃过(7)次水池和(28)次栏架。

9. 助理发令员应检查运动员参赛的(项目)(组次)和(道次和号码)是否正确。

10.径赛各项比赛出现(任何犯规)的情况,检查员应(摇黄旗)示意。

11.200米比赛中,应从(第一名运动员)进入直道时开始测定风速,测定时间为(10秒)。

12.竞走是运动员与地面保持(接触)连续向前迈进的过程。没有(人眼)可见的(腾空)。

13.室内标准田径场,周长为(200)米,直道的分道最多为(8)条,至少为(6)条,弯道的分道至少应为(4)条,最多为(6)条。

四、填表题(每题5分,共20分)

1.径赛项目全自动电子计时成绩为;

项目 场地 读判成绩 记录成绩为

10000米及10000米以下 场内 ( 1/100秒) ( 1/100秒 )

10000米以上 场内 ( 1/10秒 ) ( 1/10秒 )

部分或全部在场 场内外 ( 1/100秒) ( 整秒 )

2.以下是3名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得分表,请田入名次:

员 100米 跳

远 铅 球 跳 高 400米 110米栏 铁 饼 撑杆跳高 标 枪 1500米 总 分 名 次

甲 756 815 692 820 693 756 764 716 787 713 7512 1

乙 766 802 655 847 767 806 679 785 700 705 7512 3

丙 765 821 640 880 711 805 690 799 689 712 7512 2

3.判定标枪比赛的成绩与名次:

运动员 决赛 成绩 名次 备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A × 41.27 40.91 48.84 41.33 48.90 48.90 6

B 39.83 × 48.79 × 49.83 49.61 49.83 3 49.23

C 40.95 × 48.79 48.95 × × 48.95 5

D 46.01 50.21 51.10 46.90 49.56 51.35 51.35 1 50.21

E × × 47.66 49.61 48.50 49.83 49.83 4 48.50

F 51.35 × × 51.10 × × 51.35 2 51.10

4.全能比赛与单项比赛在以下几方面规则上有何不同;

方面 单项 全能

起跑 以组为单位,第一次起跑犯规,无论是谁都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以人为单位,两次起跑犯规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风速 超出2米/秒,破纪录不予承认 超出4米/秒, 破纪录不予承认

高度项目

最后1人时限:跳高3分钟;撑竿跳高5分钟

升高计划递增跳高不少于2公分,撑竿跳高不少于5公分,只剩最后一名获胜者时,提升高度须征求本人意见

最后1人的时限:跳高2分钟

撑竿跳高3分钟

2、升高计划始终不变,跳高每轮提升高度均为3公分,撑竿跳高每轮提升高度均为10公分,只剩最后一名运动员时,也须按升高计划执行。

远度项目 只有8人或不足8人,每人有6次试跳(掷)机会;超过8人每人有3次机会,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可再有3次试跳(掷)机会 每名运动员只有三次试跳(掷)机会 名次判定 以决赛成绩排定名次 以各单项得分之和排定名次

五、问答题(共30分)

1.在田赛和全能项目比赛中,如果出现成绩相等,如何决定名次?(10分) 答:

1.田赛项目:

(1)跳高及撑杆跳高项目

①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②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③如成绩仍相等:如涉及第1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的失败高度中的最底高度上,每人再试跳1次。如仍不能判定则横杆应提升或降低;跳高为2公分,撑杆跳高为5公分,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1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决定名次的试跳中,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如涉及其它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2)在以远度判定成绩的田赛项目中,如成绩相等,应以其次优成绩判定名次。如次优成绩仍相等,则以第三较优成绩判定,依次类推。如仍相等,并涉及第1名者,则令相等的运动员,按原比赛顺序,进行新一轮试跳(掷),直至决出第1名为止。

每名运动员应以最好一次试跳(掷)成绩,包括第1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

2.全能项目:

(1)总积分最多者获胜。

(2)倘若成绩相等,则以在较多单项中得分多者为优胜。如仍不能决定,则以任何一个单项得分最高者为优胜。此法适用于比赛中任何名次的成绩相等情况。

2.按规则试把径赛的单个分道项目四个赛次编排和录取程序及方法按顺序填入下列简明表(20分)

赛次 编排和录取程序及方法(按顺序填)

收到运动员报名表(预赛) 1.按报名成绩排序,采用“蛇形分布”法排列分组

2.如有同组同单元的运动员按就近成绩较差的原则进行调整

3.在技术代表或委拖人监督下进行抽签排定组次

4.抽签排定道次(8条分道随意抽)

5.编制预赛分组检录表

收到运动员预赛成绩(次赛) 1. 收到预赛成绩后,根据规则规定的检录方法名次加成绩录取和排序(各组第一名按成绩排序,第二名按成绩排序,再第三名按成绩排序…然后替补成绩排序)

2. 采用“蛇形分布”法排列分组

3. 如有同组同单元的运动员按排列位置就近对等的原则进行调整

4. 在技术代表或委拖人监督下进行抽签排定组次

5. 抽签排定道次(每组排序前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3,4,5,6道,每组排序后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1,2,7,8道)

6. 编制次赛分组检录表

收到运动员次赛成绩(复赛) 1.收到复赛成绩后,根据规则规定的检录方法名次加成绩录取和排序(各组第一名按成绩排序,第二名按成绩排序,再第三名按成绩排序…然后

替补成绩排序)

2.采用“蛇形分布”法排列分组

3.如有同组同单元的运动员按排列位置就近对等的原则进行调整

4.在技术代表或委拖人监督下进行抽签排定组次

5.抽签排定道次(每组排序前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3,4,5,6道,每组排序后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1,2,7,8道)

6.编制复赛分组检录表

收到运动员复赛成绩(决赛) 1.收到决赛成绩后,根据规则规定的检录方法名次加成绩录取和排序(各组第一名按成绩排序,第二名按成绩排序,再第三名按成绩排序,再第四名按成绩排序)编组

2. 在技术代表或委拖人监督下进行抽签排定道次(排序前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3,4,5,6道,排序后4位运动员抽签排定1,2,7,8道)

3.编制决赛分组检录表


相关文章

  • 田径运动裁判法试题及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赛时,对犯规或者有不正当行为的运动员进行惩罚时, 若取消运动员的比赛资格,应请示: A 径赛赛裁判长 B 总裁判长 C 副总裁判长 D技术官员 2.在投掷项目比赛中,外场落点裁判员判罚投掷有效时不举旗,投掷失败: A ...查看


  •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
  •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一) 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教学中应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爱国家. 爱体育教育事业的学习热情和决心,培养学生成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合格人才. ...查看


  • 2010级1期田径试题及答案
  • 成都体育学院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田径运动理论>试卷 姓名 性别 单位 学号 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田径运 ...查看


  • 裁判员考试题
  • 一, 填空题:(10) 1. 2. 3. 4. 5. 6. 7. 8. 标准式田径场,跑道全长应为400米,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 田径比赛,径赛跑的距离应从起跑线后沿(离终点线较远的边沿)量至终点线后沿(离起点线较近 ...查看


  • 小学体育考试大纲
  • "骏马杯"体育专业知识.教法技能.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专业知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试题类型:"专业知识"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 ...查看


  • 秋季运动会领导致辞
  • 秋季运动会领导致辞范文一:校长致辞 各位领导.运动员.裁判员.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这承平盛世我校迎来了20xx年秋季校园田径运动会暨冬季长跑活动仪式的顺利举行,意义深远,令人振奋.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师 ...查看


  • 中学秋季运动会开幕词
  • 篇一:高中2012年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幕词 宁阳 实验高中2012年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幕词 大会运动员.裁判员,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硕果 累累的金秋十月,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伴着充满青春活力的乐曲,和着全校师生铿锵的脚 步,迎来了我校 ...查看


  • 体适能课程教学计划
  • 体适能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程介绍 体适能是身体适应生活.活动与环境(例如:温度.气候变化或病毒等因素)的综合能力.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Health-relatedFitness).运动体适能(Sport-relatedFitness)和专 ...查看


  • 活动方案---2014期中考试
  • 兰州五十中"小家月"活动方案 为了丰富我校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家的身体素质,以更好地状态迎接化总校教职工运动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经研究决定在期中考试期间举行体育健身活动,希望大家踊跃参与.活动安排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