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是一支具有中国特色、庞大的农村卫生技术队伍,是从事农村卫生服务工作的主力军,长期以来为保障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对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医疗技术水平有时难以满足农民健康的需求。卫生部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 “到2010年,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执业资格。”中专学历是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最基本条件,而我省大部分乡村医生未达到这一学历要求。
2007年12月江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在全省范围开展的以提高执业能力为核心的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决定。这个决定拉开了全省3.2万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帷幕。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全省实行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学制三年,分六个学期,第一至三学期为理论课学习,第四至五学期为见习、实习,第六学期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专项培训;课程设置为理论必修课程24门,任选课程4门(每位学员任选1门),其中考试课程16门,考查课程9门;办学形式根据乡村医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半工半读,采用集中面授、分片辅导、课堂教学、视频教学和个人自学等手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形式;集中教学点设在学员所在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通过“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视频教育系统进行教学,辅以各市辅导中心教师面授。全省将有数万人参加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学习,常州市注册学员共594人,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被定为常州市辅导中心。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给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带来了全新思考。为了确保学员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合法执业,学校在教学管理上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
1.提高办学认识,加强领导管理
1.1成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乡村医生分布在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教学点分散,辅导工作量大,教学和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继续教育处人员为主要成员的“乡村医生在岗中专学历补偿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教学工作的统一有序开展。
1.2定时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乡村医生在岗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定时召开会议,强调乡村医生补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教学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管理工作,把学历补偿教育作为提高乡村医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2.精心组织教学,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整个培训管理的核心和重点,要保证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采用多方协作、联合管理的方式。
2.1认真挑选任课教师
学校根据学历补偿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特点,挑选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任课教师,参加主办学校举办的同课程会议,根据同课程会议精神认真分解教学任务,制订辅导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辅导工作。
2.2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学校要根据乡村医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管理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合理进行课程安排,精心设计《课表》、制定《教学点管理制度》;开学前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对教学点负责人和管理员们进行思想动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对教学点的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充分做好教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2.3加强教学期间管理
各教学点均配备负责人和管理员,对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考勤管理,严肃课堂纪律,确保授课质量。
2.4严把教学质量关
2.4.1首先要求面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平时学习,做好教学笔记,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2.4.2安排教师面授时,教学点管理人员要求学员做好预习,了解学习目标,使学员能带着问题、带着困惑听课;听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思考授课的重要内容,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和交流,通过听课获取各种有效资源,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2.4.3安排学员收看视频讲座时,教学点管理人员要求学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围绕当日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和开展讨论,及时解决教学中的疑点、难点。
2.4.4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开辟“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专栏”,及时向乡村医生传递相关信息。
2.4.5每学期结束,学校及时召开教学点负责人工作例会,总结一学期教学工作情况,并布置下学期工作计划。
3.加强教学管理研究,正确引导学员学习
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资源。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关注的主要对象。加强对学员基本情况和学习状况的研究,帮助学员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办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很重要的一环。新的办学形式,要面对年龄、工作经历、工作经验、学历层次、入学动机有明显差异的学员,加上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的影响,学员的心理、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变数。许多学员把顺利通过考试,获取学历文凭作为第一目标而忽视学习过程,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通过考试取得文凭,从而败坏了学风、考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种办学模式的社会声誉。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需加强对学员的研究、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不断深入细致地对学员进行教育和引导,加强平时学习的考勤、测评,使学员端正学习的动机,帮助他们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自主学习方式,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学习的目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需经常深入各教学点,全面了解学员的现状,针对学员的状况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总之,当前开展的乡村医生在岗中专学历补偿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办学管理模式,只有在相关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办学学校的不断努力,才能圆满完成卫生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对乡村医生必须具备的资格要求的光荣任务。
乡村医生是一支具有中国特色、庞大的农村卫生技术队伍,是从事农村卫生服务工作的主力军,长期以来为保障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对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医疗技术水平有时难以满足农民健康的需求。卫生部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 “到2010年,大多数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执业资格。”中专学历是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最基本条件,而我省大部分乡村医生未达到这一学历要求。
2007年12月江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在全省范围开展的以提高执业能力为核心的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决定。这个决定拉开了全省3.2万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帷幕。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全省实行统一入学考试,择优录取;学制三年,分六个学期,第一至三学期为理论课学习,第四至五学期为见习、实习,第六学期为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专项培训;课程设置为理论必修课程24门,任选课程4门(每位学员任选1门),其中考试课程16门,考查课程9门;办学形式根据乡村医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半工半读,采用集中面授、分片辅导、课堂教学、视频教学和个人自学等手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形式;集中教学点设在学员所在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通过“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视频教育系统进行教学,辅以各市辅导中心教师面授。全省将有数万人参加在岗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学习,常州市注册学员共594人,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被定为常州市辅导中心。这种新型的办学模式,给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带来了全新思考。为了确保学员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合法执业,学校在教学管理上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
1.提高办学认识,加强领导管理
1.1成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乡村医生分布在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教学点分散,辅导工作量大,教学和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继续教育处人员为主要成员的“乡村医生在岗中专学历补偿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教学工作的统一有序开展。
1.2定时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乡村医生在岗中专学历补偿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定时召开会议,强调乡村医生补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教学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管理工作,把学历补偿教育作为提高乡村医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2.精心组织教学,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整个培训管理的核心和重点,要保证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采用多方协作、联合管理的方式。
2.1认真挑选任课教师
学校根据学历补偿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特点,挑选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任课教师,参加主办学校举办的同课程会议,根据同课程会议精神认真分解教学任务,制订辅导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辅导工作。
2.2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学校要根据乡村医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管理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合理进行课程安排,精心设计《课表》、制定《教学点管理制度》;开学前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对教学点负责人和管理员们进行思想动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对教学点的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充分做好教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2.3加强教学期间管理
各教学点均配备负责人和管理员,对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考勤管理,严肃课堂纪律,确保授课质量。
2.4严把教学质量关
2.4.1首先要求面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做到学以致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平时学习,做好教学笔记,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2.4.2安排教师面授时,教学点管理人员要求学员做好预习,了解学习目标,使学员能带着问题、带着困惑听课;听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思考授课的重要内容,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和交流,通过听课获取各种有效资源,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2.4.3安排学员收看视频讲座时,教学点管理人员要求学员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围绕当日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和开展讨论,及时解决教学中的疑点、难点。
2.4.4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开辟“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专栏”,及时向乡村医生传递相关信息。
2.4.5每学期结束,学校及时召开教学点负责人工作例会,总结一学期教学工作情况,并布置下学期工作计划。
3.加强教学管理研究,正确引导学员学习
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资源。学生作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关注的主要对象。加强对学员基本情况和学习状况的研究,帮助学员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办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很重要的一环。新的办学形式,要面对年龄、工作经历、工作经验、学历层次、入学动机有明显差异的学员,加上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的影响,学员的心理、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变数。许多学员把顺利通过考试,获取学历文凭作为第一目标而忽视学习过程,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通过考试取得文凭,从而败坏了学风、考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种办学模式的社会声誉。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需加强对学员的研究、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不断深入细致地对学员进行教育和引导,加强平时学习的考勤、测评,使学员端正学习的动机,帮助他们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自主学习方式,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学习的目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需经常深入各教学点,全面了解学员的现状,针对学员的状况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总之,当前开展的乡村医生在岗中专学历补偿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办学管理模式,只有在相关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办学学校的不断努力,才能圆满完成卫生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对乡村医生必须具备的资格要求的光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