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练习三第1题“中锋书写不同形状的曲线”学习体会
J29-30潍坊老郭
练习一 中锋书写不同形状的曲线
6种线条,一个一个的练习,越练越觉得不简单。从左到右的转弯,因为习惯的原因,感觉好写,可从右向左的转弯,就非常的难写,总是总结不到必成的写法,
有时成功有时不成功。
练习了一周,思考了一周,也有了一点体会和心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希望得到师友们指点。
结合画圆,不管逆时针转还是顺时针如图1,按手腕的转动角度分,①前半圈1/2半圆是手掌心是向里卷,叫内旋,②后半圈手掌心是向外翻,叫外拓。这两个都是笔锋慢慢绞起,裹锋前进,慢慢换面,形成复杂转笔。如果用弯度很小,简单转笔,不裹锋行笔,线条会显得很滑,质量不高,绞锋行笔,线条会更好。如果我们用两笔画一个圆,就都是①内旋,裹锋行笔,不用绞锋。
图1
线条1可以看成是两个弧度较大的半圆,从上往下写,用内旋的方法,因弯度小,简单转笔就可完成。都用图1中的①前半圈。如果从下往上写,就是外拓,用图1中的②后半圈。
图
2
线条5复杂一点,两个弯,方向不同,前面是内旋,后面是也是内旋,因弯度也不大,简单转笔就可完成,但要摆三次手腕,左面手腕变动是左中左,右面是中右中。如果从下往上写,就是外拓。
线条2、3、4都是90度的急弯。都是内旋的写法。我的难点在于转弯处笔尖写不到尾和转向时手腕应该怎么摇摆以带动笔锋完成转动。现就这两点写点体会。
线条2
1、 从左向右转动时,绞锋的写法:从左向右,笔尖向左,手腕向右,行笔中笔尖和笔肚〉
=90度,笔行进到转弯处,手腕向左,向右下慢行,这时笔尖会慢慢转动,笔尖和笔肚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当转动45度后,手腕回到中间,向下慢慢行笔,笔尖回到正中,中锋行笔至结尾
。
如图3
转动时不绞锋的写法:从左向右,笔尖向左,手腕向右,笔行进到转弯处,手腕在中间,让整个笔尖都达到尾部,这时向右下慢行,行笔时稍稍提笔,这时笔尖会慢慢转动,笔尖和笔肚形成90度以上的夹角,当转动45度后,手腕向左,向下慢慢行笔,笔尖回到正中,中锋行笔至结尾。
2、从右向左转动时,因生理原因,是手腕正中或向右推行,转弯时看不见笔锋转动,所以较难写,难点在于转弯时,横细竖粗。主要原因是笔尖行不到尾部,只要笔尖行到尾部,再配合手腕转动,就能写出匀称的转弯。
不换面的写法:从右向左,笔尖向右,因生理原因,是手腕正中或向右推行,行笔中笔尖和笔肚夹角
图
4
换面的写法:从右向左,笔尖向右,因生理原因,是手腕正中或向右推行,行笔中笔尖和笔肚夹角
线条3,左边一半,转弯处手腕向右,继续让笔尖到尾,同时略提笔,笔尖会慢慢转动,笔尖与横线接近45度左右时,稍按,回正手腕,让笔尖回到中锋,行至结尾。
右面一半,转弯时看不到笔尖,又不常写,所以难度很大。向下行笔,行至转弯,向左摆动手腕,行成向左下拖行的姿势,因这时笔锋裹起,线条会变细,这个弯不能提笔,应略按笔,以调整线条粗度,左下拖行时,笔尖会发生转动,当笔尖方向转至与横线45度左右时,慢慢回正手腕,这时笔让会慢慢回正,慢慢让笔尖与笔肚垂直或呈锐角,向左中锋行至结尾。如图5
图5
线条4和线条2差不多,只是下面行笔的不一样。
线条6是最难的,因为有两个弯,转弯后要调好二次笔锋。左边没有难度,右边还是写不好。 第一个弯同线4右边一半的弯,弯过来后,用简单转笔还好写。如果用复杂转笔写了第一个弯,向右下行笔时笔锋是绞起来的,在向下转弯时,如果直接转,直好变成中锋,但是笔毫是散开的,变成了刷子,线条又粗又飘。我的方法是右下行笔至转弯处,略提笔,手腕大幅度摆向左方,过了弯后,手腕再回正。如下图6
关于练习三第1题“中锋书写不同形状的曲线”学习体会
J29-30潍坊老郭
练习一 中锋书写不同形状的曲线
6种线条,一个一个的练习,越练越觉得不简单。从左到右的转弯,因为习惯的原因,感觉好写,可从右向左的转弯,就非常的难写,总是总结不到必成的写法,
有时成功有时不成功。
练习了一周,思考了一周,也有了一点体会和心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希望得到师友们指点。
结合画圆,不管逆时针转还是顺时针如图1,按手腕的转动角度分,①前半圈1/2半圆是手掌心是向里卷,叫内旋,②后半圈手掌心是向外翻,叫外拓。这两个都是笔锋慢慢绞起,裹锋前进,慢慢换面,形成复杂转笔。如果用弯度很小,简单转笔,不裹锋行笔,线条会显得很滑,质量不高,绞锋行笔,线条会更好。如果我们用两笔画一个圆,就都是①内旋,裹锋行笔,不用绞锋。
图1
线条1可以看成是两个弧度较大的半圆,从上往下写,用内旋的方法,因弯度小,简单转笔就可完成。都用图1中的①前半圈。如果从下往上写,就是外拓,用图1中的②后半圈。
图
2
线条5复杂一点,两个弯,方向不同,前面是内旋,后面是也是内旋,因弯度也不大,简单转笔就可完成,但要摆三次手腕,左面手腕变动是左中左,右面是中右中。如果从下往上写,就是外拓。
线条2、3、4都是90度的急弯。都是内旋的写法。我的难点在于转弯处笔尖写不到尾和转向时手腕应该怎么摇摆以带动笔锋完成转动。现就这两点写点体会。
线条2
1、 从左向右转动时,绞锋的写法:从左向右,笔尖向左,手腕向右,行笔中笔尖和笔肚〉
=90度,笔行进到转弯处,手腕向左,向右下慢行,这时笔尖会慢慢转动,笔尖和笔肚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当转动45度后,手腕回到中间,向下慢慢行笔,笔尖回到正中,中锋行笔至结尾
。
如图3
转动时不绞锋的写法:从左向右,笔尖向左,手腕向右,笔行进到转弯处,手腕在中间,让整个笔尖都达到尾部,这时向右下慢行,行笔时稍稍提笔,这时笔尖会慢慢转动,笔尖和笔肚形成90度以上的夹角,当转动45度后,手腕向左,向下慢慢行笔,笔尖回到正中,中锋行笔至结尾。
2、从右向左转动时,因生理原因,是手腕正中或向右推行,转弯时看不见笔锋转动,所以较难写,难点在于转弯时,横细竖粗。主要原因是笔尖行不到尾部,只要笔尖行到尾部,再配合手腕转动,就能写出匀称的转弯。
不换面的写法:从右向左,笔尖向右,因生理原因,是手腕正中或向右推行,行笔中笔尖和笔肚夹角
图
4
换面的写法:从右向左,笔尖向右,因生理原因,是手腕正中或向右推行,行笔中笔尖和笔肚夹角
线条3,左边一半,转弯处手腕向右,继续让笔尖到尾,同时略提笔,笔尖会慢慢转动,笔尖与横线接近45度左右时,稍按,回正手腕,让笔尖回到中锋,行至结尾。
右面一半,转弯时看不到笔尖,又不常写,所以难度很大。向下行笔,行至转弯,向左摆动手腕,行成向左下拖行的姿势,因这时笔锋裹起,线条会变细,这个弯不能提笔,应略按笔,以调整线条粗度,左下拖行时,笔尖会发生转动,当笔尖方向转至与横线45度左右时,慢慢回正手腕,这时笔让会慢慢回正,慢慢让笔尖与笔肚垂直或呈锐角,向左中锋行至结尾。如图5
图5
线条4和线条2差不多,只是下面行笔的不一样。
线条6是最难的,因为有两个弯,转弯后要调好二次笔锋。左边没有难度,右边还是写不好。 第一个弯同线4右边一半的弯,弯过来后,用简单转笔还好写。如果用复杂转笔写了第一个弯,向右下行笔时笔锋是绞起来的,在向下转弯时,如果直接转,直好变成中锋,但是笔毫是散开的,变成了刷子,线条又粗又飘。我的方法是右下行笔至转弯处,略提笔,手腕大幅度摆向左方,过了弯后,手腕再回正。如下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