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材料作文
的审题和立意(教师)
一、单项材料
1、查原因
材料分析查原因法,就是根据结果去推求原因,在原因处立论,确立文章的观点。
[示例1]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这是一则叙述性材料。事情的结果是小孩子切苹果发现了规则的五角星图案。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难道小孩真的不懂如何切苹果?不是,而是小孩有一颗好奇心。小孩的好奇心是发现果核而成无角星图案的原因。好奇心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稍作引
申就能得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2、明关系
材料中人或事物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可以从分析他们间的关系入手而立论,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正常关系是怎样的,不正常的关系又该怎么办。这样准确抓住了他们间的关系就能正确立论了。
[示例2]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
人们知道“三字信”以后,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中学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抒情等写法)
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
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敬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3、抓关键
提供的材料总是有一个中心,为了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的精髓,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论。
[示例3]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涛小说》)
这则文言材料中“其人自护所短”便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
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教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若抓不住这一关键句而赞颂北人不同凡响的壮举就不足为怪了。
4、辨是非
命题者在提供材料时,时而在其中将自己的褒贬爱憎的感情或明或暗地体现出来,这就是材料的是非倾向性,对此不可视而不见。辨明材料中的倾向性,可以判断自己提炼的观点是否正确。
[示例4]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徒趋之若骛。他们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这则材料的倾向性非常强。材料称想接上断臂的人为“好事之徒”,称他们的行为是“趋之若骛”,“好事之徒”“趋之若骛”贬斥之情溢于言表,也就是材料中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
赞赏态度。“好事之徒”的做法实质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据此,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要有独特的美(从断臂维纳斯的角度);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从好事者的角度)。显而易见,如不顾材料中的倾向性而提炼“攻关不怕难”,“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以上仅仅是分析单项文字材料提炼观点的四中方法,结合具体材料分析还可以总结出其他方法。同时,在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时,可以采用几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得出多个符合材料内容的观点。
二、多项材料
1、异中求同
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 6]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
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这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
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2、异中辨异
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7] 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
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见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 3个和尚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互补叠加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示例8]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
迷失方向。”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以上是多项材料提炼观点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综上所述,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无疑是大有裨益。
2011年高考作文题审题指要
一、新材料作文
1. 全国卷:浅者浅得,深者深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
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全国卷(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等省区用)考题,其供料共两段文字。前一段文字介绍相关事件;后一段文字,就与新材料作文题的基本特点紧密相契了。列出了四种选择,“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多少能说明恪守诚信、直面诱惑、淡看金钱的人不在少数。“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
对于这类人,自然应该批评,也可表示理解——毕竟500万元大奖这个诱惑太大了,这样的选择并不出人意料,进而引出疑问:但选择之后,你的心能安宁吗?“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此种做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这本身也是一种选择,或许,这部分人觉得这个问题“说不清”,自己“无法作答”吧。
这样看来,试题至少提供了五个写作角度:直接评述“最诚信的业主”的美德;从调查结果显示的四种选择里,择其一做出道德评判。实际上还不止这些角度,比如统观四种选择,深思“选择的背后是什么”;也可转向思考,指出恪守诚信者理应得到物质上的馈赠与奖励,如此,才有利于良好风尚的弘扬。
2. 新课标全国卷:奏响时代最强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新课标全国卷(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等省区用)作文题恢弘大气,重在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前途。“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典型的“所见所闻”,可写记叙文;有不俗的“所思所感”,可写议论文。如果是议论文体,可思之点不一而足,切入角度更是丰富多彩:
(1)从原因入手,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崛起并走向富强;或者从问题的另一面着眼,提倡“理性看待中国崛起”,呼吁冷静思考,避免自我陶醉。
(2)从未来的发展落笔,可指出改革开放30余年后,寻求崛起的新动力,不仅
需要各种体制、机制的完善,更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勇于担当,善于创新;或者从“我”能做点什么落笔,指出我们这一代人务必敢于挑战。
(3)由“要在意人民的表情”说“民生改善”。
(4)由“新医改方案”说“民生改善”。
(5)由“网络的强大力量”话“开放程度”。
3. 辽宁卷:倡导“辨伪”与“去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
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做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辽宁卷这道题的立意范围,是关于认识事物的思考。具体来说,第一个学生的特点是盲目轻信,被表象所迷惑;“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这部分学生分两种情况,一类与前面那个学生一
样,太相信老师的说法,只关注了“苹果”的形与色,另一类可能确实“闻”过,但人云亦云,随大流。三个默不做声的学生中,“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其特点是处事谨慎,并尊重自己的真实感觉;“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表明他注重多角度认识事物(不仅“闻”而且“摸”);至于最后一名学生,如果“感冒”不是托词,至少表现了他的诚实。当然,“哲学家”也是一个思考点,他拿苹果教育学生,应该是有意教导他们不能太依赖他人的思想与学说,而没有自己的主见。总体来看,我们可获得如下立意点:
(1)不要相信所谓的经验,只有怀疑开始的时候,哲学和思想才会产生。
(2)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更不要人云亦云。
(3)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实践,不能迷
信权威,盲从他人。
(4)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调查清楚后再发言。
(5)坚持自我,坚持真理。
(6)“求真”必须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质;“求真”必须“真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
4. 上海卷:兼具哲学味与诗意
写作(70分)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
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评析]
“两句铭文”,第一句是“一切都会过去”。这句话有安慰人的意味:不必伤悲、无奈。细细思考,究竟哪些东西“会过去”呢?容易想到的有:悲欢离合、财富与地位、战争的输赢、王朝的盛衰……第二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里的“一切”同样充满变数。不妨如此考虑:人生不可能什么都会过去,总有一两件影响人生重大行程的事,到年老都过不去;如果你做过什么不光彩的事,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就会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博大精深的思想、脍炙人口的诗文、震撼人心的精神,会穿越历史时空,影响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一切都不会过去”不是纠缠于以往的恩恩怨怨,而是以史为鉴、自我警
醒;“一切都不会过去”反映了人们对自我生命、宇宙生命的执著,对人类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珍惜。以下是参考立意:
(1)无论忘记过去还是记住过去,都是为了更好地活在今天。
(2)直面过去,需要的是冷静理智,需要的是自强不息,需要的是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平常心。
(3)所有的具体事件都会过去,但抽象出来的经验教训、反思感悟却将永远留存。
(4)屈原、苏东坡当年为官被排挤,遭受人生失意,但其高尚的品行却被久远地载入史册。
(5)身处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我们既要有视功名利禄为过眼云烟的淡泊潇洒,
又要有“一切都不会过去”的历史使命感。
5. 北京卷:现实性强而富有价值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与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
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评析]
如果光看供料中三位同学的“议论”,考生作文时可能会就体育说体育,为了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命题意图,命题者通过“老师”之口,对写好本题做了重要提示——将文思往“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拓展。如何拓展,或者说写作角度究竟有哪些呢,现列举如下:
(1)依据“生甲”的话,可立意为“面对竞争,凭实力说话”“拥有实力才能克服困难,战胜对手,获得成功”;可联系与“靠实力说话”相对立的做法,有“凭关系上位”
“钻规则不完善的空子”等,写作素材可延伸至文艺创作、学术研究及商海搏击等方面。
(2)依据“生乙”的话,可将立意点确定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竞争与活力”“打破垄断与均衡发展”“对手的价值”等方面。
(3)依据“生丙”的话,可深入思考公平、公正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与结果相比,更重要的是恪守原则”。应注意的是,“故意输球”与不讲“诚信”是有区别的,故不宜从“诚信”角度入题作文。
(4)供料中的省略号耐人寻味,考生如能由世乒赛发现其他“道理”(比如如何看待原中国国家队队员代表其他国家参赛),进而引申到“社会生活领域”,也是可行的。
6. 天津卷:形式新而寄寓深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 分)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
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构思作文时,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找到文章的立意点。比如“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望远镜”喻指人有远见,有远见则目光深邃、襟怀坦荡、奋斗目标明确;当然,也可由空间距离引申到时间距离,确定“鉴往方可知来,才能获得远见卓识”的观点。比如“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这一句好理解,“显微镜”说的是要洞烛幽微、明察秋毫,由此可倡导自我解剖应细致入微、毫不留情。比如“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这里突出的是视野开阔,应统观全局;也可紧扣“顾后”(照出我们的背后),联想到反思与自我省
察。比如“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哈哈镜”是对映入物象的一种变形处理,能引发考生有关真与幻、原形与变形等关系的思考;理解成“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哈哈镜’自嘲,从而获得某种超脱”,也讲得通。又如“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启示我们要善于在寻常中发现美(或多侧面地观察、思考社会问题);反过来思考,也可认为“彩虹”很迷人,但毕竟是虚幻的。
7. 江西卷:从经典中汲取人生养料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评析]
本题看似材料作文,其实是多头型的话题作文(话头有三个)。具体写作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读懂原句含意;二是更多地着眼于“今天”,立足于“自我”。先说对原材料的解读。孟子这段话的大意是“君子有三大快乐……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灾患,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上不愧对天,下不愧对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再由古及今,立意选材。第一乐,说的是亲
情之乐——父母、兄弟在堂,一家人和睦相处,可提炼观点:平安是福,身体健康、享受天伦之乐比什么都重要;整个社会的和谐,源于每一个家庭的和谐。第二乐,说的是修行之乐——做人处事堂堂正正,一切都问心无愧,可确立主旨:人生在世,一定要凭良心做事,应摈弃私欲、坚持正义、承担责任、恪守诚信。也可扣住“愧怍”这一关键词,选写生活中的某些事,借以表现自己的价值观或反思反省。第三乐,说的是教育问题、个人理想的传播与发扬问题——教师的价值在于育人,教育英才则是人生乐事。儒家所谓“英才”,主要标准是有上进心;考生写作时,也可另作界定:因某件事,“我”对“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有了自己的理解,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是“英才”。
题目已规定“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
文”,所以绝不能兼写“三乐”。
8. 湖南卷:浅易中见奇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评析]
材料的核心概念是“变化”。在这里,“大家好,我来了!”看重的是“自我”;“谢谢大家,你们来了!”突出的是“观众”。看
似平常的八个字,不乏尊重、感激的意味。由演员生发开去,可联想到自私自利是当前社会常见的心理状态;然而,“我很重要”并不意味着“我最重要”,为自己考虑的同时心中该装有他人。
本题若写成议论文,关键在于选好角度和写出一定的启发性。先说选好角度。比如,可提倡居高位者改变观念与作风,如此方能谱写一曲和谐之歌;大学生的就业应放下精英观念,务实的态度会衍生更多的工作机会。又如,可联系教育改革发表意见,阐述教师应实现角色转换,从注重自我调整到顺应学生需求。此外,可以写今天我们提倡“低碳”、倡导“绿色生活”,这是人类由自我为中心向尊重大自然的转变;可以从“生命启迪”角度写社会历练所赐予的成长智慧,从“人际交往”角度写语言技巧所形成的有效
沟通……再说写出一定的启发性。比如,可以从“怎么样”的层面剖析,强调“要抛弃自我中心,就得学会换一种角度看生命”;还可深入一层,把论点确立为“抛弃自我中心不仅是个体间相处应该做到的,国与国之间因文化背景不同、国民信仰有别,更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还可反向思考,提出“比说更难的是做,关键在于能否落实到关爱他人的行动上”等论点。
9. 福建卷:解“梦”里体现价值取向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
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
(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评析]
就材料整体而言,说的是袁隆平热爱工作、心怀梦想。由此可联想到2010年北京卷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梳理一下材料的发散性,可从以下角度入题:
(1)“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这使我有个好身体”主要说袁隆平工作态度积极乐观,由此可想到“以苦为乐”“以感恩之心面对工作”“工作与健康”“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感受幸福”“善于发现”“奉献”等。
(2)“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
么高……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说的是“拥有梦想,对理想不懈追求”“常存一份美好的期待”“不断追求更远大的理想”等。
(3)“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可引申出“永葆童心”“严肃科学家的浪漫情怀”等话题。
(4)把袁隆平的两句话联系起来看,一份常需日晒雨淋的“工作”,在他看来不是折磨反是幸福;而袁隆平之所以乐观,是因为心中有一份梦想,由此可以写“拥有与快乐”“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人生因梦想而伟大,因务实而精彩”“乐业与敬业”“梦想与动力”等。
(5)把袁隆平的成就与梦想、快乐结合起来,可以写“良好的心态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态度决定高度”“工作与兴趣相结合的人生是美好的”等。
给材料作文
的审题和立意(教师)
一、单项材料
1、查原因
材料分析查原因法,就是根据结果去推求原因,在原因处立论,确立文章的观点。
[示例1]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这是一则叙述性材料。事情的结果是小孩子切苹果发现了规则的五角星图案。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难道小孩真的不懂如何切苹果?不是,而是小孩有一颗好奇心。小孩的好奇心是发现果核而成无角星图案的原因。好奇心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稍作引
申就能得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2、明关系
材料中人或事物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可以从分析他们间的关系入手而立论,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他们的正常关系是怎样的,不正常的关系又该怎么办。这样准确抓住了他们间的关系就能正确立论了。
[示例2]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
人们知道“三字信”以后,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中学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抒情等写法)
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
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敬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3、抓关键
提供的材料总是有一个中心,为了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的精髓,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论。
[示例3]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涛小说》)
这则文言材料中“其人自护所短”便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
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教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若抓不住这一关键句而赞颂北人不同凡响的壮举就不足为怪了。
4、辨是非
命题者在提供材料时,时而在其中将自己的褒贬爱憎的感情或明或暗地体现出来,这就是材料的是非倾向性,对此不可视而不见。辨明材料中的倾向性,可以判断自己提炼的观点是否正确。
[示例4]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徒趋之若骛。他们提出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这则材料的倾向性非常强。材料称想接上断臂的人为“好事之徒”,称他们的行为是“趋之若骛”,“好事之徒”“趋之若骛”贬斥之情溢于言表,也就是材料中对想接上断臂这种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
赞赏态度。“好事之徒”的做法实质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人。据此,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要有独特的美(从断臂维纳斯的角度);②要顺其自然,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与人(从好事者的角度)。显而易见,如不顾材料中的倾向性而提炼“攻关不怕难”,“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以上仅仅是分析单项文字材料提炼观点的四中方法,结合具体材料分析还可以总结出其他方法。同时,在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时,可以采用几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得出多个符合材料内容的观点。
二、多项材料
1、异中求同
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 6]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
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这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
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2、异中辨异
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7] 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
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见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 3个和尚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3、互补叠加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示例8]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
迷失方向。”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以上是多项材料提炼观点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综上所述,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无疑是大有裨益。
2011年高考作文题审题指要
一、新材料作文
1. 全国卷:浅者浅得,深者深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
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全国卷(河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等省区用)考题,其供料共两段文字。前一段文字介绍相关事件;后一段文字,就与新材料作文题的基本特点紧密相契了。列出了四种选择,“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多少能说明恪守诚信、直面诱惑、淡看金钱的人不在少数。“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
对于这类人,自然应该批评,也可表示理解——毕竟500万元大奖这个诱惑太大了,这样的选择并不出人意料,进而引出疑问:但选择之后,你的心能安宁吗?“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此种做法,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这本身也是一种选择,或许,这部分人觉得这个问题“说不清”,自己“无法作答”吧。
这样看来,试题至少提供了五个写作角度:直接评述“最诚信的业主”的美德;从调查结果显示的四种选择里,择其一做出道德评判。实际上还不止这些角度,比如统观四种选择,深思“选择的背后是什么”;也可转向思考,指出恪守诚信者理应得到物质上的馈赠与奖励,如此,才有利于良好风尚的弘扬。
2. 新课标全国卷:奏响时代最强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新课标全国卷(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等省区用)作文题恢弘大气,重在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前途。“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典型的“所见所闻”,可写记叙文;有不俗的“所思所感”,可写议论文。如果是议论文体,可思之点不一而足,切入角度更是丰富多彩:
(1)从原因入手,思考中国为什么能崛起并走向富强;或者从问题的另一面着眼,提倡“理性看待中国崛起”,呼吁冷静思考,避免自我陶醉。
(2)从未来的发展落笔,可指出改革开放30余年后,寻求崛起的新动力,不仅
需要各种体制、机制的完善,更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勇于担当,善于创新;或者从“我”能做点什么落笔,指出我们这一代人务必敢于挑战。
(3)由“要在意人民的表情”说“民生改善”。
(4)由“新医改方案”说“民生改善”。
(5)由“网络的强大力量”话“开放程度”。
3. 辽宁卷:倡导“辨伪”与“去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
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做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辽宁卷这道题的立意范围,是关于认识事物的思考。具体来说,第一个学生的特点是盲目轻信,被表象所迷惑;“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这部分学生分两种情况,一类与前面那个学生一
样,太相信老师的说法,只关注了“苹果”的形与色,另一类可能确实“闻”过,但人云亦云,随大流。三个默不做声的学生中,“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其特点是处事谨慎,并尊重自己的真实感觉;“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表明他注重多角度认识事物(不仅“闻”而且“摸”);至于最后一名学生,如果“感冒”不是托词,至少表现了他的诚实。当然,“哲学家”也是一个思考点,他拿苹果教育学生,应该是有意教导他们不能太依赖他人的思想与学说,而没有自己的主见。总体来看,我们可获得如下立意点:
(1)不要相信所谓的经验,只有怀疑开始的时候,哲学和思想才会产生。
(2)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更不要人云亦云。
(3)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实践,不能迷
信权威,盲从他人。
(4)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调查清楚后再发言。
(5)坚持自我,坚持真理。
(6)“求真”必须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质;“求真”必须“真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
4. 上海卷:兼具哲学味与诗意
写作(70分)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
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评析]
“两句铭文”,第一句是“一切都会过去”。这句话有安慰人的意味:不必伤悲、无奈。细细思考,究竟哪些东西“会过去”呢?容易想到的有:悲欢离合、财富与地位、战争的输赢、王朝的盛衰……第二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里的“一切”同样充满变数。不妨如此考虑:人生不可能什么都会过去,总有一两件影响人生重大行程的事,到年老都过不去;如果你做过什么不光彩的事,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就会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博大精深的思想、脍炙人口的诗文、震撼人心的精神,会穿越历史时空,影响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一切都不会过去”不是纠缠于以往的恩恩怨怨,而是以史为鉴、自我警
醒;“一切都不会过去”反映了人们对自我生命、宇宙生命的执著,对人类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珍惜。以下是参考立意:
(1)无论忘记过去还是记住过去,都是为了更好地活在今天。
(2)直面过去,需要的是冷静理智,需要的是自强不息,需要的是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平常心。
(3)所有的具体事件都会过去,但抽象出来的经验教训、反思感悟却将永远留存。
(4)屈原、苏东坡当年为官被排挤,遭受人生失意,但其高尚的品行却被久远地载入史册。
(5)身处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我们既要有视功名利禄为过眼云烟的淡泊潇洒,
又要有“一切都不会过去”的历史使命感。
5. 北京卷:现实性强而富有价值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与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
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评析]
如果光看供料中三位同学的“议论”,考生作文时可能会就体育说体育,为了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命题意图,命题者通过“老师”之口,对写好本题做了重要提示——将文思往“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拓展。如何拓展,或者说写作角度究竟有哪些呢,现列举如下:
(1)依据“生甲”的话,可立意为“面对竞争,凭实力说话”“拥有实力才能克服困难,战胜对手,获得成功”;可联系与“靠实力说话”相对立的做法,有“凭关系上位”
“钻规则不完善的空子”等,写作素材可延伸至文艺创作、学术研究及商海搏击等方面。
(2)依据“生乙”的话,可将立意点确定为“一枝独秀不是春”“竞争与活力”“打破垄断与均衡发展”“对手的价值”等方面。
(3)依据“生丙”的话,可深入思考公平、公正的意义与价值,提出“与结果相比,更重要的是恪守原则”。应注意的是,“故意输球”与不讲“诚信”是有区别的,故不宜从“诚信”角度入题作文。
(4)供料中的省略号耐人寻味,考生如能由世乒赛发现其他“道理”(比如如何看待原中国国家队队员代表其他国家参赛),进而引申到“社会生活领域”,也是可行的。
6. 天津卷:形式新而寄寓深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 分)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
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构思作文时,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找到文章的立意点。比如“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望远镜”喻指人有远见,有远见则目光深邃、襟怀坦荡、奋斗目标明确;当然,也可由空间距离引申到时间距离,确定“鉴往方可知来,才能获得远见卓识”的观点。比如“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这一句好理解,“显微镜”说的是要洞烛幽微、明察秋毫,由此可倡导自我解剖应细致入微、毫不留情。比如“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这里突出的是视野开阔,应统观全局;也可紧扣“顾后”(照出我们的背后),联想到反思与自我省
察。比如“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哈哈镜”是对映入物象的一种变形处理,能引发考生有关真与幻、原形与变形等关系的思考;理解成“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哈哈镜’自嘲,从而获得某种超脱”,也讲得通。又如“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启示我们要善于在寻常中发现美(或多侧面地观察、思考社会问题);反过来思考,也可认为“彩虹”很迷人,但毕竟是虚幻的。
7. 江西卷:从经典中汲取人生养料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评析]
本题看似材料作文,其实是多头型的话题作文(话头有三个)。具体写作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读懂原句含意;二是更多地着眼于“今天”,立足于“自我”。先说对原材料的解读。孟子这段话的大意是“君子有三大快乐……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灾患,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上不愧对天,下不愧对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再由古及今,立意选材。第一乐,说的是亲
情之乐——父母、兄弟在堂,一家人和睦相处,可提炼观点:平安是福,身体健康、享受天伦之乐比什么都重要;整个社会的和谐,源于每一个家庭的和谐。第二乐,说的是修行之乐——做人处事堂堂正正,一切都问心无愧,可确立主旨:人生在世,一定要凭良心做事,应摈弃私欲、坚持正义、承担责任、恪守诚信。也可扣住“愧怍”这一关键词,选写生活中的某些事,借以表现自己的价值观或反思反省。第三乐,说的是教育问题、个人理想的传播与发扬问题——教师的价值在于育人,教育英才则是人生乐事。儒家所谓“英才”,主要标准是有上进心;考生写作时,也可另作界定:因某件事,“我”对“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有了自己的理解,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是“英才”。
题目已规定“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
文”,所以绝不能兼写“三乐”。
8. 湖南卷:浅易中见奇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评析]
材料的核心概念是“变化”。在这里,“大家好,我来了!”看重的是“自我”;“谢谢大家,你们来了!”突出的是“观众”。看
似平常的八个字,不乏尊重、感激的意味。由演员生发开去,可联想到自私自利是当前社会常见的心理状态;然而,“我很重要”并不意味着“我最重要”,为自己考虑的同时心中该装有他人。
本题若写成议论文,关键在于选好角度和写出一定的启发性。先说选好角度。比如,可提倡居高位者改变观念与作风,如此方能谱写一曲和谐之歌;大学生的就业应放下精英观念,务实的态度会衍生更多的工作机会。又如,可联系教育改革发表意见,阐述教师应实现角色转换,从注重自我调整到顺应学生需求。此外,可以写今天我们提倡“低碳”、倡导“绿色生活”,这是人类由自我为中心向尊重大自然的转变;可以从“生命启迪”角度写社会历练所赐予的成长智慧,从“人际交往”角度写语言技巧所形成的有效
沟通……再说写出一定的启发性。比如,可以从“怎么样”的层面剖析,强调“要抛弃自我中心,就得学会换一种角度看生命”;还可深入一层,把论点确立为“抛弃自我中心不仅是个体间相处应该做到的,国与国之间因文化背景不同、国民信仰有别,更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还可反向思考,提出“比说更难的是做,关键在于能否落实到关爱他人的行动上”等论点。
9. 福建卷:解“梦”里体现价值取向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70分)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
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
(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评析]
就材料整体而言,说的是袁隆平热爱工作、心怀梦想。由此可联想到2010年北京卷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梳理一下材料的发散性,可从以下角度入题:
(1)“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这使我有个好身体”主要说袁隆平工作态度积极乐观,由此可想到“以苦为乐”“以感恩之心面对工作”“工作与健康”“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感受幸福”“善于发现”“奉献”等。
(2)“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
么高……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说的是“拥有梦想,对理想不懈追求”“常存一份美好的期待”“不断追求更远大的理想”等。
(3)“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可引申出“永葆童心”“严肃科学家的浪漫情怀”等话题。
(4)把袁隆平的两句话联系起来看,一份常需日晒雨淋的“工作”,在他看来不是折磨反是幸福;而袁隆平之所以乐观,是因为心中有一份梦想,由此可以写“拥有与快乐”“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人生因梦想而伟大,因务实而精彩”“乐业与敬业”“梦想与动力”等。
(5)把袁隆平的成就与梦想、快乐结合起来,可以写“良好的心态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态度决定高度”“工作与兴趣相结合的人生是美好的”等。