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群,家园互动E线牵

  Q友、Q群,不知不觉中,QQ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与家长也组建了QQ群。各种各样的活动快讯、通知等最早是在QQ群上出现,但QQ群只有发发通知的功能吗?它和家校路路通的性质不是没两样了?  如何利用QQ群平台,在原有的通知、消息发布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其价值呢?  QQ最原始的功能就是聊天,怎么聊?大家有共同语言才能聊起来,家长的共同语言就是孩子。所有的家长都怀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个要求:照顾、教育好孩子。  一、搭建家长与教师沟通的平台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逐渐增大,许多较为忙碌的家长根本就没时间接送孩子,往往由长辈或是保姆代替,缺少跟教师之间的有效融合、交流。家园之间的互动取而代之的便是家访、家园联系本、家长会、教学开放日、电话、学校网站等形式。为了使家长及时了解本班幼儿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做到家长心中有数,更好地配合本班教育,我们通过班级QQ群,方便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实现了QQ群的教育和交流价值。在栏目设置中,我们开设了网上学堂、童言稚语、家长感言、快乐亲子游、快乐宝贝show等多个栏目,教师及时将一些幼儿园的信息上传。如在幼儿进入大班后,幼儿园到底教些什么?听到家长的质疑,我们就撰写了一篇《看看孩子们大班生活》,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大班的学习内容及老师的培养目标和完成情况。文章一出,点击率百分之百。许多家长都进来留言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表示在家中会好好配合幼儿的常规教育,做到家园同步。许多热心的家长都会将自己的育儿心得及活动照片发上来,让大家共享,实现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老师还向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介绍儿童营养、保健、心理、教育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教育方法,使家长们了解到当代学前儿童发展的最新科研成果。家长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在QQ群里留言,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变化,双方围绕孩子发展和教育,互相商讨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家园共育,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例如:我班辰逸的家长,因为孩子不愿参加英语活动而感到“忧虑”,我及时与家长沟通,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查找不愿意参加英语活动的根本原因,制定教育方案,使家长增强自信心。我与家长利用一切教育手段,在日常游戏生活中培养辰逸对英语活动的兴趣,使辰逸慢慢愿意参加英语活动。通过帮助辰逸喜欢上英语,家长明确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主动配合老师工作。  二、营造家长与家长共享的乐园  以前班里的幼儿出现什么情况,教师总是把家长请来谈话,或者组织家长会,告诉家长如何处理。这种说教的方式效果并不好,家长并不都能欣然接受,反而容易产生隔阂,引起误会。由于家长所处的环境、文化层次和职业的不同,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每位家长都有教育孩子的一套方法,有的家长在生活习惯方面教育得比较出色,有的家长在培养动手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秘诀。家长与家长之间有时更有共同语言,更能听得进对方的意见。由教师发起话题,家长展开热烈地讨论,家长们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育儿心得。同时也能利用QQ群组织亲子活动,一起结伴出去玩,等等。例如我班的诣诣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我邀请诣诣的家长在QQ群聊聊平时是如何培养诣诣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由此家长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诣诣的家长也向其他家长寻求了培养动手能力的秘诀。在愉快轻松的讨论氛围中既分享了经验,又学到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大家都受益不浅。这样的讨论活动进行了没几次后,家长们自发讨论话题,许多家长还在网上搜了很多相关教育资料相互分享,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探索、取长补短,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他们因为孩子而走在一起,使家庭之间的互动有了可能,真正营造了家长与家长共享的乐园。  三、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双营  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教授说:家长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成功的育儿经验,是幼儿园教育经验的来源;家长的不同职业及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幼儿园教育的知识来源和内容来源。利用好家长这一有利教育资源,会弥补幼儿园教育的许多不足。我们感到:不管幼儿园为孩子创造的条件多么舒适、环境多么优美,但毕竟是幼儿园,有她的局限性。她不是幼儿教育的全部,她不可能全方位、细致入微地满足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必须有教育的衔接和延伸,而家长就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幼儿园教育的最好伙伴之一。在家园教育信息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家长有更多机会了解幼儿园教育,并能积极配合、献计献策,改变过去那种教育是幼儿园的事,只关心孩子的吃住等需求方面的认识。过去大多数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智力能力,现在关注的是孩子的文明礼貌、语言表达、生活自理等综合能力。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通过幼儿园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我班的孩子有了许多变化:从不愿自己动手画画的牛牛现在高兴地提起画笔画画了;一做数学操作练习就哭鼻子的萌萌现在10以内的加减法完成得又快又好了。爸爸妈妈反应孩子在家也变了,变得有礼貌了,变得能独立完成一件事了,变得会尊重他人了,等等。  在QQ群的论坛和留言中,从家长的提问能体现出对所反映的问题的焦虑和烦恼。于是,我们成立了各个研讨小组,对家长提出的各种建议和问题集中或分小组展开讨论、研究。同时查找相关资料,找出准确的答案,给提问的家长回复或直接在群上参与讨论或答复。同时,我们还通过QQ群向一些相关幼儿教育经验的专家发出邀请,主持讨论最近家长比较关注的专题,如在手、足、口病高发的时段,邀请公共卫生科的医生在QQ群主持论坛,告诉家长“手、足、口综合征”是一种通过空气接触传染的呼吸道疾病,让家长了解症状的特征、治疗的方法及消毒预防的措施。家长通过参与论坛的讨论,建立一个家长和家长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专家和家长之间育儿经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E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交流和联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班级QQ群的创建也让家园之间通过网络,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同步教育,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Q友、Q群,不知不觉中,QQ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与家长也组建了QQ群。各种各样的活动快讯、通知等最早是在QQ群上出现,但QQ群只有发发通知的功能吗?它和家校路路通的性质不是没两样了?  如何利用QQ群平台,在原有的通知、消息发布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其价值呢?  QQ最原始的功能就是聊天,怎么聊?大家有共同语言才能聊起来,家长的共同语言就是孩子。所有的家长都怀着同一个目标同一个要求:照顾、教育好孩子。  一、搭建家长与教师沟通的平台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逐渐增大,许多较为忙碌的家长根本就没时间接送孩子,往往由长辈或是保姆代替,缺少跟教师之间的有效融合、交流。家园之间的互动取而代之的便是家访、家园联系本、家长会、教学开放日、电话、学校网站等形式。为了使家长及时了解本班幼儿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做到家长心中有数,更好地配合本班教育,我们通过班级QQ群,方便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实现了QQ群的教育和交流价值。在栏目设置中,我们开设了网上学堂、童言稚语、家长感言、快乐亲子游、快乐宝贝show等多个栏目,教师及时将一些幼儿园的信息上传。如在幼儿进入大班后,幼儿园到底教些什么?听到家长的质疑,我们就撰写了一篇《看看孩子们大班生活》,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大班的学习内容及老师的培养目标和完成情况。文章一出,点击率百分之百。许多家长都进来留言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表示在家中会好好配合幼儿的常规教育,做到家园同步。许多热心的家长都会将自己的育儿心得及活动照片发上来,让大家共享,实现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互动。老师还向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介绍儿童营养、保健、心理、教育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教育方法,使家长们了解到当代学前儿童发展的最新科研成果。家长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在QQ群里留言,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变化,双方围绕孩子发展和教育,互相商讨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家园共育,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例如:我班辰逸的家长,因为孩子不愿参加英语活动而感到“忧虑”,我及时与家长沟通,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发展情况,查找不愿意参加英语活动的根本原因,制定教育方案,使家长增强自信心。我与家长利用一切教育手段,在日常游戏生活中培养辰逸对英语活动的兴趣,使辰逸慢慢愿意参加英语活动。通过帮助辰逸喜欢上英语,家长明确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主动配合老师工作。  二、营造家长与家长共享的乐园  以前班里的幼儿出现什么情况,教师总是把家长请来谈话,或者组织家长会,告诉家长如何处理。这种说教的方式效果并不好,家长并不都能欣然接受,反而容易产生隔阂,引起误会。由于家长所处的环境、文化层次和职业的不同,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每位家长都有教育孩子的一套方法,有的家长在生活习惯方面教育得比较出色,有的家长在培养动手能力方面有一定的秘诀。家长与家长之间有时更有共同语言,更能听得进对方的意见。由教师发起话题,家长展开热烈地讨论,家长们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育儿心得。同时也能利用QQ群组织亲子活动,一起结伴出去玩,等等。例如我班的诣诣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我邀请诣诣的家长在QQ群聊聊平时是如何培养诣诣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由此家长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诣诣的家长也向其他家长寻求了培养动手能力的秘诀。在愉快轻松的讨论氛围中既分享了经验,又学到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大家都受益不浅。这样的讨论活动进行了没几次后,家长们自发讨论话题,许多家长还在网上搜了很多相关教育资料相互分享,更多的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探索、取长补短,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他们因为孩子而走在一起,使家庭之间的互动有了可能,真正营造了家长与家长共享的乐园。  三、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双营  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教授说:家长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家长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成功的育儿经验,是幼儿园教育经验的来源;家长的不同职业及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幼儿园教育的知识来源和内容来源。利用好家长这一有利教育资源,会弥补幼儿园教育的许多不足。我们感到:不管幼儿园为孩子创造的条件多么舒适、环境多么优美,但毕竟是幼儿园,有她的局限性。她不是幼儿教育的全部,她不可能全方位、细致入微地满足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必须有教育的衔接和延伸,而家长就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幼儿园教育的最好伙伴之一。在家园教育信息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家长有更多机会了解幼儿园教育,并能积极配合、献计献策,改变过去那种教育是幼儿园的事,只关心孩子的吃住等需求方面的认识。过去大多数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智力能力,现在关注的是孩子的文明礼貌、语言表达、生活自理等综合能力。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通过幼儿园与家长的共同努力,我班的孩子有了许多变化:从不愿自己动手画画的牛牛现在高兴地提起画笔画画了;一做数学操作练习就哭鼻子的萌萌现在10以内的加减法完成得又快又好了。爸爸妈妈反应孩子在家也变了,变得有礼貌了,变得能独立完成一件事了,变得会尊重他人了,等等。  在QQ群的论坛和留言中,从家长的提问能体现出对所反映的问题的焦虑和烦恼。于是,我们成立了各个研讨小组,对家长提出的各种建议和问题集中或分小组展开讨论、研究。同时查找相关资料,找出准确的答案,给提问的家长回复或直接在群上参与讨论或答复。同时,我们还通过QQ群向一些相关幼儿教育经验的专家发出邀请,主持讨论最近家长比较关注的专题,如在手、足、口病高发的时段,邀请公共卫生科的医生在QQ群主持论坛,告诉家长“手、足、口综合征”是一种通过空气接触传染的呼吸道疾病,让家长了解症状的特征、治疗的方法及消毒预防的措施。家长通过参与论坛的讨论,建立一个家长和家长之间、老师和家长之间、专家和家长之间育儿经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E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的交流和联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班级QQ群的创建也让家园之间通过网络,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同步教育,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相关文章

  • 教师怎样与家长家园互动
  • 教师怎样与家长家园互动 博雅幼儿园 李雨飞 我是一个新入职的教师,刚刚工作不到一年,如果说工作总我最怕的问题大概就是家长,不敢和家长沟通,怕说错话,不知道怎么应对.今年我们幼儿园组织我们参加了这次培训,让我获得了宝贵的学习,杨慧玲园长的讲座 ...查看


  • 幼儿成长档案--家园互动的桥梁
  • 幼儿成长档案--家园互动的桥梁 [内容摘要]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教师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的过程中,总是单挑,感到非常的吃力.而创建幼儿成长档案的主体是教师.家长和幼儿.师幼互动建立档案在园内比较容易操作,而让家长参与到档案的制作又是我们面临 ...查看


  • 小班家园共育
  • 小班家园共育:家园沟通,幼儿进步 时间真的过的很快,这个学期也已经悄悄过半了.开学初,带着班上所有家长和我们3位老师共同的愿望,我们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与这些小班孩子们在一起的工作和生活.是缘分让我们和当初陌生的孩子.家长们紧紧走在一起.陈鹤琴 ...查看


  • 幼儿园家长工作心得
  • 篇一:幼儿园家长工作心得 幼儿园家长工作心得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防患未然 先行一步 幼儿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处理问题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同样是觉得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委屈,家长的态度和表达方式却大相径庭,有 ...查看


  • 家长工作计划
  • 2014年龙海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 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教 ...查看


  • 幼儿园信息化论文
  • 如何构建小班家园共育新途径-网络交流平台 幼儿园:盘龙区新迎第二幼儿园 教师:张月 [论文摘要]小班幼儿家长与班级教师的有效沟通能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并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 ...查看


  • 家园互动资料--开心的家长开放日(二都)
  • 开心的家长开放日 5月10日,二都幼儿园举行了一学期一次的家长半天开放日活动.家长们走进幼儿园参与到教育教学当中,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在园一日的生活.学习情况,缩短了家园之间的距离,让家长感受到了现代化教育的先进与魅力,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细致 ...查看


  • 2016年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
  • 幼儿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家长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工作指南,实施家园合作.重视与家长的合作教育,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查看


  •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礼仪 1.进餐 进餐前.洗净手.打喷嚏.遮住口.轻轻嚼.漫漫咽.不挑食.不剩饭 活动目标:知道进餐时的礼仪要求,并能按要求去做,培养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要求 家园互动:1.在家进餐时,家长应按相应的礼仪要求引导孩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