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杠杆第二课时

年级 班级 姓名 课题:12.1杠杆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课时:2课时 执笔:訾刚

◎自主学习、课前诊断

一、温故知新

1.画出以下几个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

2.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 状态或 状态。

二、设问导读

1. 请你分别画出图a 、b 中杠杆左侧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比较两拉力的力臂有什么不同?

图b 图a ①从确定力臂长的角度分析,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处?

②如果杠杆没有挂钩码,出现了如图a 中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

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③实验中为什么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④根据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2. 阅读课本79页“生活中的杠杆”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②判断“温故知新”中三个杠杆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三、自学检测

1. 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时,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目的

是 。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都相同,在C 点

挂2个钩码时,在D 点应挂_________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平衡。

(3)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仍保持

平衡状态,应将右边的钩码拿掉 个。

(4)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一、巩固训练

1.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右端

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将左侧的4

个钩码该挂在A 处,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在B 处

挂 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当弹

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另一小组的同学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5)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这个结论是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 、 .

2.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的钩码下,各加一个同样

的钩码,则:( )

A .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A 端下降

C .杠杆B 端下降 D.无法判断

3. 在①钓鱼竿②天平 ③羊角锤 ④理发剪刀 ⑤缝纫机踏板 ⑥铡

刀 ⑦瓶盖扳子等简单的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4. 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100N ,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5:1,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__N.

二、拓展延伸

1. 如图是指甲刀的结构图,关于指甲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指甲刀可以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组成

B. 指甲刀可以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和两个费力杠杆组成

C. 指甲刀的刀口做的很锋利可以增大压力

D. 指甲刀手柄上刻有花纹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2. 一根轻质扁担总长是1.8m, 在它左端挂一重为50N 的重物, 右端挂一重为40N 的重物, 要使扁担水平平衡,支点应放在离左端________m处.

◎课堂小结

1. 请你各举出两个三种类型杠杆的例子?

◎课后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

德育安全一分钟: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 但丁

年级 班级 姓名 课题:12.1杠杆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6年 月 日 课时:2课时 执笔:訾刚

◎自主学习、课前诊断

一、温故知新

1.画出以下几个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

2.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 状态或 状态。

二、设问导读

1. 请你分别画出图a 、b 中杠杆左侧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比较两拉力的力臂有什么不同?

图b 图a ①从确定力臂长的角度分析,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有什么好处?

②如果杠杆没有挂钩码,出现了如图a 中杠杆左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

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③实验中为什么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④根据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2. 阅读课本79页“生活中的杠杆”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②判断“温故知新”中三个杠杆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三、自学检测

1. 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实验时,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位置平衡。目的

是 。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都相同,在C 点

挂2个钩码时,在D 点应挂_________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平衡。

(3)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仍保持

平衡状态,应将右边的钩码拿掉 个。

(4)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一、巩固训练

1.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若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右端

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将左侧的4

个钩码该挂在A 处,要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则在B 处

挂 个钩码。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当弹

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另一小组的同学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5)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这个结论是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 、 .

2.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两边的钩码下,各加一个同样

的钩码,则:( )

A .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A 端下降

C .杠杆B 端下降 D.无法判断

3. 在①钓鱼竿②天平 ③羊角锤 ④理发剪刀 ⑤缝纫机踏板 ⑥铡

刀 ⑦瓶盖扳子等简单的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4. 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100N ,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5:1,那么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__N.

二、拓展延伸

1. 如图是指甲刀的结构图,关于指甲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指甲刀可以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组成

B. 指甲刀可以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和两个费力杠杆组成

C. 指甲刀的刀口做的很锋利可以增大压力

D. 指甲刀手柄上刻有花纹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2. 一根轻质扁担总长是1.8m, 在它左端挂一重为50N 的重物, 右端挂一重为40N 的重物, 要使扁担水平平衡,支点应放在离左端________m处.

◎课堂小结

1. 请你各举出两个三种类型杠杆的例子?

◎课后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

德育安全一分钟: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 但丁


相关文章

  • 12.1_杠杆教案
  •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杠 杆 主备课:___________ 辅备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 教材分析:杠杆是简单机械中的重点,它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剪刀.指 ...查看


  • 初三教学计划表
  •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 目: 周 1 2 3 4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次 物理 单 元 课 年 章 节 级 课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查看


  • 杠杆课时作业
  • 杠杆课时作业(一) 班级 姓名 1.下列哪一组所列的器具都是杠杆( ) A.剪刀.筷子.打气筒 B.锅铲.钓鱼竿.桌子 C.钢笔.电灯.直尺 D.撬棒.跷跷板.天平横梁 2.如图所示,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开瓶盖时 ...查看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已填好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目的:验证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钩码,.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实验步骤:按课本P24图8.3-3所示的顺序进行探究,并且把数据 ...查看


  • 2014北京中考
  • 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 理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风能 C.煤炭 D.天然气 2.图1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景物在水中形成" ...查看


  • 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课型:新授 课时:3课时 备课人:刘晓军 共用人:迟中华 教学目标 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 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4. ...查看


  •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 1.1生活数学 1.2活动思考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比0小的数 2.2 数轴 2.3 绝对值与相反数 2.4 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 2.5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 2.6 有理数的乘方 ...查看


  • 2.怎样移动重物
  • 2.怎 样 移 动 重 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单器材做杠杆平衡等观察实验,做实验记录,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 2.知道使用杠杆时的三种情况:省力.方便.平 ...查看


  • 四年级下自然常识1~4单元
  • 第一单元 望远镜里的天空 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设计思路是:依据<上海市小学自然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即要求学生"了解光通过凸透镜发生会聚.通过凹透镜则会发散"."了解常用的光学仪器(如望远镜)的主要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