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号:
课程作业名称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
研 究 生 姓 名 钟 浩
任 课 教 师 莫少昆
学 科 专 业 EMBA
课 程 名 称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课程作业提交日期 2010年 07月08日
四大学派(儒、道、法、兵)学说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引子:中国文化历来讲究刚柔并济,企业管理也是如此,道家属于柔,兵家、法家偏于刚,儒家则是兼而有之,我们把四家的学说揉合起来,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把兵家思维用于商战,用法家思想管事,用儒家思想来理人,用道家思想来孕育企业文化修炼企业的“底气”。做到刚柔并济,才能集管理大成于一身。
先秦各学派中,与管理行为关系较密切的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以极简略的形式,从上述四家中析取最精华、最具现代价值的成分,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正越来越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被管理者、合作者或是竞争对手,了解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肯定是有益的。这里有一个前提:我们的目的已不仅是你死我活的“求胜”,而更重“双赢”。)
第一部分 各派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联系
一、 儒家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字面意思是对人际关系及身心和谐的关注,用现代语言说,儒家管理是基于人性的管理。相应地,管理手段是“为政以德”,即使在施行法律的时候也不忘道德教化的结合使用,始终强调人性关怀、伦理亲情的感化、劝谕功能,强调“诚”、“信”、“忠”、“恕”等品质的培养、塑造。儒家管理的推行途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从自我管理开始,再到家庭管理、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这几个过程的关系既体现为逐层演进又表现在彼此的相互渗透印证中。总起来说,儒家管理是强调自我责任、注重和谐、注重整体利益的管理。
二、 道家。
道家非常注重对管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出“道法自然”,即管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一切要顺应自然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在管理方式上,道家认为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责时,不应勉强作为,不可越权行事,而须因势利导,营造一个放权下属的宽松氛围。表面看来,管理者似乎什
么也没有做、什么也不必做,但自己的组织却被整饬得井井有条。道家同时也创建了一整套管理艺术,如静观待变、守弱用柔、知盈处虚、居上谦下、不争之争、见微知著、欲取先予、以曲求全、藏而不露、知足常乐等。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西方管理学理论中的倡导的“自动化管理”、“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化管理”有着微妙的相通之处,同样致力于避免干预、提倡自由、鼓励下属发挥创造性与积极性。从道家的管理模式或管理风格中,可以看出对科学管理的崇尚、对个人创造能力的尊重及对管理绩效的追求。道家管理艺术中,如“见微知著”、“欲取先予”等,更是经常被企业界人士所津津乐道。
三、 法家
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法令、规则,而绝对不能只依赖管理者的主观判断或个人好恶。法家相信,如果坚守法制,哪怕是平庸普通的人也能成功地进行管理;但若抛开法制,才能超卓的人也必然会面临失败。法家还看到,“徒法不足以自行”,仅有管理制度,没有强力、灵活的推行措施,也不行。所以,管理权威和管理技巧也是必须的。法家将管理权威分为“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前者指管理者在既成条件下(如受委任)所获得的权威,后者指管理者利用各种资源自行创造的权威。法家尤其注重充分利用和强化“自然之势”,主动创设“人为之势”,并以此为后盾,保证管理制度的实施。法家通常较少理会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准则,往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嫌,但其管理技巧却比其他各家都要丰富。在组织机构的建立、职位的设置、人员的选拔、授权、监督、考查等方面,法家提供了中国古代管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极佳范例。(历史上,法家代表人物大多有丰富的执政和管理经验。虽然这些人物所获毁誉各异,但法家理论却从未被遗忘过。)即便在今天,我们也仍能从中不断寻求启示。
四、兵家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并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管理决策的统一整体同时又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理素质(所谓的“将能 ”、“将才”)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
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
关于计谋(战略)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中内容最丰富方面,它所揭示的许多带有规律性的原则,是至今仍必须遵守的。许多名言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管理格言,诸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先计后战”,“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 以众击寡 ”,“兵贵胜、不贵久”,“兵贵神速”;“兵贵其和,和则一心 ”,“三军一人,胜”,“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密察敌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等等。这些著名的兵家管理格言运用的一些基本原则,与现代科学理的理论,不仅基本精神一致在语言上也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第二部分 各派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企业的发展与文化的运用有个配合的过程:创业早期,以抢占市场为主,这个时侯,兵家思想尤为重要,辅以儒家“诚信”之道(配合人治),才可能让一个企业在极其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创业中期,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要摆脱人治朝法制化发展,但这个时候也仍然强调市场的重要性,故而以法家思想和兵家思想并举的模式;创业的晚期和成熟早期,企业规模得到进一步壮大,品牌和市场都已经建设起来,最依赖的不是市场,而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那么法制化不可避免,是以绝对的法制为基础,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文化雏形;企业在成熟期,太过于刚性的法制会阻碍人的创造力,这时候需要加入文化元素,儒家思想为主流,辅以道家思想的“自然天成”因素,这样才会形成传承。通俗来说,从“赚钱”到“创业”到“企业”再到“事业”,最后形成“伟业”,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运用到的文化元素是不一样的。
长沙置业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我2001年创办的企业,2007年之前都在二手房市场,2007年以后转型做一手房楼盘代理,可以说是一个正处在创业早期向创业中期的企业。那么,置业通这样一个尚未完全走出“人治”的范畴,正在朝“法制”方向发展的企业,目前,需要重视的肯定是法家学说和兵家理论,在实际情况中,也是如此。
早在07年我就提出了一整套营销理论和模式,其中的“三胜”——先胜、速胜、全胜即是从兵家思想中演化而来:
先胜——
以强大的策划实力先期进入项目的前期策划,为项目的成功发展注入优质的基因。
速胜——
充分利用公司资源优势和超强的执行力在较短的时间快速达成销售目标。 全胜——
置业通从来不做半途而废的事,对每一个项目都全力以赴使项目100%实现销售并成为行业内的品牌丰碑。
在短短两年间,置业通运用这套理论,就在湖南本土市场上做到了同行第一,但我们为了突破瓶颈,向更高的层面迈进,于是我们又在今年进行了新一轮的制度建设,争取早日向规范化、法制化的企业过渡。
我们从2010年3月份开始,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流程,向远大、海尔这种优秀的企业学习,争取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初步的制度建设和流程建设,把我们的团队打造成一支优秀的可以复制的团队。我们加强了学习和沟通,并且着力培训“制度第一,总裁第二”这样的思想;我们在内部推行早会晚会制度,强化内部沟通,把制度执行权威化,全力维护制度的尊严,让原本不相信制度的人对制度产生敬畏感,这一切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也会继续坚持。
综述: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刚可柔,但一定要做到刚柔并济:太过于刚,片面法制,不利于长久发展;太过于阴柔,过分宽容,不利于生存。唯有二者并举,方有机会成功。
学号:
课程作业名称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
研 究 生 姓 名 钟 浩
任 课 教 师 莫少昆
学 科 专 业 EMBA
课 程 名 称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课程作业提交日期 2010年 07月08日
四大学派(儒、道、法、兵)学说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引子:中国文化历来讲究刚柔并济,企业管理也是如此,道家属于柔,兵家、法家偏于刚,儒家则是兼而有之,我们把四家的学说揉合起来,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把兵家思维用于商战,用法家思想管事,用儒家思想来理人,用道家思想来孕育企业文化修炼企业的“底气”。做到刚柔并济,才能集管理大成于一身。
先秦各学派中,与管理行为关系较密切的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以极简略的形式,从上述四家中析取最精华、最具现代价值的成分,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正越来越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被管理者、合作者或是竞争对手,了解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肯定是有益的。这里有一个前提:我们的目的已不仅是你死我活的“求胜”,而更重“双赢”。)
第一部分 各派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联系
一、 儒家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字面意思是对人际关系及身心和谐的关注,用现代语言说,儒家管理是基于人性的管理。相应地,管理手段是“为政以德”,即使在施行法律的时候也不忘道德教化的结合使用,始终强调人性关怀、伦理亲情的感化、劝谕功能,强调“诚”、“信”、“忠”、“恕”等品质的培养、塑造。儒家管理的推行途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从自我管理开始,再到家庭管理、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这几个过程的关系既体现为逐层演进又表现在彼此的相互渗透印证中。总起来说,儒家管理是强调自我责任、注重和谐、注重整体利益的管理。
二、 道家。
道家非常注重对管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出“道法自然”,即管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一切要顺应自然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在管理方式上,道家认为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责时,不应勉强作为,不可越权行事,而须因势利导,营造一个放权下属的宽松氛围。表面看来,管理者似乎什
么也没有做、什么也不必做,但自己的组织却被整饬得井井有条。道家同时也创建了一整套管理艺术,如静观待变、守弱用柔、知盈处虚、居上谦下、不争之争、见微知著、欲取先予、以曲求全、藏而不露、知足常乐等。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西方管理学理论中的倡导的“自动化管理”、“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化管理”有着微妙的相通之处,同样致力于避免干预、提倡自由、鼓励下属发挥创造性与积极性。从道家的管理模式或管理风格中,可以看出对科学管理的崇尚、对个人创造能力的尊重及对管理绩效的追求。道家管理艺术中,如“见微知著”、“欲取先予”等,更是经常被企业界人士所津津乐道。
三、 法家
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法令、规则,而绝对不能只依赖管理者的主观判断或个人好恶。法家相信,如果坚守法制,哪怕是平庸普通的人也能成功地进行管理;但若抛开法制,才能超卓的人也必然会面临失败。法家还看到,“徒法不足以自行”,仅有管理制度,没有强力、灵活的推行措施,也不行。所以,管理权威和管理技巧也是必须的。法家将管理权威分为“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前者指管理者在既成条件下(如受委任)所获得的权威,后者指管理者利用各种资源自行创造的权威。法家尤其注重充分利用和强化“自然之势”,主动创设“人为之势”,并以此为后盾,保证管理制度的实施。法家通常较少理会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准则,往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嫌,但其管理技巧却比其他各家都要丰富。在组织机构的建立、职位的设置、人员的选拔、授权、监督、考查等方面,法家提供了中国古代管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极佳范例。(历史上,法家代表人物大多有丰富的执政和管理经验。虽然这些人物所获毁誉各异,但法家理论却从未被遗忘过。)即便在今天,我们也仍能从中不断寻求启示。
四、兵家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并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管理决策的统一整体同时又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理素质(所谓的“将能 ”、“将才”)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
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
关于计谋(战略)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中内容最丰富方面,它所揭示的许多带有规律性的原则,是至今仍必须遵守的。许多名言已成为脍炙人口的管理格言,诸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先计后战”,“远交近攻”,“攻其无备、出其不意”,“避实击虚”,“ 以众击寡 ”,“兵贵胜、不贵久”,“兵贵神速”;“兵贵其和,和则一心 ”,“三军一人,胜”,“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密察敌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等等。这些著名的兵家管理格言运用的一些基本原则,与现代科学理的理论,不仅基本精神一致在语言上也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第二部分 各派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企业的发展与文化的运用有个配合的过程:创业早期,以抢占市场为主,这个时侯,兵家思想尤为重要,辅以儒家“诚信”之道(配合人治),才可能让一个企业在极其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创业中期,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要摆脱人治朝法制化发展,但这个时候也仍然强调市场的重要性,故而以法家思想和兵家思想并举的模式;创业的晚期和成熟早期,企业规模得到进一步壮大,品牌和市场都已经建设起来,最依赖的不是市场,而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那么法制化不可避免,是以绝对的法制为基础,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文化雏形;企业在成熟期,太过于刚性的法制会阻碍人的创造力,这时候需要加入文化元素,儒家思想为主流,辅以道家思想的“自然天成”因素,这样才会形成传承。通俗来说,从“赚钱”到“创业”到“企业”再到“事业”,最后形成“伟业”,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运用到的文化元素是不一样的。
长沙置业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我2001年创办的企业,2007年之前都在二手房市场,2007年以后转型做一手房楼盘代理,可以说是一个正处在创业早期向创业中期的企业。那么,置业通这样一个尚未完全走出“人治”的范畴,正在朝“法制”方向发展的企业,目前,需要重视的肯定是法家学说和兵家理论,在实际情况中,也是如此。
早在07年我就提出了一整套营销理论和模式,其中的“三胜”——先胜、速胜、全胜即是从兵家思想中演化而来:
先胜——
以强大的策划实力先期进入项目的前期策划,为项目的成功发展注入优质的基因。
速胜——
充分利用公司资源优势和超强的执行力在较短的时间快速达成销售目标。 全胜——
置业通从来不做半途而废的事,对每一个项目都全力以赴使项目100%实现销售并成为行业内的品牌丰碑。
在短短两年间,置业通运用这套理论,就在湖南本土市场上做到了同行第一,但我们为了突破瓶颈,向更高的层面迈进,于是我们又在今年进行了新一轮的制度建设,争取早日向规范化、法制化的企业过渡。
我们从2010年3月份开始,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流程,向远大、海尔这种优秀的企业学习,争取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初步的制度建设和流程建设,把我们的团队打造成一支优秀的可以复制的团队。我们加强了学习和沟通,并且着力培训“制度第一,总裁第二”这样的思想;我们在内部推行早会晚会制度,强化内部沟通,把制度执行权威化,全力维护制度的尊严,让原本不相信制度的人对制度产生敬畏感,这一切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也会继续坚持。
综述: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刚可柔,但一定要做到刚柔并济:太过于刚,片面法制,不利于长久发展;太过于阴柔,过分宽容,不利于生存。唯有二者并举,方有机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